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01888发布日期:2023-06-29 01:0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智能车,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的保有量的迅速增加,车辆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发生越来越多的融合。智能车辆已经成为车辆发展的新趋势,除了自动驾驶、高精地图等技术,智能座舱的人机交互也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技术。

2、智能座舱中通常可设置有多种显示设备,车辆是安全高敏感场景,保持显示设备良好的显示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显示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以提升显示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装置,其中,处理装置可以是处理器、处理芯片、显示设备(例如,车载显示屏、抬头显示设备hud等)、具有处理功能的车载装置以及车。处理器、处理芯片可以位于显示设备或车载装置中,也可以与电子装置或车载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通信,例如,hud的处理器、车机的处理器。在实现过程中,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处理装置。例如,车机中的处理芯片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把关键信息发送给hud中的处理装置进行待投影图像的产生。上述处理装置可以包括一个处理装置或多个处理装置。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由一个处理装置处理数据,另一处理装置根据处理的数据获得待投影图像,并生成待投影图像,通过光机投影至挡风玻璃上。或者,还可以由同一个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和待投影图像的生成。再例如,车机的处理器将图像进行处理后,在车载显示屏上显示。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对应的环境信息;所述环境信息包括光强信息和/或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环境信息,调节所述车辆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所述显示方式包括:显示亮度、显示位置、显示内容、显示颜色、显示风格、或显示大小中的至少一项。

3、其中,显示设备可以是车载显示器,例如中控显示屏、娱乐屏等,也可以是抬头显示设备,例如,hud或ar hud设备。

4、通过获取车辆对应的环境信息,并根据环境信息调节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从而使得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能够适应当前环境,提高显示效果及驾驶安全性。在车辆的环境信息发生较大变化时,例如,车辆因驶入隧道,或者遇到较大的遮挡时,驾驶员看到的环境光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此时,通过调整显示方式,以保障驾驶员的视线不受影响,保障驾驶安全。例如,在车辆驶入隧道时,调整车辆的显示亮度降低,避免车辆的显示设备过亮而对驾驶安全造成影响。在车辆驶出隧道时,调整车辆的显示亮度升高,以便于驾驶员可以正常看向车载导航等信息,保障车辆的驾驶安全。再例如,在车辆驶入隧道时,调整车辆的显示模式为夜间显示模式,在车辆驶出隧道时,调整车辆的显示模式为日间显示模式,以保障驾驶员的驾驶安全。例如,在车辆驶入隧道时,通过将车辆上的显示图标、信息等移动到离驾驶员视线较远区域或者不显示或者提高显示的透明度或者降低显示的颜色、亮度等,以减少对驾驶员眼睛的影响。还可以在车辆驶出隧道时,恢复图标、信息的显示。

5、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所述车辆的位置和/或所述车辆行进方向上环境光被遮挡区域的位置;所述根据所述环境信息,调节所述车辆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包括:根据所述车辆的位置和/或所述车辆行进方向上环境光被遮挡区域的位置,调节所述车辆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

6、作为一个示例,可以获取车辆的位置,确定车辆所处的场景,并可以根据车辆所处的场景,例如隧道、高架下、高速上、平缓的道路上等,调节车辆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作为另一个示例,可以获取车辆行进方向上环境光被遮挡区域的位置,根据车辆行进方向上环境光被遮挡区域的位置,调节车辆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作为另一个示例,可以获取车辆的位置及车辆行进方向上环境光被遮挡区域的位置,从而调节车辆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例如,可以根据自车的位置及隧道的位置,在车辆即将驶入隧道时,调节车辆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

7、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所述车辆的位置和/或所述车辆行进方向上环境光被遮挡区域的位置;所述根据所述环境信息,调节所述车辆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包括:根据所述车辆的位置和/或所述环境光被遮挡区域的位置,确定所述车辆与所述环境光被遮挡区域之间的第一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调节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

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辆即将驶入环境光被遮挡区域时,根据车辆与环境光被遮挡区域之间的距离,预先调节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有效解决了调节滞后的问题,从而保证车辆驶入环境光被遮挡区域时,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可以更好的适应环境光被遮挡区域,不会对驾驶员视线进行干扰,有效降低了驾驶员或乘客感受到的环境光强度变化对视线的影响,提升了用户体验,保证行车安全。

9、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方式包括第一显示亮度;所述光强信息包括:所述显示设备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和/或所述显示设备成像位置对应的环境光的强度;所述根据所述环境信息,调节所述车辆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还包括:根据所述显示设备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和/或所述显示设备成像位置对应的环境光的强度,调节所述显示设备的第一显示亮度;其中,所述第一显示亮度与所述显示设备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正相关、与所述显示设备成像位置对应的环境光的强度正相关。

