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46587发布日期:2024-04-08 13:51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技术一般涉及显示,具体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作为一种电流型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作为一种电流型发光器件,因其所具有的自发光、快速响应、宽视角和可制作在柔性衬底上等特点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高性能显示领域当中。oled显示装置按照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pmoled(passive matrixdriving oled,无源矩阵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和amoled(active matrix driving oled,有源矩阵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两种。由于amoled显示器具有低制造成本、高应答速度、省电、可用于便携式设备的直流驱动、工作温度范围大等优点,amoled得到了显示技术开发商日益广泛的关注。

2、由于amoled显示器具有低制造成本、高应答速度、省电、可用于便携式设备的直流驱动、工作温度范围大等优点,amoled得到了显示技术开发商日益广泛的关注。然而,在像素电路中,驱动晶体管的迁移率、阈值电压等因素可能使驱动各oled的驱动电流不一致,进而导致显示面板显示亮度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可以同时对像素进行阈值补偿和迁移率漂移补偿,保证显示均一性,提高显示效果。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子电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发光控制子电路、第二发光控制子电路、第三发光控制子电路、发光元件、写入子电路、第一复位子电路,其中,

3、所述驱动子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

4、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子电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在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一电源端的电压施加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

5、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子电路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子电路和所述驱动子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用于在第二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与断开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子电路与所述驱动子电路的电连接;

6、所述第三发光控制子电路与所述驱动子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在第三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与断开所述驱动子电路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电连接,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端电连接;

7、所述写入子电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用于在第一栅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数据电压端的电压施加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

8、所述第一复位子电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栅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二电源端的电压施加至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子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

9、可选地,所述驱动子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一发光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端用于提供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11、可选地,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二发光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端用于提供所述第二发光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

12、可选地,所述第三发光控制子电路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三发光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发光控制端用于提供所述第三发光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

13、可选地,所述写入子电路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一栅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栅控制端用于提供所述第一栅控制信号,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数据电压端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14、可选地,所述第一复位子电路包括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栅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15、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复位子电路,所述第二复位子电路与所述驱动子电路的第二端电连接,用于在第二栅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二电源端的电压施加至所述驱动子电路的第二端。

16、可选地,所述第二复位子电路包括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栅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栅控制端用于提供所述第二栅控制信号,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

17、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应用于如以上任一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初始化阶段、补偿阶段、第一数据输入阶段、第二数据输入阶段、发光阶段,其中,

18、在所述初始化阶段,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电源端的电压施加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写入子电路在第一栅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数据电压端的电压vref施加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复位子电路在所述第一栅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二电源端的电压施加至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

19、在所述补偿阶段,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子电路在所述第二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驱动子电路的电连接,所述第三发光控制子电路在所述第三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所述驱动子电路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子电路、所述驱动子电路、所述第三发光控制子电路放电;

20、在所述第一数据输入阶段,所述写入子电路在第一栅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数据电压端的电压vdata施加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复位子电路在所述第一栅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二电源端的电压施加至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充电;

21、在所述第二数据输入阶段,所述写入子电路在第一栅控制信号的控制下继续将数据电压端的电压vdata施加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子电路在所述第二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断开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驱动子电路的电连接,所述第三发光控制子电路在所述第三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断开所述驱动子电路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停止放电;

22、在所述发光阶段,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子电路在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子电路在第二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一电源端的电压施加至所述驱动子电路,所述第三发光控制子电路在第三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驱动电流施加至所述发光元件。

23、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以上任一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

2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以及驱动方式,可以同时对作为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晶体管进行阈值补偿和迁移率漂移补偿,在显示面板上各个像素驱动电路在发光阶段中,相同的数据电压vdata信号时各个像素的驱动电路保持一致,保证了各像素显示亮度的均一性,提高显示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