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显示屏智能升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45690发布日期:2023-03-14 23:32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显示屏智能升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led显示屏智能升温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屏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显示屏智能升温系统。


背景技术:

2.led电子显示屏是一种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方式,是由几万至几十万个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像素点均匀排列组成。
3.现有公告号为cn21605800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智能控温的led显示屏,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固定在顶部的加热器和加热棒对壳体内腔进行加热,但是加热棒对内腔加热不均匀,靠近加热棒的部分led显示屏升温较快,而远处的部分led显示屏升温耗时增加,特别在面对大尺寸的led显示屏时,这种加热系统效率较低,其次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保护壳遮挡扇叶,在保护扇叶的同时对散热孔产生阻挡,从而影响led显示屏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led显示屏智能升温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采用固定在顶部的加热器和加热棒对壳体内腔进行加热,但是加热棒对内腔加热不均匀,靠近加热棒的部分led显示屏升温较快,而远处的部分led显示屏升温耗时增加,特别在面对大尺寸的led显示屏时,这种加热系统效率较低,其次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保护壳遮挡扇叶,在保护扇叶的同时对散热孔产生阻挡,从而影响led显示屏的散热效果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led显示屏智能升温系统,包括:
6.壳体,所述壳体的侧板内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壳体的顶部搭接有挡水板,所述壳体内壁固定有隔板;
7.led显示屏,所述led显示屏嵌装在所述壳体的前侧面上,所述led显示屏的背面和透气板之间形成间隙;
8.透气板,所述透气板的底面连接有插管,所述透气板的内部形成内腔,所述透气板的内外两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二开孔和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内插装有转动板;
9.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包括弧形板和插板,所述插板插入卡槽内,所述弧形板和所述透气板之间夹装有滤网;
10.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转动连接转轴,所述转轴贯穿隔板和插管伸入内腔,所述转轴上套装有曲柄;
11.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放置在隔板上,所述控制器连接信号收发模块、显示模块和报警灯,所述报警灯螺装固定在壳体的背板上;
12.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转动连接风扇,所述第二电机位于隔板的下方,所述第二电机的内壁上抵靠有折板,所述折板内侧安装有加热器;
13.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位于插管和风扇之间,所述插管与连通腔相连通。
1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俯视截面呈倒凹字形结构,所述隔板的上下两侧所述壳体内
形成电气室和连通腔,所述连通腔内安装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电气室内安装有控制器。
15.进一步的,所述内腔通过插管与连通腔相连通,所述内腔通过第二开孔连通间隙,所述透气板上开设有成阵列分布的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且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二开孔相互错开。
16.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板的上下两端面上对称粘接有立柱,所述立柱连接连杆,所述立柱和所述连杆位于内腔内,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曲柄铰接相连,所述转动板的长度大于第一开孔的长度。
17.进一步的,所述挡水板的顶面呈弧形,所述挡水板和所述led显示屏之间卡装有卡块,所述卡块与led显示屏和透气板的顶面相接,所述间隙底部的壳体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单向连接信号收发模块。
18.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板的内弧面与所述透气板的端头之间夹装滤网,所述滤网绕接在所述透气板的背面。
19.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模块单向连接led显示屏,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显示模块、报警灯、第二电机和加热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信号收发模块。
