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的墨水吸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5380阅读:8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笔的墨水吸贮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笔的墨水吸贮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构造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钢笔的墨水吸贮装置。
钢笔曾行销几百年,自从圆珠笔问世以后,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而今签字笔、钢珠笔……不断出新,使钢笔的行销市场大为逊色。但是,由于钢笔所写字迹的笔划变化比较多,而且所采用的墨水可经久不变,因此在签署重要文件情况下,惟有钢笔才被认同。
过去,钢笔吸取贮存墨水的装置,常用一支胶管,一支簧片做成的压板,使用时先压出管内空气,放手后,由胶管自身的弹性吸入墨水。在此之后,又有卡式贮墨管问世,但是,上述的钢笔吸取贮存墨水的装置具有下述的缺点1.弹簧压迫胶管吸取装置,其结构较复杂,元件多,因此成本提高,并且,胶管的吸取又不可靠,不易为消费者接受,已趋于淘汰。
2.卡管式贮墨方式,是用一支塑胶管,其中贮有墨水,用钢珠封闭,使用时插在笔尖座筒的后方,推开钢珠即可,使用较为方便,元件也较少,但是,管内的墨水用尽后,不能重复吸取,需去旧换新,造成浪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经济耐用的钢笔墨水吸贮装置,该装置可全用塑胶材料一次挤出成形,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可与当前盛行的圆珠笔、签字笔、钢珠笔等相比,颇具有优越性。而且,墨水吸贮十分可靠,可贮满整个墨水筒,此外,本实用新型可反复使用,无需去旧换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图。
下面就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与传统型钢笔相似,其特征在于其内部吸墨和贮存墨水的装置。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一组与笔尖相贴的墨水导流体32及笔尖31,有一可贮存墨水的墨水贮筒3及活塞体4,活塞体4是由活塞头41与连杆5相连结而构成。活塞体4置设于滑行套管7之中。滑行套管7为一管状体,其上端形成一个套头71,以便使墨水贮筒3套于其上,其下段形成一滑行槽8,活塞体4的活塞头41则伸入套头71内,活塞连杆5则容纳于滑行槽8内,并依靠活塞连杆5上的掣钮6的移动,使活塞体4可以上下位移。墨水贮筒3的一端可插入笔尖31,并与墨水导流体32而构成笔头30的后端;另一端与滑行套管7的套头71相套而且容纳活塞体4的活塞头41,并使活塞头41的外围表面与墨水贮筒3的内壁毫无间隙,连杆的另一端为掣钮6。
本实用新型吸取墨水是这样实现的先将活塞头推靠笔头的底部位置(即墨水贮筒3的前端部位),再形成筒底真空,吸入墨水,且渐渐增多,直到掣钮6移到滑行槽8的尾端,即活塞头被移到墨水贮筒3的尾端的定点,此时,墨水已贮满筒腔。然后,将笔管1经螺牙9与笔头相栓接,再套上笔管2。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将笔尖与墨水导流体直接套入墨水贮筒3的前端,仍然可以达到前一实施例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钢笔的墨水吸贮装置,由墨水贮筒、滑行套管、活塞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滑行套管与墨水贮筒相套接,活塞体设置于滑行套管中,活塞体的活塞头可伸入墨水贮筒中,且其外围与墨水贮筒的内壁密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笔的墨水吸贮装置,其特征在于滑行套管的顶端有一个可使墨水贮筒套入的套头,滑行套管的管体上有一滑行槽,在活塞体的活塞连杆上有一掣钮。
专利摘要一种钢笔的墨水吸贮装置,主要包括一墨水贮筒,一滑槽体,以及一活塞体,其中,墨水贮筒可与滑槽体相套而为一体,活塞体的活塞头可容纳在墨水贮筒内,活塞体的连杆则伸出墨水贮筒而容置于滑槽的腔内,使其可被推动,使得墨水贮筒内可贮存墨水。
文档编号B43K5/02GK2088040SQ9120688
公开日1991年11月6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30日
发明者曾青山 申请人:曾青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