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限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3135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象限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使用天文学地平纬度确定天体地平高度或天顶距离的天象观测演示仪,它可作为科研、教学、科普教具和工艺美术装饰品。
目前,观测天体地平高度或天顶距离使用的是高精度的天文望远镜,由于天文望远镜设备精密、庞大、复杂,需用特定的场地,不能作为科学普及型教具,多用于科学普及的平面示意图又很难进行形象教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由简单机械装置构成的,能清楚、形象地演示使用地平纬度确定天体地平高度或天顶距离的演示仪,既能作为科研、教学、科普教育用观测演示仪,又能作为工艺装饰品供观赏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象限演示仪是由在一对十字底座的两个交叉点上的两边带有由吉祥物或花纹组成的支撑的立柱,从两柱顶端向中心平伸出的一条由花纹或其它装饰物造形构成的横梁,从两柱下部向中间平伸出的方形横柱,横柱中心的轴承座,从横梁中央到底部轴承座铅垂线方向的可旋转三百六十度的立轴,固定在立轴上的由横边、立边、象限弧、横表、游表、立耳组成的象限环组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象限演示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艺精美,能够清楚、形象地演示使用地平纬度确定天体地平高度或天顶距离。既是科研、教学、科普教育用观测演示仪,又是供观赏用工艺美术装饰品。
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象限演示仪结构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象限演示仪示意图。其中1.横梁2.立轴3.横表4.横边5.平衡支撑6.象限弧7.立柱8.支撑9.支撑10.横柱11.游表12.轴承座13.十字底座14.立边15.立耳象限演示仪的底部是一个由方形横柱(10)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十字底座(13)组成,在两个十字底座的交叉点上各树立着一根立柱(7),两根立柱的上端由一花纹或其它装饰物造形构成的横梁(1)连接,立柱的两边由吉祥物或其它装饰物造形构成的支撑(8、9)支持着。在底部方形横柱中央有一轴承座(12),在轴承座上有一根立轴(2),立轴的顶部与横梁中央相连接,立轴可以自由旋转三百六十度。立边(14)和横边(4)由象限弧(6)相接成一个象限环固定在立柱上,象限环的立边上指天顶,下指地心,横边与地平线平行。在立边与横边交点处,立一根垂直于仪面的横表(3),从横表到象限弧边有一根游表(11)浮在仪表上,滑动的一端安有立耳(15)。在象限环中间是一些由吉祥物或其它装饰物造形构成的既起到装饰作用,又起到平衡作用的平衡支撑(5)。在两根立柱上刻有吉祥物或其它装饰物造形构成的图案。本象限演示仪的材质可为金属或非金属,可用镀金、镀铬、镀铝及琺琅装饰仪器表面,各部位衔接大部分是丝结形式,少处为榫接,立轴下部与轴承座是插接。
权利要求1.一种由底座、立柱、立轴、横梁、象限环组成的象限演示仪,其特征在于(1)两边由支撑(8、9)支持着的两根立柱(7)立在由方形横柱(10)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十字底座(13)的交叉点上,上部由横梁(1)连接在一起;(2)立轴(2)上顶横梁(1)中央,下插方形横柱(10)中央的轴承座(12)上;(3)由横边(4)、立边(14),连接横边、立边的象限弧(6),横边、立边交点处的横表(3),从横表到象限弧的游表(11),以及游表上的立耳(15)组成的象限环固定在立轴上,象限环中间为平衡支撑(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象限演示仪,其特征在于立柱(7)、支撑(8、9)、平衡支撑(5)、横梁(1)均为花纹、吉祥物或其它装饰物造形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象限演示仪,其特征在于它的材质为金属或非金属,用镀金、镀铬、镀铝及琺琅装饰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使用天文学地平纬度确定天体地平高度或天顶距离的天象观测演示仪。它是由花纹、吉祥物或其它装饰物造型构成的横梁、立柱、支撑、平衡支撑,立轴,由横边、立边、象限弧、横表、立耳组成的象限环,十字底座组成。可作为科研、教学、科普教具和工艺美术装饰品。
文档编号G09B27/06GK2047432SQ8920869
公开日1989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1989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1989年6月22日
发明者邓静如 申请人:北京天文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