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178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字符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字符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非常适合于显示汉字的字符显示装置。
近年来,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十分迅速,特别是欧美使用的个人计算机的规格,已成为世界标准。因此,符合这些规格的优秀软件已被大量开发,此外,由于同一规格的个人计算机的大批量生产,个人计算机本身的价格也日益便宜。
然而,就显示字符而言,欧美标准型号的个人计算机,只要能显示英文字母和数字也就足够了。而另一方向面,在这种型号的个人计算机上执行日语软件时,无论如何都必须具有显字汉字的功能。这种情况,尽管只要设定图形方式也能显示汉字及其它各种字符,但这样一来,其缺点是,当执行文本功能(字符显示功能)时,却产生了执行速度过慢的问题,并且软件没有兼容性,进行移植时极其麻烦。
此外,在上述计算机上,必须把表示字符(英文字母和数字字符)的一个字节的代码和表示属性的一个字节的数据结合为一组加以存储和读出。
另一方面,除英文字母和数字字符以外,例如在显示汉字等时,用一个字节已不能满足表示一个字符代码,因此,这种把字符代码或属性数据存储到存储器的体系,又变得与欧美标准技术规范的个人计算机不一样,从而又产生了与欧美标准技术规范计算机的软件不能兼容的问题。同时,对于汉字等字符,还要求更加扩大属性功能。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字符显示装置,即使使用欧美标准技术规范的个人计算机,也能够在文本方式下显示汉字等字符,从而,也就能够达到执行的高速化和软件的兼容性以及易于移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样的字符显示装置,它既能保持着与欧美标准技术规范的计算机间的软件兼容性,又能增加其属性功能。
本发明的第一种形态提供具有下列部分的字符显示装置(a).存储部分,它存储指定各字符的字符代码以及表示它们属性的属性数据;
(b).第1字符发生器,它预先存储对应于英文字母和数字的字形数据;
(c).第2字符发生器,它预先存储对应于汉字字形的数据;
(d).判定部分,它判定根据对显示器屏幕的扫描从上述存储部分读入的字符代码是只用一个代码就可以表示一个字符的数据,还是要由2个以上的代码才能表示一个字符的数据;
(e).显示控制部分.
在显示英文字母和数字时,它根据前述判定部分的判定结果,从第1字符发生器读出对应于从前述存储部分读出的字符代码的字形数据,并以附加在该字符代码之后的属性数据表示的属性显示该英文字母或数字;
在显示汉字时,它根据前述判定部分的判定结果,从第2字符发生器读出对应于前述存储器部分中读出的字符代码的字形数据,并以附加在该字符代码之后的属性数据表示的属性,显示该汉字。
本发明的第二种形态提供具有下述部分的,并根据串行点阵数据来显示字符的字符显示装置(a).存储器,它至少存储由1个代码或2个以上代码来表示的一个字符的字符代码;
(b).字符代码读取部分,它根据显示器屏幕的扫描.从前述存储器中读取前述字符代码;
(c).判定部分,它判定由前述字符代码读取部分所读取的字符代码,是可以单独用一个代码表示一个字符的数据,还是要用两个以上代码来表示一个字符的数据;
(d).字符发生器,预先用它把字符的字形数据存储起来;
(e).地址生成部分,需根据前述判定部分的判定结果,按照表示一个文字所需要的数引用前述字符代码读取部分所读入的字符代码,生成存储有该字符代码所指示的字符字形数据的前述字符发生器的地址;
(f).点阵数据生成部分,对应于所生成的地址,根据前述字符发生器读出的上述字形数据,以生成显示用串行点阵数据;
