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写生光学取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1704阅读:19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美术写生光学取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术写生用的光学取景装置,特别能够作为一种美术教学中讲课的教具。它不但能够取景,同时也能够构图、分析透视关系和色彩关系。它适合于美术教学和美术绘画写生。
目前,在美术教学中还没有见到这种美术课教具。当美术课讲到室外写生取景、构图、透视和色彩等关系时和如何将自然景色再现在画纸上的时候,教师们除了作理论讲诉之外,还利用一些写生作品对照剖析或作师范写生讲解,来促使学生们加快对写生画的再现能力。但尽管如此,学生们还仍然是间接地认识和理解。而学生们能够直接认识自然景色,并且能够再现在画纸上,学生们就得还要花费好多时间和心血。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实现一种美术教学工具,来缩短学生们在学习中这一过程。
本发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适合于美术教学中使用的,美术写生光学取景装置。
本发明的实现是这样完成的先通过箱外两侧上的调焦距调试好,然后在根据自己取景构图的需要,在调对好图形。调对图形是通过搬动图形变换装置上的调钮实现的。调钮共有三个调位中间位是正方图形,两侧位各是横长方图形和姿长方图形。这时就可以通过前面的摄影镜头, 自然景物摄进来,然后被图形变换装置中的一块凸透场镜上的磨砂屏平面接收,而形成图象。但它是与实物相反的倒影,所以必须再由后面的放大镜头将这个倒影,进行反转一次并放大在后面的,磨砂玻璃屏上。这时经反转的图象已是与实物象的放大正影。这样就实现了美术写生取景和教学的目的。另外在箱的外两侧还装有画架,绘画写生时可以将它抽出放上画板作画。当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时零部件不多,结构简单便于制作生产。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图形变换器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图形变换器左视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外形部件图。
图5是本发明的左视局部剖视图。
参照图一,指孔〔1〕置在屏上盖〔2〕上,屏上盖〔2〕的两边装有遮光板〔3〕,它上面的小叶接在弧形槽孔〔37〕中并可以活动。当盖开起后由遮光板〔3〕外上的卡簧片支撑(图中未画出)。屏下盖〔35〕小于屏上盖〔2〕的2/3,它只有一叶遮光板〔36〕。当合盖后都进入机箱内〔10〕。象屏〔4〕是一块磨砂玻璃,它由挡框〔5〕用螺钉装在机箱〔10〕的后端。皮腔〔7〕由压圈〔6〕用螺钉分别装在机箱〔10〕的两端,压圈〔6〕是铁的。提柄〔9〕与提柄座〔8〕是金属渡光件,并用螺钉固定在机箱〔10〕的上面。镜头盖〔14〕是以轴装在机箱〔10〕的轴槽内,同时镜头盖〔14〕上还有键销〔64〕,这样开盖后将它插进键槽内盖〔14〕就可以支撑了。但这个键槽要浅于镜头盖〔14〕的轴槽。镜头盖〔14〕关上后由挂销〔17〕与卡钩〔23〕相挂。皮腔〔7〕内的镜头〔11〕是放大的头。它装在架板〔20〕上,并与皮腔〔12〕连接,皮腔〔12〕前端又与图形变换器〔22〕相连接。但它是用螺钉固定在挡板〔15〕。挡板〔15〕是塑料的上在支板〔24〕上,支板〔24〕是活的用螺钉在机箱〔10〕上。图形变换器〔22〕用螺钉上在挡板〔15〕上,它的上面有变图搬钮〔13〕。图形变换器〔22〕与皮腔〔19〕连接,皮腔〔19〕又与架板〔20〕连接,架板〔20〕上装有摄影镜头〔18〕。架板〔20〕与活臂〔21〕相连接,活臂〔21〕的直头上有两孔,上孔是螺孔与螺杆〔26〕相连接,下孔是光滑孔与滑动杆〔27〕相连接。螺杆〔26〕的一端套着一个螺杆〔28〕,它与活臂〔29〕相连接。