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扑翼样震颤体验教具

文档序号:27250512发布日期:2021-11-03 20:30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扑翼样震颤体验教具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教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扑翼样震颤体验教具。


背景技术:

2.扑翼样震颤是由于基底节病变及小脑性共济失调而引起。此种震颤粗大,节律稍慢,通常呈对称性,累及上肢及下肢,肌张力高低可变。当患者平伸手指及腕关节时,腕关节突然屈曲,然后又迅速伸直,加上震颤多动,类似鸟的翅膀在扇动,故称扑翼样震颤。扑翼样震颤是肝性脑病的特征性体征,以往护理实习生只能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来了解这一体征,导致护理实习生在临床中很难准确识别该体征,甚至在实习结束后都对该体征缺乏深刻认识,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扑翼样震颤体验教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扑翼样震颤体验教具,解决了实习生不能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准确识别扑翼样震颤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扑翼样震颤体验教具,包括前臂固定套,所述前臂固定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上穿插套,所述上穿插套的内部设有上电极片,所述上电极片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接线口,所述前臂固定套的下方设有手腕固定套,所述手腕固定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下穿插套,所述下穿插套的内部设有下电极片,所述下电极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接线口,所述第一接线口与第二接线口通过电极线对应连接,所述前臂固定套的上方设有调控主机,所述调控主机的左侧通过传输线与上电极片连接。
6.优选的,所述上穿插套的顶部设有封口拉链。
7.优选的,所述上穿插套的底部开设有穿插孔,所述电极线贯穿穿插孔。
8.优选的,所述前臂固定套的正面右侧设有第一正魔术贴,所述前臂固定套的背面左侧设有第一反魔术贴。
9.优选的,所述下穿插套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按扣。
10.优选的,所述手腕固定套的正面右侧设有第二正魔术贴,所述手腕固定套的背面左侧设有第二反魔术贴。
11.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电极线、上穿插套、手腕固定套、下穿插套、下电极片、第二正魔术贴等结构,其中将上电极片与下电极片依次插入上穿插套与下穿插套,并通过电极线连接上、下电极片,然后通过魔术贴依次将前臂固定套与手腕固定套固定到前臂与手腕,根据调控主机内设程序设置不同频率与方式,通过传输线将信号传输到上、下电极片,使得体验者准确感受到扑翼样震颤特征,该装置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使得体验者准确感受并识别到扑翼样震颤特征,增加了教学效果。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扑翼样震颤体验教具的正剖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扑翼样震颤体验教具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扑翼样震颤体验教具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扑翼样震颤体验教具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扑翼样震颤体验教具的外形图。
17.图中:1电极线、2上穿插套、3手腕固定套、4下穿插套、5下电极片、6第二正魔术贴、7第一接线口、8上电极片、9第一正魔术贴、10调控主机、11封口拉链、12按扣、13第二接线口、14第二反魔术贴、15第一反魔术贴、16前臂固定套、17传输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参照图1

5,本方案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扑翼样震颤体验教具,包括前臂固定套16,前臂固定套1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上穿插套2,上穿插套2的内部设有上电极片8,上电极片8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接线口7,前臂固定套16的下方设有手腕固定套3,手腕固定套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下穿插套4,下穿插套4的内部设有下电极片5,下电极片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接线口13,第一接线口7与第二接线口13通过电极线1对应连接,前臂固定套16的上方设有调控主机10,调控主机10的左侧通过传输线17与上电极片8连接。
20.本实施例中,上穿插套2的顶部设有封口拉链11。
21.本实施例中,上穿插套2的底部开设有穿插孔,电极线1贯穿穿插孔。
22.本实施例中,前臂固定套16的正面右侧设有第一正魔术贴9,前臂固定套16的背面左侧设有第一反魔术贴15。
23.本实施例中,下穿插套4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按扣12。
24.本实施例中,手腕固定套3的正面右侧设有第二正魔术贴6,手腕固定套3的背面左侧设有第二反魔术贴14。
25.工作原理,首先,将上电极片8与下电极片5依次插入上穿插套2与下穿插套4,然后上穿插套2通过顶部的拉链11,封闭上穿插套2上方的开口,下穿插套4通过按扣12,封闭下穿插套4上方的开口,防止电极片滑落,然后将上电极片8底部的第一接线口7与下电极片5顶部的第二接线口13通过电极线1连接,将调控主机10的传输线17与上电极片8连接,然后通过前臂固定套16上的第一正魔术贴9与第一反魔术贴15,将前臂固定套16固定到体验者的前臂,通过手腕固定套3上的第二正魔术贴6与第二反魔术贴14,将手腕固定套3固定到体验者的手腕,根据调控主机10内设程序设置不同频率与方式,通过传输线17与电极线1依次将将信号传输到上电极片8与下电极片5,使得体验者准确感受并识别到扑翼样震颤特征,提高教学效果。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扑翼样震颤体验教具,包括前臂固定套(16),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固定套(1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上穿插套(2),所述上穿插套(2)的内部设有上电极片(8),所述上电极片(8)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接线口(7),所述前臂固定套(16)的下方设有手腕固定套(3),所述手腕固定套(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下穿插套(4),所述下穿插套(4)的内部设有下电极片(5),所述下电极片(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接线口(13),所述第一接线口(7)与第二接线口(13)通过电极线(1)对应连接,所述前臂固定套(16)的上方设有调控主机(10),所述调控主机(10)的左侧通过传输线(17)与上电极片(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扑翼样震颤体验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穿插套(2)的顶部设有封口拉链(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扑翼样震颤体验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穿插套(2)的底部开设有穿插孔,所述电极线(1)贯穿穿插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扑翼样震颤体验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固定套(16)的正面右侧设有第一正魔术贴(9),所述前臂固定套(16)的背面左侧设有第一反魔术贴(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扑翼样震颤体验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穿插套(4)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按扣(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扑翼样震颤体验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固定套(3)的正面右侧设有第二正魔术贴(6),所述手腕固定套(3)的背面左侧设有第二反魔术贴(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扑翼样震颤体验教具,涉及医疗教学领域,针对实习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准确无法认知并识别扑翼样震颤的问题,现提出一种扑翼样震颤体验教具,包括前臂固定套,所述前臂固定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上穿插套,所述上穿插套的内部设有上电极片,所述上电极片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接线口,所述前臂固定套的下方设有手腕固定套,所述手腕固定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下穿插套,所述下穿插套的内部设有下电极片,所述下电极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接线口。本实用新型将上、下电极片通过对应的固定套依次固定在前臂与手腕上后,通过调控主机内设程序设置不同频率与方式,使得体验者准确感受并识别到扑翼样震颤特征,增加了教学效果。增加了教学效果。增加了教学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方蘅英 罗培培 胡细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肝脏病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5.21
技术公布日:2021/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