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53610发布日期:2022-07-13 09:51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像素排布技术。


背景技术:

2.目前,高密度小间距led、mini led、micro led显示技术皆已成为新型显示业界的热门话题,而产品的显示效果也已成为用户和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在不考虑亮度、对比度、稳定度和均匀度的情况下,影响高密度led显示屏图像清晰度的因素主要有图像空间分辨度、图像显示层次分辨度、像素光学串扰度、像素边缘融合度等,其中图像空间分辨度在led 显示中等价于led像素的排列密度。
3.传统的led显示面板排布如附图1所示,基本像素x由rgb三基色组成,将三基色区分为101基色、102基色、103基色,其中x11代表该面板中的第一行第一列的基本像素,x12代表该面板中的第一行第二列的基本像素,x21代表该面板中的第二行第一列的基本像素,依此类推。为了保持led像素四周的等间距,单个像素的左右距离显得比较大,同时为了保证像素中的基色相对集中,面板的基色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像素之间的间距比较大。附图1为常规led显示面板排布的一种形式,从中可以看到,每一个led像素占用了9个基本单位,led像素间距为3个基本单位,led 像素的排列密度较小,导致led显示屏图像清晰度不理想。
4.专利文献cn101950513a《led显示屏及其控制方法》(公开日为2011 年1月19日)中公开了一种包括rgb三种颜色的led灯,以每相邻三行led灯为一个排列周期,每个排列周期的中间行为同基色行,另外两行由剩余两种颜色的led灯等间距间隔排列而成;以第二行中的一个led灯为基准,与第一行最邻近的二个led灯组成三角形,形成一个像素,与第三行最邻近的二个led灯也组成三角形,形成一个像素,通过对上述二个像素的上下分时复用,形成双倍虚拟显示效果。这种排布方式打破了基色集中排布的原则,提高了像素排列密度,但该专利以每相邻三行为排列周期周期,对中间行基色进行上下复用,竖直方向上显示单元的排列不均匀,易导致显示图像变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led像素排列易导致显示图像变形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发光像素排布结构。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发光像素排布结构,所述发光像素包括101基色像素、102基色像素和103基色像素,所述排布结构包括隔行排布的同基色行以及由另外两种基色像素相互交替排布而成的异基色行,所述同基色行中的每一个基色像素和上一行与其相邻的两个异基色像素组成三角形结构,同时该基色像素和下一行与其相邻的两个异基色像素组成三角形结构。
8.优选地,所述同基色行是101基色、102基色或者103基色。
9.优选地,每个所述同基色行的相邻两个异基色行的基色像素排布顺序相反。
10.优选地,所述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11.优选地,所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
12.优选地,所述三角形为底边长度为高的2倍的等腰三角形。
13.优选地,所述发光像素为任何一种发光单体或者多个发光单体组合成的发光组合件。
14.优选地,发光单体为led、oled或lcd中的任意一种。
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以上所述的发光像素排布结构。
1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发光像素排列易导致显示图像变形的问题,具体有益效果为:
18.1.与常规led显示面板中像素排布结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排布结构基色像素间距小、排列密度大,且像素点均匀分布,发光均匀,显示效果好,既提高了显示屏图像清晰度,也避免了显示图像变形的问题。
19.2.现有发光像素排布结构,在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所要制作的显示屏幕的大小进行切割、或者采用多块发光像素排布结构进行拼接,而在拼接过程中一直存在相邻两块发光像素排布结构拼接边缘出现彩线的问题而影响整个显示屏的显示效果,该问题是本领域一直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一直没有被有效的解决。本发明所述的发光像素排布结构采用了很巧妙的结构设计,使得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发光像素排布结构切割、拼接形成的显示屏,由于能够保证切割边缘处都为三种基色间隔排列的结构,因而有效的避免了切割后出现边缘彩线的问题。
20.3.针对本发明提供的发光像素排布结构,可以设置不同的显示单元,然后采用现有扫描驱动方法实现驱动。
21.本发明所述的发光像素排布结构适用于现有任何有多个点或者块光源作为发光像素的显示结构中,尤其适用于采用led作为发光像素的显示结构。
附图说明
22.图1为背景技术中现有led显示面板中像素排布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像素排布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为以102基色为同基色行的排布结构,图2(b)为以101基色为同基色行的排布结构,图2(c)为以103基色为同基色行的排布结构;
24.图3为实施例3所述的面板切割时像素排布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实施例4中所述的底边长为高的2倍的等腰三角形的像素排布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实施例5所述的控制方法示意图;
27.图6为实施例5中所述虚拟显示的显示中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9.实施例1.
