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垂直结构LED芯粒应用的单/双面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40730发布日期:2022-01-26 17: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垂直结构led芯粒应用的单/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面板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导电面板上、下表面的第一led阵列和第二led阵列;所述第一led阵列、第二led阵列分别包括若干个呈阵列分布的垂直结构led芯粒,且所述第一led阵列的垂直结构led芯粒与所述第二led阵列的垂直结构led芯粒通过所述导电面板实现串联;所述导电面板设有用于连接外部控制信号的面板引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垂直结构led芯粒应用的单/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垂直结构led芯粒在背离所述导电面板的一侧表面均具有对应的电极引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垂直结构led芯粒应用的单/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电面板除第一led阵列和第二led阵列的层叠区域外设有绝缘保护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垂直结构led芯粒应用的单/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第一led阵列所对应的电极引线延伸至所述导电面板上表面的边缘,用于连接电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垂直结构led芯粒应用的单/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第二led阵列所对应的电极引线延伸至所述导电面板下表面的边缘,用于连接另一电信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垂直结构led芯粒应用的单/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面板包括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基板或薄膜晶体管基板或硅基板或铜基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垂直结构led芯粒应用的单/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阵列的各所述垂直结构led芯粒至少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堆叠的n型电极、n型半导体层、有源区、p型半导体层以及p型电极;且其n型电极通过键合工艺层叠于所述导电面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导电面板,并由所述导电面板指向所述第一led阵列。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垂直结构led芯粒应用的单/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电极包括欧姆接触层和键合层,且所述欧姆接触层层叠于所述n型半导体层背离所述有源区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一led阵列的各所述垂直结构led芯粒通过对所述键合层进行键合工艺后,层叠于至所述导电面板的上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垂直结构led芯粒应用的单/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led阵列的各垂直结构led芯粒至少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堆叠的n型电极、n型半导体层、有源区、p型半导体层以及p型电极;且其p型电极通过键合工艺层叠于所述导电面板的下表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垂直结构led芯粒应用的单/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电极包括欧姆接触层和键合层,且所述欧姆接触层层叠于所述p型半导体层背离所述有源区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二led阵列的各所述垂直结构led芯粒通过对所述键合层进行键合工艺后,层叠于至所述导电面板的下表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垂直结构LED芯粒应用的单/双面显示装置,包括导电面板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导电面板上、下表面的第一LED阵列和第二LED阵列;通过共用所述导电面板将垂直结构LED芯粒分别键合至所述导电面板的上、下表面,并通过导电面板实现两组LED阵列的串联,可减少电极引线数量,使得LED芯粒的间距做得更小,从而可在受限的面板上集成更多的LED芯粒,最终得以提高显示装置的分辨率。且,可灵活控制第一LED阵列和第二LED阵列所对应的电信号及导电面板的控制信号,通过不同的控制方式实现双面同步显示或双面异步显示或单面显示的显示效果。示的显示效果。示的显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曲晓东 陈凯轩 杨克伟 林志伟 赵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2
技术公布日:2022/1/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