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景器和摄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06357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取景器和摄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景器和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已经提供了一种用在广播站中的专业摄像设备,其包括摄影机身, 其适合于拍摄物体图像并产生视频信号;取景器,其连接到摄影机身并提 供适合于显示基于上述视频信号的视频的显示器。
在最近几年,诸如液晶显示装置或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具有矩形平板
显示面板的取景器被用作上述取景器。参见日本专利公开号No. Hei 10-23300。取景器设置有用于在摄影机身上支持平板显示器的臂。 臂的一端与旋转部件相连接以便于使其能够围绕提升轴转动,其中提
升轴垂直于竖直延伸的摇摄轴。旋转部件设置在摄影机身上以围绕摇摄轴转动。
此外,臂的另一端连接到显示面板的背面上部,使其能够围绕平行于 提升轴的倾斜轴转动,其中显示面板的背面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位置相 反。
以此方式,臂可以围绕提升轴轴枢转动以调节取景器的竖直位置。此 外,取景器可以围绕倾斜轴轴枢转动,从而调节取景器的显示面的方向。

发明内容
但是,上述传统的取景器使得当距离根据使用者的视力调整使用者的 眼睛与取景器的显示面之间的距离时,将臂绕提升轴旋转以改变显示面的 垂直位置。这不利于改善显示面的能见度。
因为轴枢支持点位于显示面板的上部,增加了使用者的眼睛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在使显示面板绕轴旋转时的变化。这不利于确保显示面的能 见度。
因而,期望提供有利于增加显示面板的能见度和实用性的一种取景器 和摄像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取景器,包括轨道,其可拆卸地 连接到摄像设备;台座,其连接到轨道上,以便于使台座可以在轨道的延
伸方向上移动;显示面板,其形成具有左侧和右侧以及上侧和下侧的矩形 以使其具有其上显示由摄像设备所拍摄的图像的显示面; 一对左右臂,其 用于在台座上支持显示面板;其中,每个臂的一端都可旋转地连接到台座 相应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并且在左侧和右侧内部的竖直方向中间部 分,每个臂的另一端都可旋转地连接到显示面板的背面,其中显示面板的 背面与所述显示面位置相反,显示面板被布置为使得其自身处于显示面位 于台座的上表面的上方、垂直立起于台座的上表面的第一显示状态,以及 处于显示面位于远离台座的位置并朝向远离台座的方向、垂直于上表面的 虚拟延伸表面的第二显示状态;并且在第一显示状态下,当从显示面侧观 察时,左臂和右臂接近显示面板的背面的部分都位于显示面板的轮廓之 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设备,包括框架;以 及取景器,取景器包括轨道,其可移动地连接到摄像设备,台座,其与轨 道相接合,以便于使台座可以在轨道的延伸方向上移动,显示面板,其形 成具有左侧和右侧以及上侧和下侧的矩形以使其具有其上显示由摄像设备 所拍摄的图像的显示面,以及一对左臂和右臂,用于在台座上支持显示面 板;其中,每个臂的一端可旋转地分别连接到台座的左侧和右侧部分之 一,在左侧和右侧内部的竖直方向中间部分,臂的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到 显示面板的背面,显示面板的背面与显示面位置相反,显示面板被布置为 使得其自身处于显示面位于台座的上表面的上方、垂直立起于台座的上表 面的第一显示状态,以及处于显示面位于远离台座的位置并朝向远离台座 的方向、垂直于上表面的虚拟延伸表面的第二显示状态;以及在第一显示 状态下,当从显示面侧观察时,左臂和右臂接近显示面板的背面的部分都位于显示面板的轮廓之内。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取景器可以被安装到摄像设备上,使其可以沿
轨道移动;因此,可以在不改变显示面的垂直位置的情况下,调节使用者
的眼睛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更轻松地视觉地识别 显示面,有利于增加可操作性。
在显示面板的左侧和右侧内部的竖直方向中间部分处,每个臂的另一 端可旋转地连接到显示面板的背面。因此,相对于显示面板的轴枢支撑点 位于其上部分的情况来说,在使得显示面板绕轴旋转时,使用者的眼睛与 显示面之间的距离变化很小。从而有利于确保显示面的可见度。


图1为连接有取景器的摄像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3为从其上除去取景器后的摄像设备的立体图4为图3的侧视图5为示出摄像设备的结构的框图6为安装到摄影机身上的取景器的侧视图7为示出了将取景器安装到摄影机身上的操作的侧视图8为从图7中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视图9为从图7中的箭头B方向观察的视图10为示出处于第一显示状态的显示面板位于轨道的后端的状态的
