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98050发布日期:2022-10-01 06:3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为了同时兼顾显示设备的有效使用面积与存储占用空间,目前最新的屏幕技术将屏幕设置为可折叠状态,但这种屏幕折叠技术存在如下缺点:
3.1、反复折叠后,屏幕容易折痕,导致屏幕显示效果变差;
4.2、折叠屏所能缩减的存储占用空间仍然有限,不能最大程度的提升显示设备显示面积与显示设备占用存储空间的比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柔性屏组件,旨在提升显示设备显示面积的同时尽可能的缩小显示设备的存储空间。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柔性屏组件,包括柔性显示屏、收放卷组件及驱动模块,其中,
7.所述收放卷组件包括卷轴,所述卷轴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一端连接,所述卷轴可控制地转动,以将所述柔性显示屏收卷于所述卷轴上,和释放收卷于所述卷轴的柔性显示屏;
8.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显示驱动ic,所述显示驱动ic与所述柔性显示屏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收放卷组件设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同一端。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设于所述卷轴。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卷轴内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卷轴上设有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驱动模块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柔性显示屏电连接。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驱动板及连接板,所述显示驱动ic设于所述驱动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驱动板电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接口,所述多个第一接口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多个排线一一连接,所述连接板还设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驱动板连接。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置空间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13.所述卷轴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设于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柔性显示屏连接,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间形成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一筒体上设有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筒体设有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二筒体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驱动板设于所述第二腔体,所述转接板设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转接板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柔性显示屏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驱动板连接。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收放卷组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腔体,所
