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显示器件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316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彩色显示器件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多种彩色显示器件的改进。
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和高灵敏度光检测器等外围技术的进步,束引式彩色阴极射线管(CRT)在八十年代取得了迅速发展。单管束引式彩色投影管、扁平束引式彩色显像管(CPT)和大屏幕束引式CPT都已研制成功,并在航空、航海和彩色电视等领域获得了应用。束引式彩管的优点是管内没有荫罩,电子束效率高达50%以上,它采用单束单电子枪,枪结构简单,功耗低,无需束会聚,图像质量好。其缺点之一是在大电流情况下由于电子束直径变大,色纯度恶化,因此荧光粉节距不能太小,分辨率的提高受到影响。
目前液晶显示器件(即LCD)发展迅速,用途日益广泛,在各种平板显示器件中位居前矛。液晶显示器件的特点是功耗小,工作电压低,很薄,重量轻,可靠和寿命长。通过采用带有彩色滤光片的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屏(TFT矩阵液晶显示屏)和增加矩阵结构的精细度,可获得高对比度和高分辨率的彩色图像显示。但TFT矩阵液晶显示屏比相同尺寸的CPT价格高数倍,这主要是TFT矩阵液晶显示屏的制造工艺相当复杂,成品率低。
在八十年代初出现了一种无荫罩式彩色显示器,即场顺序式彩色显示器,它由单色CRT和液晶色闸(液晶CS,LC色闸,LCCS)组成。单色CRT同时发出不同基色光谱,LCCS具有滤光片作用,它可在不同工作条件下,只允许某种颜色的光通过,从而达到双色或彩色显示目的。场顺序式彩色显示器可分为双色场顺序式彩色显示器(双色LC—CSCRT系统)和全色场顺序式彩色显示器(全色LCCS—CRT系统)。它们共同特点是分辨率和对比度高、功耗低、颜色稳定、耐振动和耐冲击性好。双色LCCS—CRT系统已经实用化,全色LCCS—CRT系统也研制成功。但双色LCCS—CRT系统显示的颜色不多,例如红—绿双色LCCS—CRT系统只能够显示红、橙、黄和绿四种颜色。全色LCCS—CRT系统虽能显示全色,但由于采用许多偏振片,亮度很低,成本高,另外蓝基色欠饱和,离实用还有一定距离。
使用荧光显示管(VFD)进行彩色图像显示的方法有彩色荧光粉分涂方法和采用全色LCCS的方法。前者是在透明电极条上分别涂复红、绿、蓝三种荧光粉,形成三组荧光粉条,通过控制各自的发光以实现彩色显示。其主要缺点是分辨率较低,蓝色荧光粉的寿命较短,优点是亮度较高。后者是在透明电极条上仅涂复一种荧光粉ZnOZn,通过全色LCCS进行选色,实现彩色显示,其优点是工艺简单、分辨率高、寿命长,主要缺点是亮度低。
本发明采用单色LCCS或者双色LCCS分别和各种非彩色显示器件组合成彩色显示器件,其中束引式CRT使用了电流敏感型荧光粉,从而彻底解决了上述问题。
