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97924发布日期:2024-03-13 20:4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智能座舱,具体为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


背景技术:

1、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是基于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和智能座椅技术,结合智能化培训外壳设计而开发,旨在提供高度真实的虚拟体验和全方位的操作培训,使用户能够在安全控制的前提下,感受和感知受限空间作业特点,进行高难度和高风险场景的实操练习,从而有效提高其应对受限空间作业操作与应急处置能力。

2、一些特定行业,如航空、航天和石油化工等受限空间作业环境,我们发现传统培训和模拟方式存在诸多局限性,难以真实再现复杂的操作场景和互动应急处置,这些问题限制了培训效果和学员体验,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以解决传统培训和模拟方式存在诸多局限性,难以真实再现复杂的操作场景和互动应急处置,这些问题限制了培训效果和学员体验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包括底板和第一壳体,所述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第一壳体内侧固定连接有下平台,所述下平台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平台,所述第一壳体内侧开设有烟雾孔,所述第一壳体内侧固定连接有风流箱,所述风流箱内侧开设有热风孔,所述风流箱一侧固定连接有热风机,所述第一壳体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侧设有led主灯,所述第一壳体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挂环,所述挂环下端设有辅助灯,所述螺栓一侧固定连接有风壳,所述风壳内侧开设有集风槽,所述风壳内侧开设有第一风孔,所述风壳内侧开设有第二风孔,所述风壳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遮罩,所述第一遮罩内侧固定连接有主风机,所述风壳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遮罩,所述第二遮罩内侧固定连接有辅助风机,所述第二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有座椅。

4、优选的,所述风流箱内侧开设的热风孔数量若干,所述热风孔与热风机连通,所述热风机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内侧。

5、优选的,所述电动缸的数量三个,所述上平台上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内侧,所述上平台的形状三角体。

6、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通过遮布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下端内侧,所述第一壳体与螺栓下端内侧设置支撑平台,所述遮布的数量若干。

7、优选的,所述烟雾孔的数量若干,所述烟雾孔开设在第一壳体与螺栓内侧,所述烟雾孔内侧与烟雾发生器连通,所述主风机与第二风孔连通,所述第二遮罩与第一风孔连通。

8、优选地,还包括vr眼镜,所述vr眼镜与控制器(28)电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电动缸、烟雾孔、风流箱、热风孔、热风机、led主灯、辅助灯和烟雾发生器,在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智能座椅底部电缸摆动带动座椅的移动与震动,已达到运行vr课件过程中,模拟真实作业时,座椅出现的移动和震动,增强学员在虚拟环境中的身临其境感,使培训更加真实和沉浸,热风与烟雾系统,提高学员的注意力和参与度,增强了培训效果,辅助灯具拟在受限空间中的昏暗灯光,营造真实受限空间作业氛围,增强虚拟场景的真实感,并在实训过程中起到应急灯光的作用。



技术特征:

1.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包括底板(1)和第一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2)通过螺栓(3)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4),所述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8),所述第一壳体(2)内侧固定连接有下平台(6),所述下平台(6)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缸(8),所述电动缸(8)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平台(9),所述第一壳体(2)内侧开设有烟雾孔(10),所述第一壳体(2)内侧固定连接有风流箱(11),所述风流箱(11)内侧开设有热风孔(12),所述风流箱(11)一侧固定连接有热风机(13),所述第一壳体(2)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4),所述固定架(14)内侧设有led主灯(15),所述第一壳体(2)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挂环(16),所述挂环(16)下端设有辅助灯(17),所述螺栓(3)一侧固定连接有风壳(20),所述风壳(20)内侧开设有集风槽(21),所述风壳(20)内侧开设有第一风孔(22),所述风壳(20)内侧开设有第二风孔(23),所述风壳(20)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遮罩(24),所述第一遮罩(24)内侧固定连接有主风机(25),所述风壳(20)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遮罩(26),所述第二遮罩(26)内侧固定连接有辅助风机(27),所述第二壳体(4)上端固定连接有座椅(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流箱(11)内侧开设的热风孔(12)数量若干,所述热风孔(12)与热风机(13)连通,所述热风机(13)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2)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缸(8)的数量三个,所述上平台(9)上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4)内侧,所述上平台(9)的形状三角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4)通过遮布(19)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2)下端内侧,所述第一壳体(2)与螺栓(3)下端内侧设置支撑平台,所述遮布(19)的数量若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孔(10)的数量若干,所述烟雾孔(10)开设在第一壳体(2)与螺栓(3)内侧,所述烟雾孔(10)内侧与烟雾发生器(18)连通,所述主风机(25)与第二风孔(23)连通,所述第二遮罩(26)与第一风孔(2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vr眼镜,所述vr眼镜与控制器(28)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智能座舱技术领域,尤其为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包括底板和第一壳体,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第一壳体内侧固定连接有下平台,下平台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缸,电动缸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平台,第一壳体内侧开设有烟雾孔,第一壳体内侧固定连接有风流箱,风流箱内侧开设有热风孔,本技术中,增强学员在虚拟环境中的身临其境感,沉浸式VR实训设备弥补了传统受限空间培训模式和线下培训模式的不足,提供了超越实际限制的虚拟培训体验,个性化学习和实操练习,降低培训成本,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翟毓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稻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