、图11为示出处于第一显示状态的显示面板位于轨道的前端的状态的
图12为示出处于第二显示状态的显示面板位于轨道的前端的状态的
图13为示出处于第二显示状态的显示面板位于轨道的前端的状态的 立体图14为从图13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视图;图15为示出处于第二显示状态的显示面板位于轨道的后端的状态的
图16为从图15的箭头B方向观察的视图17为从其上除去取景器之后的摄影机身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将要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
首先对根据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0进行描述,之后再对连接到此摄像
设备10的取景器30进行描述。
图1为连接有取景器30的摄像设备10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侧视
图。图3为从其上除去取景器30的摄像设备10的立体图,图4为图3的
侧视图。图5为示出摄像设备10的结构的框图。 (摄像设备10的控制系统) 首先对摄像设备10的控制系统进行描述。 摄像设备IO为用在广播台的工作室中的专业摄像设备。 参考图5,摄像设备IO包括适合于将物体图像引入摄像元件12B的摄
像光学系统16。
摄像元件12B可以使用CCD (电荷耦合器件)、C-MOS (互补型金 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或其他传统公知的摄像元件。
除了摄像元件12B之外,摄像设备10还包括棱镜12A、信号处理部 件12C、控制部件12D、操作部件12E、显示部件12F以及两个I/F (接 口)部件12G和12H。
在本实施例中,分别为三个颜色(红、绿、蓝)设置了三个摄像元件 12B。棱镜12A适合于将摄像光学系统16引入的形成物体图像的光通量分 离为三种颜色(红、绿、蓝),并将他们分别引入分别用于三个颜色的三 个相关摄像元件12B。
信号处理部件12C驱动摄像元件12B并执行例如在从摄像元件12B提 供的视频信号上用于保持满意的信噪比的CDS (相关双倍取样)以及用于 控制增益的AGC (自动增益控制)。此外,信号处理部件12C执行A/D
9(模拟/数字)转换以产生数字信号的视频数据。在执行上述这一系列预处
理之后,信号处理部件12C之后通过预定的压縮技术对预处理的视频数据
进行压縮或编码,其中预定的压縮技术用于产生预定的视频数据。这样产
生的视频数据通过I/F部件12G被从控制部件12D提供给相关外部装置。 此外,信号处理部件12C通过连接器12I将尚未处理为数字信号的模
拟视频信号提供给下述取景器30,从而在取景器30上显示摄取的图像。 附带地,连接器12I设置在下述的图7和图17中的转盘22上。当取
景器30被安装到转盘22上之后,取景器30的连接器3001连接到连接器
121。
两个I/F部件中的一个I/F部件12G适合于将己经从信号处理单元12C 通过控制部件12D所提供的视频数据提供给安装在工作室中的外部装置。
两个I/F部件中的另外一个I/F部件12H适合于交换视频信号并控制 与控制部件12D与取景器30之间的这种交换相关的信号。
操作部件12E由开关、音量等组成,通过对其进行操作可以执行与摄 像设备10的工作有关的各种设置。
显示部件12F由显示器、LED (发光二极管)灯等组成,用于显示摄 像设备10的工作状态。
控制部件12D适合于控制上述的信号处理部件12C、 I/F部件12G和 12H、控制部件12E以及显示部件12F。
具体地,控制部件12D由微型计算机组成。此微型计算机包括CPU (中央处理单元)、用于提供工作区的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用于 存储控制程序的ROM (只读存储器)等,以及外围LSI (大规模集成电 路),其中外围LSI适合于在信号处理部件12C、 1/F部件12G、 12H、操 作部件12E以及显示部件12F之间发送和接收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CPU 执行ROM的控制程序以执行各种控制操作。 (摄像机身12)
如图l和图3所示,摄像设备IO包括前后延伸的摄像机身12和安装 到摄像机身12前部的镜头筒14。
附带地,在摄像机身12中,左侧和右侧分别指的是从后方观察摄像装置10时的左侧和右侧,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上的物侧和摄像元件 侧分别指的是前侧和后侧。
镜头筒14适合于容纳摄像光学系统16 (图5)。 在本实施例中,镜头筒14形成矩形的截面并前后延伸。 参考图3和图4,摄像机身12包括形成其外部的框架20。 框架20包括前后延伸的下部2002和从下部2002的前部向上立起的起 立部2004。
通过将起立部2004的前表面与镜头筒14的后部紧密连接,使得镜头 筒14和框架20连接到一起。
把手2006连接到下部2002的左侧和右侧部分。
