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式旗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0205阅读:9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动式旗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挂旗子或彩旗使用的旗杆,特别是一种固定在建筑物上可转动式旗杆。
现有的固定在建筑物的门顶上使用的旗杆,其旗杆基本都是通过底座倾斜固定在建筑物上,因此碰到刮大风时旗帜往往就要被卷起来,缠绕在旗杆上,有时甚至越卷越紧,若无工具、人又不容易爬上很高的建筑物上去将其拉出来,这样就影响了旗帜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式旗杆,使悬挂在此旗杆上的旗帜风大时也不会卷起来。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转动式旗杆由带有球头的杆子固定在底座上组成,而杆子由外管、内管组成,内管的上端套有可活动的外管,外管的两端固定有挂旗钩,内管的下端固定有定位圈。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二方案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定位圈为外管(6)或止退环(10),止退环(10)为其上有通孔的圆环形。
外管为外管(2)、(5)、(6),内、外管(4)、(2)、(5)、(6)都为空心的金属管,外管(2)、(5)、(6)直径稍大于内管(4),使外管(2)、(5)能沿着内管(4)的外径转动,并使外管(5)的长度稍大于旗帜的长度。
球头(1)为镀铬的圆球,塞头(7)为形。
挂旗钩(3)为其上有通孔的圆环形,边缘部分还有一弯钩。
底座(8)下面为有通孔的平面板,上面的插管(9)倾斜固定在平面板上。
用止动螺钉将两挂旗钩(3)分别固定在外管(5)的两端,使两挂旗钩(3)间的距离为旗帜的长度,分别将外管(2)、(5)、(6)均套在内管(4)上,上端外管(2)、(5)与内管(4)松配合,下端外管(6)与内管(4)紧配合,并在内管(4)的两端紧嵌塞头(7),顶端再固定球头(1),旗帜内的绳索两端分别固定在外管(5)两端挂旗钩(3)的弯钩上,将整个装配好的旗杆下端插入底座(8)上的插管(9)里,并用螺钉通过其上的通孔固定在建筑物上就可使用了。
也可用止退环(10)代替外管(6)使用,用止动螺钉固定在外管(5)下边缘的内管(4)上。
若碰到大风旗帜飘动,则和它固定在一起的挂旗钩(3)及外管(5)也一起跟着动,风越大旗帜动得越利害,则外管(5)也跟着旗帜一起转动,旗帜就不会缠绕在旗杆上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因旗杆的杆子由内、外管组成,上端固定旗帜的外管能沿着内管转动,旗动,外管也动,从而使旗帜不会缠绕在旗杆上,提高了使用效果,也延长了旗帜的使用寿命,减轻了劳动强度,再不需要人经常爬到建筑物上将旗帜放开,使用方便、省力、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1.一种转动式旗杆,由带有球头(1)的杆子固定在底座(8)上组成,其特征在于杆子由内管(4)、外管组成,内管(4)的上端套有可活动的外管(5),外管(5)的两端固定有挂旗钩(3),内管(4)的下端固定有定位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旗杆,其特征在于外管为外管(2)、(5)、(6)定位圈为外管(6)或止退环(10),内、外管(4)、(2)、(5)、(6)都为空心的金属管,挂旗钩(3)、止退环(10)为其上有通孔的圆环形,而挂旗钩(3)的边缘部分还有一弯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旗杆,其特征在于两挂旗钩(3)用止动螺钉分别固定在外管(5)的两端,使两挂旗钩(3)间的距离为旗帜的长度,外管(2)、(5)、(6)均套在内管(4)上,上端外管(2)、(5)与内管(4)松配合,下端外管(6)与内管(4)紧配合,内管(4)两端紧嵌塞头(7),顶端再固定球头(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旗杆,其特征在于上端外管(2)、(5)与内管(4)松配合,下端为止退环(10)用止动螺钉固定在外管(5)下边缘的内管(4)上。
专利摘要一种转动式旗杆,特别适宜固定在建筑物上用于悬挂旗子和彩旗使用。由带有球头的杆子固定在底座上组成,而杆子由外管、内管组成,内管的上端套有可活动的外管,外管的两端固定有挂旗钩,内管的下端固定有定位圈。旗帜紧系在两挂旗钩上,风大时旗帜飘动、转动,同时也带动与挂旗钩连接在一起的外管转动,从而避免旗帜随风缠绕在旗杆上,延长了旗帜的使用寿命,提供了旗帜的使用效果,使用方便、省力,减轻了劳动强度,实用性强。
文档编号G09F17/00GK2271011SQ9620604
公开日1997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12日
发明者王永东 申请人:王永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