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设备及取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194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摄像设备及取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设备及取景器,该摄像设备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安装有可延长电池寿命的可变形反射镜的取景器的屈光度调整。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特开平8-328085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11-317894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02-122784号公报一般,胶卷照相机(银盐照相机)和数字照相机等摄像装置大多具有用于在摄影时确认图像的光学取景器和内置有LCD的取景器(viewfinder)。这些取景器具有屈光度调整机构,用于校正摄影者个人的视力差,以便可以观察清晰的图像。屈光度调整机构有手动移动屈光度调整用透镜的手动型和用电机移动的电动型两种。关于上述电动型,特开平8-328085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的内容是把多个屈光度值预先存储在照相机的存储器中,然后再将其调出就可以简单地调整屈光度。该方式具有即使多人使用一台设备时,也能容易再现与各自的视力相符的屈光度的优点。另一方面,作为降低摄影系统或光学取景器的光学系统的耗电的方案,本案申请人在特开平11-317894号公报(专利文献2)等中提出了一种采用取代现有的用电机驱动透镜的新方式、即使用可变形反射镜的光学系统。下面,根据图27(A)、(B)简单说明上述公报等中提出的可变形反射镜的一个示例。图27(A)是平面图,图27(B)是沿图27(A)的X-X’方向的剖面图。如图27(A)、(B)所示,可变形反射镜101是通过如下方式构成的在圆盘型基板102的一个侧面突起设置环状支撑壁103,在由该环状支撑壁103包围的区域内,设置由三个周边电极104A、104B、104C和一个中心电极104D构成的固定电极,在环状支撑壁103的开口端接合并固定反射镜主体105的周边部分。三个周边电极104A、104B、104C由分别按约120°角范围设置的圆弧状的电极板构成。中心电极104D由设置在位于所述三个周边电极104A、104B、104C中心部位的圆形区域内的圆板状电极板构成。固定电极的图案不限定于图示图形,可采用各种形式的图案。反射镜主体105,例如,是在由聚酰亚胺树脂形成的圆盘状盘的外侧面被覆兼作可动电极和反射部件(反射镜面)的铝而构成的。这样构成的可变形反射镜101,在向所述固定电极(104A~104D)和可动电极(反射镜主体105)之间施加规定电压时,通过该静电力,可变地控制反射面(反射镜主体105)的弯曲形状。从而,从外部进行电压控制,使反射面达到适当的曲率。下面,根据图28(A)、(B)说明可变形反射镜的另一构成示例。该构成示例是电磁驱动式的可变形反射镜,图28(A)是侧面截面图,图28(B)是反射镜主体的里面图。该电磁驱动式可变形反射镜201在基板202的一个侧面上突起设置环状支撑壁203,在由该环状支撑壁203包围的区域内,设置多个永久磁铁204,并把反射镜主体205的周边部分接合固定在环状支撑壁203的开口端。反射镜主体205,例如,是由聚酰亚胺树脂等可变形的圆盘状盘,在其内侧面(里面)形成多个线圈206,在其外侧面形成被覆有铝的反射膜207。分别通过导线,从外部驱动电路208向各个线圈206供给控制电流。通过从外部驱动电路208向这样构成的可变形反射镜201的反射镜主体205的线圈206供给适当控制的电流,利用在流向线圈206的电流和永久磁铁204的磁场之间产生的电磁力形成的吸引力或排斥力,使反射镜主体205的形状变形为凹状或凸状。设在反射镜主体205上的线圈206由薄膜形成,容易制作,而且可以降低线圈自身的刚性,所以使反射镜主体205容易变形。另外,也可以形成把永久磁铁设在反射镜主体侧,把线圈设在基板上的结构。此外,作为可变形反射镜,还有反射镜主体使用压电材料,利用压电效应来实现变形等的反射镜。把这样构成的可变形反射镜配置在照相机的光学系统内,通过施加电压或电流控制,可以改变反射镜主体的曲率,进行对焦和变倍操作。反射镜主体的形状不限定于圆形,也可以是椭圆形。这样构成的可变形反射镜具有两大特征,即耗电比以往的电机驱动式透镜光学系统低,另外,以往的电机驱动式透镜光学系统的电机声音及传动系统的噪声大,而可变形反射镜基本没有声音。另外,在特开2002-122784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本案申请人还对安装有可变形反射镜的摄影光学系统用光学结构和光学取景器用光学结构,提出了各种提案。可是,如上述公报所述,尽管取景器的电动型屈光度调整单元具有存储单元,有容易实现多人使用的优点,但是,需要用于移动屈光度调整透镜的专用电机,因此取景器的体积大,存在摄像装置体积变大和耗电增多的问题。另外,把可变形反射镜用作光学取景器用光学系统的摄像设备发挥了可降低耗电的效果,可以延长电池寿命,但为了对应取景器的屈光度调整功能,需要进行新的控制。但是,上述公报公开的现有提案中,没有对安装有可变形反射镜的取景器的屈光度调整的相关适当控制进行考虑。
发明内容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使用具有以往的电动型屈光度调整单元的取景器的摄像设备、或使用上述公报提出的可变形反射镜的摄像设备的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及取景器,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安装有可降低耗电的可变形反射镜的取景器的屈光度调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1是一种摄像设备,具有用于对图像进行摄影的摄影单元和用于观察确认摄影图像的取景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可变形反射镜,其具有由通电引起变形的反射面,可以通过该反射面的形状变化来调整所述取景器的屈光度;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与所述屈光度调整对应的所述可变形反射镜的形状相关信息;和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存储的信息,把所述可变形反射镜控制为规定形状。这样构成的摄像设备根据存储单元所存储的信息,对用于调整取景器的屈光度的可变形反射镜进行形状控制,所以能够实现具有带屈光度调整功能的取景器的摄像设备,该取景器可以根据所存储的信息可靠有效地调整屈光度,并且体积小、耗电少。