如图2所示,下部2002设置有三脚架安装部2008,其上可拆卸地安
装三脚架2的云台4。
参考图3和图4,凹部2010设置在下部2002上并位于起立部2004后
方,以便于向左右侧方向以及上方和下方开放。
如图3和图17所示,转盘22设置在凹部2010的底面2012上,艮口,
在下部2002的上表面上。
转盘22被设定为能够围绕竖直延伸的轴Z旋转。 锁止机构被连接到转盘22上,以便于使其保持在期望的旋转位置。 附带地,旋转地支持转盘22的结构以及将转盘22保持在期望的旋转
位置的锁止机构的结构可以采用传统公知的结构。 (取景器30)
以下给出对于取景器30的描述。
图6为安装到摄影机身12上的取景器30的侧视图。图7为示出了将 取景器30安装到摄影机身12上的操作的侧视图。图8为从图7中的箭头 A方向观察的视图,图9为从图7中的箭头B方向观察的视图。
图10为示出处于第一显示状态的显示面板36位于轨道32的后端的状
^图11;为示出处于第一显示状态的显示面板36位于轨道32的前端的状 态的侧视图。图12为示出处于第二显示状态的显示面板36位于轨道32的前端的状 态的侧视图。图13为示出处于第二显示状态的显示面板36位于轨道32的 前端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4为从图13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视图。
图15为示出处于第二显示状态的显示面板36位于轨道32的后端的状 态的侧视图。图16为从图15的箭头B方向观察的视图。
图17为其上除去取景器30之后的摄影机身12的后视图。
如图6到9所示,取景器30安装到凹部2010,具体地,安装到设置 在凹部2010的底面2012上的转盘22上。
取景器30包括轨道32、台座34、显示面板36以及一对臂38。 (轨道32)
轨道32可以拆卸地连接到转盘22中央。附带地,轨道32的安装可以 采用传统公知的连接结构,诸如使用螺钉。
轨道32以转盘22的直径方向在转盘上延伸,因此在图中示出使其前 后方向延伸。 (台座34)
台座34连接到轨道32使其能够在轨道32的延伸方向上移动。
台座34的轮廓大于转盘22的轮廓。轨道32连接到台座34的下部中央。
台座34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以轨道32的方向延伸。 锁止机构连接到台座34上以使其保持在所期望的位置。 附带地,台座34的结构可移动地连接到轨道32并且用于使台座34保 持在所期望的位置的锁止机构的结构可以采用传统公知的结构。 (臂38)
一对臂38适合于在台座34上支持显示面板36。
如图7和图16所示,每个臂38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到台座34相应的 左侧和右侧。
每个臂38的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到显示面板36的背面3604相应的左 侧和右侧内部的竖直方向中间部分,其中背面3604位于显示面板36的与 显示面3602相反的位置。如图10和16所示,在此实施例中,突出部分3610设置为从背面 3604的竖直方向中间部分突出并向左右方向延伸。每个臂38的另一端都 可旋转地连接到突出部分3610。
参考图9,每个臂38都被构造为使得台座侧线性延伸臂部分40连接 到面板侧线性延伸臂部分42以形成L形。
参考图10,在本实施例中,缺失部分4202设置在面板侧臂部分42宽 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并以面板侧臂部分42的纵向延伸。
缺失部分4202的这种构造具有减少臂38的重量并保持臂38的强度的 优点。
臂38的可旋转地分别连接到台座34的左侧和右侧的这一端为台座侧 臂部分40的与面板侧臂部分42位置相反的一端。
台座侧臂部分40的与面板侧臂部分42位置相反的一端与台座34的左 侧和右侧部分可旋转地分别连接的位置,分别位于左侧和右侧部分延伸方 向的中央位置。
臂38可旋转地分别连接到显示面板36的背面3604的左侧和右侧的竖 直方向中间部分的另一端为面板侧臂部分42的与台座侧臂部分40位置相 反的一端。
保持机构44设置在台座侧臂40的末端可旋转地各自连接到台座34的 左侧和右侧部分的位置。保持机构44适合于保持台座侧臂部分40相对于 台座34的左侧和右侧部分的旋转角。
保持机构46设置在面板侧臂42的末端可旋转地各自连接到竖直方向 中间部分的左侧和右侧的位置。保持机构46适合于保持面板侧臂部分42 相对于竖直方向中间部分的左侧和右侧部分的旋转角。
图10中,参考标号4602表示设置在面板侧臂部分42的上部末端部分 的操作旋钮,其构成保持机构46的一部分。
对于操作旋钮4602的操作使得显示面板36能够自身相对于面板侧臂 部分42旋转或者保持其自身的旋转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缺失部分4202设置在面板侧臂部分42中,并由此确 保设置有操作旋钮4602的面板侧臂部分42的上部末端部分的较宽的宽度。这可以增加操作旋钮的尺寸,有利于增加操作旋钮4602的可操作 性。
附带地,保持机构44、 46可以采用传统公知的结构,诸如掣子机 构、螺旋紧固机构或者摩擦机构。 (显示面板36)
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36包括适合于显示由摄像设备IO所获得的图 像的显示面3602。
