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架及牙齿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71666发布日期:2023-06-28 12:1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颌架及牙齿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牙齿模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展示多种状态下的牙齿模型的颌架及具有该颌架的牙齿模型。


背景技术:

1、错颌畸形是指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障碍等原因造成的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牙合关系的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的异常、面部畸形等。

2、在进行口腔正畸诊疗时,对于具体的正畸方案有展示需求,即,在牙齿模型上佩戴需要展示的相应方案的矫治器(及其附件),一方面使得患者更了解该正畸方案的原理和佩戴效果,有利于患者做出选择并且配合正畸治疗;另一方面这样的展示也便于教学和培训,提高沟通和学习的效率。

3、目前,一般是通过统一制作的牙齿模型来展示。但是,现有的牙齿模型只能展示牙颌的一个咬合状态,通常就是牙颌的初始咬合状态,这对于很多需要通过矫治器重建咬合的正畸患者来说(特别是2类以及3类错颌畸形的矫治,其中2类错颌畸形是指下颌后缩,3类错颌畸形是指下颌前突),并不能直观且清晰地了解具体的矫治器是如何重建咬合从而达到正畸的目的的,还是只能通过图像以及医生讲解等方式来让患者了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颌架及具有该颌架的牙齿模型,能够展示牙齿模型的多种状态。

2、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颌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颌架、第二颌架,所述第一颌架用于与牙齿模型中的上颌连接,所述第二颌架用于与所述牙齿模型中的下颌连接;所述第一颌架与所述第二颌架相对转动的转轴的转动位置可调。

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位置包括第一转动位置、第二转动位置。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相连通。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颌架还包括将所述转轴选择性地限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或所述第二转动位置的限位机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之间具有连通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的切换槽;所述限位机构为设于所述切换槽内的弹簧顶珠,所述弹簧顶珠具有顶珠突伸入所述切换槽内的限位状态、顶珠远离所述切换槽的让位状态。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沿所述转轴的轴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所述弹簧顶珠。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切换槽为直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给所述转轴提供选择性保持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或第二转动位置的保持力。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位置位于所述第一颌架上,所述限位机构为连接于所述第一颌架与所述转轴之间的第一弹性元件;或者所述转动位置设置于所述第二颌架上,所述限位机构为连接于所述第二颌架与所述转轴之间的第一弹性元件。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拉伸弹簧。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之间具有连通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的切换槽;所述切换槽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相连通的第一段、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相连通的第二段、连通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的第三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连线的同一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转轴设于所述第二颌架上,所述转动位置设于所述第一颌架上。

1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颌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颌架与所述第二颌架之间的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提供使所述第一颌架与所述第二颌架自动闭合的闭合力。

1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颌架具有用以安装所述牙齿模型中的上颌以及下颌的安装侧;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设于所述安装侧与所述转轴之间;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为拉伸弹簧。

1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牙齿模型处于错颌状态时,所述牙齿模型中的下颌处于后缩状态。

1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牙齿模型,包括上颌、下颌、连接于所述上颌与所述下颌之间的上述的颌架。

1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牙齿模型还包括矫治器,所述矫治器包括用于套设于所述上颌上的上颌矫治器、用于套设于所述下颌上的下颌矫治器,所述上颌矫治器上设置有上颌板,所述下颌矫治器上设置有与所述上颌板相配合的下颌板。

1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位置包括第一转动位置、第二转动位置,所述第一转动位置对应所述上颌与所述下颌未佩戴矫治器前的错颌状态,所述第二转动位置对应所述上颌与所述下颌佩戴所述矫治器后的矫正状态。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颌架以及具有该颌架的牙齿模型,通过将第一颌架与第二颌架相对转动的转轴的转动位置设置为可调,可以调整上颌与下颌的相对位置,并使上颌与下颌绕不同转动位置的转轴相对转动,从而可以展示多种牙颌状态及对应牙颌状态下的打开咬合功能,使患者能够直观且清晰地理解矫治原理、佩戴效果以及注意事项,也方便医生的培训和交流,提高沟通和学习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颌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颌架、第二颌架,所述第一颌架用于与牙齿模型中的上颌连接,所述第二颌架用于与所述牙齿模型中的下颌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颌架与所述第二颌架相对转动的转轴的转动位置可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位置包括第一转动位置、第二转动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颌架还包括将所述转轴选择性地限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或所述第二转动位置的限位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之间具有连通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的切换槽;所述限位机构为设于所述切换槽内的弹簧顶珠,所述弹簧顶珠具有顶珠突伸入所述切换槽内的限位状态、顶珠远离所述切换槽的让位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沿所述转轴的轴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所述弹簧顶珠。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槽为直槽。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给所述转轴提供选择性保持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或第二转动位置的保持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位置位于所述第一颌架上,所述限位机构为连接于所述第一颌架与所述转轴之间的第一弹性元件;或者所述转动位置设置于所述第二颌架上,所述限位机构为连接于所述第二颌架与所述转轴之间的第一弹性元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拉伸弹簧。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之间具有连通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的切换槽;所述切换槽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相连通的第一段、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相连通的第二段、连通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的第三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连线的同一侧。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于所述第二颌架上,所述转动位置设于所述第一颌架上。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颌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颌架与所述第二颌架之间的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提供使所述第一颌架与所述第二颌架自动闭合的闭合力。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颌架具有用以安装所述牙齿模型中的上颌以及下颌的安装侧;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设于所述安装侧与所述转轴之间;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为拉伸弹簧。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牙齿模型处于错颌状态时,所述牙齿模型中的下颌处于后缩状态。

16.一种牙齿模型,包括上颌、下颌;其特征在于:所述牙齿模型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上颌与所述下颌之间的如权利要求1-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颌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牙齿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牙齿模型还包括矫治器,所述矫治器包括用于套设于所述上颌上的上颌矫治器、用于套设于所述下颌上的下颌矫治器,所述上颌矫治器上设置有上颌板,所述下颌矫治器上设置有与所述上颌板相配合的下颌板。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牙齿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位置包括第一转动位置、第二转动位置,所述第一转动位置对应所述上颌与所述下颌未佩戴矫治器前的错颌状态,所述第二转动位置对应所述上颌与所述下颌佩戴所述矫治器后的矫正状态。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颌架、具有该颌架的牙齿模型,所述颌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颌架、第二颌架,所述第一颌架用于与牙齿模型中的上颌连接,所述第二颌架用于与所述牙齿模型中的下颌连接;所述第一颌架与所述第二颌架相对转动的转轴的转动位置可调;可以调整上颌与下颌的相对位置,并使上颌与下颌绕不同转动位置的转轴相对转动,从而可以展示多种牙颌状态及对应牙颌状态下的打开咬合功能,使患者能够直观且清晰地理解矫治原理、佩戴效果以及注意事项,也方便医生的培训和交流,提高沟通和学习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唐宇,王猛,陶淑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时代天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