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载盘工作台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0275发布日期:2023-12-14 04:5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载盘工作台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实训台,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式载盘工作台小车。


背景技术:

1、高等院校开展电子技术生产性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强调实训教学的生产性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在职业院校一体化实习实训课程中,给基于实际操作的教学装备(设备)提供一个工作平台是很有必要的。

2、目前的工作台在使用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1、目前的实训工作台为固定化的布置,应用不够灵活;2、现有的实训工作台功能单一,利用率低,实用性差。因此设计一款可以快速组装、实用性强的工作台式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载盘工作台小车,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可以快速组装,节省存放空间;可以便携移动,可存放教具,落锁便于管理;实用性强,性价比较高;可以完成从初级入学、中级应用到高级训练、创新拓展等各个层级载体化课程的基本操作通用平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载盘工作台小车,包括底板、第一载盘工作箱、第二载盘工作箱、工作台板和电源箱,所述底板下端四角处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第一载盘工作箱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端,所述第一载盘工作箱与所述第二载盘工作箱之间安装有中层分隔板,所述工作台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载盘工作箱上方,所述电源箱设置在所述工作台板的上端一侧;

3、所述第一载盘工作箱和所述第二载盘工作箱均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后侧板、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所述第一门板左端与所述第一侧板通过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门板右端与所述第二侧板通过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框架连接处设置有合页,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未固定端设置有密封防撞胶条,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第二门板均设置有门把手。

4、优选的,所述底板、所述中层分隔板、所述工作台板、所述第一载盘工作箱和所述第二载盘工作箱的材质均为亚克力板。

5、优选的,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载盘工作箱、所述第一载盘工作箱与所述中层分隔板、所述中层分隔板与所述第二载盘工作箱之间均通过框架连接,所述框架连接处均设置有角槽连接件。

6、优选的,所述框架形状与所述第一载盘工作箱形状适配,其材质为标准铝材。

7、优选的,所述电源箱的正前面板上设置四个开孔,安装电气元件。

8、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移动式载盘工作台小车,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可以快速组装,节省存放空间,不使用时拆解使用时可快速组装,可以便携移动,配地轮,可以根据班级人数和教学场所灵活配置;可存放教具,具有工具、元件、设备、材料存储功能,落锁便于管理;标准化,满足至少三种以上配电盘;实用性强,性价比较高;可以完成从初级入学、中级应用到高级训练、创新拓展等各个层级载体化课程的基本操作通用平台。

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式载盘工作台小车,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载盘工作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所述中层分隔板、所述工作台板、所述第一载盘工作箱和所述第二载盘工作箱的材质均为亚克力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载盘工作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载盘工作箱、所述第一载盘工作箱与所述中层分隔板、所述中层分隔板与所述第二载盘工作箱之间均通过框架连接,所述框架连接处均设置有角槽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载盘工作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形状与所述第一载盘工作箱形状适配,其材质为标准铝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载盘工作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箱的正前面板上设置四个开孔,安装电气元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载盘工作台小车,包括底板、第一载盘工作箱、第二载盘工作箱、工作台板和电源箱,所述底板下端四角处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第一载盘工作箱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端,所述第一载盘工作箱与所述第二载盘工作箱之间安装有中层分隔板,所述工作台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载盘工作箱上方,所述电源箱设置在所述工作台板的上端一侧。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移动式载盘工作台小车,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可以快速组装,节省存放空间;可以便携移动,可存放教具,落锁便于管理;实用性强,性价比较高;可以完成从初级入学、中级应用到高级训练、创新拓展等各个层级载体化课程的基本操作通用平台。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军,张文洪,李小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东军
技术研发日:202210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