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非彩色显示器件分为单色显示器件、双色显示器件和多色显示器件,它们包括LCD、CRT、VFD、变色放电灯、PDP和EL等显示器件。在这里,单色显示器件指只能显示一种颜色的显示器件,双色显示器件指能显示两种颜色的显示器件,多色显示器件指能显示两种以上颜色的显示器件,特别是指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能显示不同颜色的显示器件,例如电压敏感型多色显示管、电流敏感型多色显示管、束引式电流敏感型多色显示管和变色放电灯等。
在七十年代初,电流敏感型多色CRT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它通过改变加速电流改变发光颜色,通常它使用红、绿两种荧光粉,其中一种粉亮度—电流特性呈亚线性,另一种粉呈超线性,例如红粉亮度—电流特性呈亚线性,绿粉呈超线性。在加速电流较小时,CRT发出红光,在加速电流较大时,CRT发出红、绿色混合光,但由于绿光成分较多,混合光为绿色。因此,当改变加速电流时,发光颜色可从红色变到琥珀绿色。如果绿粉的亮度—电流特性呈亚线性,红粉呈超线性,当改变加速电流时,发光颜色可以从绿色变到橙色或红橙色。此类管子的缺点是颜色变化范围还不够大,色纯还不够鲜艳,另外不能进行全色显示。
束引式彩管荧光屏一般采用垂直排列、亮度—电流特性为直线性的红、绿、蓝三色荧光粉条,为保证色纯,三色粉条之间有黑色保护条隔离。例如在7英寸束引式彩色投影管荧光屏上红、绿、蓝条宽度分别为0.069、0.111和0.069mm,红和绿、绿和蓝以及蓝和红粉条之间黑条宽度分别为0.048、0.048和0.068mm,三色粉条间距为0.420mm。如果在此管中采用亚线性或直线性红粉和超线性绿、蓝粉,则可取消红和绿、红和蓝粉条之间的黑条,从而可以显著提高分辨率。
为进一步提高色纯,可在上述束引式电流敏感型多色CRT的前面加一青色LCCS,组成彩色显示器件。选择绿、红、蓝粉条的宽度分别为0.06、0.09和0.06mm,而绿和蓝粉条之间黑条宽度为0.07mm,三色粉条的间距为0.280mm。当电流较小时,束引式多色CRT发出红光,如果使青色LCCS处于红光通过状态,则彩色显示器件发出红光。当电流较大时,使电子束分别激发绿、蓝粉条,如果使青色LCCS处于红光截止的状态,则彩色显示器件分别发出色纯更好的绿、蓝色光。此种新型彩色显示器件比现有的束引式彩管分辨率可提高50%。
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屏是在液晶盒内设置非线性元件,包括二极管等二端元件和场效应管等三端元件。为得到液晶彩色电视显示,目前液晶彩色显示屏都采用彩色滤光膜方式,即采用专门光源照射液晶盒,在液晶盒上有大量液晶单元,而每个液晶单元上都有一个滤光片,液晶单元起光阀开关作用,红、绿、蓝三基色滤光片和对应的三个液晶单元组成一个像素。要显示某一单色时,该单色滤光片下的单元开通为透明态,另外两个滤光片的单元被遮断,当三个单元都开通,但开断时间不同时,就可显示各种颜色。为提高图像对比度,增加响应时间,目前都采用TFT液晶屏结构。液晶屏结构大致如下先在一块玻璃上形成互相绝缘的行电极和列电极,然后在其交点上采用薄膜形成技术和光刻技术制作TFT。TFT的栅极、源极和漏极分别引线,连接到行电极、列电极和显示单元。在另一块玻璃上形成为所有显示单元共有的公共电极,与下面的显示单元相对应,还制作有红、绿、蓝色三组滤光片,液晶材料则嵌入两块玻璃之间,构成液晶盒。在两块玻璃外侧各有一块中性偏振片。液晶盒为半波延迟器,当它处于“off”态时,液晶呈现出双折射效应,起半波延迟的作用,可使入射偏振光从液晶盒中出射时旋转90°。而当液晶盒处于“on”态时,液晶不呈现双折射效应,入射的偏振光通过液晶盒而不受影响。通过控制液晶盒的不同工作状态和红、绿、蓝三组滤光片的作用,彩色液晶显示器件就能进行彩色显示。
