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屑功能的橡皮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61002发布日期:2022-09-27 23:04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除屑功能的橡皮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橡皮擦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除屑功能的橡皮擦。


背景技术:

2.橡皮擦是人们用铅笔在写字、画图中最常用的擦除字迹的工具,特别是学生的使用,更是频繁,是学生必备的学习文具之一。橡皮擦在擦拭字迹的过程中会产生橡皮屑,附着在纸张上会影响书写,需要及时清理,而传统的橡皮无清除橡皮屑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除屑功能的橡皮擦,通过滚轮组件粘取橡皮屑,并将橡皮屑收集储存在壳体中,有效清洁橡皮屑。
4.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5.一种具有除屑功能的橡皮擦,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橡皮,壳体的左端设置有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围绕自身轴线旋转,滚轮组件的表面用于粘取橡皮屑;在壳体的左端且位于滚轮组件的内侧设置有刮板组件,刮板组件贴近或接触滚轮组件的表面,刮板组件用于刮取滚轮组件表面的橡皮屑;在刮板组件上形成有通槽,壳体内设置有与通槽连通的收集室,刮下来的橡皮屑穿过通槽进入收集室中。
6.作为优选,滚轮组件包括位于内部的滚轮和设置在滚轮圆周面上的粘性层,滚轮的两端转动设置在壳体上,粘性层的表面具有粘性,用于粘取橡皮屑。
7.作为优选,粘性层为橡皮或胶皮。
8.作为优选,壳体的左端设置有一双安装耳,在安装耳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槽,滚轮的两端转动设置在安装槽中。
9.作为优选,刮板组件包括呈上下设置的上刮板和下刮板,上刮板和下刮板之间留有空隙,该空隙即为所述的通槽;上刮板的下端和下刮板的上端贴近或接触滚轮组件的表面。
10.作为优选,上刮板的下端相对于上端向右倾斜;下刮板的上端相对于下端向右倾斜。
11.作为优选,在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收集室连通的开口,收集室中的橡皮屑通过开口倒出。
12.作为优选,开口位于壳体的侧面或右端,在开口上设置有控制开口打开和关闭的开关。
13.作为优选,当开口位于壳体的右端时,所述橡皮可拆卸地安装在开口上,橡皮为所述的开关。
14.作为优选,壳体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套接设置有左护套和右护套,左护套和右护套均为内部中空且一端设置安装口的结构。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壳体的左端设置有滚轮组件,通过滚轮组件的
滚动,实现橡皮屑的粘取,同时在壳体的左侧还设置有上刮板和下刮板,通过上刮板和下刮板相互配合,将滚轮组件上的橡皮屑分离出来,分离后的橡皮屑穿过通槽进入收集室中,进行收集,使得该橡皮擦能对橡皮屑进行收集。需要倒出橡皮屑时,只需要将开口上的橡皮取下,就能从开口中将橡皮屑倒出,处理方便,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橡皮擦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橡皮擦本体、左护套和右护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橡皮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5为橡皮擦沿纵向的剖视图。
21.图6为橡皮擦沿横向的剖视图。
22.图7为橡皮和壳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1和2所示,一种具有除屑功能的橡皮擦,外形大致呈圆柱形,当然也可以是其它便于收纳和使用的形状,例如长方体等。橡皮擦包括位于中间的橡皮擦本体10,以及分别设置在橡皮擦本体10左侧和右侧的左护套20和右护套30,左护套20和右护套30可拆卸地安装在橡皮擦本体10上,例如可以通过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等。