本发明的第三种形态提供具有下述部分的字符显示装置(a).存储器,它存储由1个或2个以上的代码组成的、用以表示字符的字符代码以及与上述各字符代码配对的属性数据;
(b).判定部分,它判定按照对显示器屏幕的扫描,从前述存储器中读出的字符代码,是只用一个代码就可以表示一个字符的数据,还是要用2个以上代码来表示一个字符的数据。
(c).字符发生器,预先用它把字符的字形数据存储起来;
(d).字形数据读出装置,它根据前述判定部分的判定结果,引用可表示一个字符所需要个数的字符代码,从上述字符发生器读出相应字符的字形数据;
(e).属性控制部分,它根据前述判定部分的判定结果,对于用2个以上的代码来表示一个字符的字符代码,把其第2个代码以后的字符代码所对应的属性数据,作为扩展属性数据,根据这个扩展属性数据以及与第1个字符代码对应的属性数据所表示的属性,控制字符的显示。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的方框图,图2是适用于该实施例的显示系统的整体构成的方框图;
图3是同一实施例中的属性数据的示例图;
图4是该实施例中的字符代码的映象图;
图5是该实施例中的字符显示和视频随机存储器3内的字符代码间的关系图;
图6和图7分别示出了视频随机存储器VRAM内的数据及其所显示的字符之间的关系的例子。
下面,参照图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的方框图,图2是表示适用于该实施例的显示系统的总体结构的方框图。
图2中的1,是设置在例如欧美标准型号的个人计算机内的CPU(中央处理装置),它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动作。该CPU1与阴极射线管(CRT)控制器2之间进行着种种的数据传送,控制着CRT控制器2。CRT控制器2控制CRT显示装置4的显示,按照显示屏幕的扫描读出VRAM(视频随机存储器)3内的数据,并按照此读出的数据来控制显示。这时,VRAM3如图1所示,由第一面3a和第二面3b构成,在文本方式时,文字代码被存储到第一面3a中,而第二面中则存储着表示被显示字符属性的属性数据。
此处,所谓属性数据,就是图3A和图3B中所示的8位数据,分为基本属性数据和扩展属性数据二类。各属性中的每一位,具有如图所示的功能。亦即,在图3A所示的基本属性数据中,第0至第2位,具有指定字符颜色的功能,0,1,2这3位,分别表示蓝色、绿色和红色的开/关。此外,第4位和第5位,分别指定显示下划线和左垂线,第6位用于指定显示字符的反象(字符颜色和背景颜色反转过来的字符显示),第7位则用于指定字符的闪烁。此外,图3B所示的扩展属性数据中,第7位用于指定黑体字符,第6位用于指定字符的横向倍角,第5位用于指定纵向倍角。在纵向倍角时,第4位用于表示是显示字形的上半字还是下半字,该位为“0”时表示显示上半字,为“1”时表示显示下半字。当不进行纵向倍角时,亦即第5位为“0”时,此第4位无效。在横向倍角时,第3位用于表示是显示字形的右半字还是左半字,该位为“0”时表示显示右半字,为“1”表示显示左半字。在非横向倍角时,亦即第6位为“0”时,该第3位无效。第2~第0保留未用。
此外,上述各属性数据的各位的功能,只是一个例子,可根据种种方式来对它们进行适当的不同的定义。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字符代码采用所谓移位JIS字符代码。移位JIS是把JISC6226规范中的汉字区移动到该规范中未使用的区中,其目的在于使之与通常的英文字母和数字的分配位置不相重迭。图4示出了其代码映象的情况。在此图中,注有符号S·JIS-Ⅰ和S·JIS-Ⅱ的区域是汉字分区。这个区域中的汉字,由两个字节的字符代码来加以指定。此外,英文字母和数字(ANK)字符,半角的外文字母和日语假名(KANA)等半角显示的字符,由1个字节的代码,亦即由OOH~7FH和AOH~DFH来加以指定。
