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新瓦楞纸拼接的产品

文档序号:32425007发布日期:2022-12-02 23:4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创新瓦楞纸拼接的产品

1.本实用新型涉及瓦楞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创新瓦楞纸拼接的产品。


背景技术:

2.瓦楞纸是由挂面纸和通过瓦楞辊加工而形成的波形的瓦楞纸粘合而成的板状物,一般分为单瓦楞纸板和双瓦楞纸板两类,按照瓦楞的尺寸分为:a、b、c、e、f五种类型。
3.a型瓦楞和b型瓦楞一般用作运输外包装箱,啤酒箱一般用b楞制成。e楞多用作有一定美观要求和放入适当重量内容物的单件包装箱,f型瓦楞和g型瓦楞统称为微型瓦楞,是一种极薄的瓦楞,用作汉堡包、奶油馅糕点等食品的一次性包装容器,或者用作数码相机、便携式组合音响等微电产品以及冷藏商品的包装,因此使得瓦楞纸广泛的运用在包装上,而导致使用范围狭小,而降低了实用性。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创新瓦楞纸拼接的产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创新瓦楞纸拼接的产品,解决了现有的瓦楞纸广泛的运用在包装上,而导致使用范围狭小,而降低了实用性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创新瓦楞纸拼接的产品,包括: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第三弧形板、第四弧形板、第五弧形板、第六弧形板、第七弧形板、第八弧形板、第九弧形板、第十弧形板、第十一弧形板、第十二弧形板、第十三弧形板、第十四弧形板、第十五弧形板、第十六弧形板、第十七弧形板、第十八弧形板、第十九弧形板、第二十弧形板、第二十一弧形板、第二十二弧形板、第二十三弧形板、第二十四弧形板、第二十五弧形板、第二十六弧形板、第二十七弧形板、第二十八弧形板、第二十九弧形板;
7.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右侧开设有五个第一插口,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右侧开设有六个第二插口,所述第三弧形板的右侧均开设有七个第三插口,所述第四弧形板的右侧均开设有七个第四插口,所述第五弧形板的右侧开设有七个第五插口,所述第六弧形板的右侧开设有七个第六插口。所述第七弧形板的右侧开设有七个第七插口,所述第八弧形板的右侧开设有六个第八插口,所述第九弧形板的均右侧开设有第九插口,所述第十弧形板的右侧开设有两个第十插口,所述第十一弧形板的右侧开设有三个第十一插口,所述第十二弧形板的右侧开设有四个第十二插口,所述第十三弧形板的右侧开设有两个第十三插口,所述第十四弧形板的右侧开设有两第十四插口,所述第十五弧形板的右侧开设有一个第十五插口,五个所述第十六弧形板的左侧均开设有十三第十六插口,五个所述第十六弧形板的右侧均开设有十一个第十七插口,所述第十七弧形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十一个第十八插口,所述第十八弧形板的左侧开设有九个第十九插口,所述第十八弧形板的右侧开设有第十一个第二十插口,所述第十九弧形板的左侧开设有七个第二十一插口,所述第十九弧形板的右侧开设有十一个第二十二插口,所述第二十弧形板的左侧开设有五个第二十三插口,所述第二十弧形板的右侧开设有十一个第二十四插口,所述第二十一弧形板左侧开设有三个第
二十五插口,所述第二十一弧形板的右侧开设有十一个第第二十六插口,所述第二十二弧形板的左侧开设有一个第二十七插口,所述第二十二弧形板的右侧开设有十一个第二十八插口,所述第二十三弧形板的左侧均开设有十一个第二十九插口,所述第二十四弧形板的左侧均开设有十一个第三十插口,所述第二十五弧形板的左侧开十一个第三十一插口,所述第二十六弧形板的左侧开设有十一个第三十二插口,所述第二十七弧形板的左侧开设有十一个第三十三插口,所述第二十八弧形板的左侧开设有十一个第三十四插口,所述第二十九弧形板的左侧开设有第三十五插口。
8.优选的,所述第三弧形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四弧形板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九弧形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十六弧形板的数量为五个,所述第二十三弧形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十四弧形板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二十九弧形板的数量为两个。
9.优选的,所述第二十三弧形板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
10.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内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