发明是如发明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存储多种形状的相关信息作为所述可变形反射镜的形状相关信息。这样构成的摄像设备可以存储可变形反射镜的多种形状的相关信息,所以能够使取景器的屈光度调整对应于多个摄影者。发明3是如发明1或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响应该摄像设备电源的接通,根据所存储的信息把所述可变形反射镜控制为规定形状。这样构成的摄像设备通过接通电源,根据所存储的信息进行取景器的屈光度调整,所以在电源接通后,能够马上进入摄影动作。其中所存储的信息也包含出厂时的屈光度调整值的默认值。发明4是如发明1或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该摄像设备为可摄影模式时,根据所存储的信息把所述可变形反射镜控制为规定形状。仅在摄影动作时能够观察确认取景图像即可,所以在上述可摄影模式时,通过可变形反射镜的形状控制进行屈光度调整,由此可以达到有效的节电效果。发明5是如发明1~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景器利用非通电状态下的所述可变形反射镜的反射面形状,使屈光度状态为标准屈光度状态。这样构成的摄像设备,在非通电状态,利用可变形反射镜把屈光度调整为标准屈光度状态,所以在非通电状态时也能观察确认不清楚的取景图像。非通电状态下的可变形反射镜的反射面形状一般为平面形状,但也可以预先处理成非平面形状。标准屈光度指摄影者的平均视力(戴眼镜者通过眼镜矫正后的视力),例如约为-1diop~-4diop。因此,上述发明5的内容的宗旨在于,把非通电状态时的可变形反射镜的反射面形状和其他透镜等取景器光学系统进行组合,以达到-1diop~-4diop左右的标准屈光度。发明6是如发明1~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景器是光学取景器。上述发明1~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设备的取景器,不仅是光学取景器,也可以使用内置有LCD的取景器,但本发明6使用光学取景器时,可以降低成本,可进一步减少耗电。发明7是如发明6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反射镜进行屈光度调整,并响应所述摄影单元具有的摄影光学系统的焦点调整,调整所述取景器的焦点。这样构成的摄像设备中,用于调整取景器屈光度的可变形反射镜也可以调整取景器的焦点,所以通过调整取景器的焦点,能够观察确认更清晰的图像。发明8是如发明6或7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景器具有多个可变形反射镜,响应所述摄影单元具有的摄影光学系统的变倍调整,进行所述取景器的变倍调整。这样构成的摄像设备中,取景器具有多个可变形反射镜,可以进行与摄影系统的变倍调整对应的变倍调整,可以用取景器观察确认视场角和摄影图像的视场角一致的变倍图像。发明9是如发明8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可变形反射镜的形状被分别调整成方向相反的凹凸状。这样构成的摄像设备中,构成取景器的多个可变形反射镜的形状分别被调整成方向相反的凹凸状,所以能够扩大取景器的变倍图像的变倍比的同时,能够观察确认像差小的变倍图像。发明10是一种用于观察确认图像的取景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可变形反射镜,其具有由通电引起变形的反射面,可以通过该反射面的形状变化来调整所述取景器的屈光度;存储单元,其用于存储与所述屈光度调整对应的所述可变形反射镜的形状相关信息;和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存储的信息,把所述可变形反射镜控制为规定形状。这样构成的取景器,根据由存储单元存储的信息,对用于调整屈光度的可变形反射镜进行形状控制,所以能够实现根据所存储的信息可靠有效地调整屈光度、并且体积小、耗电少的具备屈光度调整功能的取景器。发明11是一种图像观察用取景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可变形反射镜,其具有由通电引起变形的反射面,可以通过该反射面的形状变化来调整所述取景器的屈光度,所述取景器利用非通电状态下的所述可变形反射镜的反射面形状,使屈光度状态为标准屈光度状态。这样构成的取景器,在非通电状态,利用可变形反射镜把屈光度调整为标准屈光度状态,所以能够实现在非通电状态时也能观察确认不清楚的图像的取景器。发明12是一种摄像设备,具有用于对图像进行摄影的摄影单元和用于观察确认摄影图像的取景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可变形反射镜,其具有由通电引起变形的反射面,可以通过该反射面的形状变化来调整所述取景器的屈光度;和使该可变形反射镜变形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可变形反射镜,使得不使用所述取景器时,所述取景器的屈光度为不同于使用取景器时的屈光度的不适当屈光度。这样构成的摄像设备,控制所述可变形反射镜,使得不使用所述取景器时,所述取景器的屈光度为不同于使用取景器时的屈光度的不适当屈光度,所以能够给出不适当使用取景器的警告。发明13是如发明1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使摄影距离短的时候,所述取景器的屈光度为所述不适当屈光度。这样构成的摄像设备,在设定微距模式后或AF后摄影距离短时,把取景器控制为不适当屈光度,所以能够有效防止产生视差的摄影。发明14是如发明1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使在使用电子变焦单元进行摄影时,所述取景器的屈光度为所述不适当屈光度。这样构成的摄像设备中,在使用电子变焦单元进行摄影时,把取景器控制为不适当屈光度,所以能够有效防止取景器视场角和摄影视场角之间产生差异的摄影。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摄像设备的第1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的整体构成方框图。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进行摄影光学系统的变焦比调整时,各变焦比时的静电型第1及第2可变形反射镜A、B的形状示例图。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在摄影光学系统进行从近点到远点的焦点调整时,静电型第1可变形反射镜A的形状示例图。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进行摄影光学系统的变焦比调整和焦点调整时,施加给静电型第1及第2可变形反射镜A、B的电压特性曲线图。