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筒体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筒体转动。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卷轴的外表面设有台阶结构,所述柔性显示屏连接于所述台阶结构,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一表面连接于所述台阶结构的下台阶面,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另一表面与所述台阶的上台阶面平齐。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屏组件还包括配重结构,所述配重结构连接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另一端。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显示区和第一应力释放区,所述显示区设有像素单元及导电线路,所述像素单元通过所述导电线路与所述显示驱动ic电连接,所述柔性显示屏于所述显示区显示画面,所述第一应力释放区的一端与所述显示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卷轴连接;和/或,
18.所述柔性显示屏还包括第二应力释放区,所述第二应力释放区的一端与所述显示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柔性屏组件的配重结构连接。
19.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屏组件,所述柔性屏组件设于所述壳体。
20.本技术技术方案柔性屏组件,通过将柔性显示屏的一端连接于卷轴,并在柔性显示屏的同一端连接驱动模块,如此,通过卷轴的转动,能够收卷或展开柔性显示屏,从而能够在获取更大显示面的同时,缩减屏幕在存储、携带时的占用空间,以同时兼顾显示设备的显示面积与占用空间。同时,收卷的方式不会使屏幕产生折痕,而有利于保证柔性显示屏长期的显示效果。可见,相较于传统的折叠式显示屏,本技术的柔性屏组件具有显示面积大、收纳时占用空间小、显示效果好、稳定性高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发明柔性屏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柔性屏组件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柔性屏组件一实施例的卷轴与柔性显示屏的一装配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柔性屏组件一实施例的卷轴与柔性显示屏的另一装配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柔性屏组件一实施例的卷轴的剖面图;
27.图6为本发明柔性屏组件一实施例的卷轴另一剖面图;
28.图7为本发明柔性屏组件一实施例的驱动模块的模块示意图。
29.附图标号说明:
30.10、柔性显示屏;11、fpc排线;12、显示区;13、第一应力释放区;14、第二应力释放区;20、收放卷组件;21、卷轴;21a、容置空间;21b、第一腔体;21c、第二腔体;21d、台阶结构;211、第一筒体;211a、第一开口;212、第二筒体;212a、第二开口;22、驱动件;23、固定件;24、连接构件;30、驱动模块;31、数据接收模块;32、显示驱动ic;33、驱动板;34、连接板;35、转接结构;40、配重结构;50、第一外壳;60、第二外壳
31.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4.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5.本发明提出一种柔性屏组件。
3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该柔性屏组件包括柔性显示屏10、收放卷组件20及驱动模块30。
37.具体地,柔性显示屏10是指同时具有显示能力和折弯能力的屏幕,其可以设置为led显示屏、miniled显示屏,或是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电激光显示)显示屏。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柔性显示屏10为柔性透明led显示屏,该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可设置为单侧显示(即仅在柔性透明led显示屏的一侧设置led灯珠),或两侧同时显示(即同时在柔性透明led显示屏的两侧设置led灯珠)。当柔性透明led显示屏被设置为单侧显示时,于柔性透明led显示屏的非显示侧可设置有色背景,如黑色背景模板、白色背景模板等,以提升柔性透明led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其中led灯珠可以为有内置控制芯片的rgb封装体,或是无内置控制芯片的rgb封装体,但不限于此。