11.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柱。
12.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顶部通过连接块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侧的一端通过连接架与所述支撑脚的内侧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固定柱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移动支架。
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创新瓦楞纸拼接的产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创新瓦楞纸拼接的产品,通过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第三弧形板、第四弧形板、第五弧形板、第六弧形板、第七弧形板、第八弧形板、第九弧形板、第十弧形板、第十一弧形板、第十二弧形板、第十三弧形板、第十四弧形板、第十五弧形板、第十六弧形板、第十七弧形板、第十八弧形板、第十九弧形板、第二十弧形板、第二十一弧形板、第二十二弧形板、第二十三弧形板、第二十四弧形板、第二十五弧形板、第二十六弧形板、第二十七弧形板、第二十八弧形板、第二十九弧形板等相关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拼接成为一个具有水翻涌形态、树生长形态、山延绵形态、火燃烧形态的物体,故而使得瓦楞纸具有更多的表现方式,从而提高了瓦楞纸使用的范围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创新瓦楞纸拼接的产品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弧形板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所示的第十六弧形板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1所示的第二十九弧形板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1所示的整体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创新瓦楞纸拼接的产品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图6所示的底座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图6所示的底座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标号:1、第一弧形板,2、第二弧形板,3、第三弧形板,4、第四弧形板,5、第五弧形板,6、第六弧形板,7、第七弧形板,8、第八弧形板,9、第九弧形板,10、第十弧形板,11、第十一弧形板,12、第十二弧形板,13、第十三弧形板,14、第十四弧形板,15、第十五弧形板,16、第十六弧形板,17、第十七弧形板,18、第十八弧形板,19、第十九弧形板,20、第二十弧形板,21、第二十一弧形板,22、第二十二弧形板,23、第二十三弧形板,24、第二十四弧形板,25、第二十五弧形板,26、第二十六弧形板,27、第二十七弧形板,28、第二十八弧形板,29、第二十九弧形板,30、底座,31、支撑脚,32、连接柱,33、插槽,34、滑槽,35、滑块,36、固定柱,37、伸缩杆,38、连接杆,39、移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6.第一实施例
27.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创新瓦楞纸拼接的产品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弧形板展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第十六弧形板展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第二十九弧形板展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整体侧面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创新瓦楞纸拼接的产品,包括:第一弧形板1、第二弧形板2、第三弧形板3、第四弧形板4、第五弧形板5、第六弧形板6、第七弧形板7、第八弧形板8、第九弧形板9、第十弧形板10、第十一弧形板11第十二弧形板12、第十三弧形板13、第十四弧形板14、第十五弧形板15、第十六弧形板16、第十七弧形板17、第十八弧形板18、第十九弧形板19、第二十弧形板20、第二十一弧形板21、第二十二弧形板22、第二十三弧形板23、第二十四弧形板24、第二十五弧形板25、第二十六弧形板26、第二十七弧形板27、第二十八弧形板28、第二十九弧形板29;
