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姿势床头书写笔

文档序号:33390953发布日期:2023-03-08 10:50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姿势床头书写笔

1.本发明涉及文具用品技术领域,具体讲是指一种多姿势床头书写笔。


背景技术:

2.笔芯作为一种书写工具,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办公中,常见的笔芯包括笔芯管和笔芯头,笔芯管和笔芯头通过螺纹连接,笔芯管中装有书写用的液体,笔芯头部装有钢珠,在书写时,笔芯管中的液体通过笔芯头前端的钢珠缓缓流出,以达到的书写的目的。目前常见的钢笔和圆珠笔多借助液滴重力完成笔尖出墨,因此无法在无重力或反重力条件下使用。床头书写笔则是为适应在床头躺卧姿势下倾斜书写的笔,要求在反重力状态下能够使用,并且干净不漏墨,因此传统的钢笔和圆珠笔并不适用于床头躺卧书写,而铅笔虽然能够在反重力条件下使用,但是由于铅笔笔芯易断,断裂的笔芯可能掉进呼吸道,存在安全隐患。目前国内外在航空领域均发明出了供太空微重力或无重力条件下使用的太空笔,例如中国专利cn106240194a公开了一种新型太空笔笔芯,其设有活动的内塞,第一润滑脂层、第二润滑脂层,利用弹簧对内塞提供弹性压力,实现无重力、微重力或者反重力条件下的书写,并且避免了油墨的泄露,因此能够适用于床头书写,但是这些太空笔结构、工艺复杂,导致成本和售价高昂,也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多姿势床头书写笔。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姿势床头书写笔,包括笔壳、笔尖座、纤维杆和纤维储墨管,纤维储墨管连接笔壳并位于笔壳内,笔尖座连接笔壳一端,笔尖座上沿轴向设有通孔,纤维杆插接在通孔内,且纤维杆一端露出在笔尖座外,另一端插接在纤维储墨管内,笔尖座与纤维储墨管之间留有第一间隙,笔尖座插接在笔壳一端,纤维杆外周壁上包覆有防漏膜,防漏膜位于第一间隙内,位于第一间隙内的纤维杆外周壁上包覆有防漏膜。
5.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一种多姿势床头书写笔具有以下优点:纤维杆作为书写笔芯,其露出在笔尖座外的一端即笔尖,纤维储墨管储墨,并利用虹吸仿生学原理,可以克服普通笔重力注墨的局限为纤维杆供墨,既可以坐式书写,也能保证人们在床头阅读或者工作时,在躺卧情况下书写的需求,实现多姿势书写,笔尖座与纤维储墨管之间留出第一间隙避免了笔尖座与纤维储墨管之间的接触,防止漏墨,纤维杆外周壁上的防漏膜能够防止纤维杆上的墨从笔尖座与笔壳之间漏出,满足床头笔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卫生的要求,并且整体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6.作为改进,防漏膜上且靠近纤维储墨管一端与纤维储墨管之间留有第二间隙,第二间隙宽度a小于1mm;采用此种结构,通过设置第二间隙避免防漏膜与纤维储墨管接触,在不影响引墨的同时达到干净书写的目的。
7.作为改进,防漏膜与纤维杆一体成型;采用此种结构,使得结构更加简单,简化装配过程。
8.作为改进,笔壳包括柱形段和第一锥形段,第一锥形段一端连接柱形段一端,第一锥形段位于柱形段和笔尖座之间,第一锥形段的直径自靠近柱形段的一端起往远离柱形段的一端逐渐减小,纤维储墨管的外径小于第一锥形段的最大内径且大于第一锥形段的最小内径,纤维储墨管上且靠近笔尖座的一端外周壁与第一锥形段内壁之间为过盈配合;采用此种结构,利用第一锥形段内壁卡紧纤维储墨管,无需额外设置限位机构,进一步简化整体结构。
9.作为改进,笔壳还包括第二锥形段,第二锥形段一端连接第一锥形段另一端,第二锥形段的直径自靠近第一锥形段的一端起往远离第一锥形段的一端逐渐减小,笔尖座外周壁上沿周向设有凸缘,笔尖座插接在第二锥形段另一端内且凸缘与第二锥形段另一端相抵;采用此种结构,第二锥形段能够减小笔壳在笔尖附近的体积,便于抓握和使用。
10.作为改进,笔壳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后盖;采用此种结构,后盖对笔壳另一端起到密封保护作用,也方便更换纤维储墨管。
11.作为改进,笔壳一端套接有笔盖,笔尖座和纤维杆的笔尖均位于笔盖内;采用此种结构,笔盖对笔壳一端和纤维杆的笔尖起到保护作用。
