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副屏接线结构及交互平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2851发布日期:2023-02-17 19:37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主、副屏接线结构及交互平板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设备接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副屏接线结构及交互平板。


背景技术:

2.四边红外技术作为商用显示智慧背板的一种新型技术,因其能记录副屏书写内容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其中,副屏与主屏信号传递时,需要用到线材进行连接,现有的连接结构一般为:主屏连接有主屏线并独立包装,副屏连接有副屏线并独立包装,现场安装时将主屏与副屏拼装好后将主屏线与副屏线扣紧。然而现有的结构中存在缺陷:主/副屏线与主/副屏扣接处仅通过端子插接结构连接,其连接结构不稳固,当主屏与副屏发生相对位置移动时端子插接结构容易受力被拉扯松动甚至变形损坏,端子插接结构损坏将导致主屏与副屏间信号难以传递,因此给生产和售后带来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3.申请内容
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副屏接线结构及交互平板,其能够避免主副屏发生相对移动时,直接拉扯到主/副屏线与主/副屏之间的端子插接结构,避免端子插接结构受损。
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方面,提供一种主、副屏接线结构,包括:
7.可拼装的主屏和副屏;
8.信号连接线,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主屏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副屏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直接或间接连接,从而实现所述主屏和所述副屏的信号接通;
9.转接件,包括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所述第一转接件固定于所述主屏上,且所述第一信号线锁附于所述第一转接件上,从而加强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主屏连接的可靠性;所述第二转接件固定于所述副屏上,且所述第二信号线锁附于所述第二转接件上,从而加强所述第二信号线和所述副屏连接的可靠性。
10.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具有第一插接口,所述第二信号线具有第二插接口;
11.所述第一插接口与所述第二插接口插接以实现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的连接;
12.或,所述信号连接线还包括第三信号线,所述第三信号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插接口和所述第二插接口插接以实现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的连接。
13.可选的,还包括用于盖设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信号线盖板,所述信号线盖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主屏和所述副屏上。
14.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线体上设有第一挂耳,所述第一挂耳与所述第一转接
件连接,从而实现将所述第一信号线锁附于所述第一转接件上;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线体上设有第二挂耳,所述第二挂耳与所述第二转接件连接,从而实现将所述第二信号线锁附于所述第二转接件上。
15.可选的,所述第一挂耳与所述第一转接件通过卡扣连接或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挂耳与所述第二转接件通过卡扣连接或通过螺钉连接。
16.可选的,所述信号线盖板包括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自所述主屏延伸至所述副屏上,从而通过所述第一盖板同时盖设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
17.可选的,所述第一插接口与所述第一转接件连接,所述第二插接口与所述第二转接件连接,所述第三信号线的两端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口和所述第二插接口。
18.可选的,所述第一插接口具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转接件通过卡扣连接或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插接口具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转接件通过卡扣连接或通过螺钉连接。
19.可选的,所述信号线盖板包括第二盖板和第三盖板,所述第二盖板安装于所述主屏上用以盖设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三盖板安装于所述副屏上用以盖设所述第二信号线。
20.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主屏的触摸框端子接口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副屏的触摸框端子接口连接。
21.可选的,所述第一插接口和所述第二插接口为hdmi接口、usb接口、dp 接口、vga接口或dvi接口。
22.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交互平板,包括主屏以及副屏,所述主屏与所述副屏之间通过如上所述的主、副屏接线结构进行连接。
