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驱动电路、初始化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1152463发布日期:2022-08-17 06:36阅读:56来源:国知局
像素驱动电路、初始化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与流程

1.本技术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初始化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新一代的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逐渐成为主流。但目前oled显示面板内部线路繁多,由此导致面板的柔性弯折度较差,且分辨率受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初始化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减少显示面板内部布线,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柔性弯折度和分辨率。
4.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包括:
5.驱动模块,用于为发光单元提供驱动电流;
6.发光控制模块,发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发光控制信号线,用于根据发光控制信号线发出的发光控制信号,选择性地允许发光单元进入发光阶段;
7.初始化模块,用于在发光单元的非发光阶段,接入发光控制信号,以对发光单元和驱动模块进行初始化,非发光阶段和发光阶段的发光控制信号不同。
8.可选地,初始化模块,初始化模块的控制端与第一扫描信号线连接,初始化模块的输入端与发光控制信号线连接,初始化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和发光单元;
9.初始化模块,还用于在发光阶段,根据第一扫描信号线发出的低电平信号截止。
10.可选地,初始化模块包括第一初始化晶体管和第二初始化晶体管,第一初始化晶体管和第二初始化晶体管均为nmos管;
11.第一初始化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第一扫描信号线,第一初始化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发光控制信号线,第一初始化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驱动模块的控制端;
12.第二初始化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第一扫描信号线,第二初始化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入发光控制信号线,第二初始化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发光单元。
13.可选地,非发光阶段包括依次设置的初始化阶段和补偿阶段;
14.初始化模块,具体用于在初始化阶段,根据第一扫描信号线发出的高电平信号导通,以接入发光控制信号,为发光单元和驱动模块进行初始化;
15.初始化模块,还具体用于在补偿阶段,根据第一扫描信号线发出的低电平信号截止。
16.可选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
17.补偿模块,用于在补偿阶段,补偿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阈值电压。
18.可选地,发光控制模块包括:
19.发光控制晶体管,用于在接收到发光控制信号线发出的高电平信号时,允许发光
单元进入发光阶段;在接收到发光控制信号线发出的低电平信号时,控制发光单元进入非发光阶段。
20.可选地,发光控制晶体管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均为nmos管;
21.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发光控制信号线,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正性电源信号,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驱动模块的第一端;
22.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发光控制信号线,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驱动模块的第二端,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发光单元。
23.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初始化方法,初始化方法应用于上述方面的像素驱动电路,方法包括:
24.在发光单元的非发光阶段,初始化模块接入发光控制信号线发出的发光控制信号,以对发光单元和驱动模块进行初始化。
25.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单元和与发光单元连接的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被配置为如上述方面的像素驱动电路。
26.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方面的显示面板。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初始化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设置驱动模块、发光控制模块以及初始化模块,其中驱动模块能够为发光单元提供驱动电流;发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发光控制信号线,使发光控制模块能够根据发光控制信号线发出的发光控制信号,选择性地允许发光单元进入发光阶段;而因为该发光控制模块连接的发光控制信号线还用于在发光单元的非发光阶段,接入至初始化模块。由此,使得初始化模块可以通过发光控制信号对发光单元和驱动模块进行初始化,从而以发光控制信号线替代了相关技术中的参考电压信号线,节省了显示面板的内部布线,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和面板柔性,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和柔性弯折度。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是相关技术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的一可选电路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另一可选电路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的信号时序图。
