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品防伪方法

文档序号:2564455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产品防伪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品防伪方法,属化学防伪技术类。
仿冒产品是当今商品流通领域中出现的十分令人头痛的事。它不仅损害生产厂家的利益,也给消费者带来苦恼和伤害。严重者甚至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因此为了维护生产厂家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能健康成长;从各级各类管理部门到每一个生产厂家都加强了产品防伪工作,从改进产品外观包装设计、推行条形码到采用激光防伪标志等,真可谓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地步。但是,即使在这人人防假、处处防假的氛围中,仿冒产品还是未能杜绝,其主要原因是现有大多数防假冒措施及标志,其本身全是公知的,而且在现有科技条件下,它们本身也是不用费太多努力也能逼真地实施仿制;而这种仿制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又是无法分辩的。因而,现实的产品流通领域极需要一种有效的防伪造产品的技术。
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思路是在产品上附设一张防伪卡,在该卡片上浸涂着肉眼无法辨认,只有生产厂商及特定检测部门才能分辨的化合物印记;这种化合物由无色无机溶液与某种植物提取物的混合液组成。
所述化合物溶液是由NaoH、KOH、Ca(oH)2、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再配加中性盐,然后再掺加植物提取混合物组成。
所述的化合物由酸性化合物HCL、H2SO4、HNO3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再配加中性盐,然后再掺加植物提取物的混合液组成。
根据以上设计思想提供的这种产品防伪方法,与现有的各类防伪技术相比,其特点在于该防伪标志是非公开的,使欲假冒该产品的厂家根本无法仿冒其防伪标记;而消费者或销售商只要将该防伪标记送到预定的检测部门即能检定其真伪。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所采用的无色无机溶主要是由Na(oH)、KoH、Ca(oH)2的一种或多种配合中性盐NaSo4、NacL、kcL等组成的碱性溶液,另加上某种植物提取混合物,将该溶液浸入防伪卡上,并随产品一起销售。
实施例2所采用的无色无机溶液主要是呈酸性的物,如HCL、H2So4、HNO3三种常用酸溶液中的一种或数种组合,再配以中性盐NaCL、KCL、Na2SO4等,使整个溶液呈酸性,再掺加植物提取混合物。
上述植物提取混合物,是指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可产生紫外吸收呈现紫外图谱的一些植物提取物。如从宽叶十大功劳、植物中含有小薜碱药根碱等十几种有效成份之外还含有许多未知成份。这些成份在光谱照射下呈紫外图谱。
其鉴定识别真伪的原理及步骤如下本防伪卡浸有多种无色的混合化学物成分,主要由有无机物和未知成分的植物提取物混合而成。具体鉴别原理及技术特点如下第一步 该混合化学成分呈酸性或碱性,当消费者把鉴别卡返回厂家或送至检测部门来时,可用酸碱指示剂鉴别,当呈现的颜色与应该呈现的颜色相符时可进行下一步鉴别。反之防伪卡为假冒。
第二步 该鉴别卡掺有三种以上的无机物或是碱性溶液或是酸性溶液(无机物可随生产批号的不同而经常变换),当分离鉴别的结果与已加成分相符可进行下一步鉴别,反之防伪卡为假冒。
第三步 世界上的植物有五万种以上,每种植物都含有不同的化学成分,部分植物含有的化学成分存在紫外线吸收,换句话说,产生紫外线吸收的植物混合成分,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产生紫外吸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在180nm~360nm波长范围内扫描,不同植物的提取物将产生不同的紫外吸收图谱。这种图谱就象人的指纹一样,不同的植物提取物很难产生相同的紫外图谱特征,有意造假者想通过分析紫外图谱来推断卡中为何种植物的提取物是不可能的(卡中植物提取物经常可以变换)。
综上所述,鉴别卡便于邮寄,信息反馈快,便于掌握产品的流向,执法部门和厂家可直接与消费者对话。该防伪卡不可能被仿造,便于推广。是一种理想的防伪技术;该防伪方法主要可用于与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影响关切的产品;尤其药品营养滋补品、酒类以及高档日用消费品。
权利要求
1.一种产品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产品上附设一张防伪卡,在该卡片上浸涂着肉眼无法辩认,只有生产厂商及特定检测部门才能分辩的化合物印记;这种化合物由无色无机溶液与某种植物提取物的混合液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溶液是由NaoH、KOH、Ca(oH)2、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再配加中性盐,然后再掺加植物提取混合物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由酸性化合物HCL、H2SO4、HNO3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再配加中性盐,然后再掺加植物提取混合物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介绍的一种产品防伪方法,其特征是在产品上附设一防伪卡;在该卡片上浸涂着肉眼无法辨认,只有生产厂商及特定检测部门才能分辨的化合物印记;这种化合物是有一种或数种无色无机、呈酸或碱性的溶液;再另配加某种可在分光光度计上呈现紫外图谱的植物提取物。通过酸、碱性辨色和紫外吸收图谱的识别来区分其真伪。该防伪技术具有制作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
文档编号G09F3/03GK1254907SQ98112738
公开日2000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23日
发明者张国浩 申请人:张国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