从以上分析可知由于第一块玻璃制作过程很复杂,其上需要布满大量精细的TFT,因此TFT矩阵彩色液晶显示屏的成品率很低,并且随着像素的增加而迅速地下降。要进一步提高这种结构的液晶屏分辨率,将更加困难。
如果将上述TFT矩阵液晶彩色显示屏(彩色TFT—LCD)分成两个第一个液晶屏为双色TFT—LCD(简称双色LCD),它有两类不同颜色的滤光膜,可显示双色图像。第二个液晶屏为单色液晶CS,它的作用是通过改变液晶CS工作状态,只让某种颜色光通过,从而可将双色图像转变成彩色图像。例如双色LCD中两类滤光膜为蓝色和红—绿色,双色LCD两侧各有一红色偏振片,其吸收轴方向相同。青色液晶CS两侧各有一青色偏振片,其吸收轴方向也相同。当双色LCD中与蓝色滤光膜对应的液晶单元处于“on”状态时,无论青色液晶CS处于何种状态,背光源发出的白色光通过彩色LCD和蓝色滤光膜后,成为蓝光。当双色LCD中与蓝色滤光膜以及与红—绿色滤光膜对应的液晶单元都处于“off”状态、青色液晶CS处于“on”状态时,背光源发出的白光通过彩色LCD和红—绿色滤光膜后,成为红光。当双色LCD中与蓝色滤光膜对应的液晶单元以及青色液晶CS处于“off”状态、双色LCD中与红—绿色滤光膜对应的液晶单元处于“on”状态时,背光源发出的白光通过彩色LCD和红—绿色滤光膜后,成为绿光。单色液晶CS两个透明电极中,一个电极为平面型,另一个电极为条状型,或两个电极均为条状型。彩色TFT—LCD的两个液晶屏还可有以下结构第一个液晶屏为双色部分TFT—LCD,它也有两类滤光膜,但只有一类滤光膜,例如蓝色和红—绿色滤光膜中的蓝色滤光膜对应有液晶单元。此LCD两侧各有一红色偏振片。单色液晶CS中与红—绿色滤光膜对应的位置上也有液晶单元。单色液晶CS两侧各有一青色偏振片。如上所述,此彩色液晶显示器件也能进行全彩色显示。总之,彩色液晶显示器件可由双色全TFT—LCD和无TFT的单色液晶CS所组成,也可以由双色部分TFT—LCD和有TFT的单色液晶CS所组成。
由于这种新型彩色液晶显示器件由双色LCD和单色液晶CS组成,它可使TFT液晶彩色显示屏结构大为简化,提高成品率,还可使分辨率显著提高。
如果在VFD的透明电极条上涂复两组荧光粉条,其中一组采用红粉,例如(Zn,Cd)SAg+In2O3,另一组采用ZnOZn荧光粉,成为双色显示器件。在VFD的前面再加一个绿—蓝色LCCS,组成彩色显示器件。当红色粉条被激发时,VFD发出红光,无论LCCS处于何种状态,红光都可以通过LCCS,彩色显示器件发出红光。当ZnOZn粉条被激发时,如果使LCCS处于绿光通过、蓝光截止状态,VFD发出的蓝绿色光在经过LCCS后成为绿光,彩色显示器件发出绿光。同样地,如果使LCCS处于蓝光通过、绿光截止的状态,彩色显示器件发出蓝色光。此种新型彩色显示器件吸收了分涂法和全色LCCS法各自的优点,具有分辨率高、寿命长和亮度高特性。
本发明中的上述方法还可应用于其它显示器件中,例如变色放电灯、PDP和EL等显示器件,可进一步改进其分辨率、色纯等性能,降低成本。