其次,VRAM3中的数据和被显示的字符之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如图所示,字符代码是2个字节的汉字为全角显示,字符代码是1个字节的英文字母和数字则为半角显示。从而,在显示屏幕上某字符所占的面积与VRAM3中该字符的字符代码所占区域的大小相对应。加之,在半角显示英文字母和数字的情况下,对于一个字节的字符代码,与一个字节的属性数据配为一对,在全角显示汉字的情况,2个字节的字符代码,分别与2个字节的属性数据配对。并且,与第2个汉字字符代码配对的属性数据,则成为扩展属性数据(参见图3B)。
此外,在图5所示的VRAM3的区域映象中,字符代码和属性数据是交替配置的,但实际上它们分别被对应地存储到第1面3a和第2面3b,其地址定为同一个地址。
此外,如图1所示,第1面3a和第2面3b的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均被连接到8位的公共总线15上。该公共总线15被分时使用,字符代码、属性数据、地址数据等,分别按CRT控制器2所分配的定时,输出到公共总线15上。在这种情况下,地址数据由行地址数据和列地址数据构成,它们也被分时输出。
VRAM3内的各数据,已如上所述,而CRT控制器2从VRAM3读取字符代码后,又把对应此字符代码的字形数据从图2所示的字符发生器5读出。然后,把所读出的字形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然后送给CRT显示装置4。并且,这时还根据附加在该字符代码之后的属性数据,进行显示颜色的控制、闪烁控制或者横向加倍/纵向加倍显示等(以下详述)。
其次,10是汉字显示装置,由控制部分10a和字符发生器10b组成。下面就汉字显示装置10的构成加以说明。
图1中所示的代码读取部分20,其输入端(8位)按在公共总线15上,CRT控制器2,在读取字符代码和属性数据的定时中,读取这些数据。这时,代码读取部20根据CRT控制器2输出的第1面3a和第2面3b的允许输出信号(图示略),来识别属性数据和字符代码。此外,属性数据和字符代码两者的数据共2个字节,被存储到指定的触发器(D型触发器)中。21是具有2个字节容量的属性数据锁存器,代码读取部分20内的属性数据,按照早先读取数据的顺序,顺次供给锁存器。22是字符代码锁存器,它由各具有1个字节容量的第1存储器22a和第2存储器22b所构成。该第2存储器22b的数据由读取部分20内的字符代码按早先读取的先后顺序依次供给,而送给第2存储器22b的字符代码,也要将它们顺次送给第1存储器22a中。23是全角/半角检出部分,它根据第1存储器22a的高3个位的数据,来检出该存储器内的字符代码是全角字符的代码还是半角字符的代码。对于全角字符,如前所述,它由2个字节的字符代码指定,其第1字节,从图4可知,它可以是8、9、E,因此可由第1存储器22a的高3位来识别出它是一个全角字符代码。此全角/半角检出部分23,由逻辑门的组合构成,当字符代码是8、9、E中的某个时,就输出一个全角检出信号ZEN。
其次,24是字符发生器地址生成部分,它根据字符代码来产生字符发生器10b的地址。在此实施例中的字符发生器10b,由多个只读存储器(ROM)和生成外文字符用的不挥发性随机存储器(RAM)所构成,字符发生器地址生成部分24根据字符代码,产生对应于代码映象(参见图4)的片选信号的地址信号。在这个情况下,字符发生器地址生成部分24在全角/半角检出部分23提供一个全角检出信号ZEN时,则根据第1存储器22a和第2存储器22b内的2个字节的字符代码来生成地址,而当没有提供全角检出信号ZEN时,则根据第1存储器22a内的字符代码来生成地址。字符发生器10b在半角字符的字形数据被读出时,就输出一个字符的横向8个点的字形数据,而在读出了全角字符的字形数据时,字符横向16个点的字形数据,被分为两次输出,每次输出8个点的字形数据。该字符发生器10b的字形数据的输出操作,根据属性处理部分30所提供的控制信号,其操作就有所不同,与属性数据的内容相对应,其细节在后面叙述。