33.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又一可选电路结构示意图。
34.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再一可选电路结构示意图。
35.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6.附图中:
37.正性电源信号pvdd、第一扫描信号线s1、第二扫描信号线s2、发光控制信号线em、数据信号线vdata、像素驱动电路1、发光单元2、驱动模块11、发光控制模块12、初始化模块
13、补偿模块14、数据写入模块15、存储模块c1、初始化阶段t1、补偿阶段t2、发光阶段t3、驱动晶体管t0、第一初始化晶体管t1、第二初始化晶体管t2、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3、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4、补偿晶体管t5、数据写入晶体管t6。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9.需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40.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1.为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42.正如背景技术所述,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新一代的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逐渐成为主流。近年来,基于oled显示面板的各类显示终端多提倡曲面屏、高清晰度,这使得oled显示面板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即是具有高清晰度的柔性oled。
43.而oled显示面板的高清晰度显示,离不开内部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参看图1,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像素驱动电路,该像素驱动电路与发光单元连接。其通常为7t1c结构,即像素驱动电路由7个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场效应晶体管)以及一个电容构成,其中tft为pmos管。
44.另外,为了使显示面板能够正常实现图像帧的切换,同时保证每一帧的正常显示,像素驱动电路也需要接收多种控制信号。
45.其中,上述控制信号可以包括数据信号、扫描信号、发光控制信号以及参考电压信号等。这些控制信号均需通过控制信号线与各个tft连接,进而实现信号传递,因此在显示面板制作完成后,其内部线路繁多。
46.而这种内部线路繁多的现状,不利于显示面板的高解析度,且降低了柔性弯折度和分辨率,因此相关技术中的像素驱动电路与前述oled的发展方向不符。
47.此外,显示面板内部本身具有足够多的电源,而上述控制信号线中参考电压线的设置,使得需要再在显示面板的显示驱动ic(display driver ic,ddic)内多设置一个电
源,增加了显示驱动ic的功耗,提升了制作成本。
4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初始化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下面首先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进行介绍。
49.参看图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1一示例的可选电路结构示意图。在本示例中,上述像素驱动电路1可以包括:
50.驱动模块11,该驱动模块11可以用于为发光单元2提供驱动电流。
51.发光控制模块12,发光控制模块12的控制端连接发光控制信号线em。该发光控制模块12可以用于根据发光控制信号线em发出的发光控制信号,选择性地允许发光单元2进入发光阶段。
52.初始化模块13,该初始化模块13可以用于在发光单元2的非发光阶段,接入发光控制信号,以对发光单元2和驱动模块11进行初始化,非发光阶段和发光阶段的发光控制信号不同。
53.需要说明的是,该像素驱动电路1可以与发光单元2连接,该发光单元2可以是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有机发光半导体)或者其他。
54.示例性地,当发光单元2为oled时,上述像素驱动电路1可以应用于oled显示面板,特别是柔性oled显示面板。
55.请继续参看图2,上述像素驱动电路1驱动发光单元2进行显示的过程可以至少包括初始化阶段、数据写入阶段、补偿阶段以及发光阶段。其中按照发光单元2处于发光状态进行区分,除发光阶段以外的其他阶段可以称为非发光阶段。在非发光阶段,发光单元2可以不发光。
56.其中,在发光阶段,发光控制信号线em可以输出有效信号,进而控制发光控制模块12导通,以允许发光单元2进入发光阶段。在非发光阶段,发光控制信号线em可以保持发光控制模块12截止。
57.在此种情况下,可以利用发光控制信号线em在非发光阶段所发出的发光控制信号,由发光控制信号线em替代相关技术中的参考电压信号线,使发光控制信号线em与初始化模块13连接。初始化模块13可以在发光单元2的非发光阶段接入发光控制信号,进而借助发光控制信号线em对发光单元2和驱动模块11进行初始化。由此通过该种改进设置,能够实现发光控制信号线em的复用,在像素驱动设计方案中不需要设置专门的参考电压信号线,减少了内部线路,有利于提高解析度和面板柔性,也避免显示驱动ic再增加电源,节约了制造成本,相比相关技术降低了产品功耗。
58.即本技术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1,通过设置驱动模块11、发光控制模块12以及初始化模块13,其中驱动模块11能够为发光单元2提供驱动电流;发光控制模块12的控制端连接发光控制信号线em,使发光控制模块12能够根据发光控制信号线em发出的发光控制信号,选择性地允许发光单元2进入发光阶段;而因为该发光控制模块12连接的发光控制信号线em还用于在发光单元2的非发光阶段,接入至初始化模块13。由此,使得初始化模块13可以通过发光控制信号对发光单元2和驱动模块11进行初始化,从而以发光控制信号线em替代了相关技术中的参考电压信号线,节省了显示面板的内部布线,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和面板柔性,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和柔性弯折度。
