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88755发布日期:2023-04-29 14:27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大屏幕显示装置越来越受市场青睐。但随着屏幕的增大,随之而来的是携带的不便利性。为了提高携带的便利性,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折叠显示装置。对于需要多次折叠的显示装置,需要按照一定的折叠顺序进行折叠。如果不按照一定的折叠顺序进行折叠,很容易造成所述折叠装置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以缓解现有折叠显示装置在折叠时存在易损伤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

4、至少三个中框,每相邻的两个所述中框之间转动连接;以及

5、至少两个铰链,每个所述铰链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中框;

6、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铰链的扭力不同。

7、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至少三个中框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并形成一平坦表面,其中任意相邻的三个所述中框依次为第一中框、第二中框和第三中框,所述第二中框位于所述第一中框和所述第三中框之间,所述第一中框通过第一铰链与所述第二中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中框通过第二铰链与所述第二中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铰链的扭力小于所述第二铰链的扭力;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中框、所述第一中框、所述第三中框在第二方向上重叠排布,所述第一中框位于所述第二中框和所述第三中框之间。

8、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中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中框的长度,所述第二中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中框的长度。

9、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中框的厚度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三中框的厚度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一中框靠近所述第一铰链的一侧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中框远离所述第一铰链的一侧的厚度。

10、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铰链和所述第二铰链的其中之一为水滴型铰链,另一个为u型铰链。

11、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铰链包括:

12、第一固定支架,包括第一主体支架;

13、第一支撑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主体支架相对两侧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支架的另一侧;

14、第一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远离所述第一主体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中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件远离所述第一主体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中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件;

15、第一联动机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联动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联动机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同步转动。

16、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联动机构的所述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联动机构的所述另一端固定连接。

17、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一主体支架之间,所述第一联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一主体支架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

18、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联动件、第二联动件和第三联动件,所述第一联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二联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联动件通过所述第三联动件同步连接于所述第二联动件以使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同步转动。

19、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另一端在远离所述第一联动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轮,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另一端在远离所述第二联动件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轮;

20、所述第一铰链还包括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定位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轮相适配的第一凹轮,所述第一定位件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轮相适配的第二凹轮。

21、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位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处于弹性变形状态。

22、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铰链包括:

23、第二固定支架,包括第二主体支架;

24、第二支撑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主体支架相对两侧的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三支撑件远离所述第二主体支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中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支架的另一侧,所述第四支撑件远离所述第二主体支架的一侧与所述第三中框固定连接;

25、第二转动机构,包括第三转动件和第四转动件,所述第三转动件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件,所述第四转动件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四支撑件;

26、第二联动机构,所述第三转动件通过所述第二联动机构连接所述第四转动件,以使所述第三转动件和所述第四转动件同步转动。

27、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四支架和所述第二主体支架之间,所述第二联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三支架和所述第四支架之间;

28、所述第二联动机构包括第四联动件、第五联动件和第六联动件,所述第四联动件与所述第三转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联动件与所述第四转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联动件与所述第三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联动件通过所述第五联动件同步连接于所述第六联动件以使所述第三转动件和所述第四转动件同步转动。

29、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三转动轴和第四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架和所述第四支架,所述第四转动轴也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架和所述第四支架;

30、所述第三转动件在靠近所述第三支架的一侧设有第三凸轮,所述第三凸轮套设于所述第三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件在靠近所述第三支架的一侧设有第四凸轮,所述第四凸轮套设于所述第四转动轴;

31、所述第二铰链还包括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第二定位件、第三弹性件和第四弹性件,所述第二定位件套设于所述第三转动轴和所述第四转动轴,所述第二定位件靠近所述第三转动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凸轮相适配的第三凹轮,所述第二定位件靠近所述第四转动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四凸轮相适配的第四凹轮;

32、所述第三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三转动轴,所述第四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四转动轴,所述第三弹性件和所述第四弹性件均位于所述第二定位件和所述第四支架之间,所述第三弹性件和所述第四弹性件均处于弹性变形状态。

33、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四联动件与所述第三凸轮一体式设置,所述第六联动件与所述第四凸轮一体式设置。

34、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三转动件在靠近所述第四支架的一侧设有第五凸轮,所述第五凸轮套设于所述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定位件和所述第五凸轮之间,所述第四转动件在靠近所述第四支架的一侧设有第六凸轮,所述第六凸轮套设于所述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六凸轮之间;

35、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三定位件、第五弹性件和第六弹性件,所述第三定位件套设于所述第三转动轴和所述第四转动轴,所述第三定位件靠近所述第三转动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五凸轮相适配的第五凹轮,所述第三定位件靠近所述第四转动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六凸轮相适配的第六凹轮;

36、所述第五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三转动轴,所述第六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四转动轴,所述第五弹性件和所述第六弹性件均位于所述第三定位件和所述第四支架之间,所述第五弹性件和所述第六弹性件均处于弹性变形状态。

37、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前述实施例其中之一的显示面板。

3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中,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三个中框和至少两个铰链,每相邻的两个所述中框之间转动连接,每个所述铰链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中框,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铰链的扭力不同;本技术通过使显示面板的相邻的两个铰链的扭力不同,在折叠显示面板时,扭力较小的铰链先闭合,扭力较大的铰链后闭合,可使显示面板按照预设的折叠顺序进行折叠,避免不按照折叠顺序进行折叠造成显示面板损坏,以实现显示面板折叠时的防呆,解决了现有折叠显示装置在折叠时存在易损伤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