1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考虑到入射到显示设备光学元件的环境光,将光学元件反射后沿显示设备的光路进入驾驶员或乘客的人眼,从而影响驾驶员或乘客对显示设备的观感,且显示设备成像位置对应的环境光也会对驾驶员或乘客的视线造成影响,因此,综合考虑多个来源的环境光对驾驶员或乘客对显示设备的观感带来的影响,融合显示设备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及显示设备成像区域对应的环境光的强度,从而能够真实还原驾驶员或乘客观察到显示设备成像的真实光强,通过融合后的环境光的强度对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进行自动调节,调节后的显示亮度更符合人眼的真实观感,满足清晰显示的需求,有效解决了仅考虑单一来源的环境光所导致驾驶员或乘客看不清显示设备成像的问题,提高了驾驶安全;且无需驾驶员或乘客手动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具有较强实用性。

11、根据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强信息还包括所述显示设备至少一个成像区域对应的环境光的强度,所述显示方式包括显示位置;所述根据所述环境信息,调节所述车辆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还包括:根据所述显示设备至少一个成像区域对应的环境光的强度,确定目标成像区域;根据所述目标成像区域,调节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位置。

1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显示设备至少一个成像区域对应的环境光的强度,动态调整显示设备的显示位置,从而保证驾驶员可以看清显示设备所呈现内容,避免成像区域对应的环境光的强度过高或过低等对驾驶员视线造成的影响,大大提升驾驶安全。

13、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离,调节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调节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

1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辆与环境光被遮挡区域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表明车辆即将驶入环境光被遮挡区域,此时,预先调节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以使车辆到达环境光被遮挡区域时显示方式与环境光被遮挡区域相适应,有效避免调节滞后对驾驶员或乘客视线造成影响,大大提高驾驶安全。

15、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方式包括第二显示亮度;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离,调节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距离,调节所述第二显示亮度,其中,所述第二显示亮度与所述第一距离负相关。

1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辆即将驶入环境光被遮挡区域的过程中,根据车辆与环境光被遮挡区域的第一距离,对显示亮度进行加权修正,随着车辆不断接近环境光被遮挡区域,不断调整显示亮度,从而使得显示亮度逐渐降低,平滑过渡,并保证在车辆到达环境光被遮挡区域之前,完成显示亮度调节。

17、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抬头显示器(head-up display,hud),所述光强信息包括:所述hud光机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所述获取车辆对应的环境信息,包括:获取所述hud光机的出光口处接收到的环境光对应的入射角度、所述hud出射光线对应的出射角度及所述hud光机的出光口处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根据所述入射角度、所述出射角度及所述出光口处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确定所述hud光机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其中,所述hud光机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与所述出光口处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正相关,与所述入射角度和所述出射角度的差值负相关。

1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环境光的入射角度及hud光机的出光口处环境光的强度,会影响到达hud光机的光学元件的环境光的强度,因此,根据环境光的入射角度与hud出射光线对应的出射角度的偏差及hud光机的出光口处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从而更加精准地确定hud光机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

19、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设备包括hud,所述光强信息包括:所述hud光机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所述获取车辆对应的环境信息,还包括:确定所述环境光与水平面的第一夹角、所述环境光在水平面的投影与所述车辆的行进方向的第二夹角;确定所述hud出射光线与水平面的第三夹角、所述hud出射光线在水平面的投影与所述车辆的行进方向的第四夹角;确定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三夹角的第一差值,以及所述第二夹角与所述第四夹角的第二差值;根据所述第一差值、第二差值及所述hud光机的出光口处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确定所述hud光机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其中,所述hud光机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与所述hud光机的出光口处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正相关、与所述第一差值负相关、与所述第二差值负相关。

2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环境光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对于hud出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的偏差,环境光在水平面的投影与车辆的行进方向的夹角相对于hud出射光线在水平面的投影与车辆的行进方向的夹角的偏差,及hud光机的出光口处的环境光的强度,会影响到达hud光机的光学元件的环境光的强度,因此,根据环境光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对于hud出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的偏差,环境光在水平面的投影与车辆的行进方向的夹角相对于hud出射光线在水平面的投影与车辆的行进方向的夹角的偏差,及hud光机的出光口处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从而更加精准地确定hud光机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

21、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车辆对应的环境信息,还包括:获取所述车辆前方的图像信息及人眼位置;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及所述人眼位置,确定所述显示设备至少一个成像区域对应的环境光的强度。

2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根据车辆前方的图像信息及人眼位置,实现准确地确定显示设备各成像区域对应的环境光的强度。在一些示例中,车辆前方的图像可以包括显示设备至少一个成像区域对应的地面背景,车辆前方的图像信息可以包括车辆前方图像中各像素点的灰度值;成像区域对应的环境光的强度可以包括成像区域对应的灰度值;这样,根据人眼位置可以准确确定各成像区域对应的地面背景,利用车辆前方图像中各像素点的灰度值,得到显示设备中各成像区域对应的灰度值,从而实现准确地确定显示设备各成像区域对应的灰度值。

