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掌握握笔力的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2617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需掌握握笔力的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需掌握握笔力的笔。
习知的毛笔6,如图7所示,自从蒙恬造笔以来,已使用超过两千年的历史,但是毛笔由竹管与笔头所形成轻巧结构,至今末变,而毛笔以直立式书写的持笔方式,仍遵守先圣先贤的永字八法运笔原则,看不出有改变的可能,一般人习惯使用铅笔、原于笔等硬笔的书写模式后,要以毛笔的软笔的书写方式来写字时,由于笔头是由毫毛所组成,如何充份应用笔头的笔尖的转动部份,配合笔头上段的储墨部份,三点握持住笔管,若使用人不经过相当时日的练习,无以写出好字。因,古有“拧破管”、“虚实法”等控笔方法,但都已失传,如前述的情形,如今用笔者皆在硬质的笔杆上,在重新学习执笔所需的柔劲,但有些人执笔过于用力,每写一字,手指便痛一次,由此可知,用笔也是需要技术的,习知有用笔的“三力法”,但由申请人研创出“五力法”,为心或眼意到拇指时,拇指主控横划,此其一也,食指主控竖划,此其二也,中指主控挑法,此其三也,拇指与食指共主控左斜下线,此其四也,食指与中指共力主控右斜下线,此其五也,此五法已涵盖汉字各种笔划与用力的方向,不论是硬笔或毛笔字均是不可缺少。有了新方法,仍要有好的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进扣持稳定度的需掌握握笔力的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这种需掌握握笔力的笔,其具有一直管,在直管的下端套接有一锥状的笔头,直管为能呈现软质的笔杆。
该笔头为一般的原于笔头或铅笔头等硬笔头,是含有笔芯的结构,或该笔头为毛笔头。
所述具有毛笔头的直管,在直管的上端内接有一重块,使持毛笔时,必须永远维持直立不偏的状态,让使用者自然以手指扣持在直管的中段处,以增进扣持的稳定度,使用起来沉稳轻盈,以增进运笔顺畅;成为具有矫正书法写字姿势的毛笔结构。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立体分解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组合剖视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组合剖视图(已为握笔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立体图。
图7为习知的剖视图。

图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需掌控握笔力的笔,其具有一直管1,在直管1的下端套接有一锥状的毫毛笔头2,在直管1的上端内接有一重块3,其接合方式是使重块3形成有一可插置在直管1内的缩小直径部31,让该缩小直径部31可以用粘胶接合在直管1的上端处,且为达到美观的功用,能再以一粘晶胶片4贴合,以遮住接合部份,由于使用持笔时,必须永远维持直立不偏的状态,让使用者自然以手指扣持在直管1的中段处或整段成为软质部12(图3-A中所示)或是有槽孔13(
图1)之状,以产生握持部份软质的感觉,使握住直管1时,管身会产生增进扣持的稳定度,如此使用起来,有沉稳轻盈的感觉,而且能增进运笔的顺畅。
另如图4所示的笔身为上述的软质直管12,但笔头不再是毛笔的笔头2,而是具有笔芯20的原子笔头21,当然能为类似的铅笔头等笔具的笔头,而,如图5所示为硬质的笔管1,但却设有至少一槽孔13的呈现软质笔身的部份,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直管可以全部为软质或部份为软质或是在硬质中有部份为软质部份,可以被握住弯曲结构,软质者有点类似粗的吸管的形式,但确更实用更不易变形,适当的握持力可以节省力量,使用久了,即可以使用自如,要注意,本实用新型是笔的结构,不是使用方法,所以硬质的竹管或胶管,只要适当给予软化,如开槽孔的部份即有弯曲的可能,且具有更好的弹力,只要善加运用,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且,为矫正施力的情形,本实用新型如图6所示,加设有一感应片7,该直管1旁能夹设有一感应片7,用以使在感应片7上方一警示喇叭71在下方的感力感知器70在握力超过时产生鸣叫,其为现有技术,不再累述。使该使用者在握笔练习时更能知道力量的运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毛笔使用时,采用“不偏谓的中”的原理,利用力学的重力集中的方式,当本创作加设的重块与直管所形成的直立的重心会下移至手握持部份,这时不会感觉到重块3重量的存在,便能依上述的方式,很容易地操作手腕而运笔写字,如图3-B所示,以大拇指51与食指52、及中指53扣住软质的直管中段,略产生管壁凹的状态,使握持更稳当,且由于直管的截面积不大,只要在该截面的范围内,也使能在相当小的偏移角度下,细微地摇动笔杆,仍能达到预期的握持中感受不到笔上重块重量的效果。或许初次使用到本实用新型的人员,一不小心,便会有大角度的摇摆,让整支笔倒翻,不要担心,这是练习期,只要经过短暂学习,把握住重心,便能很稳定正确地使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直管可以为软质管或硬质管,硬质管近似以往的竹管,所以能在硬质管上开设有槽孔部份,使重心部份变软,便能更方便握持,若是整个直管具为软质,则更好握持,无需选择握持位置,处处皆可握持,对目前号称硬笔的原子笔、铅笔等笔具,也能应用本实用新型加以使用,这也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上另一特色。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当的重量,会产生相当好的压持力,提高书写时的稳定性,也让运笔使用中感觉不到重量的存在,另因摆动中的偏移重量,更能促进运笔后的落笔更有重量,故,本实用新型为一不同于以往且能产生新作的结构。并成为具有矫正书法写字姿势的毛笔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需掌握握笔力的笔,其具有一直管,在直管的下端套接有一锥状的笔头,其特征在于直管为能呈现软质的笔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掌握握笔力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笔头为一般的原于笔头或铅笔头等硬笔头,是含有笔芯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掌握握笔力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笔头为毛笔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掌握握笔力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直管为整段为软质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掌握握笔力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直管为中段部份为软质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掌握握笔力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直管为硬质的中空管,中段处设为具有至少一槽孔的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需掌握握笔力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具有毛笔头的直管,在直管的上端内接有一重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掌握握笔力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直管旁夹设有一感应片,用以使在上方一警示喇叭在握力超过时产生呜叫。
专利摘要一种需掌握握笔力的笔,其具有一直管,在直管的下端套接有一锥状的笔头,笔头可以为一般的原子笔头或铅笔头或毛笔头等各种笔头,直管为整段或中段部份成为软质、可为中空管,或是硬质管上开设有至少一槽孔,使握持部份呈现为近乎软质的状态,必需运用握笔的巧劲,配合运笔的柔劲,方能书写;更能在直管的上端内接有一重块,使持毛笔时,必需永远维持直立不偏之状态,让使用者自然以手指扣持在直管之中段处,以增进扣持之稳定度,使用起来沉稳轻盈。
文档编号B43K23/04GK2445933SQ9925348
公开日2001年9月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8日
发明者游钧锋 申请人:游钧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