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VR虚拟评审驾乘模拟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47644发布日期:2022-05-07 16:45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VR虚拟评审驾乘模拟舱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汽车vr虚拟评审驾乘模拟舱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汽车驾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vr虚拟评审驾乘模拟舱装置。


背景技术:

2.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学科和研究领域,虚拟现实技术(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也称为多感知,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眼睛、手势或其他人体行为动作,由计算机来处理与参与者的动作相适应的数据,并对用户的输入作出实时响应,并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传感设备是指三维交互设备;
3.现有技术领域内,申请公布号cn108961912a公开的一种汽车vr虚拟评审驾乘模拟舱装置,包括模拟舱,模拟舱内设有汽车的方向盘、加速踏板、离合踏板、刹车踏板、座椅、安全带、挂挡装置、手刹、固定座,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模拟舱的底部,座椅固定安装于固定座顶侧的右侧,加速踏板、离合踏板、刹车踏板的踩踏面分别固定安装压力传感器,方向盘固定安装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座椅顶部的左侧设有头戴式vr设备,评审员通过选择不同模式的驾驶场景观察驾驶员对各种驾驶场景的应变能力,对驾驶员进行评估,并挑选能够适应恶劣环境驾驶的驾驶员,或通过各种交通事故场景培训驾驶员的反应能力,提升驾驶员的保命技能,但是该种装置只能对驾驶员所处角度进行转动模拟,由于车辆自身的传动结构等因素,该装置对于所需要模拟驾驶考试项目十分单一,对应驾驶考试来说无法满足,并且3d眩晕症患者对佩戴vr这种拟真度比较高的设备时,视觉感知和内耳前庭器传递给大脑的信息缺乏真实性,导致患者无法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vr虚拟评审驾乘模拟舱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的只能对驾驶员所处角度进行转动模拟,由于车辆自身的传动结构等因素,该装置对于所需要模拟驾驶考试项目十分单一,对应驾驶考试来说无法满足,并且3d眩晕症患者对佩戴vr这种拟真度比较高的设备时,视觉感知和内耳前庭器传递给大脑的信息缺乏真实性,导致患者无法进行使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vr虚拟评审驾乘模拟舱装置,包括:
6.车体;
7.测试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底端;
8.评估位,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副驾驶位置;
9.控制台,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内侧且位于评估位的前侧,所述控制台和车体电性连
接;
10.测试位,设置在所述车体的驾驶位置;
11.显示器,安装在所述车体的前侧,所述显示器和控制台电性连接;
12.前置监测摄像头,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内侧且位于评估位和测试位的正上方,所述前置监测摄像头和控制台电性连接;
13.全景监测摄像头,设置在所述车体的顶端,所述全景监测摄像头和控制台电性连接;
14.vr头盔,通过托架设置在所述测试机构的外侧,所述vr头盔和控制台远程网络连接。
15.优选的,所述测试机构包括;测试机构外壳、第一壳体、第一转轴、第一锥形齿轮、第一电机、第二锥形齿轮、底座、阻尼器、顶座、转动座和调整组件;测试机构外壳内嵌在地面且位于车体的下方;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测试机构外壳的内腔底端中心位置;第一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顶端;第一锥形齿轮键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所述第一电机和控制台电性连接;第二锥形齿轮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一锥形齿轮啮合;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所述阻尼器的数量为三组,每组所述阻尼器的数量为两个,三组所述阻尼器一端分别通过球形轴转动连接在底座的顶端三角两侧;顶座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顶座的底端与三组阻尼器的另一端通过球形轴转动连接;转动座设置在所述顶座的顶端;所述调整组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调整组件分别内嵌在转动座的顶端且位于车体的车轮下方。
16.优选的,每组所述阻尼器从下至上由内至外倾斜设置。