23、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环境光包括直射的太阳光和/或经由反光物体反射的太阳光。

24、在一些示例中,直射的太阳光和经由反光物体反射的太阳光均可能入射到hud光机,到达hud光机中光学元件后,经过光学元件反射,沿该反射光路经光机口投射到风挡玻璃上,最终进入驾驶员人眼,这样,综合考虑多个来源的环境光对驾驶员或乘客对hud虚像面的观感带来的影响,通过确定hud光机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直射的太阳光的强度以及经由反光物体反射的太阳光的强度,进一步提升调节hud虚像面显示亮度的效果。

25、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环境光被遮挡区域对应的标志点与所述环境光被遮挡区域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标志点设置于所述环境光被遮挡区域外;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离,调节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预设距离及所述标志点与所述环境光被遮挡区域之间距离,调节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

2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第一距离、预设距离及标志点与环境光被遮挡区域之间的距离,预先调节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从而可以在车辆驶入环境光被遮挡区域之前即可完成显示方式调节,调节后的显示方式可以更好的适应环境光被遮挡区域,进一步提高驾驶安全性。

27、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对应的环境信息;所述环境信息包括光强信息和/或位置信息;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信息,调节所述车辆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所述显示方式包括:显示亮度、显示位置、显示内容、显示颜色、显示风格、或显示大小中的至少一项。

2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获取车辆对应的环境信息,并根据环境信息调节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从而使得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能够适应当前环境,提高显示效果及驾驶安全性。

29、根据第二方面,在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所述车辆的位置和/或所述车辆行进方向上环境光被遮挡区域的位置;所述调节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位置和/或所述车辆行进方向上环境光被遮挡区域的位置,调节所述车辆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

30、根据第二方面,在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所述车辆的位置和/或所述车辆行进方向上环境光被遮挡区域的位置;所述调节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位置和/或所述环境光被遮挡区域的位置,确定所述车辆与所述环境光被遮挡区域之间的第一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调节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

3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辆即将驶入环境光被遮挡区域时,根据车辆与环境光被遮挡区域之间的距离,预先调节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有效解决了调节滞后的问题,从而保证车辆驶入环境光被遮挡区域时,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可以更好的适应环境光被遮挡区域,不会对驾驶员视线进行干扰,有效降低了驾驶员或乘客感受到的环境光强度变化对视线的影响,提升用户体验,保证行车安全。

32、根据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方式包括第一显示亮度;所述光强信息包括:所述显示设备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和/或所述显示设备成像位置对应的环境光的强度;所述调节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显示设备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和/或所述显示设备成像位置对应的环境光的强度,调节所述显示设备的第一显示亮度;其中,所述第一显示亮度与所述显示设备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正相关、与所述显示设备成像位置对应的环境光的强度正相关。

33、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考虑到入射到显示设备光学元件的环境光,将光学元件反射后沿显示设备的光路进入驾驶员或乘客的人眼,从而影响驾驶员或乘客对显示设备的观感,且显示设备成像位置对应的环境光也会对驾驶员或乘客的视线造成影响,因此,综合考虑多个来源的环境光对驾驶员或乘客对显示设备的观感带来的影响,融合显示设备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及显示设备成像区域对应的环境光的强度,从而能够真实还原驾驶员或乘客观察到显示设备成像的真实光强,通过融合后的环境光的强度对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进行自动调节,调节后的显示亮度更符合人眼的真实观感,满足清晰显示的需求,有效解决了仅考虑单一来源的环境光所导致驾驶员或乘客看不清显示设备成像的问题,提高了驾驶安全;且无需驾驶员或乘客手动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具有较强实用性。

34、根据第二方面或上述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强信息还包括所述显示设备至少一个成像区域对应的环境光的强度,所述显示方式包括显示位置;所述调节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显示设备至少一个成像区域对应的环境光的强度,确定目标成像区域;根据所述目标成像区域,调节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位置。

3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显示设备至少一个成像区域对应的环境光的强度,动态调整显示设备的显示位置,从而保证驾驶员可以看清显示设备所呈现内容,避免成像区域对应的环境光的强度过高或过低等对驾驶员视线造成的影响,大大提升驾驶安全。

36、根据上述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节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调节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

3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辆与环境光被遮挡区域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表明车辆即将驶入环境光被遮挡区域,此时,预先调节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以使车辆到达环境光被遮挡区域时显示方式与环境光被遮挡区域相适应,有效避免调节滞后对驾驶员或乘客视线造成影响,大大提高驾驶安全。

38、根据上述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方式包括第二显示亮度;所述调节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调节所述第二显示亮度,其中,所述第二显示亮度与所述第一距离负相关。