20.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靠近左侧的插管,所述第一电机位于右侧的插管正下方,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所述壳体的中部。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led显示屏智能升温系统利用在透气板内外两面上开设相互错开的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避免在散热透气时外界灰尘进入,在第一开孔内安装转动板及其传动机构,利用转动板的旋转启闭第一开孔,当第一开孔关闭,风扇吹出气流经过加热器升温,热气经插孔进入内腔后从第二开孔吹向led显示屏,实现均匀加热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当第一开孔开启,加热器关闭,风扇产生气流进入内腔,加快间隙腔内空气流动,保证散热通风效果。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底部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3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2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9.1、壳体;2、led显示屏;3、透气板;4、挡水板;5、限位板;6、第一电机;7、控制器;8、第二电机;9、加热器;11、卡槽;12、隔板;13、连通腔;14、电气室;31、第一开孔;32、转动板;33、内腔;34、第二开孔;35、立柱;36、连杆;37、滤网;38、插管;41、卡块;42、间隙;51、弧形板;52、插板;61、转轴;62、曲柄;71、信号收发模块;72、显示模块;73、报警灯;74、温度传感器;81、风扇;91、折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31.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显示屏智能升温系统,包括:
32.壳体1,壳体1的侧板内壁上开设有卡槽11,壳体1的顶部搭接有挡水板4,壳体1内壁固定有隔板12;
33.led显示屏2,led显示屏2嵌装在壳体1的前侧面上,led显示屏2的背面和透气板3之间形成间隙42;
34.透气板3,透气板3的底面连接有插管38,透气板3的内部形成内腔33,透气板3的内外两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二开孔34和第一开孔31,第一开孔31内插装有转动板32;
35.限位板5,限位板5包括弧形板51和插板52,插板52插入卡槽11内,弧形板51和透气板3之间夹装有滤网37;
36.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转动连接转轴61,转轴61贯穿隔板12和插管38伸入内腔33,转轴61上套装有曲柄62;
37.控制器7,控制器7放置在隔板12上,控制器7连接信号收发模块71、显示模块72和报警灯73,报警灯73螺装固定在壳体1的背板上;
38.第二电机8,第二电机8转动连接风扇81,第二电机8位于隔板12的下方,第二电机8的内壁上抵靠有折板91,折板91内侧安装有加热器9;
39.加热器9,加热器9位于插管38和风扇81之间,插管38与连通腔13相连通。
40.在使用该led显示屏智能升温系统时,温度传感器74对间隙42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温度信号传递至信号收发模块71,信号收发模块71将温度信息传输至控制器7,控制器7判断温度信息,当温度较低时,控制加热器9启动升温,第二电机8带动风扇81转动,使气流经过加热器9吹向左侧的插管38,同时第一电机6带动转轴61转动,转轴61带动曲柄62和连杆36移动,连杆36带动转动板32旋转,使转动板32遮挡第一开孔31,加热的气流从插管38进入内腔33后,经由第二开孔34吹入间隙42,对led显示屏2进行加热,当检测间隙42内温度较高时,第一电机6带动转轴61反向转动,使转动板32旋转至第一开孔31打开,此时加热器9处于关闭状态,风扇81转动产生的气流直接吹入内腔33,内腔33中气流从第一开孔31和第二开孔34吹出,使间隙42内的空气与外界快速交互,完成散热效果。
4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壳体1俯视截面呈倒凹字形结构,隔板12的上下两侧壳体1内形成电气室14和连通腔13,连通腔13内安装有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8,电气室14内安装有控制器7,隔板12将连通腔13和电气室14分开,连通腔13内安装执行装置,电气室14内安装控制装置,方便规整线路。
4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内腔33通过插管38与连通腔13相连通,内腔33通过第二开孔34连通间隙42,透气板3上开设有成阵列分布的第一开孔31和第二开孔34,且第一开孔31和第二开孔34相互错开,错开的开孔避免内外气流直接连通,减少灰尘进入间隙42内。
4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转动板32的上下两端面上对称粘接有立柱35,立
柱35连接连杆36,立柱35和连杆36位于内腔33内,连杆36的一端与曲柄62铰接相连,转动板32的长度大于第一开孔31的长度,转轴61转动带动曲柄62转动,曲柄62拉动立柱35使转动板32转动,随着转动角度改变,转动板32对第一开孔31的遮挡范围改变。
4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挡水板4的顶面呈弧形,挡水板4和led显示屏2之间卡装有卡块41,卡块41与led显示屏2和透气板3的顶面相接,间隙42底部的壳体1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74,温度传感器74单向连接信号收发模块71,挡水板4和卡块41对led显示屏2和透气板3的顶部封闭。
45.在本实施例中,弧形板51的内弧面与透气板3的端头之间夹装滤网37,滤网37绕接在透气板3的背面,滤网37对第二开孔34进行二次过滤。
46.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72单向连接led显示屏2,控制器7的输出端连接显示模块72、报警灯73、第二电机8和加热器9,控制器7的输入端连接信号收发模块71,信号收发模块71不仅对设备内装置进行信号有线传输,同时与服务器建立无线传输。
47.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器9靠近左侧的插管38,第一电机6位于右侧的插管38正下方,第二电机8位于壳体1的中部。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