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幕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966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本发明包括但并不限于W 下实施例。
[0036]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亮度调整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方 法主要包括W下步骤:
[0037] 步骤101 ;确定当前屏幕显示的参考图像中各个亮度调整区域。
[003引其中,所述亮度调整区域是按照预设个数的行和列对参考图像进行划分得到的, 所述参考图像为灰度均一的图像,每个亮度调整区域对应一个亮度数据,每个亮度调整区 域中包含有多个像素点。
[0039] 具体地,若当前屏幕的分辨率为640x480,可根据当前亮度调整装置的数据处理能 力将屏幕划分为预设个数的行区域和列区域,例如:如图3所示,将该屏幕划分为10行W及 10列,那么,该屏幕被划分为100个亮度调整区域,其中,每行亮度调整区域中包含有10个 亮度调整区域,且每个亮度调整区域中包含64x48个像素点。每列亮度调整区域中包含有 10个亮度调整区域,且每个亮度调整区域中包含64x48个像素点。
[0040] 步骤102 ;确定参考行或列的亮度调整区域的初始亮度数据。
[004U 在本步骤中,利用工业级电荷禪合元件烟large-coupledDevice,CCD)采集工具, 例如;CCD相机,通过拍摄当前屏幕中显示的图像的参考行或列方式提取各个像素点对应 位置处的亮度数据,将提取的各个亮度数据作为述屏幕中各个像素点的亮度数据,然后,将 每个亮度调整区域包含的亮度数据相加求平均,得到每个亮度调整区域的初始亮度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CCD相机仅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还可W采用现有的 其他方式(例如二位色彩分析仪)获取各个像素点的亮度数据。另外,每个亮度调整区域 的初始亮度数据还可W通过其他的方式确定,例如;W每个亮度调整区域包含的亮度数据 的总和作为每个亮度调整区域的亮度数据。
[004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W针对参考图像获取整个参考图像的初 始亮度数据,然后存储备用。
[0043] 由图4(a)所示,为一参考图像的亮度数据分布的理想效果示意图,屏幕图像的中 间区域亮度较高,四周的亮度逐渐降低,该是因为;考虑到用户一般都是比较关注屏幕的中 屯、区域的,其他四周区域的亮度不必设置的太高,因此,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需要设置 有光学膜片将大多数光聚集到中间区域,形成较为理想的屏幕亮度分布效果。
[0044] 当前拍摄得到的图像中,其实际亮度分布并不理想,由于背光灯的减少W及混光 距离的缩短,导致好多地方出现亮度不均匀等显示缺陷,形成与理想的屏幕亮度分布效果 不一致的、均匀性较差的亮度分布,如图4(b)所示。
[0045] 步骤103 ;根据预设的拟合函数关系、W及每个亮度调整区域在参考行或列中的 位序,确定参考行或列中每个亮度调整区域对应的理想亮度数据。
[004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W借助数值模拟工具,例如MTLAB软件,将当前行或列中 每个亮度调整区域的亮度数据映射到预设坐标系中,其中,预设坐标系是由W亮度调整区 域的位序为水平坐标和W亮度数据为竖直坐标组成的坐标系。具体地,在MATLAB软件的模 拟界面选择预设坐标系,并展示在模拟界面中,该预设坐标系中的水平坐标轴代表亮度调 整区域的位序,竖直坐标轴代表亮度调整区域的亮度数据,其中,亮度调整区域的位置取值 W该亮度调整区域所在当前行或当前列的排序为准,例如;针对某一行的亮度调整区域,其 第10个亮度调整区域在预设坐标系中的位序即为10。或者,W参考行或列的中点为原点坐 标,若参考行包含20个亮度调整区域,则将中点位置设置为原点坐标,原点左侧的亮度调 整区域的位序由-1~-10,原点右侧的亮度调整区域的位序由1~10。然后通过MTLAB 软件将当前行或列中每个亮度调整区域的亮度数据导入,并根据位置坐标W及亮度数据坐 标在预设坐标系中绘制针对当前行或列的实际亮度数据函数r=f(x)。如图5所示,假设 针对当前任一行,获取到400个亮度调整区域的亮度数据,将其分别映射到如图5所示的坐 标系中,得到由多个点组成的不规则曲线R。其中,该坐标系中的水平坐标为亮度调整区域 的位置,从0-400都分布有亮度数据,且亮度数据的取值范围为巧00, 320]。