根据发光气体、荧光粉的激发特性和激发能级的大小等不同,变色放电灯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例如在放电空腔上涂复Zn2SiO4Mn,充入一定的Ne和Hg。当激发能级为4.88eV时,汞产生的253.7nm紫外线可激发Zn2SiO4Mn,发出绿光,而当激发能级为7.7~8.9eV时,汞产生以435.8nm为主的蓝色光,当激发能级为18eV时,主要是氖发出红光。但这种变色放电灯的色纯还不够好,如果利用紫色LCCS和变色放电灯组合,能发出色纯更好的光。还可采用两组放电灯,一组为涂复蓝色荧光粉,例如BaAl12O19Mn的普通放电灯,另一组为涂复绿粉,例如Zn2SiO4Mn的变色放电灯,为提高红光色纯,可在其前面加一紫色LCCS。按上述道理,它们可发出色纯更好的红、绿、蓝光,PDP彩色显示器件是利用稀有气体辐射所产生的紫外线激发荧光粉而实现彩色显示的一种器件。它采用红、绿、蓝三组荧光粉点作为三组显示单元,红、绿、蓝三个显示单元构成一个彩色像素。由于PDP主要采用厚膜印刷方法,因此分辨率不容易做得很高,同时工艺也较复杂。如果在PDP中利用变色放电灯和单色LCCS进行组合的方法,可将红、绿、蓝三组显示单元变成两组,同样可实现彩色显示,而分辨率可显著提高。
将单色CRT或单色VFD和单色LCCS组合成显示器件,也可进行双色显示。例如单色CRT荧光屏采用由红粉和蓝绿粉组成的混合粉,单色LCCS为红色。当荧光粉被激发时,CRT发出由红光和蓝绿光混合而成的白光。如果使红色LCCS处于蓝绿光通过的状态,则双色显示器件发出白光,如果使红色LCCS处于蓝绿光截止的状态,则显示器件可发出红光。因此,通过改变红色LCCS的状态,显示器件能够发出红光和白光。如果将单色CRT替换成单色VFD,组成另一种双色显示器件,通过改变红色LCCS的状态,它也能发出红光和白光。
单色液晶CS由两片同色偏振片和一个液晶盒组成。而双色液晶CS由一片二向色偏振片和一片第三基色(单色)偏振片和一个液晶盒组成。
总之,本发明的彩色显示器件由非彩色显示器件和液晶CS所组成。非彩色显示器件为单色或双色或者多色显示器件,它们包括LCD、CRT、VFD、变色放电灯、PDP和EL等显示器件,液晶CS为单色或双色液晶CS。根据不同组合,可获得以下几种彩色显示器件1. 彩色显示器件由束引式电流敏感型多色管和单色液晶CS组成,束引式电流敏感型多色管荧光屏采用红、绿、蓝三种荧光粉,其中一种荧光粉,例如红粉的亮度—电流特性呈亚线性或直线性,另外两种荧光粉,例如绿粉和蓝粉呈超线性,单色液晶CS为青色。
2. 彩色显示器件由双色TFT—LCD和单色液晶CS组成。双色TFT—LCD中的滤光膜为两类,一类为蓝色滤光膜,另一类为红—绿色滤光膜,双色TFT—LCD和单色液晶CS分别采用两片红或绿色偏振片和两片颜色与之互补的偏振片;或一类为红色滤光膜,而另一类为绿—蓝色滤光膜,双色TFT—LCD和单色液晶CS分别采用两片绿或蓝色偏振片和两片颜色与之互补的偏振片;或者一类为绿色滤光膜,另一类为红—蓝色滤光膜,双色TFT—LCD和单色液晶CS分别采用两片红或蓝色偏振片和两片颜色与之互补的偏振片。单色液晶CS的两个透明电极中,一个电极为平面型,另一个电极为条状型,或两个透明电极均为条状型,并可带有TFT结构。
3. 彩色显示器件由单色VFD和单色或双色液晶CS组成或者由双色VFD和双色液晶CS组成。双色VFD荧光屏采用两组荧光粉条,其中一组粉条采用ZnOZn,另一组粉采用红粉,双色液晶CS为蓝—绿色。
4. 彩色显示器件由单色或双色液晶CS和由一种变色放电灯构成的多色显示器件组成。
5. 彩色显示器件由单色液晶CS和由两种显示单元构成的多色PDP组成,其中一种显示单元具有单色放电灯的特性,另一种显示单元具有双色变色放电灯的特性。
6. 根据权利要求1的彩色显示器件,其特征是彩色显示器件由单色CRT和单色液晶CS组成。
单色液晶CS或双色液晶CS的两个透明电极可均为平面型,或一个电极为平面型,另一个电极为条状型,或单色液晶CS的两个透明电极均为条状型,并可带有TFT结构。
