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制备方法及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48138发布日期:2024-03-28 18:31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制备方法及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油气田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制备方法及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


背景技术:

1、随着国内主要油田水驱开发相继进入高含水率阶段,如何提高三次采油的采收率成为各个油田当下面临的主要考验。国内外主要的提高采收率手段包括:化学驱、气驱和热采,国内水驱开发油藏主要采用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常见的化学驱包括:聚合物驱、聚表二元驱和三元复合驱等,影响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碱的浓度、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聚合物的浓度、地层水矿化度、储层物性和地下原油粘度等。

2、如何选择合适的化学驱手段成为提高目标油藏采收率成败的关键,主要的参考因素包括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常见的宏观因素包括油藏渗透率、地下原油粘度和地层飞均质性等,常见的微观因素包括水驱剩余油的类型、孔隙结构和润湿性等。

3、常见的微观模型多为玻璃刻蚀模型或者填砂模型,模型精度低,孔隙结构单一,不能模拟油藏复杂环境。传统微观模型以玻璃为主,采用氢氟酸刻蚀,模型精度低(毫米级),孔喉分布随意,无法真实还原地层孔喉接触关系,润湿性与地层差距较大(玻璃强亲水)和制作成本较高。随着微观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玻璃刻蚀模型逐渐被淘汰。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2、根据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尺寸准备等规格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

3、根据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尺寸在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上设置预设规格的多孔介质模型;

4、在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上距离所述多孔介质模型后端预设距离处设置用于向所述多孔介质模型中注入注入液的注入端;

5、在所述多孔介质模型后端设置与后端连接的用于输出所述多孔介质模型中反应液的采出端;

6、在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上设置连接所述多孔介质模型前端和所述注入端的弯曲路径。

7、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尺寸在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上设置预设规格的多孔介质模型包括步骤:

8、获取目标油藏真实孔隙结构;

9、将所述目标油藏真实孔隙结构蚀刻在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上。

10、优选地,所述在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上距离所述多孔介质模型后端预设距离处设置用于向所述多孔介质模型中注入注入液的注入端包括步骤:

11、在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上寻找第一位置;

12、在所述第一位置处设置第一注入口。

13、优选地,所述在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上距离所述多孔介质模型后端预设距离处设置用于向所述多孔介质模型中注入注入液的注入端还包括步骤:

14、在所述第一位置附近寻找第二位置;

15、在所述第二位置处设置第二注入口。

16、优选地,所述在所述多孔介质模型后端设置与后端连接的用于输出所述多孔介质模型中反应液的采出端包括步骤:

17、在所述多孔介质模型后端寻找第三位置;

18、在所述第三位置处设置采出口。

19、优选地,所述在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上设置连接所述多孔介质模型前端和所述注入端的弯曲路径包括步骤:

20、在所述多孔介质模型和所述注入端之间设置s形的主路径;

21、在所述主路径与第一注入口之间设置s形的第一支路径;

22、在所述主路径与第二注入口之间设置s形的第二支路径。

23、优选地,还包括步骤:

24、在所述多孔介质模型的前端设置与所述路径连接的乳状液发生器。

25、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包括:多孔介质模型、注入端和采出端;其中,所述采出端设置于所述多孔介质模型的后端,所述多孔介质模型和所述注入端之间通过路径连接。

26、优选地,所述注入端包括:第一注入口和第二注入口,所述第一注入口和所述多孔介质模型之间设置有主路径和第一支路径,所述主路径和所述第二注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二支路径,所述主路径的第一端与所述多孔介质模型的前端连接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路径和所述第二支路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路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注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支路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注入口连接。

27、优选地,还包括:乳状液发生器,所述乳状液发生器设置于所述多孔介质模型的前端,且与所述主路径的第一端连接。

2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制备方法可以用于微观化学驱驱油实验,制备得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制备方法简单,模型精度高且成本低廉,利于开展大规模对比实验,尤其适用于化学驱体系筛选和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尺寸在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上设置预设规格的多孔介质模型包括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上距离所述多孔介质模型后端预设距离处设置用于向所述多孔介质模型中注入注入液的注入端包括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上距离所述多孔介质模型后端预设距离处设置用于向所述多孔介质模型中注入注入液的注入端还包括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多孔介质模型后端设置与后端连接的用于输出所述多孔介质模型中反应液的采出端包括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上设置连接所述多孔介质模型前端和所述注入端的弯曲路径包括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8.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介质模型、注入端和采出端;其中,所述采出端设置于所述多孔介质模型的后端,所述多孔介质模型和所述注入端之间通过路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端包括:第一注入口和第二注入口,所述第一注入口和所述多孔介质模型之间设置有主路径和第一支路径,所述主路径和所述第二注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二支路径,所述主路径的第一端与所述多孔介质模型的前端连接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路径和所述第二支路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路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注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支路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注入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乳状液发生器,所述乳状液发生器设置于所述多孔介质模型的前端,且与所述主路径的第一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制备方法及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根据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尺寸准备等规格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根据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驱油模型尺寸在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上设置预设规格的多孔介质模型;在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上距离所述多孔介质模型后端预设距离处设置用于向所述多孔介质模型中注入注入液的注入端;在所述多孔介质模型后端设置与后端连接的用于输出所述多孔介质模型中反应液的采出端;在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上设置连接所述多孔介质模型前端和所述注入端的弯曲路径。本申请可以用于微观化学驱驱油实验,制备得到模型精度高且成本低廉,利于开展大规模对比实验。

技术研发人员:孙晨,王晓燕,蔡明俊,王伟,严曦,苑光宇,章杨,张楠,王海峰,林泽宇,王蓬涛,赵凤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