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进行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变焦比调整时,各变焦比时的电磁驱动型第3及第4可变形反射镜C、D的形状示例图。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在取景器光学系统进行从近点到远点的焦点调整时,电磁驱动型第3可变形反射镜C的形状示例图。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进行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屈光度调整时,电磁驱动型第3可变形反射镜C的形状示例图。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进行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变焦比调整和焦点调整时,施加给电磁驱动型第3及第4可变形反射镜C、D的电压特性曲线图。图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进行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变焦比调整时,各变焦比时静电型第3及第4可变形反射镜C、D的形状示例图。图1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进行取景器光学系统的从近点到远点的焦点调整时,静电型第3可变形反射镜C的形状示例图。图1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进行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屈光度调整时,静电型第3可变形反射镜C的形状示例图。图1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进行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变焦比调整和焦点调整时,施加给静电型第3及第4可变形反射镜C、D的电压特性曲线图。图13是表示说明以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的变焦比调整和焦点调整为主的动作的主程序的流程图。图14是表示图13所示的流程图中的第1反射镜控制1的子程序动作的流程图。图15是表示第1反射镜控制1中进行变焦操作时,对摄影光学系统用及取景器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静电型)通电的状态的时序图。图16是表示图13所示的流程图中的第2反射镜控制2的子程序动作的流程图。图17是表示在第2反射镜控制2中摄影光学系统用及取景器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静电型)的保持用通电状态的时序图。图18是表示在第2反射镜控制2中摄影光学系统用及取景器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静电型)的保持用通电的另一状态的时序图。图19是表示图13所示的流程图中的AF控制的子程序动作的流程图。图20是用于说明以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的屈光度调整为主的动作的流程图。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的取景器单元的方框图。图2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静电型可变形反射镜C时,与变形形状对应的焦点调整值和屈光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图。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的取景器的方框图。图24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使用静电型可变形反射镜C时,与变形形状对应的焦点调整值和屈光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图。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的取景器的方框图。图26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中使用静电型可变形反射镜C时,变形形状和屈光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图。图27表示可变形反射镜的结构示例图。图28表示可变形反射镜的另一结构示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摄像设备的第1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的整体构成的概略方框图。图1中的1表示摄影单元,该摄影单元1由以下部分构成自由曲面棱镜2;摄影光学系统3,其由与该自由曲面棱镜2的背面上部透镜面相对配置的第1可变形反射镜A、和与该自由曲面棱镜2的前面下部透镜面相对配置的第2可变形反射镜B构成;与该自由曲面棱镜2的背面下部透镜面相对配置的摄像元件4;和分别用于驱动第1及第2可变形反射镜A、B的第1反射镜驱动器5和第2反射镜驱动器6。此处,构成上述摄影光学系统的第1及第2可变形反射镜A、B使用的是通过施加电压来控制变形形状的静电型反射镜,但也可以使用电磁驱动型反射镜。图1中,11表示取景器单元,它具有取景器光学系统16、用于驱动第3及第4可变形反射镜C、D的第3反射镜驱动器17和第4反射镜驱动器18,其中,取景器光学系统16由物镜12、与该物镜12相对配置的第3可变形反射镜C、入射第3可变形反射镜C的反射光的第4可变形反射镜D、脊棱镜(ダハプリズム)14、和入射脊棱镜14的射出光的目镜15构成,物镜12由凹透镜和凸透镜构成,脊棱镜14具有视场光阑13,用于入射第4可变形反射镜D的反射光、获得把视线转弯90°的正像。构成上述取景器光学系统16的第3及第4可变形反射镜C、D可以使用通过施加电流来控制变形形状的电磁驱动型反射镜、或通过施加电压来控制变形形状的静电型反射镜。上述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的摄像信号处理及操作控制系统具有控制照相机各单元动作的CPU21、电源开关按钮、释放按钮、变焦按钮(光学/电子连动)等,另外,还包括以下部分操作单元22,其进行屈光度调整值的输入、屈光度调整值的切换、微距的开关、电子变焦的开关操作等;快闪存储器23,其储存照相机程序和各可变形反射镜的控制数据的相关查找表(LUTlookuptable)等;摄像电路24,其对来自摄像元件4的摄像信号进行处理,生成图像数据;AF电路25,其使用图像数据进行对比度AF处理;临时存储图像数据的DRAM26;对图像数据进行各种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单元电路27;显示图像数据的图像显示单元28;和记录图像数据的存储卡29等。