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翻翻书的制作模板及包含该制作模板的材料包

文档序号:31679819发布日期:2022-09-30 18:0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翻翻书的制作模板及包含该制作模板的材料包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翻书,特别是一种立体翻翻书的制作模板及包含该制作模板的材料包。


背景技术:

2.翻翻书是儿童用于学习知识的一种工具,其可以循环翻页,在相应的书页上绘制不同的图案或文字,增强了图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也可以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图画理解能力和思维延展能力。然而,目前的翻翻书只能是大人制作完成后,儿童只是进行翻书的操作,对于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大脑思维能力没有进行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翻翻书的制作模板,其结构简洁,制作过程简单,可以让儿童自行制作翻翻书,无需大人的指导,大大提高了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大脑思维能力。
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上述立体翻翻书的制作模板的材料包,其可以使儿童制作完整的翻翻书,并利用展示板进行展示。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立体翻翻书的制作模板,包括呈正方形的基板,该基板中部具有正方形的孔洞,使该基板呈“回”字形;该基板的四个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该第一边平均分为大小相同的四个正方形的区域,从左往右依次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该第二边平均分为大小相同的四个正方形的区域,从上往下依次为该第四区域、第六区域、第八区域和第十二区域;该第三边平均分为大小相同的四个正方形的区域,从左往右依次为第九区域、第十区域、第十一区域和该第十二区域;该第四边平均分为大小相同的四个正方形的区域,从上往下依次为该第一区域、第五区域、第七区域和该第九区域;该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第八区域、第九区域、第十区域、第十一区域和第十二区域的正面和背面均涂设有粘胶层,该粘胶层顶面均设有正方形的隔离纸。
7.进一步的,位于所述基板正面的隔离纸设有与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第八区域、第九区域、第十区域、第十一区域和第十二区域对应的第一标记部。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标记部为与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第八区域、第九区域、第十区域、第十一区域和第十二区域对应的若干凸点。
9.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为模造纸或牛皮纸。
10.进一步的,位于所述基板背面的隔离纸设有与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第八区域、第九区域、第十区域、第十一区域
和第十二区域对应的第二标记部。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标记部为与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第八区域、第九区域、第十区域、第十一区域和第十二区域对应的若干凸点。
12.一种材料包,包含所述的立体翻翻书的制作模板,还包含矩形的展示板、直角三角形的放置板以及正方形的第一贴图、第二贴图、第三贴图和第四贴图;该展示板设有与该放置板对应的直角三角形的放置区,该放置板的两个直角边设有矩形的粘贴条;该第一贴图、第二贴图、第三贴图和第四贴图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孔洞相同,且该第一贴图、第三贴图中部具有横向的分割线,该第二贴图、第四贴图中部具有竖向的分割线。
13.进一步的,所述制作模板、展示板、放置板、第一贴图、第二贴图、第三贴图和第四贴图封装于一个包装盒或包装袋内。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翻翻书的制作模板,其结构简洁,制作过程简单,可以让儿童自行制作翻翻书,无需大人的指导,大大提高了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大脑思维能力;本实用新型的材料包,其可以使儿童制作完整的翻翻书,并利用展示板进行展示。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翻翻书的制作模板的实施例1的主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翻翻书的制作模板的实施例1的俯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翻翻书的制作模板的实施例2后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翻翻书的制作模板的操作状态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材料包的展示板的主视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材料包的放置板的主视图。
21.图7是本实用新型材料包的第一贴图的主视图。
22.图8是本实用新型材料包的第二贴图的主视图。