28.所述第一弧形板1的右侧开设有五个第一插口,所述第二弧形板2的右侧开设有六个第二插口,所述第三弧形板3的右侧均开设有七个第三插口,所述第四弧形板4的右侧均开设有七个第四插口,所述第五弧形板5的右侧开设有七个第五插口,所述第六弧形板6的右侧开设有七个第六插口。所述第七弧形板7的右侧开设有七个第七插口,所述第八弧形板8的右侧开设有六个第八插口,所述第九弧形板9的均右侧开设有第九插口,所述第十弧形板10的右侧开设有两个第十插口,所述第十一弧形板11的右侧开设有三个第十一插口,所述第十二弧形板12的右侧开设有四个第十二插口,所述第十三弧形板13的右侧开设有两个第十三插口,所述第十四弧形板14的右侧开设有两第十四插口,所述第十五弧形板15的右侧开设有一个第十五插口,五个所述第十六弧形板的左侧均开设有十三第十六插口,五个所述第十六弧形板16的右侧均开设有十一个第十七插口,所述第十七弧形板17的两侧均开设有十一个第十八插口,所述第十八弧形板18的左侧开设有九个第十九插口,所述第十八弧形板18的右侧开设有第十一个第二十插口,所述第十九弧形板19的左侧开设有七个第二十一插口,所述第十九弧形板19的右侧开设有十一个第二十二插口,所述第二十弧形板20的左侧开设有五个第二十三插口,所述第二十弧形板20的右侧开设有十一个第二十四插口,所述第二十一弧形板21左侧开设有三个第二十五插口,所述第二十一弧形板21的右侧
开设有十一个第第二十六插口,所述第二十二弧形板22的左侧开设有一个第二十七插口,所述第二十二弧形板22的右侧开设有十一个第二十八插口,所述第二十三弧形板的左侧均开设有十一个第二十九插口,所述第二十四弧形板24的左侧均开设有十一个第三十插口,所述第二十五弧形板25的左侧开十一个第三十一插口,所述第二十六弧形板26的左侧开设有十一个第三十二插口,所述第二十七弧形板27的左侧开设有十一个第三十三插口,所述第二十八弧形板28的左侧开设有十一个第三十四插口,所述第二十九弧形板29的左侧开设有第三十五插口。
29.所述第三弧形板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四弧形板4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九弧形板9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十六弧形板16的数量为五个,所述第二十三弧形板2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十四弧形板24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二十九弧形板29的数量为两个。
30.模型正面为熊熊燃烧的烈火,火为人类之源,恩格斯指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背面为波涛翻涌的水,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物生存的物质基础;侧面为蓬勃生长的树木,为自然之源,以自然为美是当代社会追捧的热潮;顶面及底面则为天地,为万物之源。
31.该模型以天地万物生生不息为美,同时展示了人类的科学技术。最终通过瓦楞纸呈现,在重叠空间的过程中产生了仿佛来自自然的回想。
32.模型整体都采用了瓦楞纸穿插搭建,考虑到模型承重情况,采用中间单层6mm瓦楞纸,两面双层6mm瓦楞纸,切割口分开,拼接时错层拼接,做到无需采用其他粘合、钉合手段,就可以达到模型拼接效果。模型整体在不采取辅助支撑的情况下就可以达到直立,后期展示可以借助吊鱼线分担部分重量,以及加固模型底部空间承重,达到整体模型承重优化。
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创新瓦楞纸拼接的产品的工作原理如下:
34.第一弧形板1、第二弧形板2、第三弧形板3、第四弧形板4、第五弧形板5、第六弧形板6、第七弧形板7、第八弧形板8、第九弧形板9依次从外向内侧在向外侧竖直摆放。
35.而第二十三弧形板23、第二十四弧形板24、第二十五弧形板25、第二十六弧形板26、第二十七弧形板27、第二十八弧形板28、第二十九弧形板29依次从外侧向内侧在向外侧竖直摆放且处于第一弧形板1的右侧,再通过是使用第十六弧形板16、第十七弧形板17、第十八弧形板18、第十九弧形板19、第二十弧形板20、第二十一弧形板21、第二十二弧形板22等结构依次插进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十三弧形板的之间,且同时插在相对应位置的其他弧形板内部的插口中。
36.第一弧形板1、第二弧形板2、第三弧形板3、第四弧形板4、第五弧形板5、第六弧形板6、第七弧形板7、第八弧形板8、第九弧形板9、第十弧形板10、第十一弧形板11、第十二弧形板12、第十三弧形板13、第十四弧形板14、第十五弧形板15、第十六弧形板16、第十七弧形板17、第十八弧形板18、第十九弧形板19、第二十弧形板20、第二十一弧形板21、第二十二弧形板22、第二十三弧形板23、第二十四弧形板24、第二十五弧形板25、第二十六弧形板26、第二十七弧形板27、第二十八弧形板28、第二十九弧形板29以及开设在相关结构上的若干个插口彼此之间相互拼接从而形成一个瓦楞纸拼接的产品整体。
3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创新瓦楞纸拼接的产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8.通过第一弧形板1、第二弧形板2、第三弧形板3、第四弧形板4、第五弧形板5、第六
