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包书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13367发布日期:2022-11-02 19:21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包书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书籍包装领域,特别是一种手持式包书皮装置。


背景技术:

2.给书籍包书皮是一种常见的书籍保护方式,很多图书馆采用此法保存旧书籍,大部分中小学校都要求学生对书本包书皮。目前常见的包书方式主要有报纸挂历包书皮、透明书皮套和透明自粘书皮。第一种是将大于书皮尺寸的废旧报纸或挂历包在书上,虽节能环保,但使得书籍的名称无法辨认;第二种是直接将书皮套套在书籍封面、封底上,简单方便,但其材料较硬,与书是两层皮,易滑脱和折损;第三种是将透明自粘书皮的粘贴在书面上,其材质较柔软,不易脱落,缺点是粘贴过程中书皮容易粘连在一起,导致书皮起皱、产生气泡,纯手工操作,难度大,费时费力。
3.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包书皮装置,参见图7,其主要包括壳体5、一对啮合齿轮2和齿轮4、放纸轴1、收纸轴9、滚轴7以及分离轴6。自粘书皮纸绕过张紧棒3到达分离轴6和滚子8,此时自粘书皮纸被分离成分离垫纸后的书皮纸与垫纸,分离垫纸后的书皮纸在滚子8的碾压作用下,平滑粘贴在书本的表面;垫纸绕过分离轴6卷绕到收纸轴9,达到回收的目的。
4.工作时,手持包书皮机向前推动,由滚子8将撕扯开来的分离垫纸后的书皮纸平整地粘贴在书本的表面,到书脊处时将书本翻转过来继续向前推动包书皮机,直至完全包住书本继续向前推2厘米左右,割断分离垫纸后的书皮纸16,再将两头多出的各约2厘米的分离垫纸后的书皮纸翻贴在书本封底和封面的内侧,即完成一本书包书皮工作。采用这种结构包的书皮质量好且稳定,无气泡,无折皱,效率高,且可回收垫纸,更环保。可是这种结构整体体积较大,需要双手操作;并且操作时,书本容易移位,影响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包书皮机操作不便的缺陷,提出一种手持式包书皮装置,手持件体积小,可单手操作,操作省力且书本不移位,效率更高。
6.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手持式包书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手持件,该底座上设有容纳槽以放置书本,该手持件包括架体、把手、料辊和压辊,该料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架体上以放置覆膜卷,该压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架体底部且其上绕设有覆膜;该把手与架体相连且可被操作驱使压辊沿书本表面滚动以将覆膜贴于书本表面。
8.优选的,还包括有张紧辊,该张紧辊可转动地安装于架体上且位于料辊和压辊之间,所述覆膜卷的覆膜依次绕过该张紧辊和所述压辊。
9.优选的,所述架体包括两侧板和连接板,该两侧板为平行间隔设置,该连接板连接于两侧板之间;所述把手一端与该连接板连接;所述料辊和压辊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两侧板之间。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压辊上方一侧,其一侧朝向所述压辊;所述把手连接
于所述连接板另一侧。
11.优选的,所述容纳槽设有两第一侧壁和两第二侧壁,该两第一侧壁为平行间隔设置,该两第二侧壁为平行间隔设置,该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垂直相连;所述书本抵靠于相连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
12.优选的,所述容纳槽一侧顶面设有滑槽和切刀件,该切刀件与滑槽为滑动配合。
13.优选的,所述切刀件设有刀片且其顶部设有手抓部。
14.优选的,所述架体为塑料或金属或木材材质的架体。
15.优选的,所述把手为塑料或金属或木材材质的把手。
16.优选的,所述覆膜为自粘cpp膜、自粘pp膜、pvc膜、po膜、pe膜、pet膜、pu膜或bopp膜。
17.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底座和手持件,该底座上设有容纳槽以放置书本,避免移位;手持件设有把手、料辊和压辊等,料辊用于放置覆膜卷,压辊上绕设有覆膜;通过操作把手驱使压辊沿书本表面滚动以将覆膜贴于书本表面,手持件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单手操作、效率更高。
19.2、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手持件上还设置有张紧辊以拉紧覆膜,确保压辊滚动时,覆膜能被顺利拉出贴于书本表面;另外,张紧辊、连接板和压辊三者呈三角分布,使得手持件整体结构更为稳固,可靠。
20.3、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容纳槽设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书本中至少两侧边可抵靠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实现定位,操作简单;另外,容纳槽一侧顶面设有滑槽和切刀件,通过操控切刀件沿滑槽滑动实现切割覆膜,操作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22.图2为手持件立体图;