显示面板36形成为具有左侧、右侧以及上侧、下侧的矩形。
如图6、 10和11所示,显示面板36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此时显示面 3602立起在台座34的上表面3402的上方并与上表面3402垂直。
在第一显示状态,台座侧臂部分40从可旋转地连接到台座34的部 分,分别沿着台座34的左侧和右侧部分,以从显示面3602出发朝向背面 3604的方向延伸。面板侧臂部分42从延伸方向的末端向上延伸。
因此,在第一状态下,位于显示面板36的背面3604附近的左臂和右 臂38的部分都位于从显示面3602的方向观察时显示面板36的轮廓内,如 图IO所示。
参考图12到图15,显示面板36处于第二显示状态,此时显示面 3602位于台座34的前方,使得其自身垂直于上表面3402的虚构延伸表 面。
在图15所示的第二显示状态下,显示面板36位于远离框架20的后方 位置。此外,摄像光学系统16的光轴L的延长线大致通过显示面3602的 中央。换言之,显示面3602的中央基本上与摄像光学系统16的光轴L一 致。
如图15所示,在第二显示状态下,台座侧臂部分40倾斜,以便于使 其接近面板侧臂部分42的一部分位于比可旋转地连接到台座34的一部分 更高并接近显示面板36的位置。面板侧臂部分42倾斜,以便于可旋转地 连接显示面板36的部分位于比接近台座侧臂部分40的部分更低并接近显 示面板36的位置。
如图12、 14和16所示,在第二显示状态下,从显示面3602的方向观
14察时,左臂和右臂38位于显示面板36的轮廓之内。
附带地,在本实施例中,轨道32在安装到转盘22上时以前后方向延伸。
(使用方法)
以下将给出如何使用本实施例中的取景器30和摄像设备10的描述。
如图9所示,将取景器30的轨道32朝向摄影机身12的转盘22,之 后如图IO所示,将取景器30的轨道32安装到摄影机身12的转盘22上。
从而,将取景器30的连接器3001 (图5)与摄像设备10的连接器 121 (图7, 17)相连接,因此通过连接器121和3001,从摄像设备10的 信号处理部分12C提供的视频信号可以被提供给取景器30。
如图10所示,将转盘22旋转使得允许轨道32调准到摄像设备10的 前后方向上。换言之,使得轨道32平行于摄像光学系统16的光轴L (图 5)。在这种状态下,在轨道32的延伸方向上移动处于第一状态下的取景 器30,以从而允许在不改变显示面3602的竖直位置的情况下,光学地调 整使用者的眼睛与取景器30的显示面3602之间的距离。因此,显示表面 3602可根据使用者的视线而被布置在最方便观察到的位置。
具体地,如果取景器30被移动到如图11所示的轨道32的前端位置, 可以最大化使用者的眼睛与取景器30的显示面3602之间的距离。即使使 用者是远视的,也能够轻松地视觉上识别显示面3602,这有利于增加可操 作性。
在取景器30位于如图12所示的轨道32的前端位置的状态下,枢轴转 动臂38以使得显示面板36处于第二显示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显示面 3602可以在远离摄像机身12的后方位置接近摄像机身12的背面。因此, 使用者可以在最自然的姿势下视觉地识别显示面3602。
如图13到15所示,在取景器30位于轨道32的后端位置的情况下, 轴枢转动臂38使得显示面板36进入第二显示状态。在此状态下,显示面 3602的中央可以与摄像光学系统16的光轴L相对准。因此,使用者能够 以最小的视差视觉识别显示面3602。
因此,如果物体在诸如运动等场景中迅速地移动,可以增强可操作性以允许摄像设备10 (摄像光学系统16)持续跟随此物体。
根据上述的本实施例,因为取景器30被安装到摄像设备IO上以使得 取景器30可以沿轨道32移动并且不改变显示面3602的垂直位置,因此使 用者的眼睛与显示面板36的显示面3602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视 力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容易地识别显示面3602,这有利于增强可操作性。
每个臂38的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到相应的左侧和右侧的竖直方向中 间部分,其中左侧和右侧包括在显示面板36的背面3604之中。因此,相 对于显示面板36的轴枢支撑点位于其上部分的情况来说,在使得显示面 板36绕轴旋转时,使用者的眼睛与显示面3602之间的距离变化很小。从 而有利于确保显示面3602的可见度。
显示面板36被布置为使得其自身处于显示面3602在台座34的上方 立起并垂直于台座34的上表面的第一显示状态;以及显示面3602在台座 34的前方并垂直于上表面3402的虚拟延伸表面的第二显示状态。因此, 可以以各种方式的进行改变显示面3602的姿态和位置。这有利于确保显 示面板36的姿态和位置选择的灵活性。