17.优选的,所述测试机构还包括;齿轮环、环形导轨、限位滑块、第二电机、齿轮、第二壳体、第三电机、转动盘、第一主动斜齿轮、推动辊和电推杆;齿轮环设置在所述测试机构外壳的内腔底端外侧;环形导轨设置在所述齿轮环的上方;限位滑块套接在所述环形导轨的顶端;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限位滑块的顶端后侧,所述第二电机和控制台电性连接;齿轮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齿轮和齿轮环啮合;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限位滑块的顶端;第三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进第二壳体的内侧,所述第三电机和控制台电性连接;转动盘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的顶端;所述第一主动斜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主动斜齿轮分别设置在转动盘的轴心和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并互相啮合;推动辊通过销轴座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盘的顶端,所述推动辊可与转动座的下表面相接触;电推杆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盘的顶端,所述电推杆的另一端与推动辊的底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电推杆和控制台电性连接。
18.优选的,所述调整组件包括:调整组件壳体、固定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限位弹簧、顶板和万向连接座;调整组件壳体内嵌在所述转动座内;所述固定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分别设置在调整组件壳体的顶端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两个固定座的内侧;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一支撑杆的顶端;所述限位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弹簧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支撑杆的底端,两个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调整组件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顶板设置在所述调
整组件壳体的上方,所述顶板的顶端与车体的车轮相接触;所述万向连接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万向连接座分别设置在顶板的底端与固定座的对应位置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与万向连接座的内侧转动连接。
19.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形状为v形。
20.优选的,所述调整组件还包括:安装座、转动底座、蜗轮、第三电机、蜗杆、双端丝杠、第四电机、第二主动斜齿轮、丝杠螺母座、推动杆和连接杆;安装座设置在所述调整组件壳体的内侧底端中心位置;转动底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的顶端中心位置,所述转动底座的底端延伸进安装座的内侧;蜗轮键连接在所述转动底座的底端;第三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内侧,所述第三电机和控制台电性连接;蜗杆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双端丝杠通过杭州仓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底座的顶端中心位置;第四电机设置在所述转动底座的顶端,所述第四电机和控制台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主动斜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主动斜齿轮分别设置在双端丝杠的外侧和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并互相啮合;所述丝杠螺母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丝杠螺母座分别螺接在双端丝杠的外壁上下两侧;推动杆设置在所述双端丝杠的上方,所述万向连接座的顶端与顶板的底端接触;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上下两个丝杠螺母座的外侧,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推动杆的底端左右两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21.优选的,所述双端丝杠的外壁上下两侧为正反螺纹。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vr虚拟评审驾乘模拟舱装置:
23.1、通过测试驾驶员头戴vr头盔内部生成模拟场景以模拟从上车到坐到测试位内启动车体的考试内容,测试驾驶员依次触发车体外部车门等感应探头作为考试标准判断,全景监测摄像头对测试驾驶员行为进行监测判断操作是否合格,进行驾驶测试时,考官控制控制台在vr头盔内部生成不同驾驶考试的虚拟场景以对测试驾驶员进行测试,并投送至显示器内进行显示便于考官观察,前置监测摄像头检测测试驾驶员的驾驶过程中换挡等操作行为进行考试标准判断;