其次,26是一个并行/串行转换器,它按照打点时钟DCK或打点时钟DCK的二分频,把从字符发生器10b所供给的8位字形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并把它作为点阵数据输出。这时的串行数据转换速度的切换,由属性处理部分30所提供的控制信号来进行控制。并且,并行/串行转换器26把由输入端A~H输入的数据,按其先后顺序进行转换和输出。
27是一个异或门,它对并行/串行转换器26的输出信号和光标允许信号发生部分43的输出信号进行异或运算,当光标允许信号发生部分43并未发生光标允许信号CEN(“1”信号)时,则并行/串行转换器26对于所输出的点阵数据成为贯通状态。28是彩色代码生成部分,对于经过异或门27提供的各个点阵数据,它把所定的彩色代码从彩色调色板31读出,输出到CRT显示装置4。所谓所定的彩色代码,系指由属性处理部分30所指定的彩色代码。也就是,属性处理部分30要根据属性数据锁存器21所提供的基本属性数据(参见图3A)的各位的功能,来选择彩色代码,并向彩色代码生成部分提供控制信号。例如,基本属性数据指定前台彩色为“红”时,则对于该字符的字符部分所对应的点阵,发出读取红色彩色代码的命令。此外,属性处理部分30还向彩色代码生成部分28发出对应于基本属性数据的其它位的处理命令。也就是,把对应于是否需要闪烁、反象显示下划线等处理,通知彩色代码生成部28。进而,属性处理部分30在设置了标志SSA时,把属性数据锁存器21中的第2个字节的属性数据,作为扩展属性数据,进行扩展属性数据的各位所对应的处理,而当标志SSA未被设置时,则对第2个字节的属性数据予以忽略。关于该扩展属性数据的处理,以后再予详述。
其次,40是地址读取部分,它读取从公共总线15上所送出的地址数据。在公共总线15上,地址数据是按行地址和列地址,采用分时方式输出的,而地址读取部分40则根据CRT控制器2所输出的选通信号(图示略)对它们进行识别,并将它们作为一组数据加以存储。在地址读取部分40中所存储的行地址数据和列地址数据,送给比较部分41,在比较器中,判断它们是否同寄存器42中的数据相一致。当比较部分41检出一致状态时,就将一致检出信号输出给光标允许信号发生部分43。在这种情况,寄存器42中预先由CPUI写入了应当显示光标的地址。光标允许信号发生部分43在接收到一致检出信号时,就把光标允许信号CEN(“1”信号)输出到异或门27的另一个输入端。在这情况,当从全角/半角检出部23输出了一个全角检知信号ZEN时,则在对应于全角字符显示期间的时间内,输出一个光标允许信号CEN,而在没有输入全角检出信号ZEN时,在对应于半角字符显示时间的时间内,输出一个光标允许信号。异或门27在输入了一个光标允许信号CEN的期间,对于并行/串行转换器26来说就成了一个反相器。因此,光标就作为字符颜色和背景色的反象字符而被显示。
下面,就由上述部分构成的实施例的动作加以说明。
首先,CPUI中所使用的程序若为欧美使用的程序而不必显示汉字时,则汉字显示装置10就不动作,在CRT显示装置4上的显示由CRT控制器2来加以控制。另一方面,若在CPUI中所使用的程序是日语用的,必须显示汉字时,CRT控制器2虽然也在CPUI的控制下对VRAM3进行存取,但它并不去控制CRT显示装置4。并且,代替CRT控制器2,由汉字显示装置10来读取原由CRT控制器2所存取的信息,亦即分别读取字符代码、属性数据和地址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来控制CRT显示装置4。以下就这种情况的动作加以说明。
