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用静脉输液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90121发布日期:2023-12-07 02:30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教学用静脉输液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用教学设备,具体为一种教学用静脉输液模型。


背景技术:

1、静脉输液训练中大多会选择带有管路的模拟手臂模型,现有模型一般是直接采用塑胶模仿人体皮肤,在塑胶内部固定仿真血管,在塑胶皮肤经过反复穿刺后,表层容易裂开无法恢复,只能全部更换整个皮肤模块,使用成本较高,而且皮肤模块为单层整体,仿真度不高,弹性比较差,仿真血管在经过多次穿刺后容易破裂,导致内部模拟血液流出,污染模型,而血管难以取出进行更换,维修困难,增加使用成本,另外现有技术中,模拟手臂在使用时大多直接放置在台面上,缺乏固定装置,容易导致手臂滚动或者移位,不方便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教学用静脉输液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学用静脉输液模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教学用静脉输液模型,包括手部模型,所述手部模型内部插接有芯轴,所述手部模型包括仿真皮肤层、水凝胶层和防穿透层,所述仿真皮肤层、水凝胶层和防穿透层从外至里依次通过魔术贴连接层连接,所述手部模型内部设置有卡接孔,所述卡接孔内卡接有仿真血管,所述手部模型侧面分别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与仿真血管连接,所述手部模型底部活动卡接有承托底座,所述承托底座上端设置有弧形凹槽。

3、优选的,所述卡接孔内壁上设置有防滑吸水层。

4、优选的,所述承托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卡柱,所述手部模型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和卡柱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卡柱活动卡接在卡槽内。

5、优选的,所述承托底座底端设置有吸盘。

6、优选的,所述手部模型包括上半弧部和下半弧部,所述上半弧部和下半弧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板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贯穿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教学用静脉输液模型通过将整个手部模型分为上半弧部和下半弧部两个部分,并利用连接耳板和固定螺栓的配合进行可拆卸连接,便于分别对手部模型的上下两半分别进行更换,减小更换的成本,通过仿真皮肤层、水凝胶层和防穿透层三层组成手部模型,并利用魔术贴连接层连接,便于对手部模型的每一层进行拆卸更换以及清洗,增加手部模型的灵活性,进一步减小更换成本,另外通过水凝胶层提高了对皮肤弹性的仿真模拟度,通过将手部模型的每一层拆开后,可将仿真血管取出进行清洗或者更换,提高了维修的便捷性,利用承托底座上的弧形凹槽对手部模型进行承托定位,提高稳定性,避免移位。



技术特征:

1.一种教学用静脉输液模型,包括手部模型(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模型(1)内部插接有芯轴(8),所述手部模型(1)包括仿真皮肤层(11)、水凝胶层(12)和防穿透层(13),所述仿真皮肤层(11)、水凝胶层(12)和防穿透层(13)从外至里依次通过魔术贴连接层(14)连接,所述手部模型(1)内部设置有卡接孔(9),所述卡接孔(9)内卡接有仿真血管(10),所述手部模型(1)侧面分别连接有进液管(16)和出液管(17),所述进液管(16)和出液管(17)分别与仿真血管(10)连接,所述手部模型(1)底部活动卡接有承托底座(18),所述承托底座(18)上端设置有弧形凹槽(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用静脉输液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孔(9)内壁上设置有防滑吸水层(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用静脉输液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底座(18)上端固定连接有卡柱(20),所述手部模型(1)上设置有卡槽(21),所述卡槽(21)和卡柱(20)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卡柱(20)活动卡接在卡槽(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用静脉输液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底座(18)底端设置有吸盘(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用静脉输液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模型(1)包括上半弧部(2)和下半弧部(3),所述上半弧部(2)和下半弧部(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板(4),所述连接耳板(4)上设置有连接孔(5),所述连接孔(5)内贯穿设置有固定螺栓(6),所述固定螺栓(6)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教学用静脉输液模型,包括手部模型,所述手部模型包括仿真皮肤层、水凝胶层和防穿透层,所述手部模型内部设置有卡接孔,所述卡接孔内卡接有仿真血管,所述手部模型侧面分别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手部模型底部活动卡接有承托底座。该种教学用静脉输液模型便于分别对手部模型的上下两半分别进行更换,减小更换的成本,通过仿真皮肤层、水凝胶层和防穿透层三层组成手部模型,并利用魔术贴连接层连接,便于对手部模型的每一层进行拆卸更换以及清洗,利用承托底座上的弧形凹槽对手部模型进行承托定位,提高稳定性,避免移位。

技术研发人员:鲁维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新尔悦教学模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