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主、副屏接线结构,主屏和副屏之间通过信号连接线连接实现信号接通,同时,分别在主屏和副屏上设置有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分别锁附于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上,如此,在运输、接线的过程中,不会因为拉扯第一信号线或第二信号线而破坏信号线与主/副屏的连接。
附图说明
24.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种主、副屏接线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7.图3为图2的结构安装有所述信号线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种主、副屏接线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图4的结构安装有所述信号线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
31.1、主屏;2、副屏;3、第一信号线;31、第一插接口;311、第一壳体; 32、第一挂耳;4、第二信号线;41、第二插接口;411、第二壳体;42、第二挂耳;5、第三信号线;61、第一转接件;62、第二转接件;71、第一盖板;72、第二盖板;73、第三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5.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主、副屏接线结构,主要用于实现具有主屏与副屏的显示设备的主、副屏接线导通,如实现主屏与副屏的视频信号导通、音频信号导通、触摸信号导通等。
36.本实施例的主、副屏接线结构包括:
37.可拼装的主屏1和副屏2;主屏1与副屏2为分体结构,在生产包装时,主屏1与副屏2分别独立包装,使用前将主屏1与副屏2先进行机械拼装,使二者连接稳定后,再通过信号连接线将主屏1与副屏2电性连接以实现二者的联动控制;
38.信号连接线,包括第一信号线3和第二信号线4,所述第一信号线3与所述主屏1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线4与所述副屏2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线3和所述第二信号线4直接或间接连接,从而实现所述主屏1和所述副屏2的信号接通;其中,在生产包装时,第一信号线3安装于主屏1上并一同包装,第二信号线4 安装于副屏2上并一同包装,现场组装时,直接将第一信号线3和第二信号线4 对接,或通过其他连接线将第一信号线3和第二信号线4连接便可;
39.转接件,包括第一转接件61和第二转接件62,所述第一转接件61固定于所述主屏1上,且所述第一信号线3锁附于所述第一转接件61上,从而加强所述第一信号线3和所述主屏1连接的可靠性;所述第二转接件62固定于所述副屏2上,且所述第二信号线4锁附于所述第二转接件62上,从而加强所述第二信号线4和所述副屏2连接的可靠性。其中,于主屏1/副屏2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信号线3/第二信号线4的一端连接的接口,第一信号线3/第二信号线4的一端与该接口匹配,从而可实现第一信号线3/第二信号线4与主屏1/副屏2的连接;同时,本方案中将第一信号线3/第二信号线4锁附于第一转接件61/第二转接件62上,可以是将第一信号线3/第二信号线4的线体和/或端部锁附于第一转接件61/第二转接件62上,如此,当有外力拉扯第一信号线3/第二信号线4 时,第一信号线3/第二信号线4与第一转接件61/第二转接件62连接处将提供阻力,从而避免第一信号线3/第二信号线4与主屏1/副屏2连接处受力而遭受破坏。
40.具体的,第一转接件61和第二转接件62分别用于为第一信号线3和第二信号线4提供支撑,其优选薄板结构,可通过螺钉锁固于主屏1和副屏2上,同时,第一转接件61/第二转接件62宜设置于主屏1/副屏2上靠近第一信号线 3/第二信号线4之处,第一信号线3/第二信号线4通过可拆卸结构(如卡扣连接、螺钉连接等)或固定结构(如胶粘、焊接等)方式锁附于第一转接件61/第二转接件62上。
41.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中,分别在主屏1和副屏2上设置有第一转接件 61和第二转接件62,第一信号线3和第二信号线4分别锁附于第一转接件61 和第二转接件62上,如此,在运输、接线的过程中,不会因为拉扯第一信号线 3或第二信号线4而破坏信号线与主/副屏2的连接。
42.进一步的,为方便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3和第二信号线4在组装时的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线3具有第一插接口31,所述第二信号线4具有第二插接口 41;如此,在将主屏1和副屏2拼装后,通过插接连接的方式便可快速实现主屏1和副屏2的信号导通,同时,插接结构具有牢固可靠的优点。
43.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结合图2,所述第一插接口31与所述第二插接口41插接以实现所述第一信号线3和所述第二信号线4的连接;在此方式中,第一插接口31需与第二插接口41匹配,如第一插接口31为插接母头时,则第二插接口41需为与之匹配的公头。
44.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结合图4-5,所述信号连接线还包括第三信号线5,所述第三信号线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插接口31和所述第二插接口41插接以实现所述第一信号线3和所述第二信号线4的连接。同理,此方式中,第三信号线5的两端需分别与第一插接口31和第二插接口41匹配,在产品组装时,分别将第三信号线5的两端插接于第一插接口31和第二插接口41 上便可。
45.参照图3和图5,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盖设所述第一信号线3和所述第二信号线4的信号线盖板,所述信号线盖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主屏1和所述副屏2上。设置信号线盖板可盖设住安装好的第一信号线3、第二信号线4,与此同时,与主、副屏上与第一信号线3、第二信号线4连接的结构亦被信号线盖板遮盖住,如此,可实现对第一信号线3、第二信号线4以及各连接接口的保护,避免外界破坏,同时防止灰尘污染。其中,信号线盖板的设置根据第一信号线3 与第二信号线4的接线结构对应设置,信号线盖板可以在设备生产时安装于主屏1和副屏2上,亦可在组装时完成接线后再安装于主屏1和副屏2上。