下面以实例具体说明。
实例1彩色显示器件由7英寸束引式电流敏感型多色显示管和青色LCCS组成。束引管的荧光屏采用直线性红色荧光粉Y2O2SEu、超线性蓝色荧光粉ZnSAg,Ni和超线性绿色荧光粉(Zn,Cd)SAg,Ni,绿、红、蓝三色荧光粉条垂直排列,宽度分别为0.05、0.09和0.05mm,在绿条和蓝条之间的黑条宽度为0.07mm,具体如

图1所示。在黑条上涂有Y3Al5012Ce引示荧光粉条,其宽度为0.04mm,荧光粉条间距为0.26mm。当电流较小时,使电子束激发红色荧光粉条,束引管发出红光,此时如果使青色LCCS处于红光通过状态,则彩色显示器件发出红光。当电流较大时,使电子束分别激发绿、蓝色荧光粉条,此时红色荧光粉条也将被激发,如果使青色LCCS处于红光截止的状态,则彩色显示器件分别发出绿、蓝光。这种彩色显示器件具有良好色纯,分辨率可提高50%。
实例2图2为本发明的彩色液晶显示器件的纵剖面图。在玻璃基板1和中间基板3之间为第一液晶层4,在玻璃基板1下表面形成透明电极条Y1m,在玻璃基板3的上表面采用叠层方法配置一对红色偏光片7和青色偏光片8,在其上形成透明电极条X1na、X1nb,然后在其上分别形成蓝色滤光膜CF1和红—绿色滤光膜CF2。在玻璃基板2和中间基板3之间为第二液晶层5,在中间基板3下表面形成与透明电极Y1m相对应的透明电极Y2m,在玻璃基板2上表面采用叠层方法配置一青色偏光片9,其上形成透明电极X2n。在玻璃基板1上表面配置一红色偏光片6。红色偏光片6、红色偏光片7、青色偏光片8和青色偏光片9吸收轴方向如D1、D2、D3和D4所示。中间基板3以上的部分组成第一液晶盒,而中间基板3以下的部分组成第二液晶盒。
报据第一、第二液晶盒的状态以及滤光膜的共同作用,彩色液晶显示器件可显示红、绿、蓝色。例如当第一液晶盒中与蓝色滤光膜CF1对应的液晶单元处于“on”状态时,无论第二液晶盒处于何种状态,背光源发出的白光通过彩色液晶显示器件和蓝色滤光膜后,成为蓝光。当第一液晶盒中与蓝色滤光膜CF1以及与红—绿色滤光膜CF2对应的液晶单元都处于“off”状态,第二液晶盒处于“on”状态时,背光源发出的白光通过彩色液晶显示器件和红—绿色滤光膜后,成为红光。当第一液晶盒中与蓝色滤光膜CF1对应的液晶单元处于“off”状态、与红—绿色滤光膜CF2对应的液晶单元处于“on”状态以及第二液晶盒处于“off”状态时,背光源发出的白光通过彩色液晶显示器件和红—绿色滤光膜后,成为绿光。
实例3图3为本发明的彩色液晶显示器件的纵剖面图。它由双色液晶显示器件A和青色LC色闸B组成。显示器件A构成如下在第一玻璃基板2A和第二玻璃基板7A之间为第一液晶层4A,在玻璃基板2A内表面上形成有TFT的象素电极3A,在玻璃基板7A内表面形成滤光膜6A,它分为蓝色滤光膜CF1和红—绿色滤光膜CF2,其上形成公共透明电极5A,在玻璃基板2A和玻璃基板7A外表面各贴附一片红色偏光片1A和8A,其吸收轴方向如D1和D2所示。青色LC色闸B构成如下在第三玻璃基板2B和第四玻璃基板6B之间为第二液晶层4B,在玻璃基板2B内表面形成透明电极条3B,在玻璃基板6B内表面形成透明电极条5B,在玻璃基板2B和玻璃基板6B外表面各贴附一片青色偏光片1B和7B,其吸收轴方向如D3和D4所示。