24.2、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二锥形齿轮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由于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啮合,第一锥形齿轮在第二锥形齿轮旋转力的作用下驱动第一转轴使转动座通过调整组件带动车体转动,进而可实现测试驾驶员的麋鹿测试或车辆冰雪路面打滑等测试,第二电机驱动齿轮转动,限位滑块沿环形导轨外部周向运动,第三电机驱动对应位置上的第一主动斜齿轮转动,转动盘上的第一主动斜齿轮驱动转动盘带动推动辊转动至指定方向位置,电推杆通过自身伸长推动推动辊以与转动盘销轴转动连接处为顶点转动顶起转动座并在顶座的配合下以底座为支撑轴心进行倾斜,转动座带动车体模拟车辆驾驶过程中倾斜侧翻,提高驾驶真实性;
25.3、通过第三电机驱动蜗杆转动,蜗轮在蜗杆旋转力的作用下驱动转动底座带动双端丝杠在丝杠螺母座和连接杆的配合下使推动杆转动至指定方向,第四电机驱动对应位置上的第二主动斜齿轮转动,双端丝杠上第二主动斜齿轮驱动双端丝杠转动,促使上下两个丝杠螺母座在双端丝杠旋转力的作用下向内侧或向外侧移动,双端丝杠在连接杆配合下使推动杆向指定方向上倾斜顶起一侧顶板,使顶板可在万向连接座配合下以与第二支撑杆连接处转动同时,驱动第二支撑杆以与第一支撑杆销轴转动连接处顶点转动拉伸或挤压限位
弹簧,第一支撑杆以与固定座销轴转动连接为顶点转动,进而对顶板进行限位或复位,使顶板驱动对应位置上车体内车轮倾斜可模拟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轮颠簸感觉,使模拟效果更加真实;
26.从而可实现虚拟现实对驾驶员进行考试模拟同时真实和还原程度更高,提高测试驾驶员对虚拟现实的感知程度,避免测试驾驶员产生d眩晕症状,并且还原车辆遭遇不同突发状况的反馈真实性,增加模拟驾驶考试项目同时使测试驾驶员的反应更加真实。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图1的测试机构爆炸图;
29.图3为图2的调整组件剖视图。
30.图中:1、车体,2、测试机构,21、测试机构外壳,22、第一壳体,23、第一转轴,24、第一锥形齿轮,25、第一电机,26、第二锥形齿轮,27、底座,28、阻尼器,29、顶座,210、转动座,211、齿轮环,212、环形导轨,213、限位滑块,214、第二电机,215、齿轮,216、第二壳体,217、第三电机,218、转动盘,219、第一主动斜齿轮,220、推动辊,221、电推杆,3、调整组件,31、调整组件壳体,32、固定座,33、第一支撑杆,34、第二支撑杆,35、限位弹簧,36、顶板,37、万向连接座,38、安装座,39、转动底座,310、蜗轮,311、第三电机,312、蜗杆,313、双端丝杠,314、第四电机,315、第二主动斜齿轮,316、丝杠螺母座,317、推动杆,318、连接杆,4、评估位,5、控制台,6、测试位,7、显示器,8、前置监测摄像头,9、全景监测摄像头,10、vr头盔。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vr虚拟评审驾乘模拟舱装置,包括:车体1、测试机构2、评估位4、控制台5、测试位6、显示器7、前置监测摄像头8、全景监测摄像头9和vr头盔10,车体1具体使用型号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车体1外部指定位置设置有感应探头,通过测试驾驶员依次触发车体1外部感应探头作为车辆启动前的检查等考试标准判断依据;测试机构2设置在车体1的底端;评估位4设置在车体1的副驾驶位置;控制台5设置在车体1的内侧且位于评估位4的前侧,控制台5和车体1电性连接,控制台5具体使用型号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测试位6设置在车体1的驾驶位置;显示器7安装在车体1的前侧,显示器7和控制台5电性连接,显示器7具体使用型号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vr头盔10内部生成不同驾驶考试的虚拟场景投送至显示器7内进行显示便于考官观察;前置监测摄像头8设置在车体1的内侧且位于评估位4和测试位6的正上方,前置监测摄像头8和控制台5电性连接,前置监测摄像头8具体使用型号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前置监测摄像头8检测测试驾驶员的驾驶过程中换挡等操作行为进行考试标准判断;全景监测摄像头9设置在车体1的顶端,全景监测摄像头9和控制台5电性连接,全景监测摄像头9具
体使用型号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全景监测摄像头9对测试驾驶员行为进行监测判断操作是否合格;vr头盔10通过托架设置在测试机构2的外侧,vr头盔10和控制台5远程网络连接,vr头盔10具体使用型号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测试驾驶员头戴vr头盔10进行考试,vr头盔10内部生成不同驾驶考试的虚拟场景以对测试驾驶员进行测试。
33.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测试机构2包括;测试机构外壳21、第一壳体22、第一转轴23、第一锥形齿轮24、第一电机25、第二锥形齿轮26、底座27、阻尼器28、顶座29、转动座210和调整组件3;测试机构外壳21内嵌在地面且位于车体1的下方;第一壳体22设置在测试机构外壳21的内腔底端中心位置;第一转轴2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壳体22的顶端;第一锥形齿轮24键连接在第一转轴23的底端;第一电机25设置在第一壳体22的内腔,第一电机25和控制台5电性连接,第一电机25具体使用型号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第一电机25可由控制台5进行控制驱动第二锥形齿轮26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二锥形齿轮26螺钉连接在第一电机25的输出端,第二锥形齿轮26和第一锥形齿轮24啮合,第一锥形齿轮24可在第二锥形齿轮26旋转力的作用下驱动第一转轴23在底座27、阻尼器28和顶座29的配合下使转动座210通过调整组件3带动车体1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底座27设置在第一转轴23的顶端;阻尼器28的数量为三组,每组阻尼器28的数量为两个,三组阻尼器28一端分别通过球形轴转动连接在底座27的顶端三角两侧,阻尼器28可以与底座27转动连接处为顶点转动,阻尼器28自身可进行伸长缩短;顶座29设置在底座27的上方,顶座29的底端与三组阻尼器28的另一端通过球形轴转动连接;转动座210设置在顶座29的顶端;调整组件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调整组件3分别内嵌在转动座210的顶端且位于车体1的车轮下方。