38.收放卷组件20包括卷轴21,在本实施例中,卷轴21呈圆柱形设置。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卷轴21也可设置为近圆形,如椭圆形、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形状。卷轴21的材料可以设置为陶瓷(如氧化铝、氧化锆等)、金属(如铝合金、不锈钢等)、塑料(如酚醛树酯、环氧树酯等)或前述三者的复合材料等。在本实施例中,卷轴21与柔性显示屏10的一端连接。
39.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卷轴21可控制地转动,以将柔性显示屏10收卷于卷轴21上,或是释放收卷于卷轴21的柔性显示屏10。这其中,由于卷轴21的转动可控制,因此每次收/放柔性显示屏10,并非每次都要将整个柔性显示屏10完整的收卷或展开,也可仅收卷/展开部分的柔性显示屏10。应当理解的是,收卷并不会破坏柔性显示屏10,因此在半展开/收卷的状态下,柔性显示屏10也能够正常的显示画面。值得说明的是,卷轴21可控制的转动,还包括卷轴21可以根据预定的规则进行收/放卷柔性显示屏10。例如,将本技术的柔性屏组件作为窗帘使用时,卷轴21可根据当地的日出/日落时间,以自动的收卷或释放柔性显
示屏10。
40.驱动模块30包括数据接收模块31和显示驱动ic32,该数据接收模块31与显示驱动ic32电连接。数据接收模块31可以包括有线接收模块,如rj-45接口、rj-11接口、sc光纤接口、fddi接口、aui接口、bnc接口、console接口等;也可以设置为包括无线接收模块,如wi-fi模块、蓝牙模块、2.4g通信模块、红外接收模块、2g/3g/4g/5g通信模块等;或是设置为包括数据插口,如usb-a接口、usb-c接口、tf卡槽槽口、sd卡槽槽口、雷电接口。当然,该数据接收模块31也可设置为同时包括有线接收模块、无线接收模块及数据插口中的任意两者或全部。该数据接收模块31能够接收图片数据和视频数据,并传输给显示驱动ic32。应当理解的是,除了能够接收图片数据和视频数据外,还能够接收控制信号数据、音频数据等其他类型的数据。该驱动模块30连接于柔性显示屏10的另一端,且柔性显示屏10与驱动ic电连接。该显示驱动ic32能够根据数据接收模块31接收的图片数据或视频数据,向柔性显示屏10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柔性显示屏10播放相应的图片或视频。
41.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模块30与收放卷组件20设于柔性显示屏10的同一侧。具体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模块30可设置为与卷轴21同步转动和停止,此时,当卷轴21转动时,驱动模块30能够随之转动,当卷轴21停止转动时,驱动模块30也随之停止。这样设置,能够避免柔性显示屏10收卷时与驱动模块30发生干涉,进而以实现柔性显示屏10的自由收卷及展开。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模块30可设置为与卷轴21相对转动,在这种情况下,驱动模块30不会随着卷轴21的转动而转动。此时,驱动模块30与柔性显示屏10之间可通过滑环(如电滑环、流体滑环、光滑环等)连接。
42.示例性的,假使柔性显示屏10展开后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收放卷组件20设于柔性显示屏10的上端。那么,当卷轴21顺时针转动(当然,也可设置为逆时针转动)时,柔性显示屏10能够收卷于卷轴21上,当卷轴21逆时针转动时,收卷于卷轴21上的柔性显示屏10能够被释放,进而展开为完整的屏幕。配合驱动模块30,展开后的显示屏能够进行图片和/或视频的播放。
43.还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卷轴21释放柔性显示屏10时,柔性显示屏10可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展开,也可是在一驱动力的作用下展开。这其中,该牵引力可以由一驱动机构提供,该驱动机构具有驱动端,该驱动端可以与驱动模块30连接,也可直接连接于柔性显示屏10的另一端。该驱动机构可以通过设置为主动机构,如电机、气缸、液压缸等,也可设置为包括被动机构,如弹簧、卷簧等。
44.可以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柔性屏组件,通过将柔性显示屏10的一端连接于卷轴21,并在柔性显示屏10的同一端连接驱动模块30,如此,通过卷轴21的转动,能够收卷或展开柔性显示屏10,从而能够在获取更大显示面的同时,缩减屏幕在存储、携带时的占用空间,以同时兼顾显示设备的显示面积与占用空间。同时,收卷的方式不会使屏幕产生折痕,而有利于保证柔性显示屏10长期的显示效果。可见,相较于传统的折叠式显示屏,本技术的柔性屏组件具有显示面积大、收纳时占用空间小、显示效果好、稳定性高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45.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模块30设于卷轴21。如此,驱动模块30可在卷轴21的带动下,与卷轴21同步转动和同步停止,进而能够提高驱动模块30与卷轴21之间运动的同步性,并可降低柔性屏组件的结构复杂度。具体而言,在卷轴21的径向方向上,驱动模块30可设于