活臂〔29〕的上端与镜头〔11〕上的架板相连接。锥齿轮〔32〕与螺杆〔26〕连接,锥齿轮〔33〕与螺杆〔28〕连接,同时这两锥齿轮〔32〕、〔33〕又分别与传动杆〔65〕、手轮〔61〕相连接。这样就可以转动手轮〔61〕来调试焦距了。另外它们都装置在架盘〔25〕中,架盘〔25〕用螺钉固定在机箱底〔34〕上。三角架螺孔座〔30〕装置在机箱底〔34〕处,并是一铜件由螺钉〔31〕固定。图二中的场镜〔38〕装在外盘〔46〕内,由挡圈〔45〕用螺钉上在外盘〔46〕上,场镜〔38〕的底平面是磨砂面。变图环〔39〕也装在外盘〔46〕内,并且上面有一搬钮〔13〕和置有平槽孔〔40〕、斜槽孔〔43〕、外盘〔46〕内还装有一个压板〔47〕,它的上面置有4个轴柱〔51〕的轴孔和4个推柱〔50〕的弧形槽孔〔52〕,同时压板〔47〕的中部是一等边方孔。压板〔47〕与内盘〔48〕的之间装有4个推盘〔49〕,它的上面有推柱〔50〕与拧在内盘〔48〕上的轴柱〔51〕。轴柱〔51〕上还绕着弹簧〔41〕,它的一端固定在压板〔47〕上小孔内,一端拨在推柱〔50〕上用来复位推盘〔49〕。内盘〔48〕的中部是等边方形图框。并且4个边上各装一个置有弹簧〔42〕的叶片〔44〕,同时相对应的两叶片同步开关。当搬钮〔13〕放在中间时4个叶片〔44〕全部打开,当把搬钮〔13〕放到端位时,就被变图环〔39〕上的斜槽孔〔43〕,通过推柱〔50〕推动推盘〔49〕,将叶片〔44〕相对应的两叶推关。这就达到了变图形的目的。轴螺钉〔56〕是上、下屏盖〔2〕、〔35〕的轴钉。图四中的画架是由支臂〔57〕、拉板〔58〕、槽板〔59〕和紧钮〔60〕构成。拉板〔58〕共两节,末节底端有一可以放下的小脚,放下后与拉板〔58〕成直角,画板可以放在上面。槽板〔59〕由螺钉固定在机箱〔10〕上槽里。支臂〔57〕上有两个卡口是用来卡在紧钮上和卡在卡柱〔62〕上起支撑作用的。调焦手轮〔61〕分别置在机箱〔10〕的两侧,它是用来调对镜头〔11〕、镜头〔18〕的焦距的。机箱〔10〕的底部有4只足腿〔63〕。
权利要求
本发明是一种美术写生光学取景装置,它主要适用于美术教学中,作为一种教具使用。其特征在于由一个机箱[10],上面有一提柄[9],机箱[10]的后端有一用来遮光,保护象屏[4]的,并由上下两盖构成的屏盖[2]、[35],同时上面还有6片遮光板[3]、[36],在此处还装有一个磨砂玻璃象屏[4],机箱[10]的前端有一个伸出部位与镜头盖[14]连接,机箱[10]内装有一个皮腔[7],皮腔[7]的前端挡板[15]上装有图形变换装置变图器[22],它的两端连接着皮腔[12]、皮腔[19],并各连接一个镜头[11]、镜头[18],变图器[22]内还装有搬钮[13]、场镜[38]、变图环[39]、叶片[44]、挡圈[45]、外盘[46]、压板[47]、内盘[48],推盘[49]及弹簧[41]、[42],变图环[39]中带有4个平槽孔[40]、4个斜槽孔[43],压板[47]上还有4个弧形槽孔[52],并且由挡圈[54]固定,镜头[11]、[18]还各连接一个活臂[21]、[29],活臂[21]、[29]又分别与螺杆[26]、[28]、滑动杆[27]连接,螺杆[26]、[28]的端部各有锥齿轮[32]、[33]与调焦手轮[61,手轮[61]上还有一个传动杆[65],这里还有架盘[25]用螺钉固定,机箱[10]的外两侧上还装有一个带有支臂[57]、拉板[58]、槽板[59]及紧钮的画架,机箱[10]的底部还有螺钉孔座[30]与足腿[63]。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术写生光学取景装置,特别能够作为一种美术教学中的讲课教具。它是由调焦装置、摄影物镜、场镜及放大物镜、图形变换器装置和磨砂玻璃屏构成。另外装有画架、当采用本发明绘画写生取景时,先将镜头焦距调对好,然后在根据自己写生取景或讲课构图的需要选对好图形。这样就达到了美术写生和美术教学取景讲课的目的。
文档编号G09B11/10GK1030839SQ87105018
公开日1989年2月1日 申请日期1987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1987年7月20日
发明者赵楠 申请人:赵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