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非遗文化体验系统

文档序号:37558190发布日期:2024-04-09 17:50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非遗文化体验系统

本发明涉及非遗文化体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非遗文化体验系统。


背景技术:

1、非物质文化,是指那些非物质形态的、有艺术价值或历史价值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如风俗、武术、歌舞等。

2、当前比较成熟的非遗展示与传播形态有两种:一是生态博物馆,从而革新传统博物馆以文物展陈为主的展示空间概念,可以利用历史建筑群作为展示场所,或者在现代建筑中营造传统街景等,二是文化中心,包括以普及性教育为目的的体验中心以阐释与导览为目的的遗产地游客中心,兼具展示与传习功能的传统文化中心等,都是现阶段非遗展示空间的可实践模式。

3、但是现有技术中所提出的公开号为cn110135292b的专利申请,其通过监控分类模块和数据解析单元结合相关规则对人群进行分类,得到若干种人群类别,之后借助表现监控模块和数据跟随单元对各种人群类别在观看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候的具体表现,并结合相关规则和算法计算得到该人群类别的倾向类型,之后再进行一定数据积累之后,可根据监控分类模块和数据解析单元自动判定关看人员的人群类别,并自动播放该类型人群类别的倾向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发明能够对人群类别进行自主分类,并统计出各类人群倾向了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并进行自动推荐,本发明简单有效,且易于实用,但是现在的非遗文化系统可以对各种非遗文化进行整体收纳,便于人员进行查看和了解,然而现在的系统可以对各种非遗文化进行收纳体验,确无法对非遗文化进行实践体验,从而会降低人员对非遗文化的了解程度。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非遗文化体验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非遗文化体验系统,解决了现在的系统可以对各种非遗文化进行收纳体验,确无法对非遗文化进行实践体验,从而会降低人员对非遗文化的了解程度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非遗文化体验系统,包括:

3、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的输入端分别无线连接有内容控制模块、录入模块和数据混合模块,所述内容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无线连接有ar体验模块;

4、数据解析模块,所述数据解析模块的输出端无线连接于所述数据混合模块的输入端;

5、数据跟随模块,所述数据跟随模块的输出端无线连接于所述数据混合模块的输入端;

6、储存模块,所述储存模块的输出端无线连接于所述内容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7、所述ar体验模块的输出端无线连接有分类模块,所述分类模块包括戏剧模块、陶瓷模块、皮影模块和手工模块。

8、优选的,所述戏剧模块包括戏剧了解单元、戏剧选择单元、服装选择单元和戏剧体验单元。

9、优选的,所述陶瓷模块包括陶瓷了解单元、陶瓷产品单元和手工操作单元。

10、优选的,所述皮影模块包括皮影了解单元、皮影操作单元和皮影体验单元。

11、优选的,所述手工模块包括手工类型单元、类型分类单元和手工实践单元。

12、优选的,所述数据解析单元接收监控分类模块传输的人像信息并对人像信息进行区别分类处理得到人群类别,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13、s1、获取到该人像信息的身高;

14、s2、获取到人像信息中的头部信息,自动判断其性别为男或者女;

15、s3、获取到该人像信息中的人脸信息,对其进行具象化处理。

16、优选的,所述s3中的具象化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7、s31、获取到人脸信息;

18、s32、将人脸信息线条化,获取到该人脸信息的脸部轮廓线;

19、s33、获取到脸部轮廓中出现的横竖线条数;

20、s34、将横竖线条数。

21、优选的,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将控制模型传输到存储模块进行实时存储,所述存储模块在接收到新的控制模型时会替代原有控制模型进行存储。

22、优选的,所述数据解析模块用于将人群类别进行标记,还用于将人群类别传输到服务器和数据混合模块中。

23、优选的,所述数据跟随模块用于将非遗类型对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该人物信息的接受值传输到数据混合模块中。

2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非遗文化体验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5、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非遗文化体验系统,在ar体验模块中设置分类模块、戏剧模块、陶瓷模块、皮影模块和手工模块,可以在对非遗文化进行集中整理和储存后,观看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不同非遗文化进行选取,可以对选取后的非遗文化进行了解,然后通过ar的模式进行体验,从而可以增加观看人员对选取后的非遗文化进行深刻的了解和记忆。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非遗文化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非遗文化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戏剧模块包括戏剧了解单元、戏剧选择单元、服装选择单元和戏剧体验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非遗文化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模块包括陶瓷了解单元、陶瓷产品单元和手工操作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非遗文化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影模块包括皮影了解单元、皮影操作单元和皮影体验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非遗文化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工模块包括手工类型单元、类型分类单元和手工实践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非遗文化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解析单元接收监控分类模块传输的人像信息并对人像信息进行区别分类处理得到人群类别,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非遗文化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具象化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非遗文化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将控制模型传输到存储模块进行实时存储,所述存储模块在接收到新的控制模型时会替代原有控制模型进行存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非遗文化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解析模块用于将人群类别进行标记,还用于将人群类别传输到服务器和数据混合模块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非遗文化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跟随模块用于将非遗类型对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该人物信息的接受值传输到数据混合模块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非遗文化体验系统,包括:服务器,服务器的输入端分别无线连接有内容控制模块、录入模块和数据混合模块,内容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无线连接有AR体验模块,AR体验模块的输出端无线连接有分类模块,分类模块包括戏剧模块、陶瓷模块、皮影模块和手工模块。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非遗文化体验系统,在AR体验模块中设置分类模块、戏剧模块、陶瓷模块、皮影模块和手工模块,可以在对非遗文化进行集中整理和储存后,观看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不同非遗文化进行选取,可以对选取后的非遗文化进行了解,然后通过AR的模式进行体验,从而可以增加观看人员对选取后的非遗文化进行深刻的了解和记忆。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黄茜,张阔,夏欢,黎卿,肖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