卷轴21的外侧、也可设于卷轴21的内侧,或是设于卷轴21的轴体中;而在卷轴21的轴向上,驱动模块30可设于卷轴21的任一端部,也可设于卷轴21的两个端部之间。当然,本技术的设计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模块30也可与独立于卷轴21设置,此时,驱动模块30可通过独立于卷轴21的驱动机构驱动,以实现驱动模块30与卷轴21的同步转动和停止。
46.在一些实施例中,卷轴21内设有容置空间21a,卷轴21上设有与容置空间21a连通的第一开口211a,驱动模块30设于容置空间21a,并通过第一开口211a与柔性显示屏10电连接。即是说,驱动模块30设于卷轴21内,这样设置,能够避免柔性显示屏10与驱动模块30相互干涉,使得卷轴21能够自由收卷在卷轴21上。此外,将驱动模块30设于卷轴21内,在解决空间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卷轴21结构的复杂性。当然,本技术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模块30也可设于卷轴21的其他位置。
47.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模块30还包括驱动板33和连接板34,显示驱动ic32及数据接收模块31均设于该驱动板33,该连接板34与该驱动板33电连接,该连接板34上设有多个第一接口(未标示),该多个第一接口与柔性显示屏10的多个排线一一连接,该连接板34还设有第二接口(未标示),该第二接口与驱动板33连接。
48.具体地,柔性显示屏10与驱动ic连接的一端设有多个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排线,该多个fpc排线11上设有导电线路,这些导电线路能够传输电流信号及电压信号,进而不仅能够为柔性显示屏10上的像素单元供电,还能够使像素单元以设定的亮度及色彩点亮。柔性显示屏10通过该fpc排线11与显示驱动ic32电连接。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也可通过一个fpc排线11与显示驱动ic32电连接。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也可通过pcb、线束等与显示驱动ic32电连接。
49.可选地,该fpc排线11上的导电线路可以为金属,也可设置为透明导电线路(其主要为ito及纳米银或铜合金等材质的金属网格线)。
50.可选地,fpc排线11的长度介于0.5mm~30cm。优选地,pfc排线的长度介于5mm~20cm。示例性的,fpc排线11的长度可以为0.5mm、
51.0.6mm、0.7mm、0.8mm、0.9mm、1.0mm、2.0mm、3.0mm、4.0mm、
52.5.0mm、6.0mm、7.0mm、8.0mm、9.0mm、10.0mm、20.0mm、30.0mm、
53.40.0mm、50.0mm、60.0mm、70.0mm、80.0mm、90.0mm、100.0mm、
54.200mm。
55.具体地,连接板34上的多个第一接口沿卷轴2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56.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柔性显示屏10上fpc排线11的数量是根据柔性显示屏10的宽度(或是说宽度方向上的像素)确定的,即是说,fpc排线11的数量是难以减少的。那么相应的,驱动板33若要与柔性显示屏10电连接,则需要设置对应数量的接口,这会导致驱动板33的尺寸难以缩减,进而导致驱动模块30的占用空间较大。
57.基于上述原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将驱动板33设置为通过连接板34与柔性显示屏10电连接,这样,能够将连接板34的长度设置为与柔性显示屏10的宽度相适配,同时将驱动板33的尺寸设置的相对较小,如此,能够在确保驱动模块30与柔性显示屏10正常连接的基础上,缩减柔性显示屏10的占用空间。即是说,上述设计具有缩减驱动模块30占用空间的优点。
5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驱动板33设置为柔性电路板,也可设置为硬质的印刷电路板。
5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连接板34可以设置为硬质的印刷电路板,也可设置为柔性电路板。
60.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模块30还可包括dc-dc、ac-dc等模块,这些模块可集尘于驱动板33上,也可独立设置,通过上述模块,驱动模块30能够通过fpc排线11为柔性显示屏10供电。
