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支气管镜手术的仿真培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04519发布日期:2024-05-17 12:13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支气管镜手术的仿真培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学培训模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支气管镜手术的仿真培训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支气管镜介入手术是一种新型的呼吸系统疾病手术治疗方式,主要通过在人体自然气道入口,如鼻腔、口腔,插入支气管镜,然后根据支气管镜前端镜头传回的人体气道内部影像,判断病症,再结合支气管镜的治疗通道,放置相关的治疗器械进入人体气道,进行活检或治疗。由于采用了微创介入的技术手段,手术创伤小,手术恢复期短等优点,近几年手术量不断增多,成为呼吸道疾病诊断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但同时,微创介入技术是在内镜引导下进行,同时人体气道,特别是分支支气管数量多,结构复杂,对医生的手术操作要求极高,手术困难,所以导致该种手术的学习曲线较长,因此急需相关培训产品帮助医生学习掌握手术技巧,缩短手术的学习曲线。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225807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多功能、仿真支气管镜诊疗操作模拟器,包括支气管树模型和附属设备,附属设备包括长方形透明容器和外插式标本置入管,支气管树模型位于长方形透明容器内部底端;支气管树模型的气管段通过长方形透明容器前侧的出孔伸出到长方形透明容器外部;长方形透明容器左右两端配有搭扣式固定条带,使用固定带将长方形透明容器进行固定,再进行后续的模拟教学。

3、针对上述相关技术,现有技术中,直接通过在长方形透明容器对模型进行模拟手术,采用这样的设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很难让医生能够清楚地看到内部的情况,当医生实际操刀时,对于产生的问题也很难及时地发现,影响教学的效果,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培训装置对于医生教学的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支气管镜手术的仿真培训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支气管镜手术的仿真培训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支气管镜手术的仿真培训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磁导航发射平台与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模拟人体的呼吸系统模型,所述电磁导航发射平台与所述呼吸系统模型配合用于仿真支气管;所述电磁导航发射平台一侧设置有用于培训操作的操作组件,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电磁导航发射平台电连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培训时,通过获得真实人体呼吸系统三维数据,据此设计支气管镜培训所需要的气道三维场景,将呼吸系统模型安装于安装板上,在操作组件的作用下对呼吸系统模型进行操作培训,配合电磁导航发射平台的仿真技术,让支气管镜培训在逼真的气道环境下进行,同时能够记录支气管镜的操作路径数据,在培训结束后能对培训的过程进行反馈,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手术器械在模拟培训过程中能传递出与真实人体呼吸系统解剖结构及相近的操作手感,保证医生的培训效果。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案,解决了力反馈装置笨重且成本高的问题,为呼吸科医生培训提供了一种容易操作,培训效果好及成本投入适中的支气管镜模拟系统解决方案。

5、可选的,所述呼吸系统模型包括气管模型,所述气管模型为1:1高仿气道模型且用于医生训练使用,所述气管模型内设置有病变模块。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获得真实人体呼吸系统三维数据,据此设计支气管镜培训所需要的气道三维场景,然后制作出1:1的高仿真气道模型,让支气管镜培训在逼真的气道环境下进行,同时能够记录支气管镜的操作路径数据,在培训结束后能对培训的过程进行反馈,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手术器械在模拟培训过程中能传递出于真实人体的结构及相近的操作手感,保证医生的培训效果。

7、可选的,所述操作组件包括手柄、插入管与导光管;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插入管固定连接,所述手柄的侧壁与所述导光管固定连接,所述插入管内设置有摄像组件,所述导光管内设置有导光组件,所述手柄的侧壁上开设有活检口,所述活检口与所述插入管连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连接插入管与导光管,将插入管沿气管模型移动,通过导光管对摄像组件提供光源进行拍摄气管模型内的位置照片传递至主机内进行反馈,使得医生手术的模拟场景与现实手术的贴合度高,通过手柄上的活检口与插入管连通,可以通过活检口进行微创手术的模拟,可以提供更多手术场景的模拟。

9、可选的,所述摄像组件包括目镜,所述目镜嵌于所述插入管远离所述手柄的端部,所述目镜靠近所述插入管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微型图像传感器,所述微型图像传感器与所述导光组件连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入管内安装摄像组件,可以更为便捷地观察手术的场景,提高使用仿真培训装置的便捷性。

11、可选的,所述呼吸系统模型底部设置有定位插块,所述安装板侧壁插接有锁定杆,所述锁定杆插接于所述定位插块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定杆与定位插块插接配合,从而可以更为稳定地锁定呼吸系统模型,提高使用呼吸系统模型的牢固度。

13、可选地,所述安装板侧壁开设有与所述锁定杆插接配合的锁定槽,所述锁定槽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驱动所述锁定杆插接于所述定位插块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复位弹簧可以使锁定杆能够更为稳定地锁定定位插块,提高呼吸系统模型固定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呼吸系统模型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定位槽插接配合的定位柱。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与定位槽插接配合,从而可以使呼吸系统模型固定得更为稳定,提高使用呼吸系统模型的牢固度。

17、可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刹车万向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座的底端固定连接刹车万向轮,可以根据手术训练地点将整个仿真导航培训装置搬运至需要放置的位置,且通过刹车万向轮也可以更为稳定固定,提高使用仿真培训装置的便捷性。

1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培训时,通过获得真实人体呼吸系统三维数据,据此设计支气管镜培训所需要的气道三维场景,将呼吸系统模型安装于安装板上,在操作组件的作用下对呼吸系统模型进行操作培训,配合电磁导航发射平台的仿真技术,让支气管镜培训在逼真的气道环境下进行,同时能够记录支气管镜的操作路径数据,在培训结束后能对培训的过程进行反馈,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手术器械在模拟培训过程中能传递出与真实人体呼吸系统解剖结构及相近的操作手感,保证医生的培训效果。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案,解决了力反馈装置笨重且成本高的问题,为呼吸科医生培训提供了一种容易操作,培训效果好及成本投入适中的支气管镜模拟系统解决方案;

21、2.通过获得真实人体呼吸系统三维数据,据此设计支气管镜培训所需要的气道三维场景,然后制作出1:1的高仿真气道模型,让支气管镜培训在逼真的气道环境下进行,同时能够记录支气管镜的操作路径数据,在培训结束后能对培训的过程进行反馈,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手术器械在模拟培训过程中能传递出于真实人体的结构及相近的操作手感,保证医生的培训效果;

22、3.锁定杆与定位插块插接配合,从而可以更为稳定地锁定呼吸系统模型,提高使用呼吸系统模型的牢固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