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42789发布日期:2022-05-07 15:06阅读:70来源:国知局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的电子设备一般采用平面屏或曲面屏来进行显示。这两种显示屏分别具有各自的优缺点,曲面屏可能具有平面屏所不具备的优点,然而曲面屏的缺点可能在平面屏中也并不存在。现有的显示屏无法兼顾二者的优点,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不佳,且不利于显示屏技术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4.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5.柔性显示屏;
6.第一刚性组件,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一区域的非显示侧表面,使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所述第一区域呈平面状态;
7.柔性组件,包括柔性部和设置于所述柔性部上的第一凸起部,所述柔性部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二区域的非显示侧表面上,使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所述第二区域呈平面状态或曲面状态;
8.第二刚性组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刚性组件和/或所述柔性组件上,且具有第一通孔;
9.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柔性组件的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二端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刚性组件的第一通孔中。
10.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模组。
11.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公开提供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第一刚性组件使得柔性显示屏的第一区域呈平面状态,以及通过柔性组件、第二刚性组件和连接组件的结构使得柔性显示屏的第二区域呈平面状态或曲面状态,以实现柔性显示屏在曲面屏和平面屏之间自由切换,能够同时兼顾曲面屏和平面屏的优点,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和图2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示意性结构图。
14.图3a-图3c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柔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a-图4b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5a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处于平面状态的转轴位置的示意图。
17.图5b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处于曲面状态的转轴位置的示意图。
18.图6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凸轮和从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处于平面状态的粘接层的结构示意图。
20.图8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曲面状态的柔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22.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23.随着oled曲面屏技术被大量使用在电子设备上,曲面屏具有很多优点。例如,曲面屏的握持感更好,其曲面设计让整个手掌更加贴合手掌,从而带来更加舒适的握持手感。曲面屏的操控性更好,其与手心弧度形成更好的贴合,这样在单手操作的环境下可以缩短大拇指到触控屏幕的距离,便于操控。曲面屏的视觉感观更好,其能够缩窄屏幕边框,以形成没有边框的全面屏的效果。然而曲面屏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曲面屏的屏幕侧边与手掌接触,操控的时候更容易出现误触的问题;曲面屏在横屏收看视频的时候,容易出现偏色、扭曲、反光的现象,对于视频收看体验产生不良的影响;利用曲面屏进行游戏体验时曲边的触控不方便。然而,这些缺点在平面屏中可能并不突出或不存在。因此,如何同时兼顾平面屏和曲面屏二者的优点,成为了亟需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24.基于上述考虑,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可以有效解决曲面屏中容易出现误触,容易出现偏色、扭曲、反光的现象,曲边触控不方便等问题,同时兼顾平面屏和曲面屏二者的优点,提供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体验。
25.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模组100包括:
26.柔性显示屏110;
27.第一刚性组件120,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一区域111的非显示侧表面110a,使所述柔性显示屏110的所述第一区域111呈平面状态;
28.柔性组件130,包括柔性部131和设置于所述柔性部131上的第一凸起部132,所述柔性部131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屏110的与所述第一区域111相邻的第二区域112的非显示侧表面110b上,使所述柔性显示屏110的所述第二区域112呈平面状态或曲面状态;
29.第二刚性组件14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刚性组件120和/或所述柔性组件130上,且具有第一通孔141;