3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像素排布结构,所述发光像素包括101基色像素、102基色像素和103基色像素,所述发光像素为任何一种发光单体或者多个发光单体组合成的发光组合件,所述排布结构包括隔行排布的同基色行以及由另外两种基色像素相互交替排布而成的异基色行,所述同基色行中的每一个基色像素和上一行与其相邻的两个异基色像素组成顶点在下的三角形结构,同时该基色像素和下一行与其相邻的两个异基色像素组成顶点在下三角形结构。所述顶点在下的三角行和顶点在上的三角行的顶角为同一个基色像素,结合图2(a)可以更好理解,图中虚线框所示即为本实施例所述顶点在下的三角形和顶点在上的三角形结构,例如:参见图2(a),以同基色行左侧第一个像素为例说明:以同基色行左侧第一个102基色像素为顶点、其与第一行的第一个101基色像素、103基色像素组成顶点在下的三角形,然后仍以同基色行的第一个102基色像素为顶点、其与第三行第一个103基色像素、101基色像素组成顶点在上的三角形,以此类推。
3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光单体为led、oled或lcd中的任意一种,还可以是现有任何一种发光部件。
32.与常规led显示面板中像素排布结构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排布结构像素之间的间距小,像素排列密度大,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显示屏图像清晰度,且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像素都是均匀分布,避免了显示图像变形的问题。
33.实施例2.
34.本实施例为对实施例1的发光像素排布结构的进一步举例说明,其中所述同基色行可以是101基色、102基色或者103基色。
35.本实施例中的像素排布结构不具体限定同基色行的选择,图2(a)中仅呈现了以102基色行作为同基色行的一种排布方式,本实施例不局限于这种排布,还可以以101基色为同基色行排布,如图2(b)所示,或者以 103基色为同基色行排布,如图2(c)所示。
36.实施例3.
37.本实施例为对实施例1的发光像素排布结构的进一步举例说明,其中每个所述同基色行的相邻两个所述异基色行的基色像素排布顺序相反。
38.本发明不限定同基色行的相邻两个异基色行的基色像素排布顺序,无论所述排布顺序相同或相反,均可以保证显示颜色的准确性。本实施例的排布结构作为优选方案,以103基色为同基色行的情况为例,在面板切割时像素排布如图3所示,图中实线表示切割线,可以看出所述切割线的切割边缘为三种基色像素交替排列,本实施例与同基色行的相邻两个所述异基色行的基色像素排布顺序相同的排布方式相比,够有效避免切割边缘出现彩线的问题,切割边缘处可以正常显示。实际本实施例所述的排布结构,切割之后四个边的位置都是三种基色像素交替排列,因此,边缘处不受切割影响。
39.实施例4.
40.本实施例为对实施例1-3的发光像素排布结构的进一步举例说明,其中所述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41.本发明不限定三角形的形状,均可以实现显示颜色的准确性,本实施例所述的等腰三角形作为优选的方案,使得同基色行的每个基色像素和相邻行与其相邻的两个异基色像素间距相等,这种排布结构与不规则三角形的排布情况相比基色像素分布更均匀,观感有所提升。
42.基于等腰三角形排布结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更优选的一种排布结构,其中所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以102基色为同基色行的排布结构为例,参照图5说明该结构的优点,同基色行的基色像素与相邻异基色行与其相邻两个异基色像素组成了等边三角形,所有顶点在下的等边三角形以及顶点在上的等边三角形均对应虚拟像素点,例如,以图中a区进行说明,以 102基色像素为在上顶点的等边三角形和以102基色像素为在下顶点的等边三角形分别对应2个虚拟像素点,即102基色像素被复用了2次;以图中b区进行说明,以102基色像素为在上顶点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和以102 基色像素为在下顶点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分别对应4个虚拟像素点,即103 基色像素被复用了4次,像素复用次数多,显示分辨率高,且该方案对应的像素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间距均相同,这种均匀分布显示效果更好,发光均匀,观感更好。
43.基于等腰三角形排布结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更优选的另一种排布结构,其中所述三角形为底边长度为高的2倍的等腰三角形。以用102基色为同基色行的情况为例,为本实施例所述的排布方式如附图4所示,同基色行的基色像素与相邻异基色行与其相邻两个异基色像素组成了等腰三角形,三角形底边长度为高的2倍。同基色行的每个基色像素和其上一行或下一行与其相邻的两个异基色像素组成等腰三角形,每个等腰三角形对应虚拟像素点,例如,以102基色像素为在下顶点的每个等边三角形对应一个虚拟像素点,即102基色像素没有被复用,而101和103基色像素被复用了2次,像素复用次数较少,驱动方式简单、快速,且该方案对应的像素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间距均相同,这种均匀分布显示效果更好,发光均匀,观感也更好。
44.实施例5.