46.关于第一信号线3、第二信号线4的锁附,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 2,所述第一信号线3的线体上设有第一挂耳32,所述第一挂耳32与所述第一转接件61连接,从而实现将所述第一信号线3锁附于所述第一转接件61上;所述第二信号线4的线体上设有第二挂耳42,所述第二挂耳42与所述第二转接件62连接,从而实现将所述第二信号线4锁附于所述第二转接件62上。具体的,第一挂耳32/第二挂耳42可直接一体成型于第一信号线3/第二信号线4上,第一挂耳32和第二挂耳42的设置可以为第一信号线3和第二信号线4的锁附提供支撑位置,可方便第一信号线3和第二信号线4的锁附,同时确保安装后的稳固性。
47.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由于第一信号线3和第二信号线4上被固定的部位为线体部位,故第一插接口31和第二插接口41均为可活动状态,此时可以不采用其他的信号线间接连接,直接将第一插接口31与第二插接口41插接即可。
48.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较佳选择,所述第一挂耳32与所述第一转接件61通过卡扣连接或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挂耳42与所述第二转接件62通过卡扣连接或通过螺钉连接。即,可以于第一挂耳32/第二挂耳42和第一转接件61/第二转接件62之间设置互相配合的卡扣结构,安装时直接将二者卡紧即可;或,可以分别与第一挂耳32/第二挂耳42和第一转接件61/第二转接件62上设置互相对应的连接孔,安装时采用螺钉穿过各连接孔以实现连接。在以上方式中,均可实现第一挂耳32/第二挂耳42和第一转接件61/第二转接件62的可拆卸安装,且均具有安装方便快速的优点。
49.此外,关于信号盖板的设置,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较佳选择,参照图3,所述信号线盖板包括第一盖板71,所述第一盖板71自所述主屏1延伸至所述副屏2上,从而通过所述第一盖板71同时盖设所述第一信号线3和所述第二信号线 4。即,此方式中,单采用一整块完整的第一盖板71盖设在第一信号线3和第二信号线4上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主屏1和副屏2采用分体包装,故第一盖板71的安装需在完成第一信号线3和第二信号线4的接线之后进行。
50.关于第一信号线3、第二信号线4的锁附,作为其中另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4,所述第一插接口31与所述第一转接件61连接,所述第二插接口41与所述第二转接件62连接,所述第三信号线5的两端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口31 和所述第二插接口41。具体的,由于第一插接口31和第二插接口41分别被固定于第一转接件61和第二转接件62上,故第一插接口31和第二插接口41不可活动,在进行主屏1和副屏2的电性连接时,需采用第三信号线5作为连接线将第一插接口31和第二插接口41接通。此方式中,第一信号线3和第二信号线4分别被固定,故拼接接线时工作人员无需操控第一信号线3和第二信号线4,更大程度上避免了第一信号线3和第二信号线4被拉扯破坏的风险。
5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实现第一插接口31和第二插接口41的固定,所述第一插接口31具有第一壳体311,所述第一壳体311与所述第一转接件61通过卡扣连接或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插接口41具有第二壳体411,所述第二壳体411与所述第二转接件62通过卡扣连接或通过螺钉连接。其中,第一壳体311/ 第二壳体411可为第一信号线3/第二信号线4的线体与插接端子的连接部位提供保护,同时作为第一插接口31和第二插接口41安装的机械支撑,具体的,可于第一壳体311/第二壳体411和第一转接件61/第二转接件62之间设置互相配合的卡扣结构,或设置互相对应的连接孔,连接时通过螺钉锁固即可。在以上方式中,均可实现第一壳体311/第二壳体411和第一转接件61/第二转接件62 的可拆卸安装,且均具有安装方便快速的优点。
52.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线盖板包括第二盖板72和第三盖板73,所述第二盖板72安装于所述主屏1上用以盖设所述第一信号线3,所述第三盖板73安装于所述副屏2上用以盖设所述第二信号线4。具体的,由于在接线时无需活动第一信号线3和第二信号线4,故在产品生产阶段直接分别安装好第二盖板72和第三盖板73,只预留第一插接口31和第二插接口41的插接端即可,如此,即可全程保护第一信号线3和第二信号线4,又可减少使用前产品拼装的工序,加快拼装效率。
5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应用方式,所述第一信号线3与所述主屏1的触摸框端子接口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线4与所述副屏2的触摸框端子接口连接。即,通过本实施例的结构可实现主屏1与副屏2的触摸信号导通,如应用在具有四边红外的智慧黑板中。
54.进一步的,本方案中,所述第一插接口31和所述第二插接口41为hdmi 接口、usb接口、dp接口、vga接口或dvi接口。需要注意的是,当第一插接口31和第二插接口41直接插接连接时,第一插接口31与第二插接口41需互相匹配,即需选择同一种接口;当第一插接口31和第二插接口41间接连接时,第一插接口31和第二插接口41只需与第三信号线5的两端匹配即可,即,此时第一插接口31和第二插接口41可不局限于同一种接口。上述各类接口均具有耐插拔、传输稳定等优点,可便于售后维修过程的插拔操作。
55.同时,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交互平板,其包括主屏以及至少一块副屏,所述主屏与所述副屏之间通过如上所述的主、副屏接线结构进行连接。本方案中所述的交互平板,主屏与副屏之间通过上述主、副屏连接结构进行连接可以避免主屏与副屏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时造成接线端子受拉扯导致的端子损坏。
56.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5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5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59.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