3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辆即将驶入环境光被遮挡区域的过程中,根据车辆与环境光被遮挡区域的第一距离,对显示亮度进行加权修正,随着车辆不断接近环境光被遮挡区域,不断调整显示亮度,从而使得显示亮度逐渐降低,平滑过渡,并保证在车辆到达环境光被遮挡区域之前,完成显示亮度调节。

40、根据上述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抬头显示器hud,所述光强信息包括:所述hud光机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hud光机的出光口处接收到的环境光对应的入射角度、所述hud出射光线对应的出射角度及所述hud光机的出光口处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根据所述入射角度、所述出射角度及所述出光口处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确定所述hud光机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其中,所述hud光机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与所述出光口处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正相关,与所述入射角度和所述出射角度的差值负相关。

4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环境光的入射角度及hud光机的出光口处环境光的强度,会影响到达hud光机的光学元件的环境光的强度,因此,根据环境光的入射角度与hud出射光线对应的出射角度的偏差及hud光机的出光口处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从而更加精准地确定hud光机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

42、根据上述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设备包括hud,所述光强信息包括:所述hud光机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环境光与水平面的第一夹角、所述环境光在水平面的投影与所述车辆的行进方向的第二夹角;确定所述hud出射光线与水平面的第三夹角、所述hud出射光线在水平面的投影与所述车辆的行进方向的第四夹角;确定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三夹角的第一差值,以及所述第二夹角与所述第四夹角的第二差值;根据所述第一差值、第二差值及所述hud光机的出光口处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确定所述hud光机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其中,所述hud光机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与所述hud光机的出光口处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正相关、与所述第一差值负相关、与所述第二差值负相关。

43、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环境光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对于hud出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的偏差,环境光在水平面的投影与车辆的行进方向的夹角相对于hud出射光线在水平面的投影与车辆的行进方向的夹角的偏差,及hud光机的出光口处的环境光的强度,会影响到达hud光机的光学元件的环境光的强度,因此,根据环境光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对于hud出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的偏差,环境光在水平面的投影与车辆的行进方向的夹角相对于hud出射光线在水平面的投影与车辆的行进方向的夹角的偏差,及hud光机的出光口处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从而更加精准地确定hud光机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环境光的强度。

44、根据上述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车辆前方的图像信息及人眼位置;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及所述人眼位置,确定所述显示设备至少一个成像区域对应的环境光的强度。

45、在一些示例中,车辆前方的图像可以包括显示设备至少一个成像区域对应的地面背景,车辆前方的图像信息可以包括车辆前方图像中各像素点的灰度值;成像区域对应的环境光的强度可以包括成像区域对应的灰度值;这样,根据人眼位置可以准确确定各成像区域对应的地面背景,利用车辆前方图像中各像素点的灰度值,得到显示设备中各成像区域对应的灰度值,从而实现准确地确定显示设备各成像区域对应的环境光的强度。

46、根据上述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环境光包括直射的太阳光和/或经由反光物体反射的太阳光。

47、在一些示例中,直射的太阳光和经由反光物体反射的太阳光均可能入射到hud光机,到达hud光机中光学元件后,经过光学元件反射,沿该反射光路经光机口投射到风挡玻璃上,最终进入驾驶员人眼,这样,综合考虑多个来源的环境光对驾驶员或乘客对hud虚像面的观感带来的影响,通过确定hud光机的光学元件接收到的直射的太阳光的强度以及经由反光物体反射的太阳光的强度,进一步提升调节hud虚像面显示亮度的效果。

48、根据上述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环境光被遮挡区域对应的标志点与所述环境光被遮挡区域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标志点设置于所述环境光被遮挡区域外;所述调节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预设距离及所述标志点与所述环境光被遮挡区域之间距离,调节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

4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第一距离、预设距离及标志点与环境光被遮挡区域之间的距离,预先调节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从而可以在车辆驶入环境光被遮挡区域之前即可完成显示方式调节,调节后的显示方式可以更好的适应环境光被遮挡区域,进一步提高驾驶安全性。

50、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时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51、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单元,用于执行该存储单元中的程序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52、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系统,包括:显示设备;采集设备,用于采集环境信息;如上述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任一方面或者其中任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电子装置。

53、作为一个示例,显示系统可以是车辆,也可以是车机及显示设备组成的显示系统,还可以是具有处理器和显示器的显示设备;例如,显示设备可以为hud、ar-hud、显示器等车载部件中具有显示能力的设备,采集设备可以为具有采集或测量功能的传感装置。

54、第六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了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电子装置或电子装置中的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55、第七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的程序代码被电子装置或电子装置中的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56、应理解,第二方面至第七方面以及相应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对应的技术效果和技术实施细节可参考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和技术实施细节,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