61.可选地,驱动板33的宽度介于0.5cm-20cm。优选地,该驱动板33的宽度为1cm-5cm。示例性的,该驱动板33的宽度可以为0.5cm、0.6cm、
62.0.7cm、0.8cm、0.9cm、1.0cm、2.0cm、3.0cm、4.0cm、5.0cm、6.0cm、7.0cm、8.0cm、9.0cm、10.0cm、20.0cm等。
63.进一步地,该驱动板33上还设有连接口(图未示),该连接口用以作为驱动板33的接口。该连接口可以为陶瓷(如氧化铝、氧化锆等)、金属(如银、铜、铜合金、铝合金、不锈钢等)、塑料(pu、pc、pmma、硅胶、酚醛树酯、环氧树酯等)或前述三者的复合材料等做成排插的形式。
64.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置空间21a包括第一腔体21b和第二腔体21c。
65.进一步地,卷轴21包括第一筒体211和第二筒体212,其中,第一筒体211与柔性显示屏10连接,第二筒体212设于第一筒体211内,第一筒体211与第二筒体212间形成上述第一腔体21b,第一筒体211上设有第一开口211a,第二筒体212设有上述第二腔体21c,第二筒体212上还设有第二开口212a,第一腔体21b与第二腔体21c通过第二开口212a连通,驱动板33设于第二腔体21c,转接板设于第一腔体21b,转接板通过第一开口211a与柔性显示屏10连接,并通过第二开口212a与驱动板33连接。具体地,连接板34可固定于第一筒体211和/或第二筒体212上,而驱动板33则可固定于第二筒体212上。
66.值得说明的是,在第二筒体212的至少一个端部设有与第二腔体21c连通的连通口,该连通口可供外部线路等进入第二腔体21c,以与驱动板33连接。
67.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将驱动板33与连接板34在卷轴21的径向方向上分隔,如此,不仅有足够的空间设置较长的连接板34,并且有足够的空间设置驱动板33。此外,通过第二筒体212分隔驱动板33和连接板34,可简化卷轴21的结构,以降低卷轴21的物料成本及组装成本。
68.当然,本技术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设置其他结构分隔驱动板33和连接板34,如通过在卷轴21中设置隔板以分隔驱动板33和连接板34;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将驱动板33和连接板34设于同一腔体内。
69.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模块30还包括转接结构35,连接板34通过该转接结构35与驱动板33连接。即是说,在连接板34与驱动板33之间通过转接结构35连接。基于上述卷轴21的具体结构可知,转接结构35穿过第二开口212a以连接驱动板33和连接板34。
70.具体地,该转接结构35可以为转接板和转接线中的至少一者。换言之,连接板34与驱动板33之间可通过转接板连接(如印制电路板、柔性电路板)、也可通过转接线连接(如柔性线束),还可同时通过转接板及转接线连接。
71.可以理解,设置转接结构35以驱动板33和连接板34,能够根据卷轴21的结构设置合适的驱动模块30的结构,以获取适配的安装方式,并设置合适的驱动模块30的结构。当
然,本技术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板34也可不通过转接结构35而直接与驱动板33连接。
72.进一步地,收放卷组件20还包括驱动件22,该驱动件22设于第二腔体21c,该驱动件22与第一筒体211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一筒体211转动。
73.具体地,第一筒体211可相对第二筒体212转动。在实际工作时,驱动件22能够驱动第一筒体211转动,以收卷或释放柔性显示屏10,此时,第二筒体212可相对第一筒体211停止。当然,本技术的设计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筒体212与第一筒体211也可设置为同步转动。此时,驱动件22可直接驱动第二筒体212,以通过第二筒体212带动第一筒体211转动。
74.具体地,驱动件22包括电机,该电机与驱动板33在卷轴21的轴向方向上间隔设置。由于通过连接板34的设置,使得驱动板33的长度能够设置的相对较短,故而可在第二腔体21c内同时设置驱动板33和电机。这样,能够极大地提高柔性屏组件的集成度,并有助于缩减柔性屏组件的体积。
75.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电机驱动第一筒体211转动,能够通过对电机的控制,以实现卷轴21的可控制转动。例如,若该电机伺服电机,那么,可通过在伺服控制器中写入特定程序,以实现卷轴21的定时控制、定量控制等控制。此外,该伺服控制器还可连接无线收发器,以实现远程控制或遥控。
76.可选地,该电机的扭矩介于0.1n
·
m~1000n
·
m。举例来说,该电机的扭矩可以为0.1n
·
m、1n
·
m、5n
·
m、10n
·
m、20n
·
m、30n
·
m、40n
·
m、50n
·
m、60n
·
m、70n
·
m、80n
·
m、90n
·
m、100n
