支撑装置、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背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79292发布日期:2022-03-01 23: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支撑装置,供与显示装置背板、第一光学元件及第二光学元件搭配使用,其中该显示装置背板具有第一侧壁,该支撑装置包含:固定部,连接于该显示装置背板的该第一侧壁;支撑部,包含:定位部,供定位该第一光学元件;以及吊挂部,供吊挂该第二光学元件,该吊挂部与该定位部在该第一侧壁的法线方向上错位;以及弹性部,连接该固定部与该支撑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定位部具有定位凹部,该吊挂部具有吊挂凹部,该定位凹部的开口与该吊挂凹部的开口朝向相反方向。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固定部朝向的方向与该吊挂凹部朝向的方向相同。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定位凹部内凹的深度大于该吊挂凹部内凹的深度。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定位部包含:背壁,具有上端及下端;上夹持板,连接该上端,并相对于该背壁为直立;以及下夹持板,连接该下端,且相对于该背壁为直立;其中该上夹持板与该下夹持板相对,且两者与该背壁共同围成该定位凹部;该弹性部连接于该背壁相反于该定位凹部的一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吊挂部包含弯折板,该弯折板具有相对的连接端及自由端,该连接端连接于该上夹持板,该自由端朝向与该上夹持板伸出该背壁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该弯折板与该上夹持板共同围成该吊挂凹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上夹持板与该下夹持板间的间距大于该自由端与该上夹持板间的间距。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包含两个该支撑部,其中该固定部位于两个该支撑部之间。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弹性部形成为拱形弹片,该些支撑部分别位于该拱形弹片的两端。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该第一侧壁具有插孔,该固定部可插入该插孔,其中,该固定部的硬度小于该第一侧壁的硬度。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固定部具有非圆形外部轮廓,该插孔的形状与该非圆形外部轮廓对应。12.一种显示装置,包含:显示装置背板,具有位于相反两侧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固定部与该第一侧壁连接,使该支撑部朝向该第二侧壁;光源模块,设置于该第二侧壁的朝向该第一侧壁的一侧;第一光学元件,设置于该支撑装置与该光源模块之间,该第一光学元件的顶边及底边
分别与该定位部及该光源模块抵接;以及第二光学元件,位于该第一光学元件相对于该背板的另一侧,并且当该显示装置直立使该第一侧壁位于上方时,吊挂于该吊挂部。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装置背板进一步包含位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间的第三侧壁,该显示装置进一步包含另一支撑装置,该另一支撑装置的该固定部与该第三侧壁连接,使该支撑部位于该第三侧壁的内侧,该第一光学元件的侧边与该另一支撑装置的该定位部抵接。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该显示装置进一步旋转使该第三侧壁位于上方时,该第二光学元件吊挂于该另一支撑装置的该吊挂部。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该显示装置温度升高时,该第一光学元件膨胀推动该支撑部往该第一侧壁移动,带动吊挂的该第二光学元件往该第一侧壁移动。16.一种显示装置背板,供与第一光学元件及第二光学元件搭配使用,该显示装置背板的侧壁的部分向一侧延伸形成弹性部,该弹性部的一端具有支撑部,该支撑部包含:定位部,供定位该第一光学元件;以及吊挂部,供吊挂该第二光学元件,该吊挂部与该定位部错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支撑装置、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背板,其中支撑装置供与显示装置背板、第一光学元件及第二光学元件搭配使用,其中显示装置背板具有第一侧壁。支撑装置包含固定部、支撑部、以及弹性部。固定部连接于显示装置背板的第一侧壁。支撑部包含定位部以及吊挂部。定位部供定位第一光学元件。吊挂部供吊挂第二光学元件,吊挂部与定位部在第一侧壁的法线方向上错位。弹性部连接固定部与支撑部。显示装置包含显示装置背板、支撑装置、光源模块、第一光学元件、以及第二光学元件。显示装置背板的侧壁的部分向一侧延伸形成具有支撑部的弹性部。弹性部。弹性部。


技术研发人员:欧士铭 陈敏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2/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