30.连接组件150,所述连接组件150的第一端151固定于所述柔性组件140 的所述第一凸起部132,所述连接组件150的第二端152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刚性组件140的第一通孔141中。
31.其中,通过第一刚性组件使得柔性显示屏的第一区域呈平面状态,以及通过柔性组件、第二刚性组件和连接组件的结构使得柔性显示屏的第二区域呈平面状态或曲面状态,以实现柔性显示屏在曲面屏和平面屏之间自由切换,能够同时兼顾曲面屏和平面屏的优点,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32.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中显示模组100处于平面屏状态,柔性显示屏110的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均处于平面状态;柔性组件130的柔性部131处于平面状态;第二刚性组件140位于第一刚性组件120和/或柔性组件130上的第一位置;连接组件150的第二端152位于第二刚性组件140的第一通孔141的第一端(即第一通孔141中远离第二区域112的一端,例如图 1中第一通过141的右端)。图2中显示模组100处于曲面屏状态,柔性显示屏110的第一区域111处于平面状态,而第二区域112均处于曲面状态;柔性组件130的柔性部131处于曲面状态;第二刚性组件140位于第一刚性组件120 和/或柔性组件130上的第二位置;该第二位置相对于第一位置的方向可以是从第二区域112指向第一区域111的方向。
33.显示模组100可以设置触发按键,用户触发该触发按键以解除第二刚性组件140位于第一位置的锁定状态,显示模组100由图1中的平面屏状态切换至图2中的曲面屏状态。图2中柔性部131向右侧(即第二区域112指向第一区域111的方向为向右)弯曲,第二刚性组件140从图1中的第一位置向右侧移动,移动至图2中的第二位置;连接组件150的第二端152位于第二刚性组件 140的第一通孔141的第二端(即第一通孔141中靠近第二区域112的一端,例如图2中第一通过141的左端)。此时,第二刚性组件140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可以再次锁定。
34.相应地,用户还可以触发该触发按键以解除第二刚性组件140位于第二位置的锁定状态,显示模组100由图2中的曲面屏状态切换为图1中的平面屏状态。图2中柔性部131变为平面状态,第二刚性组件140从图2中的第二位置向左侧移动,移动至图1中的第一位置;连接组件150的第二端152位于第二刚性组件140的第一通孔141的第一端(例如图2中第一通过141的右端)。
35.可见,通过柔性组件130、第二刚性组件140和连接组件150之间的不同状态组合,能够实现柔性显示屏110在图1中所示的平面屏和图2中所示的曲面屏之间自由地切换,从而使得显示模组100可以兼具平面屏和曲面屏二者的优点。应了解,图1和图2中示出了显示模组100一侧的柔性组件130、第二刚性组件140和连接组件150的结构,显示模组100的另一侧可对称地设置柔性组件130、第二刚性组件140和连接组件150的结构,从而实现显示模组100 两侧均可弯曲的双曲面屏。本公开以显示模组100一侧的结构进行说明,另一侧的机构与其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6.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flexible display)110可以包括可弯曲 (variable curvature)的显示屏。例如,oled曲面屏。其中,柔性显示屏110 可以包括显示侧表面和非显示侧表面(例如图1中的110a和110b),显示侧表面可以指向用户进行显示的一侧的表面即用户可观看到的表面;非显示侧表面可以指与显示侧表面相对的用户无法观
看到的表面,例如显示侧表面的背面。
3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刚性组件120可以采用刚性材料制成。例如金属或塑料等。第一刚性组件120可以支持柔性显示屏110的第一区域111,以使第一区域111部分的屏幕具备刚性,从而保证柔性显示屏110的第一区域111呈平面状态。
3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11可以包括所述柔性显示屏110的中间区域。例如,以柔性显示屏110的中心点为中心的方形区域。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a-3b,图3a和图3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柔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a-3b中,柔性组件120可以包括多个连接件 121、122、123、
……
,所述多个连接件中相邻的第一连接件121和第二连接件122可转动地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21包括第二通孔121a,所述第二连接件122包括转轴122a,所述转轴122a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121a 中。应了解,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是相对的,可以用于指任意两个相邻的连接件,并不旨在某个对连接件进行限制。例如相邻的第一连接件121和第二连接件122、相邻的第一连接件122和第二连接件123等。
4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不存在夹角时,使所述第二区域呈平面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的夹角为第一角度时,使所述第二区域呈曲面状态。例如,图3a中的柔性组件120处于平面状态,相邻的第一连接件121和第二连接件122之间没有夹角。图3b中的柔性组件120处于曲面状态,相邻的第一连接件121和第二连接件122之间存在第一角度b。柔性组件120从图3a中的平面状态变为图 3b总的曲面状态时,第二连接件122围绕转轴122a转动(例如顺时针转动) 第一角度b,则第一连接件121和第二连接件122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由图3a 中的0角度(即不存在夹角)变为图3b中的第一角度b。