·
m、200n
·
m、300n
·
m、400n
·
m、500n
·
m、600n
·
m、700n
·
m、800n
·
m、900n
·
m、1000n
·
m等。
77.可选地,该电机的外径介于1cm~30cm。优选地,该电机的外径介于2.5cm~5cm。举例来说,该电机的外径可以为1cm、1.5cm、2cm、2.5cm、
78.3cm、3.5cm、4cm、4.5cm、5cm、5.5cm、6cm、6.5cm、7cm、7.5cm、
79.8cm、8.5cm、9cm、9.5cm、10cm、12.5cm、15cm、17.5cm、20cm、
80.22.5cm、25cm、27.5cm、30cm等。
81.可选地,该电机的长度介于1cm~2000cm。优选地,该电机的长度介于5cm~100cm。举例来说,该电机的长度可以为1cm、2cm、3cm、4cm、5cm、6cm、7cm、8cm、9cm、10cm、20cm、30cm、40cm、50cm、60cm、70cm、80cm、90cm、100cm、200cm、300cm、400cm、500cm、600cm、700cm、800cm、900cm、1000cm、1500cm、2000cm等。
82.应当理解的是,电机的扭矩、外径及长度可以根据实际产品而做适应性调整。
83.当然,本技术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22也可设置为包括电机及连接于电机与卷轴21之间的传动组件,该传动组件可以设置为减速传动组件,减速传动组件能够增大电机的输出扭矩,并降低卷轴21的转速。示例性的,该减速传动组件可以为齿轮传动组件、带传动组件、链传动组件或以上三者中任意两者或三者的结合。
84.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的柔性屏组件还包括电池(图未示),该电池与驱动件22电连接,以为驱动件22供电,以使柔性屏组件能够独立使用,进而有助于拓展柔性屏组件的应用范围。应当理解的是,当将本技术的柔性屏组件应用于自带电源的设备中(如电子设备)时,驱动件22可直接接入上述设备的电源。
85.可选地,该电池为拆卸电池。
86.可选地,该电池设置为可充电电池。
87.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驱动件22具有插头(图未示),该插头能够与市电、移动电源、发电机等连接,以使驱动件22从上述设备中获取能源。根据应用环境的不同,该插头的规格形式可适应性的设计。可选地,该电机可以为内转子电机,也可设置为外转子电机。
88.在一些实施例中,收放卷组件20还包括固定件23,该固定件23设于卷轴21与驱动件22之间,以将驱动件22固定于卷轴21。该固定件23可以设置为螺钉等紧固件,也可设置为卡扣、插销的卡固件。根据实际产品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固定件23。
89.可选地,该固定件23的材质可以为陶瓷(如氧化铝、氧化锆等)、金属(如铝合金、不锈钢等)、塑料(如酚醛树酯、环氧树酯等)或前述三者的复合材料。
90.在一些实施例中,卷轴21的外表面设有连接构件24,柔性显示屏10通过连接构件24连接于卷轴21。
91.可选地,该连接构件24可设置为胶带,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将柔性显示屏10粘接于卷轴21上。该胶带可以为单面胶带,也可为双面胶带,该胶带的材质快可以为压克力胶、环氧树脂、pu胶、硅胶等单双面胶黏材料。可以理解,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柔性显示屏10,具有粘接方便、不易损伤显示屏的优点。
92.可选地,该连接构件24还可以设置为夹持机构(图未示),以通过夹持的方式夹持柔性显示屏10,具体而言,该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部及弹性部,该弹性部能够为夹持部提供一弹性驱动力,以使夹持部能够夹紧柔性显示屏10。可选地,该夹持机构的材质可以为陶瓷(如氧化铝、氧化锆等)、金属(如铝合金、不锈钢等)、塑料(如酚醛树酯、环氧树酯等)或前述三者的复合材料。可以理解,通过夹持的方式固定柔性显示屏10,具有易拆装、易维护的优点。
93.应当理解的是,柔性显示屏10与卷轴21的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产品的不同,而做适应性的选择,并非限定于某一种。
94.在一些实施例中,卷轴21的外表面设有台阶结构21d,柔性显示屏10连接于该台阶结构21d,柔性显示屏10的一表面连接于台阶结构21d的下台阶面,柔性显示屏10的另一表面与台阶结构21d的上台阶面平齐。应当理解的是,该平齐不仅限于完全平齐,也包括柔性显示屏10的另一表面与台阶的上表面基本/大致平齐。
95.可以理解,通过卷轴21上设置的台阶结构21d,并使柔性显示屏10的两个表面分别平齐于台阶结构21d的上下表面,这样,在柔性显示屏10收卷于卷轴21上时,能够避免层叠的柔性显示屏10的高度断差,进而能够避免收放卷多次后的柔性显示屏10出现横向压痕,进而有助于延长柔性显示屏10的使用寿命,并有助于保证柔性显示屏10的显示效果。