59.参看图3和图4,其中图3示出了本技术像素驱动电路1的一可选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的像素驱动电路1中发光控制信号线em发出的发光控制信号和第一扫描信号线s1发出的控制信号的信号时序图。在本发明像素驱动电路1的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述像素驱动电路1中的初始化模块13的控制端可以与第一扫描信号线s1连接,初始化模块13的输入端可以与发光控制信号线em连接,初始化模块13的输出端可以连接驱动模块11的控制端和发光单元2。
60.示例性地,可以是初始化模块13的输出端连接发光单元2的阳极。
61.初始化模块13,还可以用于在发光阶段t3,根据第一扫描信号线s1发出的低电平信号截止。
6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给出了初始化模块13的可选连接结构,在该结构中,由第一扫描信号线s1发出的不同电平信号控制初始化模块13是否执行初始化功能。
63.针对初始化模块13的控制端,可以认为第一扫描信号线s1发出的高电平信号为有效信号。而当第一扫描信号线s1发出低电平信号时,此时处于初始化模块13不导通,不论初始化模块13的输入端连接的发光控制信号线em发出的是什么状态的发光控制信号,其均不能反馈给初始化模块13和驱动模块11。而本实施例中限定了当第一扫描信号发出低电平信号时,可以处于发光阶段t3,由此能够保证处在该阶段的初始化模块13不会对像素驱动电路1中其余部分造成干扰,帮助实现精准控制。
64.请继续参看图3和图4,在本发明像素驱动电路1的又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述非发光阶段可以包括依次设置的初始化阶段t1和补偿阶段t2。
65.初始化模块13,可以具体用于在初始化阶段t1,根据第一扫描信号线s1发出的高电平信号导通,以接入发光控制信号,为发光单元2和驱动模块11进行初始化。
66.初始化模块13,还可以在补偿阶段t2,根据第一扫描信号线s1发出的低电平信号截止。
67.需要说明的是,针对初始化模块13的控制端,可以认为第一扫描信号线s1发出的高电平信号为有效信号。当处在非发光阶段中的初始化阶段t1时,此时初始化模块13受控制后导通,初始化模块13启用,以将此时发光控制信号线em发出的发光控制信号作为初始化信号,提供给驱动模块11和发光单元2,使驱动模块11在使用前实现初始化,发光单元2在发光前进行初始化,由此替代了相关技术中的参考电压信号线,节省了显示面板的内部布线。
68.此外,本实施例还限定了在第一扫描信号发出低电平信号时,可以处于补偿阶段t2,由此能够保证处在该阶段的初始化模块13不会对像素驱动电路1中其余部分造成干扰,帮助实现精准控制。
69.在再一些可选示例中,请继续参看图3和图4,像素驱动电路1还可以包括:
70.补偿模块14,可以用于在补偿阶段t2,补偿驱动模块11的控制端的阈值电压。
71.需要说明的是,在显示面板中通常使用薄膜晶体管作为开关元件,但受其特性差异影响,容易引起阈值电压漂移,而当薄膜晶体管设置在驱动模块11中时,该阈值电压漂移现象,容易使得显示面板显示不均,为此需要通过电路补偿以改善这种显示不均的现象。
72.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补偿模块14,通过补偿模块14可以补偿驱动模块11控制端的阈值电压,从而使驱动模块11实现正常通断,防止出现阈值电压漂移的现象,改善显示面
板显示不均的现象。
73.请继续参看图3和图4,在本技术像素驱动电路1的又一些可选示例中,上述初始化模块13可以包括第一初始化晶体管t1和第二初始化晶体管t2,第一初始化晶体管t1和第二初始化晶体管t2均可以为nmos管。
74.第一初始化晶体管t1的控制极可以连接第一扫描信号线s1,第一初始化晶体管t1的第一极可以连接发光控制信号线em,第一初始化晶体管t1的第二极可以连接驱动模块11的控制端。
75.第二初始化晶体管t2的控制极可以连接第一扫描信号线s1,第二初始化晶体管t2的第一极接入发光控制信号线em,第二初始化晶体管t2的第二极可以连接发光单元2。
76.即在本实施例中针对驱动模块11和发光单元2设置了两个nmos型初始化晶体管,初始化晶体管的控制极可以是初始化晶体管的栅极。在初始化阶段t1,第一扫描信号线s1为高电平,此时第一初始化晶体管t1和第二初始化晶体管t2导通,发光控制信号线em发出的发光控制信号为低电平状态,可以拉低驱动模块11的控制端以及发光单元2的阳极电位,实现驱动模块11和发光单元2的初始化。
77.需要说明的是,发光控制信号在控制发光时通常功耗较大,而对驱动模块11的控制端和发光单元2的阳极进行初始化需要的电流较小,因此在非发光阶段的发光控制信号可以完全满足初始化的电流需求。由此给出了发光控制信号线em的复用方法,帮助节省了显示面板的内部布线,有利于提高解析度和面板柔性,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和柔性弯折度。
78.参看图5,并请一并参看图4,其中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1的另一可选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中各路信号的信号时序也同样适用。在该可选示例中,上述发光控制模块12可以包括发光控制晶体管。该发光控制晶体管可以用于在接收到发光控制信号线em发出的高电平信号时,允许发光单元2进入发光阶段t3。该发光控制晶体管还可以在接收到发光控制信号线em发出的低电平信号时,控制发光单元2进入非发光阶段。
79.在本实施例中,发光控制模块12中包括的发光控制晶体管与前述初始化晶体管类似,同样为高电平有效。当处在发光单元2的非发光阶段,可以由发光控制信号线em输出低电平状态的发光控制信号,此时低电平状态的发光控制信号可以复用为初始化信号,帮助对驱动模块11和发光单元2实现初始化。而当处在发光单元2的发光阶段t3,此时发光控制信号线em输出高电平状态的发光控制信号,发光控制晶体管导通,由此允许发光单元2进入发光阶段t3。
80.本实施例给出了发光控制模块12的时序控制方案,实现了发光控制信号线em在不同阶段的复用,间接节省了显示面板的内部布线。
8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看图5,上述发光控制晶体管可以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3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4,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3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4均可以为nmos管。
82.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3的控制极可以连接发光控制信号线em,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3的第一极可以连接正性电源信号pvdd,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3的第二极可以连接驱动模块11的第一端。
