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屏台面式会议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02547发布日期:2023-03-17 22:3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屏台面式会议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屏台面式会议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现有会议都进行了数字化、电子化,在会议桌上配备显示屏等电子设备,而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功能比较单一,且屏幕角度无法调节,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让用户得到最佳体验。另外现有会议桌上摆放纸质的牌子来显示姓名或其他信息,每次会议都需要重新制作牌子,会议后无法重复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现有设备功能单一、屏幕角度无法调节,用户使用体验差,以及采用纸质牌子,操作不方便且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双屏台面式会议显示装置。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屏台面式会议显示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设置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包括前后固定端,在前固定端上通过转动机构连接有第一显示屏,后固定端上固定有第二显示屏,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罩、阻尼转轴,转动罩固定在第一显示屏上,前固定端与转动罩配合相接触,阻尼转轴位于转动罩内,阻尼转轴两端分别与第一显示屏、前固定端相连。
5.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屏形式,两个屏幕分别朝向两面,第一显示屏幕主要用于向使用者显示会议内容信息,第二显示屏幕主要用于显示对外的信息,可以是人名或其他文字图片信息,这使得会议的对外显示信息电子化,无需每次会议都要更换显示牌,方便了会议组织工作,减少了资源浪费。现有会议显示设备角度无法调节,第一显示屏采用可转动结构,能调节屏幕角度,使得用户得到最佳体验,在长时间实用情况下不会让身体产生不适。
6.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罩包括底面和半圆形的转动面,转动罩内开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在底面和转动面上分别开口,转动罩底面与第一显示屏相固定,阻尼转轴设置在容置腔内,阻尼转轴第一端固定在第一显示屏上。转动罩用于对转动部分进行遮挡,既能起到防尘和保护作用,同时也能对设备整体外观起到美化的作用。转动罩为截面为半圆形的柱形结构,底面为平面,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显示屏上,与第一显示屏一体转动。转动面为半圆形,前固定端形状与转动面相配合,便于转动罩转动。转动罩中间为容置腔,前后开口,阻尼转轴位于容置腔内,阻尼转轴包括相互转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显示屏通过开口与阻尼转轴的第一端连接,前固定端通过开口与阻尼转轴第二端连接。
7.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固定端的端面为与转动罩相配合的内圆弧面,在端面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插入到转动罩容置腔内,阻尼转轴第二端固定在固定柱上,在端面中心开设有走线孔。本方案前固定端形状与转动罩形状相配合,前固定端通过固定柱与阻尼转轴第二端相连接,这样阻尼转轴两端分别与前固定端、第一显示屏相连接,使得第一显示屏可以转动,实现了角度调节的目的。使用者可以通过手动扳动来
实现角度调节。
8.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底座的底部上开设有接口槽,在接口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接口,接口槽靠近底座边缘的一侧上开设有出线口。本方案接口槽侧壁设置的接口包括电源接口、各种类型的数据接口等等。通过在底部开设接口槽,使得走线从底部进行走线,减少了走线外露,使得设备整体外观更简洁,还在靠边缘处设置出线口,当会议桌未设置对应穿线孔时,电线可以从出线口穿出。
9.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底座表面上设置有麦克风接口和发言按键,在麦克风接口上插接有麦克风,在底座内安装有发言按键电路板和音频电路板,麦克风接口与音频电路板连接,发言按键与发言按键电路板连接,音频电路板与发言按键电路板连接。本装置还具有发言功能,使得装置功能更加丰富。发言按键用于控制麦克风的启动和关闭,音频电路板用于对麦克风接口供电和发言程序的正常运行,麦克风接口采用卡侬座。
10.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在第一显示屏上设置有摄像头。本装置还具有摄像功能,丰富了装置的功能。
11.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底座内设置有主控板,所述主控板分别与音频电路板、发言按键电路板、摄像头相连接,在底座内还设置有显示屏驱动板,显示屏驱动板与主控板连接。本方案中主控板控制整个设备开闭,控制第一显示屏显示内容,以及给其他电路板供电。
12.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在主控板所在处的底座表面和底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散热孔,在底座的侧面还开设有若干第二散热孔。主控板为主要的控制板,发热量较大,在主控板所在位置的底座表面和底面上都开设有第一散热孔,为主控板进行散热,同时还在底座的侧面上多处开设有第二散热孔,对底座内部进行散热。