下面,概略说明摄影单元1和取景器单元11的大概动作。入射到摄影光学系统3的自由曲面棱镜2的前面上部透镜面的轴向入射光线,通过背面上部透镜面入射到第1可变形反射镜A并被反射,该反射光再次入射到背面上部透镜面,通过前面下部透镜面入射到第2可变形反射镜B并被反射,该反射光再次入射到前面下部透镜面,通过背面下部透镜面入射到摄像元件4。摄影光学系统的变焦比(变倍)调整是根据来自操作单元22的输入指示,通过调整CPU控制的、从第1及第2反射镜驱动器5、6施加给各可变形反射镜A、B的电压来进行的,焦点调整是根据来自AF电路25的AF信号,通过调整CPU控制的、从第1反射镜驱动器5施加给各可变形反射镜A的电压来进行的。图2(A)~(C)表示调整摄影光学系统的变焦比时,各变焦比时的第1及第2可变形反射镜A、B的形状示例图。图2(A)表示为了把变焦比设为广角(wide)值W,而分别向第1及第2可变形反射镜A、B施加广角变焦用电压Aw、Bw,使反射镜主体变形到广角位置时的状态,图2(B)表示为了把变焦比设为中间值M,而分别向第1及第2可变形反射镜A、B施加中间变焦用电压AM、BM,使其变形到中间位置时的状态。图2(C)表示为了把变焦比设为望远值T,而分别向第1及第2可变形反射镜A、B施加望远变焦用电压AT、BT,使其变形到望远位置时的状态。图3(A)~(C)表示摄影光学系统进行从近点到远点的焦点调整时,第1可变形反射镜A的形状示例图。图3(A)表示为了在变焦比为中间值M时把焦点设为近点(20cm),而向第1可变形反射镜A施加电压AM2,使反射镜主体变形到近点位置时的状态,图3(B)表示为了把焦点设为中间距离(2m),而向第1可变形反射镜A施加电压AM1,使其变形到中间位置时的状态,图3(C)表示为了把焦点设为远点无限远,而向第1可变形反射镜A施加电压AM3,使其变形到远点位置时的状态。图4是表示进行上述摄影光学系统的变焦比调整和焦点调整时,分别施加给第1及第2可变形反射镜A、B的电压特性曲线图。图4中的实线表示施加给第1可变形反射镜A的电压曲线,虚线表示施加给第2可变形反射镜B的电压曲线。这些施加电压特性曲线的各电压值(电压数据)以查找表的形式存储在快闪存储器23中。作为查找表中的电压值(电压数据),可以将所有变焦比或所有聚焦位置的各电压值全部对应进行存储,但为了节约存储容量,也可以仅存储对应主要点的变焦比和聚焦位置的电压值,通过插值来算出主要点以外的各点对应的电压值。上述电压值,可以按各可变形反射镜的各个固定电极(例如4个)分别存储电压值,但为了节约存储容量,在各固定电极之间的施加电压的偏差恒定时,例如,也可以仅存储施加给配置在中央区域的电极的电压值,通过运算来算出施加给其他电极(例如3个)的电压值。下面,概略说明取景器单元的动作。取景器单元11的概略动作如下入射到物镜12的轴向入射光线入射到第3可变形反射镜C并被反射,该反射光入射到第4可变形反射镜D并被反射,该反射光通过视场光阑13入射到脊棱镜14,转弯90°作为正像射出,并通过目镜15入射到使用者的瞳孔19。其中,取景器光学系统16的变焦比调整和摄影光学系统的变焦比调整相同,是根据来自操作单元22的输入指示,通过调整CPU控制的、从第3及第4反射镜驱动器17、18施加给第3及第4可变形反射镜C、D的电流或电压来进行的。即,第3及第4可变形反射镜C、D使用电磁驱动型反射镜时,通过调整施加到其上的电流来进行变焦比调整,使用静电型反射镜时,通过调整施加到其上的电压来进行变焦比调整。焦点调整和摄影光学系统的焦点调整相同,是根据来自AF电路25的AF信号,通过调整CPU21控制的、从第3反射镜驱动器17施加给第3可变形反射镜C的电流(电磁驱动型时)或电压(静电型时)来进行调整的。取景器光学系统16的屈光度调整是通过对施加给可变形反射镜C的电流或电压进行调整,利用与可变形反射镜C以外的其他光学系统的组合来调整屈光度,使屈光度为与各摄影者视力对应的规定屈光度调整值。图5(A)、(B)是表示取景器光学系统16的可变形反射镜C、D使用电磁驱动型反射镜时,进行变焦比调整时的变焦比两端的第3及第4可变形反射镜C、D的形状示例图。图5(A)表示为了把变焦比设为广角值W,使第3及第4可变形反射镜C、D分别流过广角变焦用电流CwI、DwI,使反射镜主体变形到广角位置时的状态,图5(B)表示为了把变焦比设为望远值T,而分别向第3及第4可变形反射镜C、D施加望远变焦用电流CTI、DTI,使其变形到望远位置时的状态。这样调整变焦比时,通过把第3及第4可变形反射镜C、D的反射镜主体形状分别调整为方向相反的凹凸形状,可以扩大变焦比,还能确认像差小的变倍图像。图6(A)~(C)表示在取景器光学系统进行从近点到远点的焦点调整时,第3可变形反射镜C(电磁驱动型)的形状示例图。图6(A)表示为了在变焦比为中间值M时把焦点设为近点(20cm),而使第3可变形反射镜C流过电流CMI2,使其变形到近点位置时的状态,图6(B)表示为了把焦点设为中间距离(2m),而使第3可变形反射镜C流过电流CMI1,使其变形到中间位置时的状态,图6(C)表示为了把焦点设为远点(无限远),而使第3可变形反射镜C流过电流CMI3,使其变形到远点位置时的状态。图7(A)、(B)是表示进行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屈光度调整时的第3可变形反射镜C(电磁驱动型)的形状示例图。图7(A)表示把变焦比设为中间值M时,为了与其他光学系统进行组合,把屈光度矫正为+1diop,使第3可变形反射镜C流过电流CDI1而产生变形的状态,图7(B)表示为了把屈光度矫正为-6diop,使第3可变形反射镜C流过电流CDI2而产生变形的状态。非通电状态的第3可变形反射镜C的反射镜主体的形状,通过与其他取景器光学系统进行组合,成为标准屈光度状态,以便在非通电状态也能观察确认不清楚的取景图像。非通电状态的可变形反射镜的反射镜主体的形状一般为平面形状,但也可以预先成型处理为非平面形状。标准屈光度是摄影者的平均视力,例如约为-1diop~-4diop。图8是表示进行上述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变焦比调整和焦点调整时,分别施加给第3及第4可变形反射镜C、D的电流特性曲线图以及屈光度调整值范围。图8中的实线表示施加给第3可变形反射镜C的电流曲线,虚线表示施加给第4可变形反射镜D的电流曲线。这些施加电流特性曲线的各电流值(电流数据)和施加给摄影光学系统的第1及第2可变形反射镜A、B的电压值同样,以查找表的形式存储在快闪存储器23中。另外,关于屈光度调整,实际调整点有5~6点左右即可,可以用其他的查找表形式存储屈光度调整用电流校正数据,作为用于校正上述变焦比调整和焦点调整时的电流数据的校正值。下面,说明取景器光学系统16的第3及第4可变形反射镜C、D使用静电型反射镜时,进行变焦比调整时的变焦比两端的变形形状示例。图9(A)表示为了把变焦比设为广角值W,分别向第3及第4可变形反射镜C、D施加广角变焦用电压CwV、DwV,使反射镜主体变形到广角位置时的状态,图9(B)表示为了把变焦比设为望远值T,而分别向第3及第4可变形反射镜C、D施加望远变焦用电压CTV、DTV,使其变形到望远位置时的状态。