96.具体地,台阶结构21d设于第一筒体211的外表面。
97.具体地,第一开口211a设于该台阶结构21d。通过就第一开口211a设于该台阶结构21d,可方便柔性显示屏10与卷轴21及驱动模块30连接。
98.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屏组件还包括配重结构40,该配重结构40连接于柔性显示屏10的另一端。具体地,该配重结构40可以设置为配重板、配重块、配重条等。通过在柔性显示屏10的另一端设置配重结构40,一方面能够使柔性显示屏10的展开动作更为顺滑,另一面则可使展开后的柔性显示屏10更为平整,以提升柔性显示屏10的显示效果。当然,本技术
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配重结构40,而是通过其他驱动机构驱动展开,详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99.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包括显示区12和第一应力释放区13,该显示区12设有像素单元(图未示),像素单元与显示驱动ic32电连接,柔性显示屏10于显示区12显示画面,该第一应力释放区13的一端与显示区12连接,另一端与卷轴21连接。具体而言,该像素单元是指能够配合相互形成显示画面的像素点,以led显示屏为例,该像素单元为led灯珠。相应的,若柔性显示屏10为miniled显示屏,则该像素单元为miniled灯珠,若柔性显示屏10为oled显示屏,则该像素单元为oled背光灯珠及设于oled背光灯珠上层的彩色滤光片。此外,为了实现像素单元与显示驱动ic32之间的电连接,显示区12还设有导电线路。若该柔性显示屏10为柔性透明led显示屏,那么相应的,该导电线路也设置透明导电线路(其主要为ito及纳米银或铜合金等材质的金属网格线)。柔性显示屏10于显示区12显示画面,即是说,柔性显示屏10的仅显示区12能够显示画面。其中miniled灯珠可以为有内置控制芯片的rgb封装体,或是无内置控制芯片的rgb封装体,但不限于此。
100.除了显示区12,该第一应力释放区13则用以连接显示区12与卷轴21。在收卷柔性显示屏10时,该第一应力释放区13先收卷于卷轴21上,显示区12则在第一应力释放区13收卷完成后在收卷于卷轴21上。由于像素单元是刚性结构,在柔性显示屏10成卷时,靠近卷轴21部分的像素单元,由于弯曲半径过小而容易挤压导电线路,导致导电线路损坏,影响柔性显示屏10的正常显示。而通过该第一应力释放区13,使得柔性显示屏10成卷时,能够增大显示区12弯曲半径,如此,显示区12的像素单元及导电线路不会相互挤压,进而不会造成到像素单元或导电线路的损坏,有助于提升柔性显示屏10的工作稳定性,并延长柔性显示屏10的使用寿命。此外,通过该第一应力释放区13还可避免显示区12的像素单元与卷轴21之间发生“硬接触”,进而可保护像素单元,有助于提升柔性显示屏10的工作稳定性,并延长柔性显示屏10的使用寿命。
101.相应的,在展开柔性显示屏10时,显示区12重量由该第一应力释放区13支撑。这样,能够减少显示区12的应力,以避免显示区12中像素单元及导电线路受力过大/过久而发生偏移,从而有助于提升柔性显示屏10的工作稳定性,并延长柔性显示屏10的使用寿命。
102.可选地,该显示区12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卷轴21的长度。如此,能够避免收卷时出现悬空的情况,以提升柔性显示屏10的使用寿命。
103.可选地,该显示区12的宽度介于3cm~100m。优选地,该显示区12的宽度介于10cm~20m。示例性的,该显示区12的宽度可以为3cm、4cm、5cm、6cm、7cm、8cm、9cm、10cm、20cm、30cm、40cm、50cm、60cm、70cm、80cm、90cm、100cm、200cm、300cm、400cm、500cm、600cm、
104.700cm、800cm、900cm、1000cm、1500cm、2000cm、3000cm、4000cm、
105.5000cm、6000cm、7000cm、8000cm、9000cm、10000cm。
106.可选地,该显示区12的厚度介于0.1mm~10mm。优选地,该显示区12的厚度介于0.5mm~7mm。示例性的,该显示区12的厚度可以为0.1mm、
107.0.2mm、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
108.1.0mm、2.0mm、3.0mm、4.0mm、5.0mm、6.0mm、7.0mm、8.0mm、
109.9.0mm、10.0mm。
11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应力释放区13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卷轴21的周长。这样设
置,能在保证柔性显示屏10显示面积及使用寿命的基础上,使显示区12的显示面积相对增大,同时,还能够降低柔性屏组件的物料成本。
