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1544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墨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墨盒。
传统的石墨砚是由不同石质的石块琢磨而成,虽然造型美观而具有观赏价值,但是砚体沉重,携带不便,容易破损,并且价格昂贵,磨墨费时,浪费用剩的墨,还要每次清洗。
如图20和21所示的旧式的塑胶墨盒,不是一种正统的书法用具,它的缺点是容易漏墨,墨干后难开盖,还容易发霉,并且用笔蘸取墨汁时墨盒容易移动,造成不便。还有,由于它的设计只是一个圆盒,没有特别的构造,不便于收拢笔毛。这种墨盒的另外一个缺点便是,要携带沉重的墨瓶备用。
在市场上还可以见到一种日本制的长方形的塑胶墨盒,如


图16-19所示,这种墨盒包括一个长方形的盒体101、一个内盖103和一个外盖105。在盒体的上表面构造有一个圆形的凸起部分107,作为收拢笔毛的砚台,在圆形凸起部分的底部具有一个圆形的开口109,通到盒体内部的墨水腔,使用者可以通过这个开口蘸取墨汁。内盖103可以盖在这个开口之上,防止墨汁漏出。而外盖是盖在圆形凸起部分107上。这种墨盒的缺点是体积太大,携带时不轻便,打开内盖的时候不小心便会弹出墨汁,另外,圆形凸起的边缘111太粗,笔毛去墨效果不好,还有圆形凸起的表面113斜面平坦不能储墨,无法满足蘸取不同量墨汁的需要,而且,没有特别的结构设计来收拢笔毛,不方便使用。
另外,还存在下述的重要情况,在学习中国书法的时候,小学生及初学者不容易控制笔毛上的墨量,而如果墨太多,字会化开,墨太少,笔画干散;还有就是不懂收拢开衩的笔毛,或是浪费很多时间于拉直笔毛上,写字效果仍然不好,易生挫败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墨盒,这种墨盒克服了上述各种墨盒的缺点,并且能够使小学生及初学者在学习中国书法时容易控制笔毛上的墨量,收拢开衩的笔毛,简化学习过程,从而使中国的书法艺术更容易获得推广。即使书画家使用亦倍感方便。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墨盒包括盒体、盒盖、盒体的软胶盖和盒盖的软胶盖,盒体由底座部分和位于底座部分上表面的圆柱形的凸台部分构成,盒体内部形成用于储存墨汁的空腔,凸台部分的上表面呈圆弧形凹入,在其中央部分形成有圆形的开口,开口与空腔相联通,软胶盖可盖在开口上将其封闭以防止墨汁漏出,其特征在于在凸台部分的上表面上构造有两个大小、深浅各不同的储墨池,在与储墨池相对的凸台上表面的另一侧上,邻近开口构造有一个用于放置海绵的凹坑,凹坑的两个侧壁高出于凸台的上表面,并且与凸台上表面之间以平滑的斜面形成连接,凹坑的一侧通过一个缺口与开口相通,以便墨汁能流回空腔内,在凹坑外侧,沿圆周方向构造有两条间隔开的去墨用的凸棱,这两条凸棱沿圆周方向大致延伸半个圆周的长度,在凸棱的顶部设计有凹入的弧度。在凸棱的两端附近形成有可以帮助拉直及收拢开衩的笔毛的V字形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墨盒携带方便,不易破损,不用另备墨瓶和水瓶,能帮助迅速去掉笔毛上的多余墨汁和收拢开衩的笔毛,并且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蘸取不同量的墨汁,改良的软胶盖不会弹墨弄脏手指,内外双层盖的设计,不易漏墨。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地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墨盒的盒体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墨盒的盒体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墨盒的盒体的仰视图;图4是沿图2的II-II线的剖面图;图5是沿图2的III-III线的剖面图;图6是盒体软胶盖的立体图7是盒体软胶盖的侧视图;图8是盒体软胶盖的仰视图;图9是盒体软胶盖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墨盒的盒盖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墨盒的盒盖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墨盒的盒盖的仰视图;