图10(A)~(C)表示在取景器光学系统进行从近点到远点的焦点调整时,静电型第3可变形反射镜C的变形形状示例图。图10(A)表示为了在变焦比为中间值M时把焦点设为近点(20cm),而向第3可变形反射镜C施加电压CMV2,使其变形到近点位置时的状态,图10(B)表示为了把焦点设为中间距离(2m),而向第3可变形反射镜C施加电压CMV1,使其变形到中间位置时的状态,图10(C)表示为了把焦点设为远点(无限远),而向第3可变形反射镜C施加电压CMV3,使其变形到远点位置时的状态。图11(A)、(B)是表示进行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屈光度调整时,第3可变形反射镜C(静电型)的形状示例图。图11(A)表示把变焦比设为中间值M时,为了与其他光学系统组合,把屈光度校正为+1diop,而向第3可变形反射镜C施加电压CDV1后产生变形的状态,图11(B)表示为了把屈光度校正为-6diop,而向第3可变形反射镜C施加电压CDV2后产生变形的状态。图12是表示上述取景器光学系统使用静电型第3及第4可变形反射镜C、D时,进行变焦比调整和焦点调整时,分别施加给各反射镜C、D的电压特性曲线图以及屈光度调整值范围。图12中的实线表示施加给第3可变形反射镜C的电压曲线,虚线表示施加给第4可变形反射镜D的电压曲线。这些施加电压特性曲线的各电压值(电压数据)和施加给摄影光学系统的第1及第2可变形反射镜A、B的电压值同样,以查找表的形式存储在快闪存储器23中。另外,关于屈光度调整,和电磁驱动型相同,可以用其他的查找表形式存储屈光度调整用电压校正数据,作为用于校正上述变焦比调整和焦点调整时的电压数据的校正值。下面,说明包括摄影单元1和取景器单元11的数字照相机的整体动作。首先,根据图13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到记录动作为止的变焦调整和AF控制。图13的流程图表示主程序,数字照相机的动作模式不是摄影模式而是回放(再生)模式时,不使用摄影单元1的光学系统3和取景器单元11的光学系统16,所以电源一接通,首先判定动作模式是否是摄影模式(步骤S1)。动作模式是摄影模式时,对摄影光学系统3和取景器光学系统16使用的第1~第4可变形反射镜A~D进行初始设定(步骤S2),动作模式不是摄影模式时,执行回放处理(步骤S3)。对摄影光学系统3和取景器光学系统16进行初始设定时,带变焦功能的数字照相机,通常希望最初将视场设为尽可能宽,所以将变焦设为广角,物体距离(焦点)暂且自动设定为中间位置2m(默认设定),然后相应地分别对摄影光学系统和取景器光学系统的第1~第4可变形反射镜A~D进行通电控制。对摄影光学系统3和取景器光学系统16的各个可变形反射镜进行初始设定后,接着,判定是否进行变焦操作(步骤S4),进行变焦操作时,进入第1反射镜控制1的子程序(步骤S5)。该第1反射镜控制1的子程序动作,如图14的流程图所示,在由图像显示单元28的LCD正在显示图像时,可以利用该显示图像来确认摄影图像,从而设想为可以不使用取景器光学系统,所以首先判定图像显示单元28用LCD是否关闭(步骤S5-1)。在该判定步骤判定为图像显示单元28用LCD关闭时,对摄影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A、B及取景器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C、D,进行与所设定的变焦比对应的变焦调整用通电(步骤S5-2)。另一方面,判定为图像显示单元28用LCD打开时,没必要使取景器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C、D动作,所以仅对摄影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A、B进行变焦调整用通电(步骤S5-3)。这些动作之后结束第1反射镜控制1的子程序动作,再次返回主程序。进行上述的变焦调整时,摄影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A、B及取景器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C、D均使用静电型反射镜时,对各可变形反射镜A~D的通电是如下进行的。即,如图15的时序图所示,利用变焦杆或变焦按钮进行变焦操作时,按照与其操作对应的变焦比,对摄影光学系统及取景器光学系统用各个可变形反射镜进行通电(施加电压)。此时,对各可变形反射镜A~D顺序错开进行通电,以使通电时间不重复,从广角到望远,按照各变焦比使各可变形反射镜A~D的通电量如从Ea1、Eb1、Ec1、Ed1到Ea2、Eb2、Ec2、Ed2所示顺序变大,通过通电量Ean、Ebn、Ecn、Edn获得与设定变焦比对应的最终形状。通过这样控制调整变焦比时对各可变形反射镜的通电(施加电压),可以防止峰值电流的增加。将上述各可变形反射镜的通电时间错开的分割驱动方式仅在应用静电型可变形反射镜的情况下实施。因此,摄影光学系统及取景器光学系统用各可变形反射镜A~D使用电磁驱动型反射镜时,同时向各可变形反射镜A~D连续施加与用变焦杆等设定的变焦比对应的电流,直到经过下面的AF控制结束摄影动作。再次返回图13所示的主程序流程图,对后续动作进行说明。第1反射镜控制1的子程序步骤S5的动作一结束,各可变形反射镜使用静电型反射镜时,在第1反射镜控制1的子程序动作中的变焦操作用通电结束后,判定是否经过规定时间(步骤S6)。在是否进行上述变焦操作的判定步骤S4,若未进行变焦操作时,省略子程序步骤即第1反射镜控制1的动作步骤S5,此时也进行是否经过上述规定时间的判定。即,判定进行摄影光学系统用和取景器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的初始设定用通电后是否经过规定时间。进行经过该规定时间的判定的理由如下。即,静电型可变形反射镜时,在施加了用于变形为规定形状的电压后,一停止施加该电压,随着时间的经过产生电荷泄漏,不能保持反射镜主体的规定变形形状,所以为了使规定的变形形状保持在允许值范围内,需要以规定时间间隔反复施加电压。在判定经过上述规定时间的步骤S6,在停止通电后经过规定时间(该示例是5秒)时,进入第2反射镜控制2的子程序动作(步骤S7)。该第2反射镜控制2的子程序,如图16的流程图所示,和上述的第1反射镜控制1的子程序动作相同,首先,判定图像显示单元28的LCD是否关闭(步骤S7-1)。在该判定步骤S7-1,若判定为图像显示单元28的LCD关闭,对摄影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A、B以及取景器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C、D进行反射镜保持用通电(步骤S7-2)。另一方面,判定为图像显示单元28的LCD打开时,使取景器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C、D不动作,所以仅对摄影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A、B进行反射镜保持用通电(步骤S7-3)。