1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应力释放区13的宽度与显示区12的宽度一致。这样设置,能够保持柔性显示屏10的屏幕一致性,进而有利于提升柔性显示屏10的观感。由于第一应力释放区13的宽度与显示区12的宽度一致,因此第一应力释放区13的宽度范围可参照显示区12,此处不再赘述。
1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应力释放区13的厚度与显示区12的厚度一致。这样设置,能够保持柔性显示屏10的屏幕一致性,进而有利于提升柔性显示屏10的观感。由于第一应力释放区13的厚度与显示区12的宽度一致,因此第一应力释放区13的厚度范围可参照显示区12,此处不再赘述。
113.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还包括第二应力释放区14,该第二应力释放区14的一端与显示区12连接,另一端与配重结构40连接。即是说,该显示区12通过第二应力释放区14与配重结构40连接。通过设置该第二应力释放区14,能够减轻显示区12与配重结构40连接处的应力,进而有助于提升柔性显示屏10的工作稳定性,并延长柔性显示屏10的使用寿命。此外,通过设置第二应力释放区14还能够使柔性显示屏10幕更为对称,进而有助于提升柔性显示屏10的观感。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设计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第二应力释放区14。
1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应力释放区14的宽度与显示区12的宽度一致。这样设置,能够保持柔性显示屏10的屏幕一致性,进而有利于提升柔性显示屏10的观感。由于第二应力释放区14的宽度与显示区12的宽度一致,因此第二应力释放区14的宽度范围可参照显示区12,此处不再赘述。
1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应力释放区14的厚度与显示区12的厚度一致。这样设置,能够保持柔性显示屏10的屏幕一致性,进而有利于提升柔性显示屏10的观感。由于第二应力释放区14的厚度与显示区12的宽度一致,因此第二应力释放区14的厚度范围可参照显示区12,此处不再赘述。
116.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还包括屏幕基板(图未示),该屏幕基板具有显示区12,该屏幕基板还具有第一应力释放区13与第二应力释放区14中至少一者。即是说,第一应力释放区13与第二应力释放区14中的至少一者与显示区12的一体成型。这样设置,可通过在同一块屏幕基板选择性的设置导电线路及像素单元的方式,以得到显示区12、第一应力释放区13及第二应力释放区14。如此,可极大地降低生产柔性屏组件的生产成本。当然,本技术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应力释放区13与第二应力释放区14中的至少一者也可与显示区12非一体成型,而是以粘接等方式相互拼接。
117.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的柔性屏组件还包括第一外壳50和第二外壳60,其中,收放卷组件20和驱动模块30设于该第一外壳50;配重结构40则设于该第二外壳60,该第一外壳50与第二外壳60能够相互配合对接。通过第一外壳50能够为收放卷组件20及驱动模块30提供防护与安装位置,第二外壳60则能够为配重结构40提供防护与安装。此外,通过第一外壳50及第二外壳60的设置,还可便于柔性屏组件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安装。
118.具体地,在柔性显示屏10完全收卷时,第一外壳50与第二外壳60能够相互对接,这其中,该对接包括第一外壳50与第二外壳60相互卡接等配合锁定的方案,也可包括第一外
壳50与第二外壳60仅拼接但不相互锁定的方案。通过第一外壳50与第二外壳60的配合,能够提高柔性屏组件运输的便捷性。
119.可选地,第一外壳50与第二外壳60中的至少一者可以由为陶瓷(如氧化铝、氧化锆等)、金属(如银、铜、铜合金、铝合金、不锈钢等)、塑料(pu、pc、pmma、硅胶、酚醛树酯、环氧树酯等)或前述三者的复合材料等材料制成。应当理解的是,该第一外壳50的尺寸可根据收放卷组件20及驱动模块30而做适应性的设置,该第二外壳60的尺寸也可根据配重结构40的尺寸做适应性的设置,本技术对两者并不做具体限定。
120.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柔性屏组件,该柔性屏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该柔性屏组件设于该壳体。由于本电子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121.具体地,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室内显示器、室外显示器、室外展示屏、智能窗帘等。
12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