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模拟操作的仿真皮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40013阅读:739来源:国知局
专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模拟操作的仿真皮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仿真皮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专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模拟操作的仿真皮肤。
【背景技术】
[0002]局部浸润麻醉是临床外科医生常用的操作技术,医学生应加强模拟操作训练,以提高成功率。局部浸润麻醉操作方法是:先在注射皮肤切口一端皮内注射一圆形隆起皮丘,再沿切口走行方向作成一连串圆形隆起皮丘,然后分层将局部麻药注射于手术部位的各层组织内,使神经末稍发生传导阻滞。现有的局部浸润麻醉模拟操作工具箱中的仿真皮肤不能展示出圆形隆起皮丘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专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模拟操作的仿真皮肤,该仿真皮肤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成本低、方便注射训练、能直观地呈现圆形隆起皮丘效果。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专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模拟操作的仿真皮肤,该仿真皮肤从上到下包括表皮层、真皮层以及皮下组织层,其表皮层由透明膜制成,真皮层由硅胶制成,皮下组织层由海绵制成,在真皮层表面设置一排进针点,在进针点下的真皮层为多孔结构的硅胶。
[0006]而且,所述的透明膜为聚乙烯膜,聚乙烯膜的厚度为0.5mm。
[0007]而且,所述的硅胶为高温聚合硅橡胶,硅胶的厚度为0.2cm。
[0008]而且,所述的海绵厚度为lcm。
[0009]而且,所述的多孔结构的硅胶的孔隙直径约0.1cm0
[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0011]1、本专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模拟操作的仿真皮肤,该仿真皮肤从上到下包括表皮层、真皮层以及皮下组织层,其表皮层由透明膜制成,真皮层由硅胶制成,皮下组织层由海绵制成,在真皮层表面设置一排进针点,在进针点下的真皮层为多孔结构的硅胶,进针点下的真皮为多孔结构,这种特殊结构在进行注射后,真皮的微小孔洞将会明显扩张,使注射点的真皮和表皮凸起,直观地呈现皮丘效果。
[0012]2、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科学合理,能够增强医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提高局部浸润麻醉训练效果,使医学生在实际的局部浸润麻醉工作中的成功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进行注射操作前的剖面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进行注射操作后的剖面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进针点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7]一种专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模拟操作的仿真皮肤,该仿真皮肤从上到下包括表皮层1、真皮层2以及皮下组织层3,其表皮层由透明膜制成,透明膜为聚乙烯膜,聚乙烯膜的厚度为0.5_。真皮层由娃胶制成,娃胶为高温聚合娃橡胶,娃胶的厚度为0.2cm。皮下组织层由海绵制成,海绵厚度为lcm。在真皮层表面设置一排进针点5,在进针点下的真皮层为多孔结构的硅胶。多孔结构的硅胶的孔隙直径约0.lcm。本实用新型经过注射后,真皮的多孔结构将会明显扩张,使注射点的真皮和表皮凸起,直观地呈现皮丘4效果。
[001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专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模拟操作的仿真皮肤,该仿真皮肤从上到下包括表皮层、真皮层以及皮下组织层,其特征在于:该表皮层由透明膜制成,真皮层由硅胶制成,皮下组织层由海绵制成,在真皮层表面设置一排进针点,在进针点下的真皮层为多孔结构的硅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模拟操作的仿真皮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膜为聚乙稀膜,聚乙稀膜的厚度为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模拟操作的仿真皮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娃胶为高温聚合娃橡胶,娃胶的厚度为0.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模拟操作的仿真皮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绵厚度为1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模拟操作的仿真皮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结构的硅胶的孔隙直径0.1cm0
【专利摘要】一种专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模拟操作的仿真皮肤,该仿真皮肤从上到下包括表皮层、真皮层以及皮下组织层,其表皮层由透明膜制成,真皮层由硅胶制成,皮下组织层由海绵制成,在真皮层表面设置一排进针点,在进针点下的真皮层为多孔结构的硅胶,进针点下的真皮为多孔结构,这种特殊结构在进行注射后,真皮的微小孔洞将会明显扩张,使注射点的真皮和表皮凸起,直观地呈现皮丘效果。
【IPC分类】G09B23-28
【公开号】CN204348212
【申请号】CN201520017365
【发明人】李玲
【申请人】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