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教学实践用植物培养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4001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新型生物教学实践用植物培养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教学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新型生物教学实践用植物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生物教学实践中经常使用到用于植物的培养装置,现有技术中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3233801 U提供了“一种生物实验教学用植物培养装置”,利用反光调节装置实现便于调节光折射角度以适于植物生长,但其光源体的高度固定不变,而被培养植物呈逐渐长高状态,两者之间间距不能灵活改变,不便于为植物培养提供最佳光源照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性强的新型生物教学实践用植物培养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新型生物教学实践用植物培养装置,包括箱体及与箱体一侧铰接的箱门,所述箱体内底部设置一底板,所述底板上四个拐角处各设置有一立柱,所述立柱上部套设有隔板,所述各立柱上螺纹连接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顶端顶紧于隔板底面,所述隔板底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光源体,所述隔板底面两侧各设置有一反光装置,所述底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培养器皿的凸块。
[0005]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反光装置包括设置于隔板上的导向调节块、设置于导向调节块中的连接杆、设置于连接杆末端的连接器、设置于连接器中的转向球体以及连接转向球体的反光镜。
[0006]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各立柱上还各螺纹连接有一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底面顶紧于隔板上表面。
[0007]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底板上均匀嵌入有与各凸块相对应的反光槽,所述凸块置于相应反光槽内。
[0008]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箱体外底面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可制动性万向轮。
[000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其中,隔板套设于立柱上,立柱螺纹连接有限位套筒以实现隔板的支撑,便于隔板实现在立柱的连续变化的不同高度范围内进行选择性放置,以提高隔板放置高度的灵活性;其中,隔板上设置的光源体可随着隔板位于立柱不同高度而改变其与被培养植物之间的间距,便于根据植物生长情况而改变其高度,为各阶段的植物提供最佳光照条件,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反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标号为:1-箱体,2-限位套筒,3-底板,31-反光槽,4-隔板,5_光源体,6_反光装置,61-导向调节块,62-连接杆,63-连接器、64-转向球体,65-反光镜,7-凸块,8-可制动性万向轮,9-定位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5]参照图1和图2可知,新型生物教学实践用植物培养装置,包括箱体I及与箱体I一侧铰接的箱门(图中未示出),所述箱体I内底部设置一底板3,所述底板3上四个拐角处各设置有一立柱10,所述立柱10上部套设有隔板4,所述各立柱10上螺纹连接有限位套筒2,所述限位套筒2顶端顶紧于隔板4底面,所述隔板4底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光源体5,所述隔板4底面两侧各设置有一反光装置6,所述底板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培养器皿的凸块7。
[0016]所述反光装置6包括设置于隔板4上的导向调节块61、设置于导向调节块61中的连接杆62、设置于连接杆62末端的连接器63、设置于连接器63中的转向球体64以及连接转向球体64的反光镜65。
[0017]其中,隔板4套设于立柱10上,立柱10螺纹连接有限位套筒2以实现隔板4的支撑,便于隔板4实现在立柱10的连续变化的不同高度范围内进行选择性放置,以提高隔板4放置高度的灵活性;其中,隔板4上设置的光源体5可随着隔板4位于立柱10不同高度而改变其与被培养植物之间的间距,便于根据植物生长情况而改变其高度,为各阶段的植物提供最佳光照条件,适用性强。
[0018]进一步参照图1,所述各立柱10上还各螺纹连接有一定位套筒9,所述定位套筒9底面顶紧于隔板4上表面;便于利用定位套筒9实现对隔板4位置的固定,防止隔板4因移动中颠簸而放置不稳。
[0019]进一步参照图1,所述底板3上均匀嵌入有与各凸块7相对应的反光槽31,所述凸块7置于相应反光槽31内;便于提高培养器皿采光效果。
[0020]进一步参照图1,所述箱体I外底面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可制动性万向轮8,方便移动,灵活性强。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新型生物教学实践用植物培养装置,包括箱体及与箱体一侧铰接的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底部设置一底板,所述底板上四个拐角处各设置有一立柱,所述立柱上部套设有隔板,所述各立柱上螺纹连接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顶端顶紧于隔板底面,所述隔板底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光源体,所述隔板底面两侧各设置有一反光装置,所述底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培养器皿的凸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物教学实践用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装置包括设置于隔板上的导向调节块、设置于导向调节块中的连接杆、设置于连接杆末端的连接器、设置于连接器中的转向球体以及连接转向球体的反光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生物教学实践用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立柱上还各螺纹连接有一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底面顶紧于隔板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生物教学实践用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底板上均匀嵌入有与各凸块相对应的反光槽,所述凸块置于相应反光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生物教学实践用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外底面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可制动性万向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生物教学实践用植物培养装置,包括箱体及与箱体一侧铰接的箱门,所述箱体内底部设置一底板,所述底板上四个拐角处各设置有一立柱,所述立柱上部套设有隔板,所述各立柱上螺纹连接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顶端顶紧于隔板底面,所述隔板底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光源体,所述隔板底面两侧各设置有一反光装置,所述底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培养器皿的凸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用性强。
【IPC分类】G09B23-38
【公开号】CN204348213
【申请号】CN201420873922
【发明人】孙西超, 程荣龙, 夏福全
【申请人】蚌埠学院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