通过这些动作后结束第2反射镜控制2的子程序动作,再次返回主程序流程。上述静电型各可变形反射镜A~D的形状保持用通电(施加电压)是如下进行的。即,如图17所示,对各可变形反射镜A~D顺序错开地施加各自的最终变形形状用电压Ean、Ebn、Ecn、Edn,以使各可变形反射镜A~D的通电时间不重复,同时在该状态下以规定的通电定时间隔T1(本示例是5秒)反复对各可变形反射镜A~D施加电压。这样,即使进行保持用通电时,也能防止峰值电流增加。使取景器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保持为规定变形形状的重要性,比使摄影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保持为规定变形形状的重要性低,其允许范围被设想为大于摄影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所以如图18所示,例如,可以把通电定时间隔(通电频度)设为摄影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的2倍(本示例是10秒),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耗电。上述判定经过规定时间的步骤S6和第2反射镜控制2的子程序动作步骤S7,如上所述,仅在摄影光学系统用及取景器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A~D使用静电型反射镜时实施。因此,这些可变形反射镜A~D使用电磁驱动型反射镜时,可以省略这些判定经过规定时间的步骤S6和第2反射镜控制2的子程序动作步骤S7。再次返回图13所示的主程序流程图,说明后续动作。在进行了第2反射镜控制2的子程序动作步骤S7的动作后,判定是否进行了第一次释放操作(步骤S8)。在前面的判定经过规定时间的步骤S6,若判定为未经过规定时间时,也跳过第2反射镜控制2的子程序动作步骤S7,转入上述的第一次释放操作的判定步骤S8。另外,在可变形反射镜A~D使用电磁驱动型反射镜,而省略判定经过规定时间的步骤S6和第2反射镜控制2的子程序动作步骤S7时,也转入第一次释放操作的判定步骤S8。进行第一次释放操作后,即开始照相机的摄影准备,开始AF控制的子程序动作(步骤S9)。未进行第一次释放操作时,返回步骤S4,反复执行从步骤S4到步骤S8的动作,直到进行第一次释放操作。AF控制有梯度(山登り)AF方式和测距AF方式,使用梯度方式AF控制时,如图19(A)所示,AF控制仅直接控制摄像光学系统即可,所以利用摄影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A进行AF控制(步骤S9-11)。因此,在梯度方式AF控制过程中,即对焦检测过程中,不对取景器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进行通电。该梯度方式AF控制为了使物体距离从无限远位置朝极近方向逐渐变化,而改变摄影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的形状(使用与图4所示施加电压曲线对应的施加电压),将在各个物体距离所摄影的图像的对比度值存储起来,把对比度为峰值时的物体距离判断为对焦位置,使摄影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A为在所述物体距离对焦的形状。然后,对取景器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C施加与所述梯度方式AF控制中判断为对焦的物体距离对应的电压或电流(对应图12或图8所示的电压曲线或电流曲线),进行取景器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C的AF控制(步骤S9-12)。另一方面,使用测距方式AF控制时,如图19(B)所示,利用摄像设备(数字照相机)具有的测距传感器(未图示)的输出,检测物体距离(步骤S9-21),把对应于所检测的物体距离的电压施加给摄影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A进行AF控制(步骤S9-22)。然后,把对应于所检测的物体距离的电压或电流施加给取景器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C进行AF控制(步骤9-23)。对应于所检测的物体距离的AF控制,对摄影光学系统和取景器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来说不分先后。上述AF控制中,在图像显示单元28的LCD正在显示预览图像时,也没必要使用光学取景器,所以不进行取景器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的AF控制动作。另外,上述AF控制中,也可与取景器光学系统用可变形反射镜C的AF控制一起进行伴随变焦调整的焦点偏移的校正。上述AF控制动作一结束,再次返回主程序,判定是否进行了第二次释放操作(步骤S10),若判定为未进行第二次释放操作时,待机直到进行该操作。若判定为进行了第二次释放操作时,进行摄影动作(步骤S11),进行摄影图像的记录(步骤S12)。下面,根据图20的流程图,说明与图13所示的变焦调整及AF控制一并进行的屈光度调整动作。屈光度调整的说明中,省略了电源接通时前面图13所示的变焦调整及AF控制动作部分,但检查CPU等各单元的动作状态是否正常,进行把各单元设定为初始状态的初始处理(步骤S21)。然后,在不是摄影模式而是回放模式时,不需要调整屈光度,所以和变焦调整时相同,判定动作模式是否为摄影模式(步骤S22),不是摄影模式时,转入回放处理动作(步骤S23)。动作模式是摄影模式时,因屈光度调整值是各摄影者固有的值,所以进行有无上次屈光度调整值的判定(步骤S24),没有上次屈光度调整值时,设想为是出厂时,所以在该情况下读出作为查找表存储的表1的No.1所示的默认值(例如-1diop)(步骤S25)。有上次屈光度调整值时,从作为查找表存储的表1的No.2读出上次屈光度调整值(例如+1diop)(步骤S26)。然后,进行包括与上述读出的屈光度调整值对应的屈光度调整的可变形反射镜C的初始设定(步骤S27)。在该初始设定中将变焦设为广角,物体距离设为2m。表1然后,判定是否进行把初始设定时读出的屈光度调整值切换为其他存储的屈光度调整值(用户指定的已存值)的操作(步骤S28)。进行该切换操作时,把屈光度调整为表1的No.3所示的规定的切换值(例如-3diop)(步骤S29)。然后,判定是否进行输入新的屈光度调整值的操作(步骤S30)。在所述屈光度调整值切换操作的判定步骤S28,不进行屈光度调整值的切换操作时,也进行输入操作判定步骤S30的判定动作。进行输入新的屈光度调整值的操作时,利用从操作单元输入新的输入值来调整屈光度(步骤S31),把新的屈光度调整值(例如-1diop)存储在表1的No.4中(步骤S32)。不进行屈光度调整值的切换操作,也不进行新的输入操作时,维持初始设定值。