13.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显示屏倾斜固定在后固定端上。本方案中第二显示屏为固定的,但第二显示屏为倾斜固定在后固定端上,便于其他人查看第二显示屏上的信息。
14.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底座的侧面上还设置有电源按键和usb接口,电源按键、usb接口分别连接到主控板上。本方案中电源按键用于对装置进行开闭,设置在底座侧面便于操作,也防止误触碰。usb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设备,便于使用者进行操作。
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6.1.采用双屏形式,第一显示屏幕主要用于向使用者显示会议内容信息,第二显示屏幕主要用于显示对外的信息,这使得会议的对外显示信息电子化,无需每次会议都要更换显示牌,方便了会议组织工作,减少了资源浪费。
17.2.显示屏采用可转动结构,能调节屏幕角度,使得用户得到最佳体验,在长时间实用情况下不会让身体产生不适。
18.3.设置有摄像头、麦克风,丰富了产品功能。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动罩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支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一种透视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仰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5.1-底座2-固定支架3-前固定端4-后固定端5-第一显示屏6-第二显示屏7-转动罩8-底面9-转动面10-容置腔11-阻尼转轴12-固定柱13-走线孔14-接口槽15-出线口16-麦克风接口17-麦克风18-发言按键19-音频电路板20-发言按键电路板21-摄像头22-主控板23-显示驱动板24-第一散热孔25-第二散热孔26-电源按键27-usb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27.实施例:
28.本实施例一种双屏台面式会议显示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座1、第一显示屏5和第二显示屏6,在底座上设置有固定支架2,固定支架包括前固定端3和后固定端4,在前固定端上通过转动机构连接第一显示屏,后固定端上固定第二显示屏,第二显示屏为倾斜固定。
29.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屏采用15.6寸高清液晶屏,且采用超窄黑边触摸屏,兼具美观、显示区域更大的同时还可以直接进行屏幕操作,无需增加额外设备,第二显示屏采用10.1寸高清液晶屏。两个显示屏机身整体采用铝合金,使得更加具有金属科技感。
30.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罩7、阻尼转轴11。如图3所示,转动罩为截面为半圆形的长型结构,转动罩包括底面8和半圆形的转动面9,转动罩内开设有容置腔10,容置腔在底面和转动面上分别开口,转动罩底面在开口上下两侧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固定孔,转动罩底面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显示屏背面上。阻尼转轴11设置在容置腔内,如图4所示,阻尼转轴包括相互转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第一显示屏上。
31.前固定端的端面为与转动罩相配合的内圆弧面,在端面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柱12,固定柱插入到转动罩容置腔内,阻尼转轴第二端固定在固定柱上,固定后前固定端的圆弧面与转动罩转动面相配合,且两者之间留有一点空隙便于进行转动。
32.为了使得设备整体更加美观,本装置采用内部走线,如图4所示,在规定支架的前固定端的端面中心开设有走线孔13,在后固定端的端面也开设有走线孔,使得显示屏电源线数据线从内部走线。如图6所示,在底座的底部上开设有接口槽14,在接口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接口,接口包括电源接口、数据接口,接口槽靠近底座边缘的一侧上开设有出线口15。使得走线从底部进行走线,减少了走线外露,使得设备整体外观更简洁。
33.为了丰富装置的功能,还提供了摄像头、发言功能。摄像头用于让用户进行流畅的视频会议或者视频签到等多功能选择,发言功能可以让用户实时进行语音沟通。如图1和图5所示,在底座表面上设置有麦克风接口16和发言按键18,该麦克风接口采用卡侬座,在麦克风接口上插接有麦克风17。在底座内安装有发言按键电路板20和音频电路板19,麦克风接口与音频电路板连接,发言按键与发言按键电路板连接,音频电路板与发言按键电路板连接。在第一显示屏的下边沿上设置有摄像头21。在底座内还设置有主控板22、显示屏驱动板23,主控板分别与音频电路板、发言按键电路板、摄像头、显示屏驱动板相连接。在底座的
侧面上还设置有usb接口27和电源按键26,usb接口分别连接到主控板上。主控板控制整个设备开闭,控制第一显示屏显示内容,以及给其他电路板供电。主控板为主要的控制板,发热量较大,在主控板所在位置的底座表面和底面上都开设有第一散热孔24,另外为了增强散热效果,在底座的侧面上多处开设有第二散热孔25。
34.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35.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底座、固定支架、前固定端、后固定端、第一显示屏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