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经轮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34573发布日期:2021-10-09 18:0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经轮笔的制作方法
一种转经轮笔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书写笔,具体涉及一种转经轮笔。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转经轮笔一般包括笔杆、可拆卸安装到笔杆前端的连接件、笔芯和转经筒。笔芯收容于笔杆和连接件形成的内腔内,且笔芯的笔尖从连接件的前端伸出以便进行书写。笔杆的末端安装一转轴,转经筒安装到转轴。由于是在笔杆的末端安装转经筒,该转经轮笔的整体长度会比普通书写笔的整体长度要长出许多,不便于携带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携带和使用的转经轮笔。
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转经轮笔,包括笔杆、可拆卸安装到所述笔杆前端的连接件、笔芯和转经筒,所述笔杆具有壁体和第一腔体,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形成收容腔,所述笔芯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且笔芯的笔尖从所述连接件的前端伸出并位于所述连接件之外,所述壁体的厚度在笔杆末端处变小从而形成支撑部,所述转经筒可转动地套装到所述支撑部的外周。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经筒包括筒体以及安装到所述筒体两端的两个端盖,所述筒体具有供其套装到所述支撑部外周的空腔,所述两个端盖分别具有供其套装到所述支撑部外周的通孔,所述两个端盖的通孔内分别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套装到所述支撑部的外周。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空腔的内周面与所述支撑部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放置有经卷和/或香片,所述经卷和/或香片围绕所述支撑部设置。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端盖呈半圆状。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壁体的形成所述支撑部的位置处具有凹陷位,所述凹陷位的形状与所述端盖的形状相适配,与所述凹陷位相靠近的端盖,其端部伸入到所述凹陷位内。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部的端部可拆卸安装有装饰件。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可拆卸安装到所述笔杆前端的连接头、连接管和笔头,所述连接头的内腔、连接管的内腔和笔头的内腔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笔芯的笔尖从所述笔头的前端伸出并位于所述笔头之外。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经轮笔还包括笔帽,所述笔帽可活动套设到所述笔头的外周。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经轮笔还包括笔座,所述笔头可活动插装到所述笔座的内腔内,所述笔座的内腔的形状与所述笔头和笔尖的形状相适配。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腔体的远离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封闭并设有弹簧,所述笔芯的末端抵接到所述弹簧。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经轮笔,通过将笔杆的壁体的厚度在其末端处变小从而形成支撑部,并将转经筒套装到支撑部的外周,不会增加转经轮笔的整体长度,也不用在笔杆上专门设置转经筒的转轴,简化了传统带转经筒书写工具的设计,转经轮笔的整体长度与普通书写笔的整体长度相当,便于携带和使用。
【附图说明】
15.为进一步揭示本案之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附图,其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经轮笔的剖视示意图;
17.图2为图1所示转经轮笔的分解示意图;
18.图3为图1所示转经轮笔的笔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3所示笔座的剖视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经轮笔的剖视示意图。
21.符号说明:
22.笔杆10
ꢀꢀꢀꢀꢀꢀꢀꢀꢀꢀꢀꢀꢀꢀꢀꢀꢀꢀꢀꢀꢀꢀꢀ
壁体12
23.凹陷位124
ꢀꢀꢀꢀꢀꢀꢀꢀꢀꢀꢀꢀꢀꢀꢀꢀꢀꢀꢀꢀ
第一腔体14
24.支撑部16
25.装饰件18
26.连接件20
ꢀꢀꢀꢀꢀꢀꢀꢀꢀꢀꢀꢀꢀꢀꢀꢀꢀꢀꢀꢀꢀ
连接头22
27.连接管24
ꢀꢀꢀꢀꢀꢀꢀꢀꢀꢀꢀꢀꢀꢀꢀꢀꢀꢀꢀꢀꢀ
笔头26
28.笔芯30
29.转经筒40
ꢀꢀꢀꢀꢀꢀꢀꢀꢀꢀꢀꢀꢀꢀꢀꢀꢀꢀꢀꢀꢀ
筒体42
30.容置空间422
ꢀꢀꢀꢀꢀꢀꢀꢀꢀꢀꢀꢀꢀꢀꢀꢀꢀꢀ
端盖44
31.经卷46
ꢀꢀꢀꢀꢀꢀꢀꢀꢀꢀꢀꢀꢀꢀꢀꢀꢀꢀꢀꢀꢀꢀꢀ
轴承48
32.笔帽50
33.笔座60
ꢀꢀꢀꢀꢀꢀꢀꢀꢀꢀꢀꢀꢀꢀꢀꢀꢀꢀꢀꢀꢀꢀꢀ
笔座的内腔62
34.弹簧70
【具体实施方式】
35.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经轮笔,包括笔杆10、可拆卸安装到笔杆10前端的连接件20、笔芯30和转经筒40。笔杆10具有壁体12和第一腔体14,连接件20具有第二腔体,第一腔体14和第二腔体连通形成收容腔。笔芯30收容于收容腔内,且笔芯30的笔尖从连接件20的前端伸出并位于连接件20之外,以便于书写。壁体12的厚度在其末端处变小从而形成支撑部16,支撑部16的端部安装有装饰件18,转经筒40可转动地套装到支撑部16的外周。通过该种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笔杆10的壁体12的厚度在其末端处变小从而形成支撑部14,再通过支撑部14安装转经筒40,从而不会增加转经轮笔的整体长度,转经轮笔的整体长度与普通书写笔的整体长度相当,便于携带和使用。
36.转经筒40包括筒体42以及安装到筒体42两端的两个端盖44。筒体42具有供其套装到支撑部16外周的空腔,两个端盖44分别具有供其套装到支撑部16外周的通孔,两个端盖44的通孔内分别设有轴承48,轴承48套装到支撑部16的外周。通过设置的轴承48,从而使得
转经筒40可在支撑部16上转动,以实现祈福。
37.筒体42的外周面设有文字和/或图案,文字例如为六字真言等,图案例如为祈福图案等。两个端盖44也可设置祈福的文字和/或图案,可以理解地,也可以不设置。
38.空腔的内周面与支撑部16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容置空间422,容置空间422内放置有经卷46。可以理解地,容置空间422内也可以放置香片,或者同时放置经卷46和香片。可散发香味以改善环境气味。经卷46和/或香片围绕支撑部16设置。当转经筒40转动时,经卷46和/或香片会一起转动,从而实现祈福、诵经的目的。
39.两个端盖44和筒体42之间是分别可拆卸的,以方便更换经卷46、香片等。可以理解地,两个端盖44和筒体42之间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
40.端盖44基本呈半圆状,外观美观。壁体12的形成支撑部16的位置处具有凹陷位124,凹陷位124的形状与端盖44的形状相适配,与凹陷位124相靠近的端盖44,其端部是伸入到凹陷位124内的,结构紧凑,外观美观。
41.优选地,支撑部16的端部可拆卸安装有装饰件18,例如,装饰件18活动套装到支撑部16的端部或螺纹安装到支撑部16的端部。装饰件18的设置一方面可提升转经轮笔的美感,另一方面对转经筒40起到限位作用,以防转经筒40脱离支撑部16。装饰件18的形状例如为元宝形状、莲花形状等等。装饰件18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42.可以理解地,装饰件18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
43.连接件20包括依次可拆卸安装到笔杆10前端的连接头22、连接管24和笔头26。具体的,连接头22的末端活动插装到第一腔体14内,连接管24的前端和末端分别活动套装到笔头26的末端和连接头22的前端。连接头22的内腔、连接管24的内腔和笔头26的内腔依次连通形成第二腔体,笔芯30的笔尖从笔头26的前端伸出并位于笔头26之外。
44.进一步地,转经轮笔还包括笔帽50,笔帽50可活动套设到笔头26的外周,以实现将笔芯30的笔尖收容于笔帽50内,在外出携带或不使用时,可将笔帽50套设到笔头26的外周,从而对笔芯30的笔尖起到保护作用。
45.请参阅图3和图4,进一步地,转经轮笔还包括笔座60,笔头26可活动插装到笔座60的内腔62内,笔座60的内腔62的形状与笔头26和笔尖的形状相适配。笔座60可放置于桌子等平台上,在转经轮笔用完时,可直接将笔头26插装到笔座60的内腔62内,便于转经轮笔的放置,并对转经轮笔起到收纳作用。
46.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经轮,笔杆10的第一腔体14的远离第二腔体的一端封闭并设有弹簧70,笔芯30的末端抵接到弹簧70。设置的弹簧70,对于长度小于收容腔的长度的笔芯30,可对笔芯30提供支撑。
4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件20可为现有的可将笔芯30完全旋入到收容腔内的可旋转部件,通过设置的弹簧70,可对笔芯30的旋入提供支撑。
4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