之后,从左侧流程图转入右侧流程图,在摄影模式下,使用电子变焦和微距摄影时,不适合使用光学取景器,所以判定摄影模式是否为电子变焦模式(步骤S33),判定为不是电子变焦模式时,判定是否为微距摄影模式(步骤S34)。判定为是电子变焦模式和微距摄影模式时,进行不适当使用光学取景器的警告,所以把屈光度设定为极端偏离的异常状态,故意设为不易观看的状态(步骤S35)。此时的异常屈光度状态,例如,相对标准屈光度-1diop,是增加5diop后的4diop左右(极端远视状态),或是-10diop左右(极端近视状态)。另外,也可以利用通过测距单元判定是否为短距离(例如1m以内)的步骤,来取代上述的微距摄影模式判定步骤S34。在上述电子变焦模式判定步骤S33和微距摄影模式判定步骤S34,判定为不是电子变焦模式和微距摄影模式的情况,包括经过了异常屈光度设定步骤S35,这些模式已被解除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需要把屈光度恢复为原来状态,所以在屈光度极端偏离的异常状态时,进行恢复为原来的设定屈光度调整值的动作(步骤S36)。然后,判定是否进行了释放操作(步骤S37),未进行释放操作时,返回步骤S28,反复进行从步骤S28到步骤S36的动作,直到进行释放操作。进行释放操作后,进行摄影(步骤S38)。之后,判定是否进行了电源关闭操作(步骤S39),未进行电源关闭操作时,返回步骤S28,反复进行从步骤S28到步骤S38的动作,直到进行电源关闭操作。进行电源关闭操作后,把当前(最终)的屈光度调整值存储在表1的No.2中,结束屈光度调整动作(步骤S40)。这样,电源关闭时的上次屈光度调整值被存储,所以下次接通电源时,取景器的屈光度被设定为所存储的上次屈光度调整值,可以马上使用。上述表1中,表示出存储一个屈光度调整值作为已存值的情况,但作为已存值,也可以存储多个摄影者使用的屈光度调整值,这样可以对应多个摄影者的屈光度调整。下面,说明第2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如图21(A)、(B)所示,取代两个可变形反射镜使用一个可变形反射镜来构成取景器,其他结构和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图21(A)是取景器的正面图,图21(B)是其侧面图,对与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部件赋予相同标号。该实施方式的取景器单元31由以下部分构成物镜12、第1棱镜32、视场光阑13、第2棱镜33、可变形反射镜C、目镜15和由CPU控制、驱动可变形反射镜C的反射镜驱动器17。从物镜12通过的入射光入射到第1棱镜32,并向下方反射,该反射光通过视场光阑13入射到第2棱镜33并被反射,该反射光入射到可变形反射镜C,该反射光通过目镜15入射到摄影者的瞳孔19。该实施方式仅使用一个可变形反射镜C,所以不能进行变焦操作,但通过调整可变形反射镜C的变形形状,可以进行焦点调整(焦点校正)和屈光度调整。如图8或图12所示,焦点调整是通过调整施加给可变形反射镜C的电流(电磁驱动型)或电压(静电型)来调整反射镜主体的形状而实现的。屈光度调整和焦点调整相同,是通过调整施加给可变形反射镜C的电流或电压来调整其形状而实现的。图22(A)、(B)表示使用静电型可变形反射镜时,与可变形反射镜C的变形形状对应的焦点调整值和屈光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图。图22(A)表示焦点为近点位置(20cm)时的状态,对应与其他光学系统组合后的屈光度+1diop,图22(B)表示焦点为远点位置(无限远)时的状态,对应屈光度-6diop。下面,根据图23说明第3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使用一个可变形反射镜来构成取景器,并能进行变焦操作,其他结构和图1所示基本相同。图23表示取景器的侧面图,对与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部件赋予相同标号。该实施方式的取景器41由以下部分构成由入射凹透镜42和移动透镜组43和可变形反射镜C构成的物镜组44、视场光阑13、第3棱镜45、第4棱镜46、目镜15、由CPU控制的、用于驱动移动透镜组43的透镜驱动单元47、和由CPU控制的、用于驱动可变形反射镜C的反射镜驱动器17。从入射凹透镜42通过的入射光,通过移动透镜组43入射到可变形反射镜C,该反射光通过视场光阑13,并通过第3棱镜45和第4棱镜46以及目镜15入射到摄影者的瞳孔19。该实施方式中,利用移动透镜组43进行变焦比调整,并可以利用可变形反射镜C,通过焦点调整、变焦调整来进行焦点校正及屈光度调整。如图8或图12所示,与利用可变形反射镜C进行的焦点调整或变焦调整相伴的焦点校正,是通过调整施加给可变形反射镜C的电流(电磁驱动型)或电压(静电型)来调整反射镜主体的形状而实现的。屈光度调整和焦点调整相同,是通过调整施加给可变形反射镜C的电流或电压调整其形状而实现的。图24(A)、(B)表示使用静电型可变形反射镜C时,与可变形反射镜C的变形形状对应的焦点调整值和屈光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图。图24(A)表示焦点为近点位置(20cm)时的状态,对应与其他光学系统组合后的屈光度+1diop,图24(B)表示焦点为远点位置(无限远)时的状态,对应屈光度-6diop。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作为摄影光学系统的可变形反射镜A、B使用静电型反射镜时,从时间上错开地向各可变形反射镜施加电压的分割驱动和保持变形形状时的间歇驱动方式可以使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下面,根据图25说明第4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使用内置有LCD的取景器单元来构成取景器单元,其他结构和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相同。图25表示取景器单元的侧面图,对和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部件赋予相同标号。该实施方式的取景器单元51由以下部分构成由用于显示被摄体的预览图像的LCD等构成的显示单52、第3可变形反射镜C、目镜15和由CPU控制的、驱动可变形反射镜C的第3反射镜驱动器17。这样构成的取景器51中,由显示单元52显示的被摄体的预览图像入射到可变形反射镜C,其反射光通过目镜15入射到摄影者的瞳孔19。该取景器51的屈光度调整是通过用由CPU控制的反射镜驱动器17调整施加给可变形反射镜C的电流或电压来实现的,图26(A)、(B)表示使用静电型可变形反射镜C时,可变形反射镜C的变形形状和屈光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图。图26(A)表示与目镜15组合后的屈光度+1diop对应的可变形反射镜C的形状,图26(B)表示与屈光度-6diop对应的形状。