通过液晶显示器件A和青色LC色闸B的共同作用,彩色液晶显示器件可以显示红、绿、蓝等颜色。例如当液晶显示器件A中与蓝色滤光膜CF1所对应的部分处于“on”状态时,无论青色LC色闸B处于何种状态,背光源发出的白色光通过彩色液晶显示器件和蓝色滤光膜B,成为蓝光。当液晶显示器件A中与蓝色滤光膜CF1所对应的部分处于“off”状态、与红—绿色滤光膜CF2对应的部分处于“off”状态以及当青色LC色闸B处于“on”状态,背光源发出的白色光通过彩色液晶显示器件和红—绿蓝色滤光膜后,成为红光。当液晶显示器件A中与蓝色滤光膜CF1所对应的部分处于“off”状态、与红—绿色滤光膜CF2对应的部分处于“on”状态以及当青色LC色闸B处于“off”状态,背光源发出的白色光通过彩色液晶显示器件和红—绿蓝色滤光膜后,成为绿光。
实例4彩色显示器件由单色VFD和红色LCCS组成。单色VFD的结构如图4所示在玻璃基板7上溅射淀积ITO透明膜,经光刻形成细长条状导电膜5,在其上采用印刷法涂覆由红粉(Zn,Cd)SAg+In2O3和蓝绿色粉ZnOZn组成的荧光粉条8。在玻璃基片7上方,装配着与荧光粉条节距相同并与之垂直的栅丝4,作为行电极,在栅极上方装配有灯丝状阴极3。通过低熔点玻璃粉6将玻盖1和玻璃基板7封接在一起,在玻盖1的内表面涂覆一层具有屏蔽作用的透明导电膜2。通过排气管将管内抽成高真空状态,并使阴极3上碳酸盐分解和激活,然后封离排气管,并进行烤消处理,最后制成VFD。
当荧光粉被激发时,VFD发出由红光和蓝绿光所组成的白光。如果使红色LCCS处于蓝绿光通过状态,则彩色显示器件发出白光,如果使红色LCCS处于蓝绿光截止状态,则彩色显示器件发出红光。因此,通过控制红色LCCS处于不同的状态,VFD能发出红光和白光。
实例5彩色显示器件由VFD和绿—蓝双色LCCS组成。与实例4中VFD不同的是荧光粉条有两组,一组采用红粉(Zn,Cd)SAg+In2O3,另一组采用蓝绿色粉ZnOZn,此时网丝节距与荧光粉条组节距相同。当红粉(Zn,Cd)SAg+In2O3被激发时,VFD发出红光,无论LCCS处于何种状态,红光都可通过LCCS,彩色显示器件发出红光。当蓝绿粉ZnOZn被激发时,如果使LCCS处于绿光通过、蓝光截止的状态,则VFD发出的蓝绿色光经过LCCS后变成绿光,彩色显示器件发出绿光。同样地,如果使LCCS处于蓝光通过、绿光截止状态,则彩色显示器件发出蓝光。此种新型彩色显示器件吸收了分涂法和全色LCCS法各自的优点,克服了以往器件的缺点,具有分辨率高、寿命长和亮度高特点。
图1至图4为本发明的彩色色显示器件的简单结构图。
图1中G、R、B分别表示红、绿和蓝色荧光粉条,H表示石墨条。
图2中1、2、3分别表示上、下和中间玻璃基板,4和5分别表示第一、二液晶层。6、7、8、和9分别表示红、红、青和青色偏光片,其吸收轴分别为D1、D2、D3和D4箭头所指的方向。CF1、CF2分别表示蓝色、红—绿色滤光膜。Y1m、Y2m、X1na、X1nb和X2n分别表示透明电极,X电极和Y电极相互垂直。
图3中A为双色液晶显示器件,1A、8A均表示红色偏光片,D1、D2箭头方向分别表示其吸收轴方向。2A、7A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玻璃基板,3A为带有TFT的象素电极,4A表示液晶层,5A为公共透明电极,6A表示滤光膜,其中CF1、CF2分别是蓝色、红—绿色滤光膜滤光膜。
在青色LC色闸B中,1B、7B均表示青色偏光片,D3、D4箭头方向分别表示其吸收轴的方向。2B、6B分别表示第三、第四玻璃基板,3B、5B均表示透明电极条,4B表示液晶层,3B和5B透明电极的方向相互垂直。
图4中1为玻盖,2为透明电极,3为阴极,4为栅丝,5为透明导电膜,6为低熔点玻璃粉,7为玻璃基板,8为荧光粉层。
权利要求