34.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每组阻尼器28从下至上由内至外倾斜设置,阻尼器28起到减震缓冲作用,使转动座210缓慢进行复位。
35.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测试机构2还包括;齿轮环211、环形导轨212、限位滑块213、第二电机214、齿轮215、第二壳体216、第三电机217、转动盘218、第一主动斜齿轮219、推动辊220和电推杆221;齿轮环211设置在测试机构外壳21的内腔底端外侧;环形导轨212设置在齿轮环211的上方;限位滑块213套接在环形导轨212的顶端;第二电机214设置在限位滑块213的顶端后侧,第二电机214和控制台5电性连接,第二电机214具体使用型号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第二电机214可由控制台5进行控制驱动齿轮215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齿轮215螺钉连接在第二电机214的输出端,齿轮215和齿轮环211啮合;第二壳体216设置在限位滑块213的顶端;第三电机217设置在第二壳体216的外侧,第三电机217的输出端延伸进第二壳体216的内侧,第三电机217和控制台5电性连接,第三电机217具体使用型号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第二电机214可由控制台5进行控制驱动对应位置上的第一主动斜齿轮219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转动盘218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第二壳体216的顶端;第一主动斜齿轮21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主动斜齿轮219分别设置在转动盘218的轴心和第三电机217的输出端并互相啮合;推动辊220通过销轴座转动连接在转动盘218的顶端,推动辊220可与转动座210的下表面相接触;电推杆221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转动盘218的顶端,电推杆221的另一端与推动辊220的底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电推杆221和控制台5电性连接,电推杆221具体使用
型号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电推杆221可由控制台5进行控制伸长缩短,电推杆221自身伸长缩短过程中可以与转动盘218销轴转动连接处为顶点转动。
36.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调整组件3包括:调整组件壳体31、固定座32、第一支撑杆33、第二支撑杆34、限位弹簧35、顶板36、万向连接座37、安装座38、转动底座39、蜗轮310、第三电机311、蜗杆312、双端丝杠313、第四电机314、第二主动斜齿轮315、丝杠螺母座316、推动杆317和连接杆318;调整组件壳体31内嵌在转动座210内;固定座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座32分别设置在调整组件壳体31的顶端左右两侧;第一支撑杆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撑杆33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两个固定座32的内侧;第二支撑杆3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支撑杆34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一支撑杆33的顶端;限位弹簧3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弹簧35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支撑杆34的底端,两个限位弹簧35的另一端与调整组件壳体31的顶端固定连接,限位弹簧35为压缩弹簧,限位弹簧35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顶板36设置在调整组件壳体31的上方,顶板36的顶端与车体1的车轮相接触,顶板36可以与万向连接座37为支点进行倾斜;万向连接座3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万向连接座37分别设置在顶板36的底端与固定座32的对应位置处,第二支撑杆34的顶端与万向连接座37的内侧转动连接;安装座38设置在调整组件壳体31的内侧底端中心位置;转动底座39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安装座38的顶端中心位置,转动底座39的底端延伸进安装座38的内侧;蜗轮310键连接在转动底座39的底端;第三电机311设置在安装座38的内侧,第三电机311和控制台5电性连接,第三电机217具体使用型号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第二电机214可由控制台5进行控制驱动蜗杆312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