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电路板以及LED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76937发布日期:2023-12-14 11:0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控制电路板以及LED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路,特别涉及一种控制电路板以及led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显示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日趋成熟,其在以高清晰、宽色域、大尺寸为代表的新技术产品上得到广泛地应用。在led产品的控制电路设计方面,传统的led显示设备其控制模块主要是由主控电路、外部功能电路(比如按键、麦克风、摄像头、显示器等相关的功能电路)、背光电路和电源电路等部分组成。

2、为适应市场高度差异化需求,各个电路部分都配有不同的规格,比如:主控电路具有不同芯片规格需进行多规格调整;外部功能电路根据不同的市场场景配置有不同的端口;背光电路需根据显示器尺寸、色域值等相应的灯条方案匹配不同的功率;而电源电路部分则需要根据各个部分功能模块的功率状况匹配对应的功率“容量”,而影响最大的主要为背光电路和主控电路。

3、如图1-1所示,传统的设计方案往往倾向于集成化设计,即将主控电路、外部功能电路、背光电路、电源电路集成在一张pcb板上,以此谋求相对简化的设计与制造。然而,这样做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先,高度的集成化会造成整体板卡数量呈现出各部分电路规格数量“累乘”,导致板卡总数量激增,给研发和生产体系造成极大的负担;其次,这种方案“设计柔性”相对较差,比如某一部分电路变更成另一种规格,便会导致和此规格电路相关的所有板卡电路均需要变更,而不是仅改变其中对应的部分即可。如图1-2所示,另一方面,当主控电路功耗和背光电路功耗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电源整体功耗过大,由于散热和产品空间布局等的限制常常不能直接用一块集成板满足,此时就需要补充一块单独的电源板附加部分背光电路进行协同供电,这样不仅提升了设计规划的复杂性,而且当背光电路规格变化时,会导致集成板与电源板同时变更,从而带来不期望的物料新增。

4、如图1-3所示,对于客户定制类机型,为了缓解外部功能(主要为端子种类)规格频繁变化给板卡数量带来的负担,设计师往往采用将背光电路与电源电路拆解的形式来设计板卡,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端子种类对主板数量的影响,但实际又将主板功率规格的影响传递给了电源板端,造成电源板数量的新增。如图1-4所示,另一方面,由于所有功耗集中在电源板上,会加大设计难度与可靠性风险。当功率加大到一定程度时便不得不重新添加一块电源板进行补充,这又进一步加大了设计的复杂度。

5、可见上述现有的设计方案,当控制模块板卡中的某一电路的规格发生变化时,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即导致集成板以及其他电路同时发生变更,从而造成物料的浪费,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板以及led显示设备,能够降低led显示设备的控制模块板卡的物料浪费,节省制造成本。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控制电路板,上述控制电路板包括:

3、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主控电路、第一电源电路和外部功能电路,所述主控电路和所述外部功能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电连接;

4、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主控电路和所述外部功能电路提供电信号处理所需的电能;

5、所述主控电路用于led显示设备各项功能的控制;

6、所述外部功能电路用于驱动所述各项功能各自对应的功能器件;

7、电源板,所述电源板上设置有背光电路和第二电源电路,所述背光电路和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路电连接,所述主控电路与所述背光电路电连接;

8、所述第二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背光电路提供电信号处理所需的电能;

9、所述背光电路用于所述led显示设备的显示屏的背光控制。

10、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源电路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路通过电源板供电线连接。

11、可选地,所述主控电路与所述背光电路通过电源板供电线连接。

12、可选地,所述电源板供电线为rvvp线。

13、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源电路与外部电源线连接,所述背光电路与外部背光模块通过背光线连接,所述外部背光模块用于提供背光光源。

14、可选地,所述外部电源线与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可拆卸连接。

15、可选地,所述背光线为软排线。

16、可选地,所述外部功能电路包括按键功能电路、麦克风功能电路、摄像头功能电路和显示器功能电路至少一种电路。

17、可选地,所述主板为形状为l型。

1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led显示设备,上述led显示设备包括上述的控制电路板。

1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控制电路板包括主板和电源板,主板上设置有主控电路、第一电源电路和外部功能电路,主控电路和外部功能电路分别与第一电源电路电连接,电源板上设置有背光电路和第二电源电路,背光电路和第一电源电路分别与第二电源电路电连接,主控电路与背光电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主板和电源板上设置的电路采取了不同的分布策略,通过将背光电路整体设置在电源板上,且电源部分一分为二,分别分配在主板与电源板上。其中,主板上的电源电路仅支持主板上元器件和/或功能模块的电能供应,不协同参与背光供电;同样,电源板上电源电路仅支持电源板上背光功能的电能供应,不协同参与主板电能供应,这样便切断了因主板和电源板中任意一块板上的电路规格变更导致的两块板协同变更,不仅降低了控制电路板的设计难度,还避免了物料浪费,有利于节省制造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电路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路通过电源板供电线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与所述背光电路通过电源板供电线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板供电线为rvvp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电路与外部电源线连接,所述背光电路与外部背光模块通过背光线连接,所述外部背光模块用于提供背光光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电源线与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线为软排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功能电路包括按键功能电路、麦克风功能电路、摄像头功能电路和显示器功能电路至少一种电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为形状为l型。

10.一种led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显示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控制电路板以及LED显示设备,涉及电路技术领域,该控制电路板包括主板和电源板,主板上设置有主控电路、第一电源电路和外部功能电路,主控电路和外部功能电路分别与第一电源电路电连接,电源板上设置有背光电路和第二电源电路,背光电路和第一电源电路分别与第二电源电路电连接,主控电路与背光电路电连接。本技术不仅降低了控制电路板的设计难度,还避免了物料浪费,有利于节省制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郑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