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框结构、MiniLED背光源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16759发布日期:2023-10-22 07:3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框结构、MiniLED背光源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mini led背光源,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胶框结构、mini led背光源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1、mini led背光源是通过将若干红绿蓝三色光led芯片进行矩阵排列得到的直下式背光源,兼具亮度更高、发光效率更好和功耗低的优良效果,但是,目前mini led的led芯片在发光时,多方向发光,造成不同尤其是相邻区域的led芯片之间,互有光线串扰,造成在局部调光时,出现光晕效应,严重影响画质显示效果。

2、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与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框结构、mini led背光源及显示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mini led背光源存在光线串扰的问题。

2、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胶框结构,用于mini led背光源,其包括:

3、边框,所述边框设置为框形;

4、底板,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边框的内部;

5、若干反光槽,若干所述反光槽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反光槽的槽底上设置有光源孔。

6、可选的,所述反光槽的槽底面积小于所述反光槽的槽口面积。

7、可选的,所述反光槽的形状设置为金字塔形或锥形。

8、可选的,相邻所述反光槽的间隔为6-25mm;

9、所述反光槽的槽口宽度为20-40mm;

10、所述反光槽的槽底宽度为10-25mm;

11、所述反光槽的槽口开口角度为45-120°;

12、所述反光槽的侧槽壁的延伸长度为5-25mm;

13、所述反光槽的槽口与槽底的间距为4-18mm。

14、可选的,所述底板还包括:

15、板体,若干所述反光槽均开设于所述板体的上端面上;

16、灯板沉槽,所述灯板沉槽设置于所述板体的下端面处,所述光源孔连通所述反光槽和灯板沉槽。

17、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mini led背光源,其包括胶框结构,所述胶框结构包括边框、底板和若干反光槽,所述边框设置为框形,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边框的内部;若干所述反光槽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反光槽的槽底上设置有光源孔。

18、可选的,所述mini led背光源还包括led灯板,所述led灯板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若干led芯片;

19、所述底板包括板体和灯板沉槽,若干所述反光槽均开设于所述板体的上端面上,且所述反光槽的槽底面积小于所述反光槽的槽口面积;所述灯板沉槽设置于所述板体的下端面处,所述光源孔连通所述反光槽和灯板沉槽;

20、其中,所述基板容置于所述灯板沉槽中,所述led芯片一一对应穿过所述光源孔,并伸入所述反光槽中。

21、可选的,所述mini led背光源还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边框上的扩散板、第一膜片、分光膜片、下增光片、上增光片和遮光胶,其中,所述第一膜片设置为qd膜片或荧光膜片,所述遮光胶设置于所述上增光片的棱边处。

22、可选的,相邻所述反光槽的间隔为6-25mm,所述反光槽的槽口宽度为20-40mm,所述反光槽的槽底宽度为10-25mm,所述反光槽的槽口开口角度为45-120°,所述反光槽的侧槽壁的延伸长度为5-25mm;

23、所述led芯片的最高点与所述板体的上端面的间距为2-8mm;

24、所述板体的上端面与所述扩散板的下端面的间距为0.5-2.5mm。

25、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如上所述的mini led背光源。

26、有益效果: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胶框结构、mini led背光源及显示设备,所述胶框结构通过在边框内部设置底板,并在底板上开设若干反光槽,并在所述反光槽的槽底上开设光源孔,相对于现有仅仅具边框的胶框结构,可以将灯板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下端面处,并将光源如led芯片自所述光源孔伸入所述反光槽中,进而由所述反光槽的槽壁对所述光源发射处的光线进行反射,进而限定所述光源的发射角度,进而避免不同光源之间出现光线串扰,避免出现光晕效应,提升画质显示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胶框结构,用于mini 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槽的槽底面积小于所述反光槽的槽口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槽的形状设置为金字塔形或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还包括:

6.一种mini 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胶框结构,所述胶框结构包括边框、底板和若干反光槽,所述边框设置为框形,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边框的内部;若干所述反光槽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反光槽的槽底上设置有光源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mini 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mini 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mini led背光源还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边框上的扩散板、第一膜片、分光膜片、下增光片、上增光片和遮光胶,其中,所述第一膜片设置为qd膜片或荧光膜片,所述遮光胶设置于所述上增光片的棱边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mini 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10.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mini led背光源。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液晶模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胶框结构、Mini LED背光源及显示设备,胶框结构包括边框,设置为框形;底板,底板连接于边框的内部;若干反光槽,若干反光槽设置于底板上,且反光槽的槽底上设置有光源孔。通过在边框内部设置底板,并在底板上开设若干反光槽,并在反光槽的槽底上开设光源孔,相对于现有仅仅具边框的胶框结构,可以将灯板安装在底板的下端面处,并将光源如LED芯片自所述光源孔伸入所述反光槽中,进而由反光槽的槽壁对光源发射处的光线进行反射,进而限定光源的发射角度,进而避免不同光源之间出现光线串扰,避免出现光晕效应,提升画质显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徐贤强,饶巍巍,潘连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