12.作为改进,纤维储墨管靠近笔尖座的一端与纤维杆远离纤维储墨管的一端之间的距离b小于5mm;采用此种结构,当在躺卧姿势下书写时,过长的运输距离将使得毛细作用运输墨水的速度赶不上人们书写导致的墨水消耗速度,因此通过控制纤维储墨管与纤维杆笔尖间距缩短墨水运输距离,保障书写不断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中笔壳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15.图3为本发明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笔壳;101、柱形段;102、第一锥形段;103、第二锥形段;2、笔尖座;3、纤维杆;4、纤维储墨管;5、通孔;6、第一间隙;7、防漏膜;8、第二间隙;9、凸缘;10、后盖;11、笔盖。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多姿势床头书写笔作详细说明。
18.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多姿势床头书写笔,包括笔壳1、笔尖座2、纤维杆3和纤维储墨管4,纤维储墨管4连接笔壳1并位于笔壳1内,笔尖座2插接在笔壳1一端,笔尖座2与笔壳1一端过盈配合,笔壳1为中空结构,笔壳1包括柱形段101、第一锥形段102和第二锥形段103,第一锥形段102一端连接柱形段101一端,第一锥形段102位于柱形段101和笔尖座2之间,第一锥形段102的直径自靠近柱形段101的一端起往远离柱形段101的一端逐渐减小,纤维储墨管4的外径小于第一锥形段102的最大内径且大于第一锥形段102的最小内径,纤维储墨管4上且靠近笔尖座2的一端外周壁与第一锥形段102内壁之间为过盈配合,第二锥形段103一端连接第一锥形段102另一端,第二锥形段103的直径自靠近第一锥形段102的一端起往
远离第一锥形段102的一端逐渐减小,笔尖座2外周壁上沿周向设有凸缘9,笔尖座2插接在第二锥形段103另一端内且凸缘9与第二锥形段103另一端相抵;如图1所示,柱形段101、第一锥形段102和第二锥形段103依次自上而下设置,第一锥形段102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柱形段101下端和第二锥形段103上端,第一锥形段102的内径与外径以及第二锥形段103的内径与外径均为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整根纤维储墨管4均位于柱形段101和第一锥形段102中,优选为纤维储墨管4下端外周壁卡接在第一锥形段102靠近下端的内壁,而笔尖座2插接在第二锥形段103的下端面内,而凸缘9的上端面与第二锥形段103下端面相抵;此外,凸缘9外周壁亦为锥形面,并且凸缘9外周壁的斜度优选为与第二锥形段103的斜度相同,并且第二锥形段103的外周壁与凸缘9外周壁相齐平,即:第二锥形段103外周壁与凸缘9外周壁之间无断差。
19.如图1和图2所示,笔尖座2上沿轴向设有通孔5,纤维杆3插接在通孔5内,且纤维杆3一端露出在笔尖座2外,另一端插接在纤维储墨管4内,即:纤维杆3上端插接在纤维储墨管4内,而下端则露出在笔尖座2外作为书写用的笔尖,其中,纤维杆3的上端优选为便于插入纤维储墨管4的锥形,而下端优选为便于书写的弧形,笔尖座2与纤维储墨管4之间留有第一间隙6;笔尖座2由金属材料制成,通过设置薄壁结构的金属笔尖座2令笔尖座2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在实现稳定固定纤维杆3的同时方便纤维杆3的插拔。
20.如图2所示,位于第一间隙6内的纤维杆3外周壁上包覆有防漏膜7,本实施例中,防漏膜7下端与笔尖座2上端相抵,防漏膜7上且靠近纤维储墨管4一端与纤维储墨管4之间留有第二间隙8,第二间隙8宽度a小于1mm,即防漏膜7上端与纤维储墨管4下端不接触并留有第二间隙8,在防漏膜7上端与纤维储墨管4下端不接触的前提下,第二间隙8的宽度a选取尽可能小,优选为小于0.5mm,以保证纤维储墨管4对纤维杆3的稳定供墨。防漏膜7与纤维杆3一体成型。
21.如图1和图3所示,笔壳1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后盖10,笔壳1一端套接有笔盖11,笔尖座2和纤维杆3的笔尖均位于笔盖11内,即笔壳1的上端连接后盖10,下端套接笔盖11用以保护笔尖座2以及纤维杆3的笔尖。
22.当在躺卧姿势下书写时,过长的运输距离将使得毛细作用运输墨水的速度赶不上人们书写导致的墨水消耗速度,因此通过控制纤维储墨管4与纤维杆3笔尖间距缩短墨水运输距离,保障书写不断墨,如图1和图2所示,纤维储墨管4上且靠近笔尖座2的一端与纤维杆3上且远离纤维储墨管4的一端之间的距离b小于5mm,即纤维储墨管4下端与纤维杆3下端之间的距离b小于5mm。
23.纤维杆3作为书写笔芯,其露出在笔尖座2外的一端即笔尖,纤维储墨管4储墨,纤维杆3为具有毛细孔的碳纤维材料,利用虹吸仿生学原理,可以克服普通笔重力注墨的局限,保障人们在进行床头阅读,实现多姿势书写,并且整体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2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一种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