41.图3b中,第一连接件121的第二通孔121a与第二连接件122的转轴122a 同轴设置,二者的中心点到第一连接件121的表面121b或第二连接件122的表面122b的垂直距离为a,如图3c所示,图3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c中,中心点o到表面121b或表面122b的垂直距离为a。
42.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连接件可以包括连接件本体、设置于连接件本体的第一侧的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设置于连接件本体的第二侧的第一端部、设置于该第一端部两侧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部的尺寸小于所述连接件本体的尺寸,例如第一端部与所述连接件本体可以形成凸字状。
43.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连接件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侧且位于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之间的从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从动件的第一表面为曲面。
44.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连接件还可以包括第一端部上的凸轮。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连接件的从动件和凸轮对应设置,以使相邻连接件的凸轮的平面与从动件的表面贴合,从而推动第二连接件中转轴的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轮的第二表面为平面、曲面、或平面与曲面的组合(例如柔性组件处于平面状态时,相邻连接件的凸轮的平面与从动件的表面贴合;柔性组件处于曲面状态时,凸轮的曲面与从动件的表面贴合)。
45.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连接件还可以包括置于第二凸起部与从动件之间的第一弹性件和设置于第三凸起部与从动件之间的第二弹性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和/或
第二弹性件可以包括弹簧。
46.参见图4a-图4b,图4a-图4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a-图4b所示,第一连接件121包括第一连接件本体1211、设置于第一连接件本体1211的第一侧的第二凸起部1212和第三凸起部1213、第二凸起部1212和第三凸起部1213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通孔1212a和第三通孔 1213a、设置于第一连接件本体1211的第二侧的第一端部1214、设置于该第一端部1214两侧的第一转轴1215和第二转轴121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部 1214的尺寸小于第一连接件本体1211的尺寸,例如第一端部1214与第一连接件本体1211可以形成凸字状。第一连接件121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侧且位于第二凸起部1212和第三凸起部1213之间的从动件1217。第一连接件121 还可以包括第一端部1214上的凸轮1218。
47.第二连接件122包括第二连接件本体1221、设置于第二连接件本体1221 的第一侧的第二凸起部1222和第三凸起部1223、第二凸起部1222和第三凸起部1223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通孔1222a和第三通孔1223a、设置于第二连接件本体1221的第二侧的第一端部1224、设置于该第一端部1224两侧的第一转轴 1225和第二转轴122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端部1224的尺寸小于第二连接件本体1211的尺寸,例如第一端部1224与第二连接件本体1221可以形成凸字状。第二连接件122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侧且位于第二凸起部1222和第三凸起部1223之间的从动件1227。第二连接件122还可以包括其第一端部 1224上的凸轮1228。
48.第二连接件122的第一转轴1225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连接件121的第二通孔1212a中,第二连接件122的第二转轴1226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连接件 121的第三通孔1213a中。第一连接件121和第二连接件122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性件410和第二弹性件420。
49.图4a中的柔性组件120处于平面状态,第二连接件122的第一转轴1225 位于第一连接件121的第二通孔1212a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接件122的第二转轴 1226位于第一连接件121的第三通孔1213a的第一端,如图5a所示,图5a 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处于平面状态的转轴位置的示意图。图5a中,第二连接件122的转轴510(例如图4a-图4b中的第一转轴1225、第二转轴1226) 位于第一连接件121的通孔520(例如图4a-图4b中的第二通孔1212a、第三通孔1213a)的第一端(例如通孔的右端,或通孔中靠近第二连接件122的一端)。图4a中第一连接件121的从动件1217与第二连接件122的凸轮1228 向对应,第二连接件122的凸轮1228的第一表面610与第一连接件121的从动件1217的第二表面620贴合且相切于第一平面s1,如图6中所示,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凸轮和从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a中,第一连接件 121与第二连接件122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性件410和第二弹性件420,即在第一连接件本体1211的第一侧和第二连接件本体1221的第一端部1224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性件410和第二弹性件420。第一弹性件410的一端设置于第一连接件121的第三凸起部1213与第一连接件121的从动件1217之间,第一弹性件410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连接件122的第二转轴1226与第二连接件122 的凸轮1228之间。第二弹性件420的一端设置于第一连接件121的第二凸起部1212与第一连接件121的从动件1217之间,第二弹性件420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连接件122的第一转轴1225与第二连接件122的凸轮1228之间。此时,第一弹性件410和第二弹性件420处于第一拉伸长度,二者所提供的拉力用于将第一连接件121的从动件1217和第二连接件122的凸轮1228二者的表面完全贴合。
