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彩绘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70511发布日期:2022-11-22 21:26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头彩绘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彩绘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头彩绘笔。


背景技术:

2.彩绘笔是儿童初学画画时常用的工具,传统的彩绘笔实际上就是蜡笔,将色膏与蜡混合均匀后制成棒状的笔芯,为避免手被弄脏,笔芯的外侧除笔头一端外还包裹一层隔离纸,即形成了传统的彩绘笔,但在使用过程中,隔离纸容易破损,还是会弄脏手,并且,随着使用,笔头一端逐渐消耗缩短至隔离纸,还需将隔离纸的前端撕去一部分才能继续使用,使用上较为麻烦。
3.为克服传统彩绘笔的缺陷,现有的彩绘笔在传统彩绘笔的基础上增加了管状的笔杆,笔芯设置于笔杆的前部,笔杆的后部设有与笔芯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为螺杆式结构,旋转螺杆时,笔芯的前端可从笔杆的前端伸出或缩进。
4.现有的彩绘笔的笔杆一般为塑料件,不易破碎,有效防止手与笔芯的直接接触,避免手弄脏,同时,当笔芯的外露笔杆外侧的端头消耗后,也不需要撕扯隔离纸,只需要旋转螺杆,即可将笔芯重新伸出笔杆,形成新的、外露的端头,使用也较为方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绘画所需的颜色众多,而一根彩绘笔中只有一根笔芯,只能输出一种颜色,这就导致绘画时要求配备的彩绘笔数量众多,但这就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自理能力较差的儿童而言,更是容易造成彩绘笔的丢失。此外,笔芯只在笔杆前部存在,笔杆后部空间被螺杆占据,导致现有彩绘笔的笔芯填充量较少,使用寿命较短。
5.因此,现有彩绘笔存在管理难度较大和使用寿命较短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头彩绘笔。本实用新型具有管理难度较低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头彩绘笔,包括管状的笔杆,笔杆内设有挡板,挡板位于笔杆的中部,挡板的轴向两侧均设有移动板,移动板上设有笔芯,笔芯的一端从笔杆对应的端部轴向伸出;
8.笔杆上设有两组、每组两个的通孔,通孔为长条形,通孔的长向平行于笔杆的轴向,两组通孔分别位于挡板的轴向两侧,同于同一组内的两个通孔分别位于对应的笔芯的径向两侧,通孔的内侧设有多个定位凹槽,多个定位凹槽沿通孔的长向分布;
9.移动板的径向两侧均设有盲孔,盲孔内设有移动轴,移动轴的内侧端设有弹簧,移动轴的外侧端抵接在对应的定位凹槽内,移动轴的外侧端设有穿过对应通孔的压杆,压杆的端部设有压帽。
10.前述的双头彩绘笔中,所述定位凹槽的形状与移动轴的外侧端契合,所述移动轴为圆柱形。
11.前述的双头彩绘笔中,所述移动板上设有环形的导向套,导向套与笔杆的内孔配
合,导向套包裹笔芯的内侧端。
12.前述的双头彩绘笔中,所述导向套的内孔为六棱柱形。
13.前述的双头彩绘笔中,所述移动板上设有嵌入到笔芯内的卡接头,卡接头的截面为t形。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笔杆内均有两个笔芯,通过选用不同颜色的笔芯,可使彩绘笔输出两种颜色,进行绘画时需要配备的彩绘笔数量要求得以降低,降低了管理难度。通过将笔芯固定在移动板上,在移动板与笔杆之间设置可分离、可结合的机构(包括移动轴、通孔、定位凹槽、盲孔、弹簧、压板和压帽等结构),在保证笔芯可调,能够伸出笔杆的基础上,减少笔杆内的无效空间占用,提高笔杆的笔芯填充量,提高彩绘笔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管理难度较低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15.图1是实施例1的正视图。
16.图2是实施例1的笔杆的左视剖视图。
17.图3是实施例1的移动板的俯视图。
18.附图中的标记为:1-笔杆,2-移动板,3-笔芯,10-挡板,11-通孔,12-定位凹槽,20-盲孔,21-移动轴,22-弹簧,23-压杆,24
‑ꢀ
压帽,25-导向套,26-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20.实施例。一种双头彩绘笔,如图1所示,包括管状的笔杆1,笔杆1的外径10mm、壁厚1.5mm、长度10cm,笔杆1内设有厚度2mm 的挡板10,挡板10位于笔杆1的中部,挡板10的轴向两侧均设有厚度5mm的移动板2,移动板2上设有笔芯3,两个移动板2上的笔芯3的颜色不同,笔芯3的一端从笔杆1对应的端部轴向伸出,笔芯 3与笔杆1间隙配合;
21.笔杆1上设有两组、每组两个的通孔11,通孔11为长条形,通孔11的长向平行于笔杆1的轴向,两组通孔11分别位于挡板10的轴向两侧,同于同一组内的两个通孔11分别位于对应的笔芯3的径向两侧,通孔11的宽度2mm,通孔11的一端延伸至挡板10,通孔 11的另一端距离笔杆1的端部5mm,通孔11的内侧设有多个定位凹槽12,多个定位凹槽12沿通孔11的长向分布,定位凹槽12的深度0.75mm,定位凹槽12的直径3mm;
22.移动板2的径向两侧均设有盲孔20,盲孔20内设有移动轴21,移动轴21的内侧端设有弹簧22,移动轴21的外侧端抵接在对应的定位凹槽12内,移动轴21的外侧端设有穿过对应通孔11的压杆23,压杆23的直径2mm,压杆23的端部设有直径3mm的压帽24。所述压杆23和压帽24通过注塑成形于同一零件上,压杆23与移动轴21螺接,这是便于彩绘笔的装配。压帽24的作用是避免压杆23过度压入而不会弹出。
23.所述定位凹槽12的形状与移动轴21的外侧端契合,所述移动轴 21为圆柱形,即移动轴21的直径3mm。
24.所述移动板2上设有环形的导向套25,导向套25与笔杆1的内孔配合,导向套25包裹笔芯3的内侧端。
25.所述导向套25的内孔为六棱柱形,使笔芯3在移动板2上的结合更加牢固,限制笔芯3的旋转,避免在绘画时滚动打滑。
26.所述移动板2上设有嵌入到笔芯3内的卡接头26,卡接头26的截面为t形,所述卡接头26用于限制笔芯3的周向移动,避免笔芯 3掉出。
27.所述笔杆1由左右对称的两个塑料件组成,两个塑料件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形成笔杆1,这是为了便于将笔杆1的制作,当笔杆1由左右对称的两个塑料件组成后,模具易于制作,在塑料件注塑后,一并形成通孔11和定位凹槽12。
2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当任意一个笔芯3伸出笔杆1的端部被消耗后,食指和拇指分别挤压对应的两个压帽24,压帽24通过压杆23 推动移动轴21向内移动,移动轴21从定位凹槽12离开,整体进入到盲孔20中。将压帽24向外移动一段距离,压帽24通过压杆23、移动轴21和移动板2带动笔芯3向外移动一段距离,使笔芯3向外伸出笔杆1一段距离,松开压帽24,在弹簧22的弹力下,移动轴21 进入到对应的定位凹槽12中,笔芯3得以轴向定位,可以重新进行绘画。
29.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取消压杆23和弹簧22,定位凹槽12贯穿笔杆1的侧壁,移动轴21的一端与移动板2固定,移动轴21的另一端伸出定位凹槽12后与压帽24固定。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的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但是将笔芯3伸出笔杆1时,需要用到更大的力,不适合儿童使用,并且对笔杆1产生径向挤压,使笔杆1容易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