1. 一种新型彩色显示器件,其特征是彩色显示器件由非彩色显示器件和液晶CS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彩色显示器件,其特征是彩色显示器件由束引式电流敏感型多色管和单色液晶CS组成,束引式电流敏感型多色管荧光屏采用红、绿、蓝三种荧光粉,其中一种荧光粉,例如红粉的亮度—电流特性呈亚线性或者直线性,而另外两种荧光粉,例如绿粉和蓝粉的亮度—电流特性呈超线性,此时单色液晶CS为青色。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彩色显示器件,其特征是彩色显示器件由双色TFT—LCD和单色液晶CS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3的彩色显示器件,其特征是双色TFT—LCD中滤光膜为两类,一类为蓝色滤光膜,男一类为红—绿色滤光膜,双色TFT—LCD和单色液晶CS分别采用两片红或绿色偏振片和两片颜色与之互补的偏振片;或一类为红色滤光膜,而另一类为绿—蓝色滤光膜,双色TFT—LCD和单色液晶CS分别采用两片绿或蓝色偏振片和两片颜色与之互补的偏振片;或一类为绿色滤光膜,另一类为红—蓝色滤光膜,双色TFT—LCD和单色液晶CS分别采用两片红或蓝色偏振片和两片颜色与之互补的偏振片;单色液晶CS两个透明电极中,一个电极为平面型,另一个电极为条状型,或两个透明电极均为条状型,单色液晶CS可带有TFT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的彩色显示器件,其特征是彩色显示器件由单色VFD和单色或双色液晶CS组成或单色CRT和单色液晶CS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的彩色显示器件,其特征是彩色显示器件由双色VFD和双色液晶CS组成。
7. 根据权利要求6的彩色显示器件,其特征是双色VFD的荧光屏采用两组荧光粉条,其中一组粉条采用ZnOZn,另一组粉采用红粉,双色液晶CS为绿—蓝色。
8. 根据权利要求1的彩色显示器件,其特征是彩色显示器件由单色或者双色液晶CS和由一种变色放电灯构成的多色显示器件组成。
9. 根据权利要求1的彩色显示器件,其特征是彩色显示器件由单色液晶CS和由两种显示单元构成的多色PDP组成,其中一种显示单元具有单色放电灯的特性,另一种显示单元具有双色变色放电灯的特性。
10. 根据权利要求1的彩色显示器件,其特征是单色液晶CS或双色液晶CS的两个透明电极可均为平面型,或一个电极为平面型,另一个电极为条状型,或单色液晶CS的两个透明电极均为条状型,并可带有TFT结构。
全文摘要
一种新型彩色显示器件,其特点是它由非彩色显示器件和液晶CS所组成。非彩色显示器件为单色或者双色或者多色显示器件,它们包括LCD、CRT、VFD、变色放电灯、PDP和EL等显示部件。液晶CS为单色或者双色液晶CS。通过非彩色显示器件和液晶CS的共同作用,可实现双色和全彩色显示。这种新型彩色显示器件具有分辨率高、色纯好、对比度高、亮度高以及成本低等优点,它们可用于彩色电视和用作彩色监视器等。
文档编号G09F9/35GK1239274SQ9810909
公开日1999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12日
发明者邱行中, 黎涤萍, 邱励楠 申请人:邱励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