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外罩走马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2177阅读:30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外罩走马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特别是一种具有双层外罩结构的走马灯。
众所周知,走马灯是由底座、发光体(蜡烛或灯泡)、顶针、转动罩和固定外罩构成。转动罩像一个桶式灯罩,顶部开有许多放射形导风叶片,顶部中心装有一碗状轴承,它是依靠位于发光体顶部的顶针支承碗状轴承将整个转动罩套接在发光体外面。当发光体点着后,转动罩内的空气被加热,自然上升,下面的冷空气上来补充,经加热后又上升,下面的冷空气又上来补充,如此不断,使转动罩内产生一股上升的气流。由于顶针与碗状轴承几乎是点接触,摩擦力很小,而转动罩又很轻,这股上升气流很容易推动转动罩的导风叶片使整个转动罩转动起来。自古至今的走马灯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和结构,在转动罩透光的表面绘制人物、动物或其他景物,而在固定外罩开一些窗口或绘制一些相应的画。当转动罩转动时,这两幅画面便产生相对运动,在发光体的光线透视下,使人们看上去有如一幅动画的感觉,因此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经久不衰。然而,这种动画毕竟比较单调,真实感较差,已逐渐满足不了当今人们对日用品的艺术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改进现有走马灯的结构,提供一种可以使画面显示得比较真实的走马灯新设计。
上述任务是这样完成的将走马灯的固定外罩由原来的单层结构改为隔离的双层结构,内外两层罩面均用透光的材料制成。这种由转动罩和固定外罩构成的三层罩面结构有助于提高画面动感的真实性。例如,在转动罩的罩面上画上许多倾斜的条纹,在固定外罩的内层绘上方向相反的同样条纹,当发光体发出的光线穿过这两层交叉的条纹时,在固定外罩的外层罩面上便产生许多小亮点,这些亮点随转动罩的左转或右转(取决于导风叶片的倾斜方向)向下或者自下而上运动,如果外层罩面是一幅正在下雪的风景画,自上而下的亮点就有助于提高飘雪下落的真实感;如果外层罩面是一幅有瀑布或流溪的风景画,这些运动的小亮点将会在透明度较高的瀑布或流溪处产生较为迫真的动感,使人看上去有如瀑布或流溪在不断流动的感觉。利用这个三层罩面的结构,通过不同线条、图案和画的配搭,便可以制作出许多动感较为真实而美观的画面,大大提高走马灯的艺术观赏价值。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的剖面图。
附图中,(1)为固定外罩,(2)为转动罩,(3)为顶针,(4)为发光体,(5)为底座。
权利要求1.一种由固定外罩(1)、转动罩(2)、顶针(3)、发光体(4)和底座(5)构成的走马灯,其特征在于固定外罩(1)是由两层隔离的透光罩面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改进的走马灯,其结构特征是固定外罩为隔离的双层结构。通过在转动罩和固定外罩构成的三层罩面上绘制不同的线条、图案和图画,会使走马灯产生动感比较真实而美观的画面,大大提高走马灯的艺术观赏价值。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制作。
文档编号G09F13/00GK2036691SQ8820901
公开日1989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1988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1988年7月27日
发明者游绍荣, 冯毅坚 申请人:中山市小榄蓝钻电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