图13是沿
图12的V-V线的剖面图;
图14是盒盖软胶盖的俯视图;
图15是盒盖软胶盖的侧视图;
图16是先有技术墨盒的盒体的俯视图;
图17是先有技术墨盒的盒体的立体图;
图18是先有技术墨盒的盒盖的侧视图;
图19是先有技术墨盒的软胶盖的俯视图;图20是先有技术另一墨盒的盒盖的立体图;图21是先有技术另一墨盒的盒体的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的墨盒主要由盒体、盒盖以及分别盖在盒盖和盒体上的软胶盖组成。
图1-5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墨盒的盒体2。盒体2包括正方形的底座部分4和在底座部分4的上表面上构造的圆柱形凸台部分6。盒体2的内部形成空腔8,用来储存墨汁。圆柱形凸台6的上表面呈圆弧形凹入,在其底部大致中央处构造有一个圆形的开口10,开口10与盒体内部空腔8相通,毛笔可以通过该开口10伸入空腔8内蘸取墨汁。在凸台的上表面的一侧上,构造有两个大小、深浅都不同的储墨池12和14,其中储墨池12要小一些并且浅一些,以适应蘸取不同量墨汁的需要。在与储墨池12和14相对的凸台上表面的另一侧上,邻近开口10构造有一个凹坑16,凹坑16内可以放入一块小海绵,代替传统用的棉花,帮助吸取笔尖上多余的墨汁。凹坑16的两个侧壁18和20高出于凸台的上表面,并且与凸台上表面之间以平滑的斜面19和21形成连接。凹坑16的一侧通过一个缺口22与开口10相通,以便墨汁能流回空腔8内。在凹坑16外侧,沿圆周方向构造有两条间隔开大约5mm的去墨用的凸棱24和26,这两条凸棱沿圆周方向大致延伸半个圆周的长度,其高度大约为5毫米,并且,凸棱的顶部设计有凹入的弧度,使得容易去掉笔毛上的多余墨汁,节省去墨时间,对学生练习时,有莫大帮助。在凸棱24和26的两端附近形成有V字形的缺口28和30,其中缺口28较小而缺口30较大,可以帮助使用者拉直及收拢开衩的笔毛,提高学习效果。参照图2及图5,可见在盒体底座4的四个角部构造有凹槽32,可以用来放置毛笔。参照图3,在底座4的底面的四个角上,附有小胶垫5,可以防止用笔取墨时,墨盒会滑动。参照图4,由于凸台6的上表面呈圆弧形凹入,并且中央的开口10较小,所以,即使不小心将墨盒倾覆,墨汁会反转储于空腔8的顶部,使流出的墨汁也比较少。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墨盒的时候,可以通过开口10将毛笔伸入盒体内部空腔8内的墨池内蘸墨,然后在凸棱24和26的中间凹弧位上将多余的墨汁去掉,如果笔毛开衩的话,可以将毛笔放入V字形缺口内拉直及收拢。去掉的墨汁会流入两个储墨池12和14内备用。在使用完毕后,可以将盒体2的储墨池12和14一侧向上倾斜,墨汁就会流入凹坑16内,然后再经缺口22流入空腔8内。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取得方便地收回用剩的墨汁,不浪费余墨,免除清洗墨盒,节省时间的效果。
图6-9示出盖住盒体开口10的软胶盖34。软胶盖34包括一个椭圆形的平板36,在平板36的一面上构造有插入开口10的凸缘38,在另一面上构造有手柄40。将软胶盖34盖入开口10之后,因为斜面19和21的存在,只要转动软胶盖34,平板36就会顶在斜面19或21上,从而将软胶盖34从开口10上顶开,不会造成墨汁弹出或飞洒。
图10-1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墨盒的盒盖42。盒盖42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拧到盒体2的凸台6上,或者靠摩擦力直接盖合在凸台6上。在盒盖内设置有一个和盒盖顶面平行的间壁44,间壁44和盒盖顶面之间形成空腔46,可用来储存清水,以备笔尖干时润湿笔尖,这样,可以不用再往取水,省时方便。或书画家需书画浓淡变化时,亦可取用。在间壁44的中央设有开口48,用来供毛笔伸入。在开口48的周边形成有周壁50,在周壁50的上缘外周形成有凸缘52。
