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93850发布日期:2023-11-18 13:37阅读:60来源:国知局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对显示产品视觉效果的不断追求,窄边框甚至全屏显示成为当前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产品发展的新趋势。随着许多手机的屏占比逐步稳定提高,全面屏已经成为了当下的潮流趋势。前置摄像头是设计全面屏的关键,为了达到更高的屏占比,陆续出现了具有刘海屏、水滴屏、挖孔屏等屏幕的显示产品,这几种全面屏形态通过牺牲手机外观而提高了屏占比。由此,屏下摄像头的设计既能保证手机外观,又可以提高屏占比。屏下摄像头指前置摄像头位于屏幕下方但并不影响屏幕显示功能,不使用前置摄像头的时候,相机上方的屏幕仍可以正常显示图像。从外观上看,屏下摄像头不会有任何相机孔,真正的达到了全面屏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2、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单元组和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单元组分别连接的多个第一像素电路组,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二发光单元组和与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单元组分别连接的多个第二像素电路组,各所述发光单元组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各所述发光单元包括沿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发光层面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多条复位电源信号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多条数据线,位于所述多条复位电源信号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且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各所述像素电路组包括多个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像素电路组包括多个第一像素电路单元,各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单元至少包括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且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单元中的至少两个像素电路被配置为与同一个发光单元的第二电极电连接,各所述像素电路包括数据写入晶体管、驱动晶体管以及第一复位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一复位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复位电源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至少部分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的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至少部分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的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单元的至少两个数据写入晶体管与同一条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中的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复位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之间。

3、例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衬底基板还包括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三像素电路组,所述第三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三发光单元组,所述多个第三发光单元组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三像素电路组连接,且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单元组的密度小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单元组的密度,所述多个第三发光单元组的密度小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单元组的密度;所述第三像素电路组包括多个第二像素电路单元,各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单元至少包括第三像素电路和第四像素电路,且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单元中的至少两个像素电路被配置为与同一个发光单元的第二电极电连接;部分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像素电路的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部分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像素电路的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单元的至少两个数据写入晶体管与同一条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三像素电路中的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复位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之间。

4、例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各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阈值补偿晶体管,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中的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复位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之间。

5、例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各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被配置为连接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的第二极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三连接部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和所述复位电源信号线,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彼此靠近的边缘之间的在所述第二方向的距离为7~12微米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

6、例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显示基板还包括:多条电源信号线,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数据线位于不同层,且沿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三方向,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电源信号线有交叠。

7、例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复位电源信号线位于同层。

8、例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各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单元的至少之一的像素电路单元中,一个像素电路的所述第四连接部与紧邻的所述数据线之间具有间隔,另一个像素电路的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数据线为一体结构。

9、例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显示基板还包括:多个覆盖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同层设置,各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包括两个栅极以及位于所述两个栅极之间的有源半导体层,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覆盖部与所述两个栅极之间的有源半导体层、所述数据线以及所述电源信号线均有交叠。与所述有源半导体层交叠的所述覆盖部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一直线上的正投影有交叠,所述第四连接部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直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覆盖部在所述第二直线上的正投影有交叠。

10、例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主体连接部和位于所述主体连接部两端的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两个端部,所述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单元的至少之一的像素电路单元中的两个第四连接部连接,所述两个端部在所述第二直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覆盖部在所述第二直线上的正投影有交叠。

11、例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主体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中的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的第一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主体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中的所述第一复位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之间的距离。

12、例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各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以及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的第五连接部,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电极通过所述第五连接部与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

13、例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组的各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电极包括主体电极以及连接电极,所述连接电极被配置为直接与所述第五连接部电连接以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单元的至少两个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

14、例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显示基板还包括:多条透明走线,位于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数据线所在膜层之间,各所述透明走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透明走线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组中的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五连接部以使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组的各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三像素电路组的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单元的至少两个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

15、例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路组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呈阵列排布;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路组和所述多个第三像素电路组交替设置,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路组和所述多个第三像素电路组交替设置,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一列所述第二像素电路组和所述第三像素电路组与不同的数据线连接。

16、例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显示基板还包括:扫描信号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复位电源信号线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复位控制信号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扫描信号线同层设置;以及发光控制信号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扫描信号线同层设置。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存储电容、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和第二复位晶体管,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扫描信号线电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极与所述电源信号线电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扫描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复位控制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复位电源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复位控制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电源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

17、例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各所述发光单元组包括一个第一颜色发光单元、一个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对以及一个第三颜色发光单元,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对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两个第二颜色发光单元,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对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18、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基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