首先,CRT控制器2按照显示屏幕扫描的顺序,对VRAM3进行存取。然后,代码读取部分20读入由CRT控制器2所存取的字符代码和属性数据。该代码读取部分20所读入的字符代码被送到字符代码锁存器21中,进而,由全角/半角检出部分23来判断该字符是全角字符还是半角字符。当其为全角字符时,就输出一个全角检出信号ZEN,而CG(字符发生器)地址生成部分24则根据第1存储器22a中和第2存储器22b中共计2个字节的字符代码来产生字符发生器10b的地址。此外,在半角字符的情况下,由于没有输出全角检出信号ZEN,所以CG地址发生部分24根据第1存储器22a中的字符代码生成字符代码发生器10b的地址。其次,字符发生器10b按下列情况来输出数据当对全角字符的字形进行存取时,则把字符横向相当于16个点的数据分两次每次相当于8个点进行输出,而在存取半角字符的字形的情况,则输出字符横向的相当于8个点的数据。此外,并/串行转换器26把由字符发生器10b输出的数据,顺次转换成串行数据,通过异或门27,提供给彩色代码生成部分28。彩色代码生成部分28根据属性处理部分30的控制信号,对每一个被接收到的点阵数据生成其彩色代码,并输出到CRT显示装置4中。据此,由字符代码所指定的字符,按照属性数据所指定的颜色和其它属性(闪烁、反象等),在CRT显示装置4的显示屏幕上被显示出来。
此处,标志SSA处于被置位的状态,进而,在读出汉字字符代码的情况,上述处理中还要增加以下处理。
首先,属性处理部分30,把第2个字节的属性数据识别为扩展属性数据,进行对应于图3B中所示各位的功能的处理。
(1).当扩展属性数据的第7位(粗体字指定位)是“1”的情况。
在这种情形,并/串行转换器26根据属性处理部分30所发出的控制信号,产生一个把打点时钟DCK延迟一个时钟的延迟信号,并把由这个延迟时钟作成的串行数据与由原来的打点时钟所作成的串行数据作逻辑或运算,并从输出端Q输出由上述逻辑或运算所得的串行数据。这样一来,由逻辑或所得的串行数据,使字形沿水平方向(扫描方向)产生重复,从而沿水平方向的显示加粗了一个点。
(2).当扩展属性数据的第6位(横倍角指定位)是“1”的情况。
在此情况,是对指定汉字沿水平方向扩大1倍进行显示的处理,对应于不同的第3位的内容,字形显示部分也不相同,具体如下首先,第3位是“1”的情况,被扩展字符左半部的8位的字形数据可由字符发生器10b读出,然后,在并/串行转换器26中,把被接收的8位字形数据,按打点时钟DCK的1/2时钟进行并/串行转换。据此由打点时钟DCK的1/2时钟并/串行转换所得的数据,通过异或门27,提供给彩色代码生成部分28。另一方面,在CRT显示装置4上,按照通常的打点时钟DCK来进行显示,其结果,字形的左半部分,沿水平方向扩大了1倍,以全角字符的大小显示出来(参见图6)。
此外,当扩展属性数据的第3位是“0”的情形,该字符右半部的8位字形数据从字符发生器10b被读出,而在并/串行转换器26中,把接收的8位字形数据,以打点时钟DCK的1/2时钟进行并/串行转换。据此,以打点时钟DCK的1/2时钟作并/串转换所得的数据,通过异或门27,提供给彩色代码生成部分28。从而也与上述情况一样,字形的右半部分沿水平方向扩大为两倍,以全角字符的大小被显示出来(参见图6)。
从而,对于同一汉字的字符代码,对它们连续进行上述的左半显示和右半显示,就可以将该汉字的字形沿水平方向扩大一倍,以2个全角字符的大小显示出来,完成了倍角显示。此处,在执行倍角显示时,图6中给出了VRAM3中的示例数据和其显示字符之间的关系。图6中所示的字符代码C1a、C1b是用两个代码来指定一个汉字的字符代码,跟随于字符代码C1a之后的属性数据是基本属性数据B·ATR,跟随在字符代码C1b之后的属性数据是扩展属性数据E·ATR。在此情况,第一个扩展属性数据E·ATR的第6、第3位均是“1”,第二个扩展属性E·ATR的第6位为“1”,而第3位为“0”。此外,由图可知,显示屏幕上横倍角字符所占的面积,与表示该字符的数据在存储器中所占的区域大小相对应。
(3).当扩展属性数据的第5位(纵倍角指定位)是“1”的情况。
这种情况是将指定的汉字沿垂直方向扩大一倍进行显示的处理,对应于第4位的不同内容,字形的显示部分也不同,具体如下首先,当第4位是“1”时,该字符上半部的字形数据从字符发生器10b中被读出。不过,对于显示屏幕的两次扫描,字符发生器10b的同一地址被访向两次。从而,在相邻2行上,从字符发生器10b输出相同字形数据。这样一来,上半部的字形在垂直方向上被扩大一倍(见图7)。
当扩展属性数据的第4位为“0”时,除由字符发生器10b读出的是该字形下半部外,其余操作与上述相同。