24.如图2所示,左护套20和右护套30均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状,左护套20的右侧设置有左护套安装口201,左护套20通过左护套安装口201安装在橡皮擦本体10的左侧,使得橡皮擦本体10左侧的部分结构位于左护套20的内部,左护套20起到保护橡皮擦本体10的左侧的作用。类似的,右护套30的左侧设置有右护套安装口301,右护套30通过右护套安装口301安装在橡皮擦本体10的右侧,使得橡皮擦本体10右侧的部分结构位于右护套30的内部,右护套30起到保护橡皮擦本体10的右侧的作用。
25.如图2所示,橡皮擦本体10的中部设置有沿周向凸出的凸缘101,凸缘101左右两侧的轮廓线分别与左护套20和右护套30的边线相匹配,并且在周向上,凸缘101的外表面与左护套20和右护套30平齐,这样使得当左护套20和右护套30安装在橡皮擦本体10上时,从整体上看,橡皮擦表面平滑美观(参见图1)。
26.如图2所示,凸缘101左右两侧的轮廓线最好相互对称,这样左护套20和右护套30即使装反,也能安装到橡皮擦本体10上,便于使用。更好的,左护套20和右护套30结构相同,这样在使用时,就不再需要区分左右。
27.如图2所示,橡皮擦本体10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左端的滚轮组件2,以及设置在壳体1右端的橡皮3。滚轮组件2用于粘橡皮屑,橡皮3用于擦除笔迹。橡皮3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1上。
28.如图2所示,上文中的凸缘101设置在壳体1上。
29.如图3和4所示,壳体1的左端设置有一双安装耳11,在安装耳11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槽111,滚轮组件2设置在安装槽111中,并能在安装槽111中旋转。
30.具体的,滚轮组件2包括位于内部的滚轮21和设置在滚轮21圆周面上的粘性层22,
滚轮21为圆柱形,在两端设置有连接轴211,连接轴211转动设置在安装槽111中,使得滚轮21能在安装槽111中旋转。粘性层22的表面具有粘性,至少能将橡皮屑粘住。粘性层22材料可以是橡皮,胶皮(硫化橡胶,例如用在乒乓球拍上的胶皮)等。使用时,将滚轮组件2对准有橡皮屑的地方,然后抓住壳体1并向下按压,然后横向移动壳体1,使滚轮组件2在橡皮屑上来回移动,将橡皮屑粘在粘性层22上,粘性层22上的橡皮屑通过下文中的上刮板12和下刮板13进行收集。
31.如图4所示,壳体1的左端设置有由上刮板12和下刮板13组成的刮板组件,上刮板12和下刮板13呈上下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有横向延伸的通槽14。从竖直平面上看,上刮板12和下刮板13均倾斜设置,其中,上刮板12的下端相对于上端略向右偏移,而下刮板13的上端相对于下端略向右偏移,粘性层22的右侧位于上刮板12的下端以及下刮板13的上端之间,并且粘性层22贴近或接触上刮板12和下刮板13。
32.以下作为举例说明滚轮组件2和上刮板12和下刮板13之间如何配合使用。当滚轮组件2顺时针旋转时,橡皮屑跟随粘性层22旋转,当橡皮屑移动到上刮板12的下端时,由于上刮板12的下端略向右倾斜,在橡皮屑的挤压下,上刮板12的下端略微向右移动,使得橡皮屑越过上刮板12,继续向下移动,当橡皮屑移动到下刮板13的上端时,由于下刮板13的上端略向右倾斜,这时的下刮板13不可能向右移动,即橡皮屑将受到下刮板13的阻挡,使得橡皮屑与粘性层22分离,从而橡皮屑停留在通槽14中。滚轮组件2逆时针旋转的情况可以参考上述过程,不再赘述。
33.如图5所示,在壳体1的内部具有中空的收集室15,该收集室15与通槽14连通,从而通槽14中的橡皮屑将会进入收集室15中,通过收集室15暂时收集橡皮屑,便于橡皮屑的集中处理。
34.如图5和图6所示,在壳体1的右侧设置有开口16,该开口16与收集室15连通,当需要倒出橡皮屑时,可以从开口16中倒出。开口16可以设置在壳体1的侧面,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的右端。在开口16上设置有控制开口16打开和关闭的开关(例如一个盖子)。
35.如图5和图6所示,开口16位于壳体1的右端,同时橡皮3安装在开口16上,即此时的橡皮充当开关,当开口16上安装有橡皮3时,橡皮3将会封闭开口16,收集室15中的橡皮屑不能从开口16中倒出。
36.如图7所示,在开口16的内侧设置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凸肋161,凸肋161为长条状,沿着开口16的轴线方向延伸,安装时,橡皮3的外表面与凸肋161之间产生挤压,从而将橡皮3固定在开口16中。
37.在开口16的内部还设置有凸台162,凸台162沿着开口16的周向延伸形成环状,凸台162用于在橡皮3安装时,抵接在橡皮3的内侧,防止橡皮3安装的过于深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