23.图9是本实用新型材料包的第三贴图的主视图。
24.图10是本实用新型材料包的第四贴图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将以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所欲达到的技术效果,但所选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解释,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6.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翻翻书的制作模板,包括呈正方形的基板a,优选的,该基板a为模造纸或牛皮纸,便于折叠。该基板a中部具有正方形的孔洞b,使该基板a呈“回”字形。该基板a的四个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一边a1、第二边a2、第三边a3和第四边a4。该第一边a1平均分为大小相同的四个正方形的区域,从左往右依次为第一区域1、第二区域2、第三区域3和第四区域4。该第二边a2平均分为大小相同的四个正方形的区域,从上往下依次为该第四区域4、第六区域6、第八区域8和第十二区域12。该第三边a3平均分为大小相同的四个正方形的区域,从左往右依次为第九区域9、第十区域10、第十一区域11和该第十二区域12。该第四边a4平均分为大小相同的四个正方形的区域,从上往下依次
为该第一区域1、第五区域5、第七区域7和该第九区域9。该第一区域1、第二区域2、第三区域3、第四区域4、第五区域5、第六区域6、第七区域7、第八区域8、第九区域9、第十区域10、第十一区域11和第十二区域12的正面和背面均涂设有粘胶层c,该粘胶层c顶面均设有正方形的隔离纸d。
27.为了便于儿童识别和操作,位于该基板a正面的隔离纸d设有与该第一区域1、第二区域2、第三区域3、第四区域4、第五区域5、第六区域6、第七区域7、第八区域8、第九区域9、第十区域10、第十一区域11和第十二区域12对应的第一标记部d1。优选的,该第一标记部d1为与该第一区域1、第二区域2、第三区域3、第四区域4、第五区域5、第六区域6、第七区域7、第八区域8、第九区域9、第十区域10、第十一区域11和第十二区域12对应的若干凸点,例如由凸点组成不同的数字,儿童既可以看也可以摸到。
28.如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翻翻书的制作模板的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位于该基板a背面的隔离纸d设有与该第一区域1、第二区域2、第三区域3、第四区域4、第五区域5、第六区域6、第七区域7、第八区域8、第九区域9、第十区域10、第十一区域11和第十二区域12对应的第二标记部d2。同样的,该第二标记部为与第一区域1、第二区域2、第三区域3、第四区域4、第五区域5、第六区域6、第七区域7、第八区域8、第九区域9、第十区域10、第十一区域11和第十二区域12对应的若干凸点,例如由凸点组成不同的数字,儿童既可以看也可以摸到。
29.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翻翻书的制作模板,在制作时,首先撕掉第一区域1和第二区域2背面的隔离纸,将第一区域1背面折叠并粘贴到第二区域2背面,同时带动第九区域9折叠向第十区域10(不粘贴固定);其次,撕掉第十二区域12和第十一区域11背面的隔离纸,将第十二区域12背面折叠并粘贴到第十一区域11背面,同时带动第四区域4折叠向第三区域3(不粘贴固定);接着,撕掉第四区域4和第六区域6正面的隔离纸,将第四区域4正面折叠并粘贴到第六区域6正面,同时带动第一区域1折叠向第五区域5(不粘贴固定);最后,撕掉第九区域9和第七区域7正面的隔离纸,将第九区域9正面折叠并粘贴到第七区域7正面,同时带动第十二区域12折叠向第八区域8(不粘贴固定),形成如图4所示的翻翻书,此时,翻翻书可以沿中间的缝隙循环翻转,且中间的缝隙交替由横向变为竖向(即翻书的方向交替变换)。
3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材料包,包含所述的立体翻翻书的制作模板,还包含矩形的展示板e、直角三角形的放置板f以及正方形的第一贴图g1、第二贴图g2、第三贴图g3和第四贴图g4。
31.如图5所示,该展示板e设有与该放置板f对应的直角三角形的放置区e1,如图6所示,该放置板f的两个直角边设有矩形的粘贴条f1,儿童在制作时可以在粘贴条f1上涂上胶水,再将放置板f粘贴在展示板e的放置区e1,形成插槽,便于将翻翻书放在插槽内。
32.如图7-图10所示,该第一贴图g1、第二贴图g2、第三贴图g3和第四贴图g4的大小和形状与该孔洞b相同,上面可以图绘不同的知识,例如本实施例中为向日葵的生长过程,且该第一贴图g1、第三贴图g3中部具有横向的分割线,该第二贴图g2、第四贴图g4中部具有竖向的分割线,儿童使用时,沿各分割线剪开,将分成两片的第一贴图g1、第二贴图g2、第三贴图g3和第四贴图g4依次贴在翻翻书不同的书页(撕下对应的隔离纸)上即可。这样,本实施例中,可以依次展示向日葵由种子到开花结果不同的生长过程。
33.进一步的,该制作模板、展示板e、放置板f、第一贴图g1、第二贴图g2、第三贴图g3和第四贴图g4封装于一个包装盒或包装袋内。
34.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翻翻书的制作模板,其结构简洁,制作过程简单,可以让儿童自行制作翻翻书,无需大人的指导,大大提高了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大脑思维能力;本实用新型的材料包,其可以使儿童制作完整的翻翻书,并利用展示板进行展示。
35.本实用新型是以所述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但基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做出种种显然的变化或改动,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精神和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