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更换劈刀的便携式显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23067发布日期:2022-05-18 20:37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用于更换劈刀的便携式显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劈刀图像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更换劈刀的便携式显示系统,用于半导体封装中,更换劈刀后的对刀。


背景技术:

2.引线键合、倒装芯片键合以及硅片键合是半导体封装的一级互连的主要工艺方法,其中,引线键合又是这3种工艺方法中应用最广泛、工艺最成熟的互连方法,其原理为:使用热、压力和超声波能量将键合引线与金属焊盘紧密焊合(原子量级键合),用于实现芯片间、芯片与封装体间的信号传输。
3.劈刀是引线键合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在引线键合过程中,刀头端面磨损为自然损耗,不可避免,劈刀老化导致焊点形貌变差、引线拉脱力降低、甚至出现断线或翘线,所以需要及时更换新的劈刀。
4.更换劈刀时,新的劈刀装进劈刀孔后,通过取像系统来采取劈刀的外观,并与后台预设的线条对比来实现对刀,若劈刀边缘和预设线条重合,就判定为装好了,并通过实时影像工具实现放大和观察,现有实时影像系统直接安装在机器上,较为复杂笨重。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更换劈刀的便携式显示系统,轻便可移动,具体技术方案为:包括:图像显示器、用于放置图像显示器的便携支架,所述图像显示器与取像系统数据连接,所述图像显示器内预存有劈刀线条;所述便携支架包括:显示器基座、与显示器基座连接的颈杆、与颈杆另一端连接的主杆、与主杆另一端连接的底座,所述颈杆与显示器基座可旋转连接,所述颈杆与主杆同轴升降连接,主杆上设置有锁止销。
6.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器基座包括t型部件、与t型部件活动连接的支撑部,支撑部远离t型部件的一端为内卷结构,利用内卷结构限定图像显示器,支撑部与内卷结构上都分布有防滑层,防滑层的目的是增加显示器基座与图像显示器之间的摩擦。
7.进一步的,所述t型部件与支撑部轴连,所述t型部件与颈杆轴连。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轴连在所述t型部件的横向的两端,所述支撑部件围绕所述t型部件的横向部分做周向旋转,该部分结构可以实现图像显示器倾斜角度的调整。
9.进一步的,颈杆顶部置入t型部件的纵向部分,t型部件的纵向部分与颈杆同轴可旋转连接,图像显示器可以实现平面内旋转,以适应不同方向。
10.进一步的,主杆分为主干上部、主杆中部和主杆下部,主杆上部内设置一容腔,颈杆底部置入容腔内,且颈杆能够从容腔内伸缩或抽出,伸缩的目的实现图像显示器的高度调整,抽出后颈杆与主杆分离,实现拆卸、收纳。
11.进一步的,锁止销一端水平穿入主杆的容腔内,且与颈杆侧面的限位孔配合,用于限定颈杆的高度,锁止销的另一端置于主杆外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更换劈刀
的便携式显示系统,将图像显示器安装在便携支架上,改进了传统的显示器集成在封装设备上,轻便可随时移动;且通过便携支架能够实现图像显示器高度的调整、水平面内角度的调整,该便携支架的各个部件之间是可拆卸组装的,便于收纳、携带。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专利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中,显示器基座与颈杆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图1中,颈杆与主杆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主杆与底座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便携支架;2、显示器基座,201、t型部件,202、支撑部,203、内卷结构,2012、t型的卡槽;3、颈杆;4、主杆,401、容腔,402、限位凸起,403、主杆上部,404、主杆中部,405、主杆下部;5、底座,6、防滑层,7、锁止销。
具体实施方式
18.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本专利包括:图像显示器、用于放置图像显示器的便携支架1,图像显示器与取像系统数据连接,更换劈刀后,取像系统获取劈刀外观并将数据传输至图像显示器,图像显示器内预存有劈刀线条,经过预存的劈刀线条与实际获取的劈刀边缘对比,依次来达到对刀的目的,现有的设备是,图像显示器集成在封装设备上,存在体积大、只能近距离观察、不方便移动等问题,本专利是将图像显示器放置在便携式、小体积的便携支架1上,体积小、便于移动、适用于多台封装机器。
20.本专利采用的图像显示器可以为平板,图像显示器与取像系统之间可采用usb端口连接,实现图像数据的读取。
21.图1所示,便携支架1包括:显示器基座2、与显示器基座2连接的颈杆3、与颈杆3另一端连接的主杆4、与主杆4另一端连接的底座5,显示器基座2用于放置图像显示器,显示器基座2与颈杆3可旋转连接,可用于调整图像显示器方向;颈杆3与主杆4同轴升降连接,用于调整显示器基座2以及图像显示器的高度,主杆4上设置有锁止销7,用于调高后锁紧。
22.上述结构,图像显示器放置于显示器基座2上,显示器基座2能够围绕颈杆3旋转,实现方向调整,颈杆3在主杆内伸缩能实现高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观察高度。
23.显示器基座2包括t型部件201、与t型部件201活动连接的支撑部202,支撑部202用于放置图像显示器,支撑部202远离t型部件201的一端为内卷结构203,利用该内卷结构203实现对图像显示器的限位,防止其从支撑部202上脱落,支撑部202与内卷结构203上都分布有防滑层6,防滑层6采用橡胶,利用防滑层增加图像显示器与显示器基座2之间的摩擦,也防止出现移动摩擦。
24.支撑部202轴连在t型部件201的横向的两端,支撑部202件围绕t型部件201的横向部分做周向旋转,用于实现图像显示器倾斜角度的调整。
25.图2所示,t型部件201与颈杆3轴连,颈杆3顶部外径大于颈杆3中间部分的外径,颈杆3顶部置入t型部件201纵向部分的内部,且颈杆3的与t型部件201纵向部分同中心轴线,纵向部分的内部设有t型的卡槽2012,显示器基座2与竟3之间是可以旋转的,实现水平面内
图像显示器的方向变化。
26.图3所示,主杆上部403的内部设置一容腔401,颈杆3底部置入容腔401内,颈杆3的侧面开设限位孔,锁止销7一端水平穿入主杆4的容腔401,并与颈杆3侧面的限位孔配合,用于调高后限定颈杆3的活动,锁止销7的另一端置于主杆4外部,便于调节,颈杆3和主杆4之间是可以拆卸的,只需把锁止销从限位孔内抽出,颈杆3从容腔401内抽出即可。
27.图4所示,主杆4与底座5之间可拆卸,主杆下部405的外径小于主杆中部404的外径,且主杆下部405的外壁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两个限位凸起402,底座5内部开设有容腔,容腔内径略大于主杆下部405的外径且小于主杆中部404的外径,主杆下部405置于该容腔内,且该容腔内壁设置有与限位凸起402上下相反的7型凸起501,两个限位凸起402与两个7型凸起501之间相互限位,主杆下部405置入容腔内时,限位凸起402与7型凸起501是错开的,顺时针旋转主杆3,使限位凸起402被7型凸起限定,主杆不能抽出;再逆时针旋转主杆3,限位凸起402与7型凸起501错开,主杆3可以从底座5中抽出,便于拆卸、收纳。
28.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