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椭圆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4746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椭圆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绘图仪器,特别是一种椭圆绘图仪。
现有的椭圆绘图仪,由扇形齿轮、动长臂、短动臂等组成,其结构复杂、操作不便,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多用椭圆仪。
本实用新型结构如图所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外齿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圆片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外齿轮与圆片锁紧示意图。

图1,本实用新型由内齿轮板1、外齿轮3、圆片7和锁紧螺栓、螺母4组成,内齿轮板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板,在其中心有一大圆孔,在该大圆孔的内圆周上铣有一圈内轮齿2,在内齿轮板1的一个底角处标有特殊直线族6,外齿轮3为圆形,其直径为内齿轮板1中心大圆孔的孔径的二分之一,外齿轮3的外圆周上铣有一圈外轮齿,其齿数亦为内齿轮板1中心大圆孔上内轮齿2的齿数的二分之一,外齿轮3的中心向半径方向开有一条直槽5,该直槽5的长度略小于外齿轮3的半径,在其直槽5的一侧的外齿轮3的轮面上标有刻度线,对应该刻度线标有5、10、15等字样,单位为毫米(如图2),圆片7的直径略小于外齿轮3的直径,圆片7中心有一小孔,以该中心小孔的旁边为起点,向圆片7的外缘方向开有一条圆弧槽8(如图3),圆片7的中心小孔通过螺栓、螺母4与外齿轮3的中心小孔固定连接,使它们为一整体(如图4)。
使用时,将外齿轮3放入内齿轮板1中心的大圆孔内,使它们的内、外轮齿啮合,绘图时一手按紧内齿轮板1,另一手把绘图笔插入外齿轮3上的直槽5与圆片7上的圆弧槽8相交处的孔中,并带动外齿轮3在内齿轮板1的中心大圆孔内纯滚动一周,就可以在绘图纸上描绘出椭圆。若选用不同齿数与直径的外齿轮3,按上述相同方法则就能描绘出不同的曲线。
松开外齿轮3上的锁紧螺栓、螺母4,转动外齿轮3就可以得到从最靠近外齿轮3中心到其最边缘的一系列连续的孔,把绘图笔插入不同位置的孔中就可以绘出不同长短轴的椭圆,长短轴的数值可以从旁边的刻度中读出。
图1中的特殊角直线族6分别为15°,30°,45°,60°,75°,90°角的直线,它们都交叉于一点,交叉点与三角形内齿轮板1的底边重合,绘图时把交叉点与已知直线的端点重合,特殊角直线与已知直线重合,绘图笔靠紧底边就可以绘出特殊角的另一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不仅可描绘出任意长、短轴的椭圆,还可描绘各种特殊角的直线及其它曲线,所绘制的各种曲线一次完成。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椭圆仪,其特征在于它由内齿轮板1,外齿轮3、圆片7和锁紧螺栓、螺母4组成,内齿轮板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板,其中心有一大圆孔,在该大圆孔的内圆周上铣有一圈内轮齿2,在内齿轮板1的一个底角处标有特殊直线族6;外齿轮3为圆形,其直径为内齿轮板1中心大圆孔的孔径的二分之一,外齿轮3外圆周上铣有一圈外轮齿,其齿数亦为内齿轮板1中心大圆孔上内轮齿2的齿数的二分之一,外齿轮3的中心向半径方向开有一条直槽5,该直槽5的长度略小于外齿轮3的半径,在其直槽5一侧的外齿轮3的轮面上标有刻度线;圆片7的直径略小于外齿轮3的直径,圆片7中心有一小孔,以该中心小孔的旁边为起点,向圆片7的外缘方向开有一条圆弧槽8,圆片7的中心小孔通过螺栓、螺母4与外齿轮3的中心孔固定连接,使它们为一整体。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椭圆仪,其特征在于在内齿轮板1底角处的特殊直线族6分别为15°、30°、45°、60°、75°、90°角的直线,它们都交叉于一点,交叉点与三角形内齿轮板1的底边重合。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椭圆仪,其特征在于在外齿轮3的直槽5一侧的刻度线边上对应标有5、10、15等字样,单位为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绘图仪器,它由内齿轮板、外齿轮、圆片和螺栓螺母组成,内齿轮板中心大圆孔内圆周上有一圈内轮齿外齿轮与圆片为一整体,外齿轮外圆周上的一圈外轮齿与内齿轮板中心大圆孔的内轮齿啮合,选用不同直径的外齿轮在内齿轮板中心的内轮齿上纯滚动一周,就可以在绘图纸上描绘出椭圆与其他有规则的曲线。
文档编号B43L11/04GK2080910SQ9022450
公开日1991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1990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3日
发明者季不已 申请人:季不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