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习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22595发布日期:2023-09-04 09:49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学习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学习机。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学习机,为了实现辅助学习的功能,需要多种配件的组装配合,比如支架和摄像头。在使用时,用户需要按设计的位置及顺序将学习机主体与配件进行组装,可靠性低,容错率差,且单独的配件不便携带,容易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学习机,无需辅助配件反复拆装,可靠性高,且辅助配件不易丢失。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学习机,包括设备主体、摄像头组件和支架组件,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屏幕组件和音频输出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和所述支架组件均一体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

4、可选地,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

5、摄像头主体;

6、第一转动结构,所述摄像头主体通过第一转动结构一体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以使所述摄像头主体能够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转动。

7、可选地,所述支架组件包括:

8、支架主体;

9、第二转动结构,所述支架主体通过第二转动结构一体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以使所述支架主体能够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转动。

10、可选地,所述设备主体包括:

11、前壳组件,所述第一转动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前壳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摄像头主体连接;

12、后壳组件,所述第二转动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后壳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

13、可选地,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

14、承载件,设置在所述前壳组件和所述后壳组件之间,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和所述第二转动结构均与所述承载件连接。

15、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和/或所述第二转动结构与所述设备主体电连接,以能够将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和/或所述第二转动结构的转动状态传输至所述设备主体。

16、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和所述第二转动结构的转动轴线满足平行条件。

17、可选地,所述摄像头组件一体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

18、可选地,所述支架主体远离所述设备主体的一端和所述设备主体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结构。

19、可选地,所述防滑结构设置为硅胶垫。

20、本申请提供的学习机,设备主体包括屏幕组件和音频输出组件,屏幕组件用于给用户显示学习内容,音频输出组件用于给用户输出学习音频,通过屏幕组件和音频输出组件的配合,以便于用户获取丰富的学习内容。摄像头组件和支架组件均一体设置在设备主体上,将摄像头组件和支架组件集成在设备主体上,并形成设备主体上的一部分,在使用摄像头组件的功能时,可以直接通过设备主体调用,在使用支架组件的功能时,可以直接使支架组件对设备主体进行相应角度的支撑,无需对摄像头组件和支架组件进行反复拆装,有利于提升使用效率,同时可以避免拆卸后的辅助部件丢失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学习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摄像头组件和支架组件,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屏幕组件和音频输出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和所述设备主体固定连接成一体或者注塑成一体或者焊接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学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学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学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学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和/或所述第二转动结构与所述设备主体电连接,以能够将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和/或所述第二转动结构的转动状态传输至所述设备主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学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和所述第二转动结构的转动轴线满足平行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件一体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学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远离所述设备主体的一端和所述设备主体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学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设置为硅胶垫。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学习机,包括设备主体、摄像头组件和支架组件,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屏幕组件和音频输出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和所述支架组件均一体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如此设置,通过将摄像头组件和支架组件均一体设置在设备主体上,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对摄像头组件和支架组件进行反复拆装,有利于提升使用效率,而且便于携带,有利于防止部件丢失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岗,赵敏,张振动,于桂洋,许宝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