从而,在相邻两行(K和K+1)的同一横向位置,通过顺次进行前述上半部和下半部的显示,便可将字形在垂直方向上扩大一倍,完成纵倍角显示。此处,在图7中,表示了进行纵倍角显示时VRAM3中的示例数据和其所显示字符间的关系。在此情况下,表示上半部显示的数据与表示下半部显示的数据,分别被存储在与相邻两行(K和K+1)的同一横向位置对应的区域中。并且,第一个扩展属性数据E·ATR的第6、第4位均为“1”,第二个扩展属性数据E·ATR的第6位是“1”,第4位是“0”。在这个纵倍角显示的情况下,显示屏幕上倍角字符所占面积,也与表示该字符的数据在存储器中所占区域的大小相对应。
(4).当第6、第5位均为“1”时,则同时执行前述(2)、(3)的动作。换言之,同时执行横倍角和纵倍角,从而实现4倍角显示。对这4倍角显示,由前述可知,显示屏幕上字符所占面积,也与表示该字符的数据在存储器内所占区域大小相对应。其结果,在该实施例中,显示屏幕上字符的大小与表示该字符的数据量相对应,这与欧美标准使用的存储器映象成为同样的体系。
以上便是按照扩展属性数据所进行的各种处理。
下面,就光标显示处理加以说明。首先,地址读取部分40读取由CRT控制器2所输出的地址数据。这个被读取的数据,在比较器41中同寄存器42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一致时,光标允许信号发生部分43则产生一个光标允许信号CEN。其结果,对于应当显示光标的位置上的字符点阵数据来说,异或门27起到了一个反相器的作用,从而,光标被作为一个反象显示的字符而被显示。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只要在欧美标准规范的个人计算机上附加汉字显示装置10,就可以显示汉字,这是其优点之一。而且,由于它在构成上,既可原封不动地利用VRAM3,也可原封地利用CRT控制器2的存取,因此,对硬件无须进行变更。
另外,在实施例中,采取了在CRT控制器2中附加控制部分10a的构成方式,但也可以一开始就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上述各功能的电路。
进而,上述实施例虽然是关于日语中的汉字/假名显示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也适用于日语以外的语言。也就是说,适用于那些必须使用2个以上的字符代码来表示一个字符的语言,例如也可适用于汉语或朝鲜语等的显示,也可以进一步扩大属性的功能。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只要清除标志SSA,便不再对扩展属性进行识别。因此,在运行仅由英文字母和数字构成的软件时,只要清除标志SSA,就不会把基本属性数据误认作扩展属性数据。这样一来,在只有英文字母和数字代码的情况,或者在汉字代码和扩展属性数据混杂在一起的情况,只要改写标志SSA的内容,便可以很简单地从一种状态切换到另一种状态,从而获得很高的互换性,这也是它的优点。
如前所述,根据本发明,即使在使用欧美标准技术规范的个人计算机的场合,也可以使用文本方式来显示汉字等字符,根据这些,就可以实现运行速度的高速化和软件的兼容性以及易于移植。并且,还可以扩大上述个人计算机的属性功能,从而能够对各种各样的字符进行显示。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各种字符的字符显示装置,它具备下列各部分(a).存储部分,它存储指定各字符的字符代码及表示其属性的属性数据;(b).第1字符发生器,它预先把对应于英文字母和数字的字形数据存储起来;(c).第2字符发生器,它预先把对应于汉字的字形数据存储起来;(d).判定部分,它判定按显示屏幕的扫描从上述存储器读出的字符代码,是可以单独表示字符的数据,还是必须由2个以上才能表示字符的数据。(e).显示控制部分,当显示英文字母和数字时,根据前述判定部分的判定结果,把对应于从前述存储器中读出的字符代码的字形数据,从第1字符发生器读出,并以附加于该字符代码之后的属性数据表示的属性来显示该英文字母和数字;当显示汉字时,根据前述判定部分的判定结果,把对应于从前述存储器中读出的字符代码的字形数据,从第2字符发生器读出,并以附加于该字符代码之后的属性数据表示的属性,表显示该汉字。