此外,在第一显示状态下,当从显示面3602的方向观察时,左臂和 右臂38接近显示面板36的背面3604的部分都位于显示面板36的轮廓之 内。在第二显示状态下,当从显示面3602的方向观察时,左臂和右臂38 全部都位于显示面板36的轮廓之内。因此,当使用者将她或他的眼睛从 显示面3602移向实际物体时,臂38将不会干扰视线。这有利于在拍摄过 程中确保流畅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臂38都被设定为使得台座侧线性延伸臂部分40与面 板侧线性延伸臂部分42相连形成L形。在第一显示状态下,台座侧臂部 分40从可旋转地连接到台座34的部分,分别沿着台座34的左侧和右侧部 分,以从显示面3602出发朝向背面3604的方向延伸。此外,面板侧臂部 分42从这个延伸方向的终点向上延伸。在第二显示状态下,台座侧臂部 分40倾斜,以便于使其接近面板侧臂部分42的一部分位于比可旋转地连 接到台座34的一部分更高并接近显示面板36的位置。面板侧臂部分42倾 斜,以便于可旋转地连接显示面板36的部分位于比接近台座侧臂部分40的部分更低并接近显示面板36的位置。
因此,这有利于在臂38不干扰到显示面板36以及摄像机身12的框架 20的情况下,确保显示面板36具有大的轴枢转动范围。
这可以确保显示面板36的显示面3602的大调节范围,这不仅有利于 增强可用性,而且有利于确保显示面板36的显示面3602的竖直尺寸。换 言之,这有利于增加显示面3602的尺寸。
本申请包括涉及申请日为2008年4月3日的日本优先专利申请JP 2008-097155所公开的实质性内容,并将其全部内容结合在这里作为参 考。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可以根据设计需要以及其他因素产生各 种修改、结合、子结合以及替换,只要他们处于权利要求或者其等同的范 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取景器,包括轨道,其可移除地连接到摄像设备;台座,其连接到所述轨道上,以便于使所述台座可以沿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上移动;显示面板,其具有其上显示由所述摄像设备所拍摄的图像的显示面,并被形成为具有左侧和右侧以及上侧和下侧的矩形;一对左右臂,其用于在所述台座上支持所述显示面板;其中,每个所述臂的一端都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台座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中相应一者,并且每个所述臂的另一端都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并连接至所述左侧和所述右侧每一者的内部的竖直方向中间部分,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与所述显示面位置相反,所述显示面板被布置为使得其自身处于所述显示面位于所述台座的上表面的上方、垂直于所述台座的上表面立起的第一显示状态,以及处于所述显示面位于远离所述台座的位置并朝向远离所述台座的方向、垂直于所述上表面的虚拟延伸表面的第二显示状态,并且在所述第一显示状态下,当从所述显示面侧观察时,所述左臂和所述右臂每一者接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背面的部分都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轮廓之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景器,其中,所述臂的每个都成形为使得线性延伸的台座侧臂部分与线性延伸的面 板侧臂部分连接形成L形,所述臂的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台座的左侧和右侧部分每一者的一端, 为所述台座侧臂部分与所述面板侧臂部分位置相反的端部,并且每一个所述臂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背面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左侧 和所述右侧每一者的竖直方向中间部分处的另一端,为与所述台座侧臂部 分位置相反的所述面板侧臂部分的端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景器,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状态下,所述台座侧臂部分从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台 座的部分,分别沿着所述台座的左侧和右侧部分,以从所述显示面出发朝 向所述背面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面板侧臂部分从所述延伸方向的端部向 上延伸,并且在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下,所述台座侧臂部分倾斜,使得接近所述面板 侧臂部分的一部分位于比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台座的部分更高并接近所述 显示面板的位置,并且所述面板侧臂部分倾斜,使得可旋转地连接所述显 示面板的部分位于比接近所述台座侧臂部分的部分更低并接近所述显示面 板的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景器,其中,所述台座的左侧和右侧部分沿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且, 与所述面板侧臂部分位置相反的所述台座侧臂部分的端部与所述台座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每一者可旋转地连接的部分,分别为所述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每一者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分。