83.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4的控制极可以连接发光控制信号线em,第二发光控制晶体
管t4的第一极可以连接驱动模块11的第二端,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4的第二极可以连接发光单元2。
84.需要说明的是,与前述初始化晶体管的设置类似,相比相关技术,在该实施例中将发光控制晶体管也限定为nmos型晶体管。
85.结合前述发光控制模块12的设置可知,在发光阶段t3和非发光阶段中的初始化阶段t1,发光控制信号和第一扫描信号线s1发出的控制信号为相反的信号,由此使得初始化阶段t1内第一初始化晶体管t1、第二初始化晶体管t2导通,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3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4截止。
86.在发光阶段t3,第一初始化晶体管t1、第二初始化晶体管t2截止,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3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4导通。由此实现了不同阶段不同作用的晶体管的准确选择导通。
87.本实施例给出了发光控制模块12的可选结构,为像素驱动电路1中发光控制信号线em的复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88.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1的实现原理,下面结合图4和图6对上述过程中涉及的初始化阶段t1、补偿阶段t2和发光阶段t3进行详细描述。
89.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像素驱动电路1还可以包括数据写入模块15和存储模块c1。其中,数据写入模块15,可以用于选择性地为驱动模块11提供数据信号。存储模块c1,可以用于维持驱动模块11的控制端在发光阶段t3的电位。
90.上述驱动模块11可以包括驱动晶体管t0,上述存储模块c1可以为电容,该电容的第一端可以与正性电源信号pvdd连接,第二端可以与驱动模块11的控制端(即驱动晶体管t0的栅极)连接。数据写入模块15可以包括数据写入晶体管t6,数据写入晶体管t6的控制极可以连接第二扫描信号线s2,数据写入晶体管t6的第一极可以连接数据信号线vdata,数据写入晶体管t6的第二极可以连接驱动模块11的第一端。
91.补偿模块14可以包括补偿晶体管t5,补偿晶体管t5的控制极可以连接第二扫描信号线s2,补偿晶体管t5的第一极可以连接驱动模块11的第二端,补偿晶体管t5的第二极可以连接驱动模块11的控制端。其中,数据写入晶体管t6、驱动晶体管t0、补偿晶体管t5可以均为pmos管。
92.在初始化阶段t1,仅发光控制信号为低电平,第一扫描信号(即第一扫描信号线s1发出的控制信号)和第二扫描信号(即第二扫描信号线s2发出的控制信号)均为高电平。此时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3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4截止,第一初始化晶体管t1和第二初始化晶体管t2导通,由低电平的发光控制信号替代相关技术中的参考电压信号线,对驱动晶体管t0的栅极和发光单元2(例如oled)的阳极进行初始化。
93.在补偿阶段t2,发光控制信号、第一扫描信号和第二扫描信号均为低电平,此时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3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4保持截止,第一初始化晶体管t1和第二初始化晶体管t2截止,数据写入晶体管t6和补偿晶体管t5导通,由补偿晶体管t5对驱动晶体管t0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由此可以实现将阈值电压写入驱动晶体管t0的栅极。
94.在发光阶段t3,发光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扫描信号为高电平,第一扫描信号为低电平。此时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3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4导通,驱动晶体管t0导通,第一初始化晶体管t1、第二初始化晶体管t2和补偿晶体管t5截止,由此发光单元2发光。
95.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像素驱动电路进行了说明,下面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提出本技术的初始化方法,该初始化方法可以包括:
96.在发光单元的非发光阶段,初始化模块接入发光控制信号线发出的发光控制信号,以对发光单元和驱动模块进行初始化。
97.本技术实施例以发光控制信号线替代了相关技术中的参考电压信号线,节省了显示面板的内部布线,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和面板柔性,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和柔性弯折度。
98.在上述像素驱动电路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还保护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99.参看图7,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是可穿戴设备、相机、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屏、电视机以及车载显示终端中的至少一项。
100.其中,显示面板包括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以及发光单元,显示装置包括该显示面板,因此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具有上述显示面板的全部有益效果。
101.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
102.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103.应理解,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104.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