2.一种显示各种字符的字符显示装置,它具备有下列部分,并根据串行点阵数据来显示字符(a).存储器,它至少存储由1个或2个以上的代码表示一个字符的字符代码;(b).字符代码读取部分,它按照显示屏幕的扫描顺序.从前述存储器中读取前述字符代码;(c).判定部分,它判定由前述字符代码读取部分读取的字符代码,是单独表示一个字符的数据呢,还是必须由2个以上才能表示一个字符的数据;(d).字符发生器,它预先把字符的字形数据存储起来;(e).地址生成部分,它根据前述判定部分的判定结果,按照表示一个字符所需要的数引用前述字符读取部分所读入的字符代码,以生成前述字符发生器的地址,该地址存储着该字符代码所表示的字形数据;(f).点阵数据生成部分,对应于所生成的地址,根据前述字符发生器中所读出的前述字形数据,来生成显示用串行点阵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第2项所记载之字符显示装置,它的显示控制器按照显示屏幕的扫描顺序,从前述存储器读出前述字符代码,而它的前述字符代码读取部分,与显示控制器的存取取得同步,并读取由前述显示控制器所读入的字符代码。
4.一种显示各种字符的字符显示装置,它具备有下列部分(a).存储器,它存储用1个或2个以上的代码来表示一个字符的字符代码,以及与前述各字符代码配成一对的属性数据;(b).判定部分,按照显示屏幕的扫描顺序.从前述存储器读出字符代码后,由该判定部分判定这些字符代码是可以单独表示一个字符的数据呢,还是必须要由2个以上才能表示一个字符的数据(c).字符发生器,它预先把字符的字形数据存储起来;(d).字形数据读出装置,它根据前述判定部分的判定结果,对表示一个字符的所需要个数的字符代码加以引用,并从前述字符发生器读出该字符的字形数据;(e).属性控制部分,它根据前述判定部分的判定结果,对于用2个以上代码表示一个字符的字符代码的第2个以后的字符代码配对的属性数据作为扩展属性数据加以识别,并根据该扩展属性数据以及与第1个字符代码配对的属性数据所表示的属性,进行字符显示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第4项所记载的字符发生器,其前述的属性控制部分,具备有对扩展属性数据识别动作的有效/无效进行切换的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第2项、第3项或第4项所记载的字符发生器,其前述的字符代码是表示半角显示字符的1个字节字符代码,或者是表示全角显示字符的2个字节代码。
7.根据权利要求第6项所记载的字符发生器,它把英文字母和数字作为前述半角显示字符加以设定,而把汉字作为前述全角显示字符加以设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字符显示装置,至少具备以下部分把表示所需字符的字符代码以及表示其属性的属性数据作为一对数据加以存储的存储器;预先把对应于英文字母和数字的字形数据存储起来的第1字符发生器;预先把对应于汉字的字形数据存储起来的第2字符发生器;判定部分和控制部分。判定部分对按显示屏幕的扫描顺序从存储器读出的代码进行判断以判定它是可以单独表示字符的数据,还是必须用两个以上的代码来表示一个字符的数据。
文档编号G09G1/02GK1031772SQ88102079
公开日1989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1988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1987年9月2日
发明者石井孝寿, 小川大树, 大前尚三 申请人:株式会社阿诗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