弧形板6、第七弧形板7、第八弧形板8、第九弧形板9、第十弧形板10、第十一弧形板11、第十二弧形板12、第十三弧形板13、第十四弧形板14、第十五弧形板15、第十六弧形板16、第十七弧形板17、第十八弧形板18、第十九弧形板19、第二十弧形板20、第二十一弧形板21、第二十二弧形板22、第二十三弧形板23、第二十四弧形板24、第二十五弧形板25、第二十六弧形板26、第二十七弧形板27、第二十八弧形板28、第二十九弧形板29等相关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拼接成为一个具有水翻涌形态、树生长形态、山延绵形态、火燃烧形态的物体,故而使得瓦楞纸具有更多的表现方式,从而提高了瓦楞纸使用的范围和实用性。
39.第二实施例
40.请结合参阅图6、图7和图8,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创新瓦楞纸拼接的产品,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创新瓦楞纸拼接的产品。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41.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创新瓦楞纸拼接的产品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创新瓦楞纸拼接的产品,所述第二十三弧形板23的底部设置有底座30,所述底座30底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脚31,所述支撑脚31内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2。
42.所述连接柱32的底部开设有滑槽34,所述滑槽34内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35,所述滑块3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柱36。
43.通过滑槽34和滑块35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避免其移动支架39对其整体结构进行支撑时,其力部分的作用在连接柱32上避免其所有的力全部作用在伸缩杆37上而导致伸缩杆37的使用寿命缩短。
44.所述固定柱36的顶部通过连接块固定安装有伸缩杆37,所述伸缩杆37外侧的一端通过连接架与所述支撑脚31的内侧固定连接。
45.所述固定柱36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8,所述连接杆38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移动支架39。
46.移动支架39底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而万向轮自带有轮锁。
4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创新瓦楞纸拼接的产品的工作原理如下:
48.第二十三弧形板23的底部插进底座30内部所开设的插槽33中,并通过若干个不同的弧形板相互组合而成为瓦楞纸拼接的产品且处于底座30的顶部同时处于被固定的状态。
49.而通过支撑脚31对其底座30和瓦楞纸拼接的产品进行支撑工作,当其需要对瓦楞纸拼接的产品进行展示的位置改变时,可通过启动伸缩杆37,而通过伸缩杆37的缩回工作从而向内侧拉动固定柱36,促使其固定柱36在底座30的底部进行从内侧向外侧移动,再通过固定柱36的移动从而带动滑块35,促使其滑块35在滑槽34中进行着同步移动移动,再通过滑块35和固定柱36的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38进行移动,再通过连接杆38移动所产生的角度变化故而向下推动移动支架39,促使其移动支架39在底座30的底部且处于支撑脚31的底部进行向下移动,直至其移动支架39向下移动而和地面接触,并且在其移动支架39和地面接触后,无法继续向下移动时则会反向的向上推动底座30和支撑脚31,使得支撑脚31脱离和地面的接触故而此时通过移动支架39对其整体结构进行支撑,而此时可通过推动底座30促使其移动支架39底部的滚轮在地面上滚轮从而使得整体结构进行移动并带动瓦楞纸拼接的产品进行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即可。
5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创新瓦楞纸拼接的产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1.通过底座30、支撑脚31、连接柱32、插槽33、滑槽34、滑块35、固定柱36、伸缩杆37、连接杆38、移动支架39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对其放置在底座30上的物体进行着支撑工作,并且可方便在需要对其瓦楞纸拼接的产品的产品进行展示位置调整时而进行着位置改变,提高了便捷性。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