[0047] 考虑到现有的显示装置中,均设置有光学膜片W聚光至中间区域。因此,需要根据 光学膜片聚光原理,确定预设的拟合函数关系:
[0048]K=aieW'|+A,其中,xi表示所述参考行或列的起始位置至中点位置处的亮度调 整区域在参考行或列中的位序,Yi表示所述参考行或列的起始位置至中点位置处各个亮度 调整区域对应的亮度数据,曰1、bi、Cl分别为确定该理想亮度数据函数的系数;
[0049]F; =a;eA/'^ +C;,其中,X2表示所述参考行或列的中点位置至终点位置处的亮度 调整区域在参考行或列中的位序,Y,表示所述参考行或列的中点位置至终点位置处各个亮 度调整区域对应的亮度数据,曰2、b2、C2分别为确定该理想亮度数据函数的系数;
[0化日]利用MTLAB软件,对参考行或列的亮度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理想亮度曲线 F= 2护-+ 乙3和y=246---f+ 与,从而,就确定了ai、VCl分别为Z1、Z2、Z3;a2、bg、C2分别为 Z4、z日、Zs〇
[0化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拟合函数关系不限于上述拟合函数关系, 还可W为类似于;r=7^exp(/v..V' ')的拟合函数关系。
[0化2] 此时,可W将拟合出的理想亮度数据曲线S也映射到如图5所示的坐标系中,从而 可W直观的看到每一个亮度调整区域中实际亮度数据与理想亮度数据的差异。
[0化3] 需要说明的是,该一模拟过程可W通过其他的模拟软件实现,并不局限于本发明 所设及的MTLAB软件。
[0化4]步骤104;将同一亮度调整区域的所述亮度数据与所述理想亮度数据作差,得到 补偿亮度数据。
[0055]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将实际亮度数据函数与理想亮度数据函数作差,得到补偿亮 度数据函数4、-)=r-7 = ./仁)--,并在MTLAB软件的模拟界面展示出补偿亮度 数据函数Z的曲线分布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该示意图中,水平坐标表示各个亮度调整区 域的位置,竖直坐标表示各个亮度调整区域中亮度数据与理想亮度数据的差值,其中,正值 表示该亮度调整区域的亮度数据比理想亮度数据大,需要将该亮度调整区域的亮度数据调 低;负值表示该亮度调整区域中的亮度数据比理想亮度数据小,需要将该亮度调整区域的 亮度数据调高。
[0056] 步骤105;根据当前参考行或列中各个补偿亮度数据确定当前参考行或列中各个 亮度调整区域的亮度调整值。
[0057] 由图6所示的补偿亮度数据函数Z的曲线分布示意图可知,依据该补偿亮度数据 函数Z,可W分别确定每个亮度调整区域对应的补偿亮度数据,并将该补偿亮度数据作为亮 度调整区域的亮度调整值。
[0化引优选地,考虑到图6所示的补偿亮度数据函数Z的曲线分布示意图中,每一行或 列中所包含的各个亮度调整区域对应的补偿亮度数据的差异较大,那么对于当前行或列 而言,补偿亮度数据的绝对值较大的亮度调整区域就必然要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例如:某 一亮度调整区域的补偿亮度数据为-5,与其相邻的左侧的亮度调整区域的补偿亮度数据 为+10,与其相邻的右侧的亮度调整区域的补偿亮度数据为+8。由于本发明是通过调整驱 动电压来改变液晶的透过率,进而调整屏幕亮度的,因此,该一大幅度的亮度调整必然会增 加驱动的承载处理能力。为此,可w根据补偿亮度数据函数确定当前行或列中各个亮度调 整区域的补偿亮度值,将确定的各个补偿亮度值求平均,得到当前行或列的补偿亮度平均 值n,将补偿亮度数据函数与得到的补偿亮度平均值作差,得到修正后的补偿亮度数据函数 z(x),=z(x)-n,根据修正后的补偿亮度数据函数确定当前行或列中各个亮度调整区域的 亮度调整值。
[0059] 步骤106 ;根据确定的各个亮度调整值,对当前行或列中的每个亮度调整区域进 行亮度调整。
[0060] 具体地,将确定的各个亮度调整区域的亮度调整值转换为相应地各个亮度调整区 域的电压调整值,并根据电压调整值对各个亮度调整区域对应的像素点的电压进行调整, W使得当前参考行或列中的每个亮度调整区域的亮度得到调整。<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