4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施例1至5所述的发光像素排布结构的控制方法,进而证明,本发明所述的发光像素排布结构能够实现显示功能:本实施例所述的像素复用的控制方法,
46.将所述结构中同基色行的每一个基色像素和上一行与其相邻的两个异基色像素组成的三角形结构作为一个显示单元,同时和下一行与其相邻的两个异基色像素组成的三角形结构作为一个显示单元,所述两个显示单元复用一个所述基色像素;所有显示单元组成矩阵显示结构,所述控制方法为一帧显示画面通过四次逐行扫描完成显示:首次扫描对奇数行奇数列显示单元中的每个基色像素进行驱动,第二次扫描对奇数行偶数列显示单元中的每个基色像素进行驱动,第三次扫描对偶数行奇数列显示单元中的每个基色像素进行驱动,第四次扫描对偶数行偶数列显示单元中每个基色像素进行驱动,完成一帧画面的虚拟显示。
47.更具体地说,所有显示单元组成的矩阵显示结构与图像源的像素点存在对应映射关系,首先扫描采集图像源各像素点的亮度数据信号,再根据对应映射关系对显示面板进行驱动控制,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四次扫描,对显示单元中的每个基色像素进行驱动,使得每个基色像素按照对应图像源像素点的亮度数据进行显示,实现一帧画面的虚拟显示。
48.如图5所示以102基色为同基色行的排布结构为例,以一个102基色像素为中心定义了a区、以异基色行一个103基色像素为中心定义了b区,每个区内的每个显示单元为三个基色像素组成的显示单元,参见图中虚线框所示,每个显示单元的中心位置为显示中心,a区中第一个显示单元的显示中心为a1,是第一个三角形显示单元的三个基色像素的中心位
置,a2 为第二个显示单元的显示中心,以此类推,b区的第一个显示单元的中心为b1,第二个显示单元的中心为b2,第三个显示单元的中心为b3,第四个显示单元的中心为b4。由于三角形的显示单元为等边三角形,可以看出,所有显示中心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的间距均相等,且等于三角形的边长,显示中心的分布对应像素点的分布,这种均匀分布显示效果好,发光均匀,观看疲劳感低。
49.从图5中可以看出,同基色行的基色像素被上下相邻的两个三角形显示单元复用两次,例如:以a1为显示中心的显示单元和与其相邻的以a2为显示中心的显示单元复用了同基色行102基色的像素;异基色行的基色像素被相邻的四个三角形显示单元复用四次,以b1为显示中心的显示单元、与其相邻的以b2为显示中心的显示单元、以b3为显示中心的显示单元和与其相邻的以b4为显示中心的显示单元复用了异基色行103基色像素。
50.本实施例提供的像素复用的控制方法,通过四次逐行扫描实现一帧虚拟显示,首次扫描实现奇数行奇数列显示单元中像素数据的驱动显示,第二次扫描实现奇数行偶数列显示单元中像素数据的驱动显示,第三次扫描实现偶数行奇数列显示单元中像素数据的驱动显示,第四次扫描实现偶数行偶数列显示单元中像素数据的驱动显示。
51.例如,参见图6所示,首次扫描控制过程:逐行扫描,对以11、13、 31、33
……
为显示中心的显示单元对应的三基色像素亮度数据信号进行驱动;第二次扫描控制过程:逐行扫描,对以12、14、31、34
……
为显示中心的显示单元对应的三基色亮度数据信号进行驱动;第三次扫描控制过程:逐行扫描,对以21、23、41、43
……
为显示中心的显示单元对应的三基色亮度数据信号进行驱动;第四次扫描控制过程:逐行扫描,对以22、24、42、44
……
为显示中心的显示单元对应的三基色亮度数据信号进行驱动。
52.应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复用控制方法,一帧显示画面通过四次逐行扫描完成数据信号的驱动,可以做到同基色行每个基色像素复用两次,异基色行每个基色像素复用四次,实现如图6所示的以11、12、13、14
……
、21、 22、23、24
……
、31、32、33、34
……
、41、42、43、44
……
为显示中心的虚拟显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