蜗杆312螺钉连接在第三电机311的输出端,蜗杆312与蜗轮310啮合;双端丝杠313通过杭州仓转动连接在转动底座39的顶端中心位置;第四电机314设置在转动底座39的顶端,第四电机314和控制台5电性连接,第三电机217具体使用型号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第二电机214可由控制台5进行控制驱动对应位置上的第二主动斜齿轮315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二主动斜齿轮3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主动斜齿轮315分别设置在双端丝杠313的外侧和第四电机314的输出端并互相啮合;丝杠螺母座3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丝杠螺母座316分别螺接在双端丝杠313的外壁上下两侧;推动杆317设置在双端丝杠313的上方,万向连接座37的顶端与顶板36的底端接触;连接杆31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杆318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上下两个丝杠螺母座316的外侧,两个连接杆318的另一端与推动杆317的底端左右两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37.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二支撑杆34的形状为v形,第二支撑杆34以与第一支撑杆33销轴转动连接处顶点向内侧或向外侧转动。
38.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双端丝杠313的外壁上下两侧为正反螺纹,上下两个丝杠螺母座316在双端丝杠313旋转力的作用下向内侧或向外侧移动。
39.通过本领域人员,可将本案中所有电器件与外部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具体实际使用情况,选择相适配的外部控制器进行连接,以满足对所有电器件的控制需求,其具体连接方式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不再进行说明,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40.步骤1:使用时,考官坐于评估位4内预先控制控制台5依次启动全景监测摄像头9、车体1和vr头盔10,测试驾驶员头戴vr头盔10内部生成模拟场景以模拟从上车到坐到测试位6内启动车体1的考试内容,测试驾驶员依次触发车体1外部车门等感应探头作为考试标准判断,全景监测摄像头9对测试驾驶员行为进行监测判断操作是否合格,进行驾驶测试时,考官控制控制台5启动显示器7和前置监测摄像头8,考官控制控制台5在vr头盔10内部生成不同驾驶考试的虚拟场景以对测试驾驶员进行测试,并投送至显示器7内进行显示便于考官观察,前置监测摄像头8检测测试驾驶员的驾驶过程中换挡等操作行为进行考试标准判断;
41.步骤2:当需要对突发情况下测试驾驶员操作行为进行测试时,考官可控制控制台5使vr头盔10内显示相应画面时并启动第一电机25、第二电机214、第三电机217和电推杆221启动,第一电机25驱动第二锥形齿轮26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由于第一锥形齿轮24和第二锥形齿轮26啮合,促使第一锥形齿轮24在第二锥形齿轮26旋转力的作用下驱动第一转轴23在底座27、阻尼器28和顶座29的配合下使转动座210通过调整组件3带动车体1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可实现测试驾驶员的麋鹿测试或车辆冰雪路面打滑等测试,第二电机214驱动齿轮215转动,由于齿轮215和齿轮环211啮合,促使限位滑块213沿环形导轨212外部周向运动,第三电机217驱动对应位置上的第一主动斜齿轮219转动,进而使转动盘218上的第一主动斜齿轮219驱动转动盘218带动推动辊220转动至指定方向位置,电推杆221通过自身伸长推动推动辊220以与转动盘218销轴转动连接处为顶点转动顶起转动座210,进而使转动座210在顶座29的配合下以底座27为支撑轴心进行倾斜,进而使转动座210带动车体1模拟车辆驾驶过程中倾斜侧翻,提高驾驶真实性;
42.步骤3:当需要模拟颠簸路段行驶时,考官可控制控制台5启动对应位置上调整组件3内的第三电机311和第四电机314,第三电机311驱动蜗杆312转动,由于蜗轮310与蜗杆312啮合,进而使蜗轮310在蜗杆312旋转力的作用下驱动转动底座39带动双端丝杠313在丝杠螺母座316和连接杆318的配合下使推动杆317转动至指定方向,第四电机314驱动对应位置上的第二主动斜齿轮315转动,进而使双端丝杠313上第二主动斜齿轮315驱动双端丝杠313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促使上下两个丝杠螺母座316在双端丝杠313旋转力的作用下向内侧或向外侧移动,进而使双端丝杠313在连接杆318配合下使推动杆317向指定方向上倾斜,由于推动杆317和顶板36底端接触,促使推动杆317倾斜过程中顶起一侧顶板36,使顶板36可在万向连接座37配合下以与第二支撑杆34连接处转动同时,驱动第二支撑杆34以与第一支撑杆33销轴转动连接处顶点转动拉伸或挤压限位弹簧35,第一支撑杆33以与固定座32销轴转动连接为顶点转动,进而对顶板36进行限位或复位,使顶板36驱动对应位置上车体1内车轮倾斜可模拟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轮颠簸感觉,使模拟效果更加真实;
43.从而可实现虚拟现实对驾驶员进行考试模拟同时真实和还原程度更高,提高测试驾驶员对虚拟现实的感知程度,避免测试驾驶员产生3d眩晕症状,并且还原车辆遭遇不同突发状况的反馈真实性,增加模拟驾驶考试项目同时使测试驾驶员的反应更加真实。
4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