图14-15所示的软胶盖56可借助凸缘52扣合在开口48上,从而将开口48封闭,防止水漏出。当然,软胶盖也可以其它的结合方式例如螺纹连接盖在开口上,并且软胶盖48可以通过其上的耳环60穿以绳子或橡筋或者通过铰链或其它方式连接在开口边缘上,以免遗失软胶盖。在间壁邻近盒盖内壁的周边处构造有凸缘54,用来在盖上盒盖时增强封闭作用。在盒盖侧壁的顶部设计有弧形的凹入部分58,可以用作笔架,这样,就可以不用另备笔架放置大小不同的毛笔,即使外出的时候也很方便。
另外,当将盒盖盖在盒体上的时候,盒盖上的软胶盖和盒体上的软胶盖会相互压紧,从而确保墨汁不会漏出。而且,内外两层盖的设计,更增加了防止漏墨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1.一种墨盒,包括盒体(2)、盒盖(42)、盒体的软胶盖(34)和盒盖的软胶盖(56),盒体由底座部分(4)和位于底座部分上表面的圆柱形的凸台部分(6)构成,盒体(2)内部形成用于储存墨汁的空腔(8),凸台部分(6)的上表面呈圆弧形凹入,在其中央部分形成有圆形的开口(10),开口(10)与空腔(8)相联通,软胶盖(34)可盖在开口(10)上将其封闭以防止墨汁漏出,其特征在于在凸台部分(6)的上表面上构造有两个大小、深浅各不同的储墨池(12)和(14),其中一个储墨池(12)要比另一个储墨池(14)小而且浅,在与储墨池(12)和(14)相对的凸台上表面的另一侧上,邻近开口(10)构造有一个用于放置海绵或棉花的凹坑(16),凹坑(16)的两个侧壁(18)和(20)高出于凸台(6)的上表面,并且与凸台(6)上表面之间以平滑的斜面(19)和(21)形成连接,凹坑(16)的一侧通过一个缺口(22)与开口(10)相通,以便墨汁能流回空腔(8)内,在凹坑(16)外侧,沿圆周方向构造有两条间隔开的去墨用的凸棱(24)和(26),这两条凸棱沿圆周方向大致延伸半个圆周的长度,在凸棱的顶部设计有凹入的弧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在凸棱(24)和(26)的两端附近形成有可以帮助拉直及收拢开衩的笔毛的V字形缺口(28)和(3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在盒体底座(4)的四个角部构造有用来放毛笔的凹槽(3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在底座(4)的底面的四个角部上,附有小胶垫(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在盒盖(42)内设置有一个和盒盖顶面平行的间壁(44),间壁(44)和盒盖顶面之间形成用来储存清水的空腔(46),在间壁(44)的中央设有用来供毛笔伸入的开口(48),软胶盖(56)可盖在开口(48)上,将开口封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软胶盖(56)连系在间壁(44)开口(48)的边缘上以避免遗失。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在间壁(44)邻近盒盖内壁的周边处构造有用来在盖上盒盖时起增强封闭作用的凸缘(5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在盒盖侧壁的顶部设计有用作笔架的弧形凹入部分(5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墨盒在盒体凸台部分的上表面上构造有两个大小、深浅各不同的储墨池,在与储墨池相对的凸台上表面的另一侧上,构造有一个用于放置海绵或棉花的凹坑,在凹坑外侧,沿圆周方向构造有两条间隔开的去墨用的凸棱,在凸棱的两端附近形成有可以帮助拉直及收拢开衩的笔毛的V字形缺口。使用该墨盒能帮助迅速去掉笔毛上的多余墨汁和收拢开衩的笔毛,并且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蘸取不同量的墨汁,改良的软胶盖不会弹墨弄脏手指,内外双层盖的设计,不易漏墨。
文档编号B43L25/00GK2383705SQ9921558
公开日2000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3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3日
发明者潘小娴 申请人:潘小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