50.图4b中的柔性组件120处于曲面状态,柔性组件120从图4a中的平面状态变为图4b
中的曲面状态时,第二连接件122的第一转轴1225从图4a中第一连接件121的第二通孔1212a的第一端移动至第二端,第二连接件122的第二转轴1226从图4a中第一连接件121的第三通孔1213a的第一端移动至第二端,如图5b所示,图5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处于曲面状态的转轴位置的示意图。图5b中,第二连接件122的转轴510(例如图4a-图4b中的第一转轴1225、第二转轴1226)位于第一连接件121的通孔520(例如图4a
‑ꢀ
图4b中的第二通孔1212a、第三通孔1213a)的第二端(例如通孔的左端,或通孔中远离第二连接件122的一端)。图4b中,第二连接件122的凸轮1228 沿第一连接件121的从动件1217的第二表面620逆时针转动第一角度(例如图3b中的第一角度b),第二连接件122的凸轮1228的第一表面610与第一连接件121的从动件1217的第二表面620相切于第二平面s2,如图6中所示。图6中,第一平面610与第二平面620之间的夹角可以是第一角度b。图4b 中,第一弹性件410和第二弹性件420处于第二拉伸长度,该第二拉伸长度大于处于图4a中的平面状态时的第一拉伸长度。
5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刚性组件140可以采用刚性材料制成。例如金属或塑料等。第二刚性组件140可以在第一刚性组件120和柔性组件130上移动,从而带动连接组件150的旋转和移动。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连接组件150可以包括连杆以及设置在连杆两端的固定元件151和转动元件152。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元件151 可以固定于柔性组件130的第一凸起部132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元件152 可以设置与第二刚性组件140的第一通孔141内。其中,转动元件152的尺寸与第二刚性组件140上的第一通孔141的尺寸相匹配,使得第一刚性组件140 移动时,转动元件152在第一通孔141中移动,从而通过连杆带动柔性组件130 弯曲或变直。
53.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显示模组100还可以包括:
54.粘接层,设置于所述非显示侧表面和所述第一刚性组件之间,以及所述非显示侧表面和柔性组件之间;其中,所述粘接层的长度方向的第一弹性模量,小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长度方向的第二弹性模量。
55.如图7所示,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处于平面状态的粘接层的结构示意图。图7中,粘接层710设置于柔性显示屏110的非显示侧表面720和柔性组件130之间。而第一刚性组件与非显示侧表面之间也可以设置有粘接层 (未示出)。粘接层710的长度方向l的第一弹性模量小于柔性显示屏110的长度方向l的第二弹性模量,以确保弯曲的过程中柔性显示屏110的长度不发生变化,从而保证柔性显示屏110的弯曲性能。
56.在一些实施例中,粘接层可以采用各向异性胶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粘接层710的厚度方向h的第三弹性模量大于粘接层710的长度方向l的第一弹性模量,以确保显示模组100在厚度方向上有较大刚度,从而保证柔性显示屏110处于平面屏状态或弯曲屏状态的良好性能。
57.结合图4a-图7,柔性组件130由平面状态(例如图1中的平面状态)变为曲面状态(例如图2中的曲面状态)时,柔性组件130上与粘接层710的接触面的长度增加了δl=nπab/360,则柔性显示屏110与粘接层710的接触面也会增加δl,如图8所示,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曲面状态的柔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柔性组件130包括n个连接件,n为正整数。第二连接件122 相对第一连接件顺时针旋转第一角度b,第二连接件122的凸轮1228相对第一连接件121的从动件1217发生转动,从而推动第二连接件122的第一转轴 1225和第
二转轴1226在第一连接件121的第二通孔1212a和第三通孔1213a 中移动,每个连接件的该移动量为δl/n,从而补偿柔性组件130从平面状态变为曲面状态过程中柔性显示屏110与粘接层710的接触面增加的长度δl,以确保柔性显示屏110在弯曲过程中不受拉力。
58.相应地,柔性组件130由曲面状态变为平面状态时,柔性组件130上与粘接层710的接触面的长度减少了δl=nπab/360,则柔性显示屏110与粘接层710 的接触面也会减少δl。第二连接件122相对第一连接件逆时针旋转第一角度b,柔性组件130中每个连接件的移动量为δl/n,从而补偿柔性组件130从曲面状态变为平面状态过程中柔性显示屏110与粘接层710的接触面减少的长度δl,以确保柔性显示屏110在弯曲过程中不受挤压力。
59.根据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
60.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61.尽管已经结合了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公开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公开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