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38840发布日期:2023-12-01 22:27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全面显示屏的要求越来越高。

2、现有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进行画面显示时,需要通过数据线向每个子像素提供对应的数据电压。对于不同长度的数据线,数据线上的负载不同;需要对数据线的负载进行补偿,满足不同数据线上的负载相匹配的需求。

3、然而,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对数据线的负载进行补偿,不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的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满足不同数据线上的总负载相匹配的同时,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

2、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3、阵列排布的子像素和多条数据线;每条数据线与对应的子像素连接;其中,所述多条数据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数据线和至少一条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的负载大于所述第二数据线的负载;

4、至少一条负载补偿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所述负载补偿线的第一端与对应的一第二数据线的一端连接,所述负载补偿线用于补偿与所述负载补偿线连接的第二数据线的负载,以使所述第二数据线的总负载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的总负载的差值小于预设值。

5、可选的,至少一条所述负载补偿线的长度小于与所述负载补偿线连接的第二数据线的长度;

6、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7、与所述负载补偿线同层设置的至少一条功能辅助线;每一所述功能辅助线对应设置在一长度小于所述负载补偿线的延长线上;所述功能辅助线与对应的所述负载补偿线电隔离;所述功能辅助线用于与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功能信号线连接,以降低所述功能信号线上的压降;

8、优选的,与所述负载补偿线连接的第二数据线的长度,等于所述负载补偿线的长度、位于所述负载补偿线的延长线上的功能辅助线的长度以及二者的间距之和。

9、可选的,所述功能辅助线与所述显示面板中的电源信号线通过通孔连接;

10、或者,所述功能辅助线与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初始化信号线通过通孔连接。

11、可选的,所述子像素在列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数据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数据线的长度;

12、所述第二数据线的线路电阻和与所述第二数据线连接的负载补偿线的线路电阻的总电阻,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的线路电阻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13、所述第二数据线形成的寄生电容和与所述第二数据线连接的负载补偿线形成的寄生补偿电容之和,与所述第一数据线形成的寄生电容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值。

14、可选的,每一所述负载补偿线第一端与对应的第二数据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进行连接;

15、可选的,每一所述负载补偿线第一端与对应的第二数据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顶边框区域连接,或者,每一所述负载补偿线的第一端与对应的第二数据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底边框区域连接。

16、可选的,所述至少一条第二数据线包括多条第二数据线;

17、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数据线的长度不同,并且与不同长度的所述第二数据线连接的负载补偿线的长度不同。

18、可选的,多条所述第二数据线分布在所述至少一条第一数据线的两侧;并且沿着远离所述至少一条第一数据线的方向,所述第二数据线的长度逐渐减小,所述负载补偿线的长度逐渐增大;

19、优选的,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或跑道形。

20、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21、基底、设置在基底上的驱动电路层以及设置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发光结构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像素驱动单元和多条所述数据线;所述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发光结构;每一像素驱动单元与对应的一发光结构用于构成一所述子像素;

22、每条数据线与对应的一列像素驱动单元连接,并且每条数据线用于与对应连接的一列像素驱动单元中的存储电容的第一电极板形成寄生电容;

23、每条负载补偿线与至少一像素驱动单元中的存储电容的第一电极板形成寄生补偿电容;

24、优选的,所述负载补偿线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所述第一电极板所在的金属层位于所述数据线所在的金属层靠近所述基底的一侧。

25、可选的,所述驱动电路层还包括多条电源信号线,每一电源信号线与对应的子像素连接;

26、每一所述电源信号线的至少部分区间段与所述第一电极板同层设置;每条负载补偿线与至少一像素驱动单元中的存储电容的第一电极板,以及与所述第一电极板同层设置的所述电源信号线形成所述寄生补偿电容。

2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2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中设置负载补偿线;负载补偿线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二数据线的一端连接,其中负载补偿线与第二数据线连接,可以补偿第二数据线的线路电阻,并且负载补偿线在延伸过程中可与显示面板中的原有导电膜层形成寄生补偿电容,通过负载补偿线形成的寄生补偿电容对与负载补偿线连接的第二数据线形成的寄生电容进行补偿,同时也对第二数据的线路电阻进行补偿;使得第二数据线的总负载与第一数据线的总负载的差值小于预设值,从而实现第二数据线的总负载与第一数据线的总负载相匹配。将负载补偿线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可以不占据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从而满足不同数据线上的总负载相匹配的同时,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的发展。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所述负载补偿线的长度小于与所述负载补偿线连接的第二数据线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在列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数据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数据线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负载补偿线第一端与对应的第二数据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条第二数据线包括多条第二数据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还包括多条电源信号线,每一电源信号线与对应的子像素连接;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子像素和多条数据线;多条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第一数据线上的负载大于第二数据线上的负载;负载补偿线,位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负载补偿线的第一端与对应的第二数据线的一端连接,负载补偿线用于补偿与负载补偿线连接的第二数据线的负载,以使第二数据线的总负载与第一数据线的总负载的差值小于预设值。本发明满足了不同数据线上的负载相匹配的同时,减小了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曼曼,陈方,杨萌,那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