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景器,其中,所述面板侧臂部分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处设置有缺失部分,所 述缺失部分沿所述面板侧臂部分的纵向延伸。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景器,其中,在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下,当从所述显示面侧观察时,所述左臂和右臂 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轮廓中。
7. —种摄像设备,包括, 框架;和取景器;所述取景器包括,轨道,其可移除地连接到摄像设备,台座,其与所述轨道连接,使得所述台座可以在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 上移动,显示面板,其具有其上显示由所述摄像设备所拍摄的图像的显示面,并被形成为具有左侧和右侧以及上侧和下侧的矩形,以及一对左臂和右臂,用于在所述台座上支持所述显示面板,其中,每个所述臂的一端都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台座的左侧和右侧部分中相应一者,每个所述臂的另一端都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并连接至 所述左侧和所述右侧每一者的内部的竖直方向中间部分,所述显示面板的 背面与所述显示面位置相反,所述显示面板被布置为使得其自身处于所述显示面位于所述台座的上 表面的上方、垂直于所述台座的上表面立起的第一显示状态,以及处于所 述显示面位于远离所述台座的位置并朝向远离所述台座的方向、垂直于所 述上表面的虚拟延伸表面的第二显示状态,并且在所述第一显示状态下,当从所述显示面侧观察时,所述左臂和所述 右臂每一者的接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背面的部分都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 轮廓之内。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框架设置有转盘,并且 所述轨道可移除地连接到所述转盘。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装置,还包括 摄像光学系统,其中,所述摄像光学系统连接到所述框架的前部, 所述框架设置有向上并向后开口的凹部,并且 所述取景器被设置在所述凹部中。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装置,还包括 摄像光学系统,其中所述摄像光学系统连接到所述框架的前部, 所述框架设置有向上并向后开口的凹部,并且 所述轨道可移除地连接到所述凹部的底面,由此沿前后方向延伸。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装置,还包括 摄像光学系统,其中所述摄像光学系统连接到所述框架的前部,所述框架设置有向上并向后开口的凹部,所述轨道可移除地连接到所述凹部的底面,由此沿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下,所述显示面板位于远离所述框架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装置,还包括 摄像光学系统,其中所述摄像光学系统连接到所述框架的前部, 所述框架设置有向上并向后开口的凹部,所述轨道可移除地连接到所述凹部的底面,由此沿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下,所述显示面板位于远离所述框架的位置,并 且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的延长线通过所述显示面的中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取景器和摄像设备,该取景器包括轨道,其可拆卸地连接到摄像设备;台座,其连接到轨道上,以便于使台座可以在轨道的延伸方向上移动;显示面板,其形成具有左侧和右侧以及上侧和下侧的矩形以使其具有其上显示由所述摄像设备所拍摄的图像的显示面;一对左右臂,其用于在台座上支持显示面板。
文档编号H04N5/225GK101552870SQ200910129260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3日
发明者武内良幸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