如以上实施方式所述,根据发明1,根据存储单元所存储的信息,对用于调整取景器屈光度的可变形反射镜进行形状控制,所以能够实现具有带屈光度调整功能的取景器的摄像设备,该取景器可以根据所存储的信息可靠有效地调整屈光度,并且体积小、耗电少。根据发明2,可以存储可变形反射镜的多种形状的相关信息,所以能够控制使取景器的屈光度调整对应于多个摄影者。根据发明3,通过接通电源,根据所存储的信息进行取景器的屈光度调整,所以在电源接通后,能够马上进入摄影动作。根据发明4,在可摄影模式时,通过控制可变形反射镜的形状来进行屈光度调整,所以能够达到有效的节电效果。根据发明5,在非通电状态,利用可变形反射镜把屈光度调整为标准屈光度状态,所以在非通电状态时也能观察确认不清楚的取景图像。根据发明6,使用光学取景器作为取景器,可以以低成本进一步降低耗电。根据发明7,用于调整取景器屈光度的可变形反射镜也可以调整取景器的焦点,所以通过调整取景器的焦点,能够观察确认更清晰的图像。根据发明8,取景器具有多个可变形反射镜,可以进行与摄影系统的变倍调整相对应的变倍调整,所以可以用取景器观察确认视场角与摄影图像的视场角一致的变倍图像。根据发明9,构成取景器的多个可变形反射镜的形状分别被调整成方向相反的凹凸状,所以能够扩大取景器的变倍图像的变倍比,同时能够观察确认像差小的变倍图像。根据发明10,根据由存储单元存储的信息,对用于调整屈光度的可变形反射镜的形状进行控制,所以能够实现根据所存储的信息可靠有效地调整屈光度、并且体积小、耗电少的具备屈光度调整功能的取景器。根据发明11,在非通电状态,利用可变形反射镜把屈光度调整为标准屈光度状态,所以能够实现非通电状态时也能观察确认不清楚的图像的取景器。根据发明12,控制可变形反射镜,使在不使用所述取景器时的屈光度为不同于使用取景器时的屈光度的不适当屈光度,所以能够给出不适当使用取景器的警告。根据发明13,在设定微距模式后、AF后摄影距离短时,把取景器控制为不适当屈光度,所以能够有效防止产生视差的摄影。根据发明14,在使用电子变焦单元进行摄影时,把取景器控制为不适当屈光度,所以能够有效防止取景器视场角和摄影视场角之间产生差异的摄影。权利要求1.一种摄像设备,具有用于对图像进行摄影的摄影单元和用于观察确认摄影图像的取景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可变形反射镜,其具有由通电引起变形的反射面,可以通过该反射面的形状变化来调整所述取景器的屈光度;存储单元,其用于存储与所述屈光度调整对应的所述可变形反射镜的形状相关信息;和控制单元,其根据所述存储的信息,把所述可变形反射镜控制为规定形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存储多种形状的相关信息作为所述可变形反射镜的形状相关信息。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响应该摄像设备电源的接通,根据所存储的信息把所述可变形反射镜控制为规定形状。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该摄像设备为可摄影模式时,根据所存储的信息把所述可变形反射镜控制为规定形状。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景器利用非通电状态下的所述可变形反射镜的反射面形状,使屈光度状态为标准屈光度状态。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景器是光学取景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反射镜进行屈光度调整,并响应所述摄影单元具有的摄影光学系统的焦点调整,调整所述取景器的焦点。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景器具有多个可变形反射镜,并响应所述摄影单元具有的摄影光学系统的变倍调整,进行所述取景器的变倍调整。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可变形反射镜的形状被分别调整成方向相反的凹凸状。10.一种用于观察确认图像的取景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可变形反射镜,其具有由通电引起变形的反射面,可以通过该反射面的形状变化来调整所述取景器的屈光度;存储单元,其用于存储与所述屈光度调整对应的所述可变形反射镜的形状相关信息;和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存储的信息,把所述可变形反射镜控制为规定形状。11.一种用于观察确认图像的取景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可变形反射镜,其具有由通电引起变形的反射面,可以通过该反射面的形状变化来调整所述取景器的屈光度,所述取景器利用非通电状态下的所述可变形反射镜的反射面形状,使屈光度状态为标准屈光度状态。12.一种摄像设备,具有用于对图像进行摄影的摄影单元和用于观察确认摄影图像的取景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可变形反射镜,其具有由通电引起变形的反射面,可以通过该反射面的形状变化来调整所述取景器的屈光度;和使该可变形反射镜变形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可变形反射镜,使不使用所述取景器时,所述取景器的屈光度为不同于使用取景器时的屈光度的不适当屈光度。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使摄影距离短的时候,所述取景器的屈光度为所述不适当屈光度。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使在使用电子变焦单元进行摄影时,所述取景器的屈光度为所述不适当屈光度。全文摘要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及取景器,更有效地控制具有可降低耗电的可变形反射镜的取景器的屈光度调整。摄像设备具有摄影单元1和取景器单元11,摄影单元1具有由与自由曲面棱镜2相对配置的第1和第2可变形反射镜A、B构成的摄影光学系统3;摄像元件4;驱动可变形反射镜A、B的第1和第2反射镜驱动器5、6,取景器单元11具有取景器光学系统16,由物镜12、第3和第4可变形反射镜C及D、脊棱镜14及目镜15构成;驱动可变形反射镜C、D的第3和第4反射镜驱动器17、18。通过可变形反射镜C的形状变化来对取景器进行屈光度调整,把屈光度调整值存储在快闪存储器23中,根据存储的屈光度调整值控制可变形反射镜C的形状,进行屈光度调整。文档编号G03B13/06GK1497947SQ20031010152公开日2004年5月19日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日优先权日2002年10月1日发明者西冈公彦,大学政明,明申请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