23.图3为底座立体图;
24.图4为手持件分解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包覆书本正面);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包覆书本背面);
27.图7为现有结构图;
28.其中:
29.10、底座,11、容纳槽,12、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滑槽,15、切刀件,16、手抓部,20、手持件,21、架体,22、把手,23、料辊,24、压辊,25、张紧辊,26、侧板,27、连接板,30、书本,31、书脊,40、覆膜。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31.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
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采用了“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33.参见图1至图4,一种手持式包书皮装置,包括底座10和手持件20,该底座10上设有容纳槽11以放置书本30,该手持件20包括架体21、把手22、料辊23和压辊24,该料辊23可转动地设置于架体21上以放置覆膜卷,该压辊24可转动地设置于架体21底部且其上绕设有覆膜40;该把手22与架体21相连且可被操作驱使压辊24沿书本30表面滚动以将覆膜40贴于书本30表面。
34.其中,底座10的容纳槽11设有两第一侧壁12和两第二侧壁13,该两第一侧壁12为平行间隔设置,该两第二侧壁13为平行间隔设置,该第一侧壁12与第二侧壁13垂直相连。设置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使得书本30其中两侧边可分别抵靠于相连的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之间实现定位。该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的高度可略高于或低于书本30的厚度,优选的,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的高度高于书本30的厚度,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的长度大于书本30的长度和宽度,以便于将整个书本30放入。本实用新型的中,两第一侧壁12可左右分布,两第二侧壁13可前后分布。
35.进一步的,在容纳槽11一侧顶面设有滑槽14和切刀件15,该切刀件15与滑槽14为滑动配合。该滑槽14可位于容纳槽11的左侧、右侧、前侧、后侧中的任一侧,参见图3,滑槽14位于容纳槽11的右侧的第一侧壁12顶面上。实际应用中,切刀件15设有刀片,该刀片穿设于滑槽14且其顶部设有手抓部16,方便手动操作手抓部16沿滑槽14移动将覆膜40切断。
36.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有张紧辊25,该张紧辊25可转动地安装于架体21上且位于料辊23和压辊24之间,覆膜卷的覆膜40依次绕过该张紧辊25和压辊24,通过张紧辊25拉紧覆膜40。实际应用中,该料辊23、压辊24、张紧辊25不在同一中心线上,即三者呈三角分布,该张紧辊25可位于压辊24上方靠近连接板27一侧或远离连接板27一侧,图中以远离连接板27一侧为例。
37.进一步的,架体21包括两侧板26和连接板27,该两侧板26为平行间隔设置,即两侧板26结构可相同且对称设置。该连接板27连接于两侧板26之间,该连接板27设置成板状,使得架体21连接更为稳固、可靠。把手22一端与该连接板27的中部连接,该把手22上可设置若干弧形凹部便于手握。料辊23、压辊24和张紧辊25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两侧板26之间。
38.实际应用中,连接板27位于压辊24上方一侧,连接板27一侧朝向压辊24,而把手22连接于连接板27另一侧,则连接板27、压辊24和料辊23三者之间也呈三角分布,连接结构更稳固。
39.本实用新型中,架体21和把手22可采用塑料或金属或木材材质制作而成。覆膜40可采用自粘cpp膜(流延聚丙烯薄膜cast polypropylene,也称未拉伸聚丙烯薄膜)、自粘pp膜(聚丙烯膜polypropylene)、pvc膜、po膜、pe膜、pet膜、pu膜或bopp膜等。
40.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将覆膜辊上的覆膜40拉出先绕过张紧辊25,再绕过压辊24,具体包书皮过程如下:
41.参见图3,先定位书本30,即将待包书皮的书本30放入容纳槽11,并使其正面朝上,
书脊31所在侧即右侧紧贴滑槽14所在的第一侧壁12并对齐,书本30前侧紧贴第二侧壁13并对齐。
42.参见图5,手握手持件20的把手22,将压辊24上覆膜40拉出一段并将末端贴于左侧的第一侧壁12顶部,而后将压辊24对齐并压于书本30表面且沿从左到右移动,同时压辊24滚动,将覆膜40拉出并贴于书本30正面的表面,直至压辊24到达滑槽14所在侧。
43.参见图6,而后将容纳槽11左侧的第一侧壁12顶部的覆膜40撕开,将书本30背面朝上,并使其远离书脊31的一侧紧贴滑槽14所在的第一侧壁12并对齐,此时覆膜40贴于并绕过书脊31,将压辊24压于书本30背面的表面且沿从左到右移动,同时压辊24滚动,将覆膜40拉出并贴于书本30背面的表面,直至压辊24到达滑槽14所在侧并绕过第一侧壁12顶面,操控切刀件15沿滑槽14移动将覆膜40切断。
44.最后,将远离书脊31的一侧正面和背面多出的覆膜40向内贴于封面或封底的内页即可。
45.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